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认知策略的应用

2024-11-01张建珍

高考·上 2024年11期

摘 要:阅读理解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近年来,对于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也在持续更新,其中认知策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认知策略符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阅读理解教学中运用认知策略展开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基于此,本文围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了认知策略的应用效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旨在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使学生增强英语阅读学习的动力,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最后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认知策略

目前,阅读理解在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和学习、观察与分析等能力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然而,现行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积极采用科学的认知策略来帮助学生对阅读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通过信息整合和科学方法的运用,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认知策略涵盖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提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在阅读理解中,积极运用这些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设定目标,监控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在必要时灵活调整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认知策略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积极运用认知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方法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所使用的方法和课堂形式都较为单一。教师通常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遍文本素材,然后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流程对学生进行机械式讲解,教学也缺乏相应的引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随着新高考改革进程加快,部分教师仍然把学生的英语成绩提升摆在突出位置,与注重理解、应用、预测以及信息综合的新高考命题策略相违背。学生机械地对单词进行记忆,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英语阅读囫囵吞枣等问题愈发明显,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不佳,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难以获得质的提升。

(二)阅读技巧掌握度不佳,应用迁移能力不足

阅读技巧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关系密切,然而,当前很多学生并不能够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并实现能力的迁移,在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卡顿”等诸多问题。高中阶段的阅读文本篇幅普遍较长,陌生的单词和长句、难句以及英语语法结构等都给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增加了难度。加之阅读的过程必然涉及对语篇文本、作者观点、语篇结构、价值判断等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等步骤,若没有扎实的阅读技巧,如正确使用工具书和猜词、略读以及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进行猜词等阅读理解的技能,就无法合理预测和猜想阅读文本讲述的具体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以及误判,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自身认知模糊

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是开展高效优质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分数仍然是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不论是在学生的日常考核还是最终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的阅读思维、方法、意识等方面的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单一的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指导,收到的反馈效果有限,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身学习能力和策略的把握不到位,缺乏对语篇的宏观理解和对细节信息的分析,导致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解读也存在偏差,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认知策略应用的长足发展。

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认知策略的应用意义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始终是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能力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词汇、句子结构、主旨理解等方面仍然是学生遇到的主要障碍,导致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认知策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从总体上来看,认知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信息进行加工,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教学的效果。

首先,认知策略注重对各类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如何学习词汇、语篇、语音、语言和语用。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其学习方法是由浅入深且逐步提高的。比如,对于词汇的学习,运用认知策略能够引导学生先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词汇和语法,之后帮助学生对词汇进行词义的推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文章。学生通过运用组织加工策略打好基础,在阅读的过程中依靠语境来加以区分,经过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等过程,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词汇和整篇文章的主旨。

其次,认知策略的应用还可以引导教师整合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资源,进而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语法搭配游戏、句子填空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认知策略组织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的含义。

最后,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对整个篇章的理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组织策略是能够将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另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通过运用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以及对词汇、句子、段落的运用分析,学生能够对整个文章的组织结构、整体逻辑和主旨都有更深的把握。

综上所述,认知策略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学生能够在具体的阅读理解过程中了解和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如预测、略读、猜测词义、推断、理解篇章(或语篇)结构和指示代词的指代意义等,提升阅读的兴趣与能力。通过科学正确地运用认知策略,能够使学生对词汇、句子和整个篇章的语境理解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进而能够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水平,有效落实新课程英语教学目标。

三、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认知策略的应用

(一)创设文化语境,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阅读理解所给材料通常情况下都与英语国家及其相应的背景文化有着一定联系。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对词汇、短语还是文章主旨的理解,其背后文化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对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不论是课前还是课后,教师都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文化语境,在语境的引领下,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及相应的理解,最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英语素养[1]。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5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教学为例。该阅读语篇巧妙地将当时英国泰晤士河畔的社会状况和美国西部狂野的开拓文化相结合,向读者展示了英美的文化渊源以及其在各自发展道路上所展现出的差异。为了达到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和熟练运用认知策略的要求,在初读部分,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作品背景和作者的资料,让学生通过翻译名言和阅读图文介绍,了解小说作者Mark Twain在美国文坛的重要地位及其幽默的写作风格。在此过程中,运用认知策略知晓作者信息,把握故事主题,形成跨文化意识,了解作品影响。在第二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标题预测对话内容,聚焦文本标题和编排特点,进而知晓戏剧体裁并了解戏剧的基本要素,如标题、旁白、主人公、对话、舞台指导等。在了解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理清基本的情节并借助教师设计的表格梳理出其中的跨文化交际元素。此外,教师可以设计“故事山”框架,引导学生按照“文化”意识的主题,培养加工信息能力,同时理清故事情节,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的同时建立起信息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搭建过程性支架。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跨文化意识,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应用认知策略如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等,通过指导学生流利并有感情地表达台词,在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上,教师可以呈现导读表格,引导学生阅读并填写,梳理问题:When in America ?What happened?为了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可以补充代入角色的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结合时代背景,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整个语段的文化内涵。最后,教师在课后还可以为学生拓展延伸资料,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互相讨论有关本篇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以对文章有更深入的解读,进而使跨文化交际意识得到提升。

(二)坚持兴趣导向,激活理解认知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兴趣是推动其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只有提升自己对阅读的兴趣,才能使阅读理解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基于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语篇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情景相结合,搭建阅读语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桥梁,使阅读理解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结合多种多媒体教学工具,将阅读细节的信息直观化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认知激活[2]。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3 Diverse Cultures”阅读教学为例。该阅读文本是一篇旅行日记,在日记中,中国学生Li Lan记录了自己的加州之行,并主要介绍了在旧金山一天的行程和所见所闻。因此,教师可以从主人公出发,通过创设多种情境,降低学生的阅读理解难度,实现阅读水平的提升。首先,教师在导入部分可以引入与旅行相关的书籍、文章、电影或者歌曲,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运用信息分析和加工的认知策略,运用原有知识、有关语言结构的知识以及从文本中提取的形象化信息帮助自己预测本篇阅读的内容。接着,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课件上的动画和图片展示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激发学生对于这座城市的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白板上的电子地图,找到旧金山的地理位置,并播放一段旅行推介视频来让学生直观感受旧金山不一样的风景。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运用认知策略来激活背景知识,启发对于多元文化的思考。此外,针对文章内容和阅读细节信息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语篇结构和对应的顺序,如When、Where、Waht进行梳理,同时制作出旅行日志的结构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也会对文本产生更多兴趣。最后,在设计make a presentation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理解原文的结构,选取中国的一个城市来设计旅行地图或者手册,扮演“旅游形象大使”的角色。在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亮点表达,如表达整体印象的短语:is a place that...It used to be...以及景点的举例,如Walking through...you'll be met with等[3]。

(三)搭建思维框架,培养高阶思维

精加工策略旨在建立信息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建立更多的联系能够使得思维逻辑更加清晰,对于整个文章的提取线索越多,学生的思维就越会朝着高阶方向发展。搭建思维框架要求教师从篇章标题、图片、图表和关键词等信息出发,引导学生据此预测和理解篇章的细节或者整体内容。通过方法技巧的掌握和思维模式的发展,学生能够了解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理解段落或句子之间的内在衔接,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分类、重组等,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高阶思维和阅读理解水平[4]。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The Internet”教学为例。该单元的阅读部分讲述了网络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从深层意义来看,该文本想进一步表达互联网带给人与人之间的“连锁反应”。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切入并以此展开教学,先进入学生熟悉的话题——网络,围绕网络的“activities”和“functions”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出本单元相关的词汇,如surf the Internet, stream the movies and music等,为后续思维提升和框架的搭建做好相应的铺垫。接着,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在开展第一段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找到两处关键信息,即make……convenient和change,并引导学生阅读时也关注一些细节,比如,逻辑词but和第一段最后结尾的句子“People's lives have been changed by……”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信息的加工和思维的升华,能够对文章框架有更清晰的把握。基于上述语篇,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的形式及意义,能够进行“句型转换”,并在不同情境下应用该语法。在整篇文本回顾时,教师可以回到标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预测,从整体把握文本框架,引导学生关注连接词以及文章中其他地方承上启下的句子。通过学生抓住Jan变化这一主线,梳理段落内容,系统化地处理信息,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文本内涵,寻找文章传递的深层意图。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拓展阅读,通过设计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博客语篇 Online safety, 引导学生迅速抓住主题以及分论点,明确语篇结构,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如主题句的写作、语篇衔接语的使用等。课后,教师可以围绕网络的利弊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这一话题展开辩论活动,让学生结合语篇中Jan发生转变的过程,形成对互联网的看法,学生通过自由辩论,不仅能够在脑海中搭建出相应的论点框架,还能充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组合作探究,灵活运用策略

小组合作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积极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际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语用能力以及对英语知识内涵的解读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为英语素养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即要引导学生探究语篇中的关键词、反复出现的词汇、整个篇章结构以及首尾呼应的段落、转折和表态的部分等。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把握整个篇章的教学重难点,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也都能得到提升[5]。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s”阅读课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教学为例。本篇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我国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唐山的大地震,学习报告文学这种纪实性文体的语言特征,最后完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然灾害的任务。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播放2017年墨西哥地震视频,以此激活学生对地震自然灾害的记忆与认知,为课上导入做准备。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提问,如以图片引导、学生发言的方式,测验学生对地震自然灾害特征的常识,激活其基本的词汇知识,为理解“不眠之夜”做好认知和心理铺垫。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分段细读文章并设计小组讨论环节,从寻找叙述方式出发,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用细节及定语从句来描述震感的句子,如“which is more than two hundred kilometers away”,以及其他呈现地震相关细节的信息及场景,尤其是在描写震前和震后灾难方面的,如用water in the village wells,crack等细节描述震前迹象,引导学生通过绘制表格的形式标注重点和关键词,学生在此过程中会强化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小组合作探寻细节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根据震前、震中和震后的顺序制作清晰的思维导图,通过整理有效的关键词,使学生获取和处理细节信息。教师在展示时可以适当运用PPT、图片等非语言信息促进学生认知,通过头脑风暴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展示环节锻炼学生的交际策略。最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梯度、有层次地完成阅读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灵活运用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最终呈现一份报告。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根据所学阅读技巧和其他综合能力发散思维,对文章的行文脉络进行提炼浓缩,通过汶川地震的报告实现迁移创新、学以致用的目标。

结束语

认知策略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将认知策略训练科学地融入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去。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高考英语阅读题型归类,提升其认知策略使用的针对性。总之,认知策略的应用和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教师本着以生为本、联系实际的原则,逐渐引导学生掌握自身学习的策略和阅读的相关方法,提升英语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乔正盼.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的有效性教学[J].中小学班主任,2023(22):62-64.

[2]胡为玮.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3(47):104.

[3]丁晓洁.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广场,2024(9):130-132.

[4]李彦.解析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22(34):94-96.

[5]施育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