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3例不同生活困难状况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调查

2024-10-30刘泽王俊杰何汶霞钱冬冬罗佳盈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医体质大学生

摘要:目的" 比较郴州市某高校生活困难学生与非生活困难学生中医体质分布现状,为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更具针对性建议和参考。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抽取郴州市某高校1203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确定生活困难等级,比较各组体质构成的差异性。结果 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共1203份,非生活困难学生827例(68.74%),其中平和体质320例(38.70%),偏颇体质507例(61.30%);生活困难学生376例(31.26%),其中平和体质121例(32.20%),偏颇体质255例(67.80%);不同生活困难状况大学生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非生活困难学生平和体质显著高于其他不同生活困难程度大学生平和体质比例(Plt;0.05);无论生活困难与否,男女生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但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和不同年级来源学生的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偏颇体质比例较高,尤以生活困难学生更为显著,高校更应关注生活困难学生的中医体质调理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困难学生;中医体质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in 1203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overty statuses

LIU Ze1, WANG Junjie2, HE Wenxia1, QIAN Dongdong1, LUO Jiaying1

1School of Nursing, 2College of Pharmacology,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nstitutions among impoverished and non-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at a university in Chenzhou. The goal is to provide target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from the TCM constitution perspective.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a survey of 1203 college students selected through convenience sampling. The survey included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TCM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standards. Students were categorized based on their family's economic status, and the constitution type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ut of 1203 valid questionnaires, 827 were from non-impoverished students (68.74%), with 320 (38.70%) having a balanced constitution and 507 (61.30%) having a biased constitution. Among the 376 impoverished students (31.26%), 121 (32.20%) had a balanced constitution, and 255 (67.80%)had a biased constitutio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CM constitution distribution across various poverty levels (Plt;0.05). Non-impoverished students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balanced constitution, exceeding that of their impoverished counterparts. Regardless of poverty status, males exhibited a higher rate of balanced constitution than females,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lt;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CM constitution distribution between medical and non-medical majors or across different grades among both impoverished and non-impoverished groups (Pgt;0.05). Conclusion The health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oncerning, with a higher prevalence of biased constitutions, particularly among impoverished students. It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enhanced focus on regulating TCM constitutions in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in the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mpoverished stud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收稿日期:2023-11-19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 (19A460);湖南省科技厅创新型省份专项郴州产业要素科技创新服务建设平台项目(22sfq51);湘南学院高层次人才研究基金(063,6011901)

作者简介:刘" 泽,博士,副教授,E-mail: liuze0113@xnu.edu.cn

通信作者:王俊杰,硕士,教授,E-mail: 422967089@qq.com

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需得到关注[1]。中医体质影响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状况,已成为健康评价的综合指标。中医体质可分为平和质和偏颇体质,平和质的人处于气血阴阳调和的状态,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衡达到一定程度,便会转为偏颇体质[2]。偏颇体质是亚健康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3-4]。中医体质学基于“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在理论层面表现出“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以及体质可调论”的独特优势;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注重“辨体施养、辨体施治”,使疾病防治更具有个体性、针对性、有效性及安全性[5]。基于中医体质理论的辨体干预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高等学校生活困难学生是高校的一类特殊群体,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其身心健康水平较普通大学生显著降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发展和生活质量[6-7]。生活困难学生体质降低是造成大学生整体体质水平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8]。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调查研究多聚焦面向全校大学生,暂未见关注生活困难学生体质调查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遵循“治未病”的中医理念,旨在通过生活困难学生及非生活困难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调查,为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进行更加针对性的辨体干预提供建议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21年5月~2023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郴州市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指示用语提示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后再定向推广。纳入标准:在校大学生;在郴州居住时间超过6月;近3月内无重大疾病;能理解问卷内容并可独立填写问卷,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调查时已离开郴州的大四实习学生;有精神心理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生活困难程度认定标准" "根据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建档立卡生活困难职工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残疾人或残疾人子女等情况认定为特别困难;消费支出明显低于当地消费水平,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或残疾等情况认定为困难;家庭经济收入偏低或家庭经济负担重,不能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基本生活支出认定为一般困难。

1.2.2" 调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整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

1.2.3" 样本量计算 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n=μ2α/2p(1-p)/δ,μα/2为概率度,一般取1.96(95% CI)[9],p为总体比例,文献资料显示为31.9%~36.35%[10-11],因此p取平均值33.87%,δ为容许误差,取3%,无效问卷通常取20%,因此调查样本量需要1147份。

1.2.4" 调查工具" "一般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健康情况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该量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9年颁布,是国内目前公认的判定中医体质类型的标准量表[12]。此量表共有9个亚量表,依次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及特禀质量表,每个亚量表包括7~8个条目,此量表共67个条目。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1分为“没有”,至5分为“总是”,带有*号的条目反向计分,9个亚量表重测信度为0.77~0.90,Cronbach α为0.72~0.8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3],在本次调查中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1。

1.2.5" 中医体质判定方法"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断在校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14],原始分=所有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平和质判定方法: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lt;40分;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即为偏颇体质。亚量表的转化分越高,提示该体质类型的倾向越强[15]。

1.2.6" 资料收集质量控制" "每班抽取1位同学担任调查员,正式调查前对各班调查员进行培训,调查员将问卷二维码发送至班级群后,解释填写注意事项,设置每个IP地址仅可作答1次,所有题目必答,完成所有题目后方可提交。若量表中67道条目都勾选同一选项,给予剔除。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²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3份,有效率为92.50%。其中,生活困难学生376例(31.26%),男性93例(24.70%),女性283例(75.30%);大一128例(34.00%),大二136例(36.20%),大三112例(29.80%);年龄17~24(19.32±1.56)岁。非生活困难学生827例(68.74%),男性380例(45.90%),女性447例(54.10%);大一328例(39.70%),大二269例(32.50%),大三230例(27.80%);年龄17~23(19.04±1.13)岁。

2.2" 生活困难学生与非生活困难学生中医体质类型

生活困难学生平和体质121例(32.2%),低于非生活困难学生的38.7%;生活困难学生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最多,共59例(15.7%);其次为气虚质 52例(13.8%)、阴虚质49例(13.0%)、湿热质45例(12.0%)、血瘀质24例(6.4%)、痰湿质15例(4.0%)、特禀质9例(2.4%)、气郁质2例(0.5%)。非生活困难学生偏颇体质中气虚质最多,共109例(13.2%);其次为阴虚质102例(12.3%)、阳虚质100例(12.1%)、湿热质84例(10.2%)、痰湿质48例(5.8%)、血瘀质34例(4.1%)、特禀质23例(2.8%)、气郁质7例(0.8%)。

2.3" 不同生活困难状况大学生体质类型

不同生活困难状况大学生平和体质及偏颇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不同生活困难状况大学生平和体质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为非困难、一般困难、困难、非常困难;不同生活困难状况大学生偏颇体质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为非常困难、困难、一般困难、非困难(表1)。

2.4" 生活困难与否状态下不同性别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

无论是否生活困难,不同性别大学生平和体质及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非生活困难学生组男性平和体质的比例高于女性;生活困难学生组男性平和体质的比例高于女性(表2)。

2.5" 生活困难与否状态下不同专业大学生中医体质情况

无论是否生活困难,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中医体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表3)。

2.6" 生活困难与否状态下不同年级大学生中医体质情况

无论是否生活困难,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表4)。

3" 讨论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16-17]。当前大学生体质分布以偏颇分布更为明显,且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郴州市生活困难学生和非生活困难学生体质均以偏颇体质为主,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生活困难学生偏颇体质排名前3位的是阳虚质、气虚质及湿热质;非生活困难学生中偏颇体质排名前3位的是气虚质、阴虚质及阳虚质。该研究与文献[20]的结论一致,但与另一研究[19]结论不一致。导致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他们所处不同地域及其健康行为差异有关。适度的运动锻炼可增强五脏六腑功能,调畅气血,调和阴阳,增强体质;合理提高运动强度并减少静坐时间更助于促进体质平和,改善体质偏颇的规律[21]。营养状况是体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22]。本研究结果显示,非生活困难学生平和体质占比显著高于不同困难程度的大学生,生活困难程度越高,大学生平和体质所占比例越低;偏颇体质则呈现相对应反向分布的特点。生活困难程度重的学生大多来源于农村地区,其健康素养相对较低,经济局限、健康素养低导致其饮食结构不合理,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少[23],故生活困难程度越高,大学生中医平和体质比例越低。

不同性别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发展过程也存在差异,这与男女的生理结构、心理特点以及健康行为不同有关[18]。本研究表明,无论生活困难与否,平和体质均显著偏向男性分布,偏颇体质均显著偏向女性分布。这与既往研究[11]结果一致。

本研究显示,无论生活困难与否,医学与非医学专业或不同年级来源大学生的体质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医学一致被认为是大学生涯里学习任务较重的专业,但因本次调查人群为大一至大三学生,且调查对象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根据学校课程设置,此阶段大学生还未进行临床相关课程见习与实习,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在大学校园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均未出现较大区别,有研究指出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医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无差异,其体质健康不达标比例为32.2%,与我国大学生健康体质状况比例接近[1],说明大一至大三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在生活方式上无差异,故其不同年级和专业来源大学三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无论生活困难与否,大学生中医体质均以偏颇体质为主,生活困难学生中偏颇分布更为严重,生活困难程度越高,平和体质所占的比例越少,女性较男性也更易出现偏颇体质。本研究率先分析了生活困难大学生与非生活困难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状况,这将为制定以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的辨体干预措施,改善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更具针对性建议。为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高校更应关注生活困难学生的体质情况,加强学生的健康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运动锻炼、鼓励学生维持机体营养的均衡充足,改善生活困难学生体质状况。但本研究为单中心调查研究,样本量较小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之处,仍需多中心大样本进一步的深入调研。

参考文献:

[1]" " 王宗平, 李国忠, 夏" 文, 等. 云南大学“体测不合格不能毕业”改革实践研究[J]. 体育学刊, 2022, 29(6): 112-7.

[2]" " 王" 琦. 中医体质学2008[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3]" " 董思颖, 顾文昊, 李文乐, 等. 中医体质学与心理问题成因相关性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9): 5480-2.

[4]" " Liu C, Qu J, Chen LQ, et al. Analysis of sleep quality and TCM constit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258 outpati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ed on outpatient cases[J]. Appl Bionics Biomech, 2022, 2022: 1-4.

[5]" " 胡" 艳, 王" 济, 李玲孺, 等.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及其在治未病领域的实践[J]. 中国医药导刊, 2019, 21(7): 437-41.

[6]" " 余" 琼, 李" 响, 李" 玲, 等.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差异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20(8): 16-21.

[7]" " 高" 佳, 田海燕. 辽宁高校体育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分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0, 16(1): 138-44.

[8]" " 王" 凌, 刘彬杰, 孙苗苗. 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 14(17): 39-44.

[9]" " 郝义提.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能力与体力活动的相关性分析[D]. 郑州: 河南大学, 2023.

[10]" 董舒齐, 郑" 娴, 李" 雪. 大学生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健康行为的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22, 43(8): 1174-8.

[11]" "陈" 军. 合肥市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 30(18): 28-30.

[12]"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13]" 杨晓光, 李学智, 任" 毅, 等. 中医体质分型及量表的应用与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37(8): 1003-7.

[14]" 肖全红. 4766例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8(7): 777-80.

[15]" 胡维维, 汪玉洁, 梅" 珊, 等. 1150名大学生中医体质辨识及分布规律的研究[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7(4): 79-81, 87.

[16]" 李旭艳, 李祝天, 刘" 承, 等. 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与日常生活习惯的相关性[J]. 职业与健康, 2022, 38(24): 3399-402, 3407.

[17]" 谢银儿.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相关性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2, 12(12): 195-8.

[18]" 钟小文, 黄华聪, 任小红, 等. 1034例大学生中医体质成因分析及调养方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 28(17): 8-10.

[19]" 裴天骄, 姬卫云, 陈" 茜, 等. 分析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与人格心理特征[J]. 心理月刊, 2022, 17(13): 19-22.

[20]" 贺生才, 刘" 伟, 梁绮婷, 等. 不同性别大学生中医体质与体质健康测试相关性分析[J]. 新中医, 2021, 53(10): 219-24.

[21]" 郑" 昆, 朱燕波, 米" 芸, 等. 大学生运动强度、静坐与中医体质的关系[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 36(9): 5510-4.

[22]" 陆涵钰, 徒文静, 彭文雯, 等. 高校大学生健康行为状况和中医体质的关系研究[J]. 医学信息, 2020, 33(10): 81-4.

[23]" 张婧婧, 王佳微, 郑诗雨, 等. 高校贫困生消费观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J]. 商场现代化, 2018(18): 43-5.

(编辑:郎" 朗)

猜你喜欢

中医体质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中老年癌症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初步探析
医护人员中医体质特征分析及亚健康状态三级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中医体质对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