APP下载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逆向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2024-11-01陈文新

高考·上 2024年11期

摘 要:“教、学、评”一致性有效整合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效果评价,其含义包括过程完整、手段多样、主体多元,对于推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具有重要的意义。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出发,逆向推导教学设计的过程,其核心特点在于“以终为始”。本文以人教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为例,说明“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逆向教学设计的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评价证据的设计优先于教学活动设计,评价任务渗透在教学活动中。逆向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本质和内在关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迁移应用能力,助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逆向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

质[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同时进一步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其核心正是注重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出发,更加注重学生“学”的效果和“学”的过程,而非仅仅关注教师“教”的过程。在逆向教学设计中,多元的评价标准能够及时与相应的教学活动相联系,以实现教、学、评的螺旋式上升[2]。本文从地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与评价建议出发,在吸收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基于本校校情、学情,把“教、学、评”一致性高中地理课堂与逆向教学设计有机结合,通过便捷、有效的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逆向教学设计的内涵

崔允漷教授认为“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是清晰的、指向有效教学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水平密切相关[3]。王蔷和李亮认为,“教、学、评”一致性使评价镶嵌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结,与学习过程良性互动,从而最大程度达成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4]。“教、学、评”一致性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目标统领、学与教一致性、教与评一致性、评与学一致性。当教、学、评不一致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如学习成效低下、目标偏离、评价失准、学习动机减弱、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改进受阻等。在高中地理课堂要做到教、学、评一致,必须紧紧围绕最为核心的“目标统领”,借助“逆向教学设计”来帮助教师创建一个教、学、评高度一致的教学方案。“教、学、评”一致性,是高质量教育的金钥匙。只有“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实践中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素养。

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出发,逆向推导教学设计的过程,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突出理解、前置评价、学生主体。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逆向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生“学”的效果和“学”的过程,而非仅仅关注教师“教”的过程,即思维的起点是学习目标(学生在哪里以及要到达的地方)、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它强调首先明确学科核心问题(关键内容)、评价方案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是关注学生是否得到预期的证据,是模块、学期学程纲要和专题计划(单元教案)的具体落实,提倡以单元或主题为单位进行设计,强调标准、教材、教学、学习、评价的一致性。其核心特点在于“以终为始”,即首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成果,然后根据这些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最后才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一致性的目的是确保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能够以相同的标准进行,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要素应相互协调,共同服务于确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逆向教学实践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逆向教学设计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明确预期的学习成果(成果阶段)、确定适宜的评价证据(证据阶段)、规划学习活动与指导(计划阶段)。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节为例,按照逆向设计的理念,阐述高中地理课堂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一)基于新课标、学情和教材明确预期学习成果

新课标将发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所以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课程标准的相关解读,解读课程标准的关键是把握其中的核心要旨,可以通过认真揣摩其中反复出现的关键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来提取有效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把课程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需要基于任教不同班级学情分析,关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认知发展、学习习惯、情感特征、态度动机和可能存在的困难等,做到全面了解学生需求,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再次,教师要结合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明确不同班级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最后,思考通过本节课学习活动,学生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做什么,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在本节课中应当掌握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形成地理思维能力,最终促进本节课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这节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图表、文本等资料,让学生说出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并分析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区域认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从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来看,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不存在很大的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淡化知识点的讲解,侧重于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探究,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述真实的地理事象,去解决现实的地理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地理。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为通过运用图表等资料,明确各层大气特点,说明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具体如下:

1.区域认知素养:能说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近地面大气成分的组成。

2.地理综合思维:能从时空综合角度分析近地面大气含量的变化;能从要素综合角度(大气各层的高度、气温的垂直变化、空气的运动状况及与人类的关系)归纳各层大气的特点。

3.人地协调素养:能结合生活体验总结大气各成分对人类的作用;能分析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能形成保护大气、热爱地球、遵循自然规律的美好情感素养。

4.地理实践力:能用本课所学的地理原理解释人类活动与各层大气的密切关系。

(二)确定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持续性发展的证据

评价标准是学习目标、质量指标的具体化,即讲明做什么(学习任务)和做到怎样(评价标准)。在该阶段,教师通过整理和收集教学中学生对教学理解后的表现性证据,如外在行为的变化、表现等,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在确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证据时,教师需要选择与预期学习成果相吻合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学习预期成果的不同,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选择、判断、填空、简答等传统的测试和测验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采用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和制作模型等具有开放性、复杂性、真实性特征的表现性任务或项目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是否形成深入的或者持续性的长久理解。

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逆向教学设计中,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多样,不再单一地以一纸成绩去评价学生,而是从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纸笔测验:如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发放的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调查问卷、课上学案中的问答题及思考题、课后布置的作业习题等。

2.口头评价:对学生在课程推进过程中的表达进行评价,如学生提问、回答的问题,小组讨论的结果等。

3.表现评价:学生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最终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等。

4.自我评价: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改进方向。

此外,在教学评价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和思维水平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链来评价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例如,平流层大气的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分布特点对气流运动状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发了哪些自然现象?它们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再如,课堂可以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分析某一大气成分变化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评价时关注学生分析问题是否全面性;原因分析是否考虑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和人类活动;影响领域是否既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有对人类生产、生活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影响的地域尺度是否涉及地方、区域以及全球。此外,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在此过程中着重对其信息处理能力加以评估。教师也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让学生独立或合作探究提出探测大气层的地理实践活动,并对其设想的活动方案进行表现性评价。

(三)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并展开教学指导

教学活动开展的设计是逆向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根据学生预期学习成果和评价方式,该阶段教师应该重点解决什么样的学习活动与教学过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促使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化。基于此,教师还要再进行适当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如课堂讲解、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模拟实验等学习方式。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为例,为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合作意识,课堂教学可以设计“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两个方面的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说明大气的组成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该环节的教学活动侧重培养学生读图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中图2.2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引导学生思考干洁空气中最常见的气体、其他气体指什么,有何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是什么。

2.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大气成分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结合案例让学生自主讨论不同大气成分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并加以完善。如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大气温度的升高、臭氧含量的减少可能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温室效应的原理以及臭氧含量的减少是如何对地球上生命安全产生影响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生成。

(2)结合案例展示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图片,引导学生从物质来源和水的相变等角度认识水汽和杂质在天气变化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观察自然现象的同时,自主探究气象现象形成的地理原理,在探究原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天气现象的变化原因在于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时空变化。

3.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大气对地球生物的重要性:大气使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保持适宜的温度、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能阻挡大部分流星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等,这些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

学习活动二: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渗透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1.教材中图2.3通过北京优良天气和重污染天气的对比,反映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和含量的改变,造成了大气污染,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图文信息,图片下方文字说明一方面提示了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是造成大气成分和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暗示了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图象还隐含了大气组成的改变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危害,鲜明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大气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价值,意识到保护和改善大气质量人人有责。

2.结合日常体验,引导学生联系本地区存在哪些大气污染现象,同时通过展示相关的图像、视频等资料,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分析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基于教材中的活动、案例和自学窗等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及臭氧层破坏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其解决措施等,使学生明确这些大气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才能加以解决。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大气环境保护和全球合作的意识。

结束语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其目的就是确保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能够以相同的标准进行,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要素应相互协调,共同服务于确定的教学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中,逆向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理解知识点之间的本质和内在关系,最终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迁移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四大核心素养。本文梳理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实施方法,即逆向教学设计,通过案例呈现和分析,说明了高中地理教师应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推动新课标的落地。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逆向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在提升逆向教学设计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的进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段玉山,丁荣,杨昕.地理课程与地理学科关系的探讨:基于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分析[J].地理教育,2022(5):3-7.

[2]叶海龙.逆向教学设计简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1(4):23-26.

[3]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4]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5):114-120.

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课题“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逆向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QG1452-02)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