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初步探析

2016-11-29陆中云张金涛张富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医体质

陆中云+张金涛+张富林

摘要:目的分析经HAART治疗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为艾滋病的预防研究与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60例HIV/AIDS患者,采用中医舌面脉象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得出每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平和质占205%,气虚质占197%,气郁质占77%,湿热质占137%,痰湿质占60%,特禀质占103%,血瘀质占77%,阳虚质占68%,阴虚质占77%。60例患者中,单一体质占417%,2种复合型体质占167%,3种及以上复合型体质占417%。结论平和质、气虚质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偏颇体质和混合型体质较多是HIV/AIDS患者特定的中医体质特征之一。

关键词: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9-0046-02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以免疫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到目前为止,艾滋病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虽然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降低患者病发率和死亡率,有效地缓解症状,但其耐药及多重不良反应仍是亟待解决的的难题。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中的范围扩大及影响提高,以及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的不断开展,为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来源于2015年6—8月云南省某监管场所关押人员中的HIV/AIDS病人,所有病人的诊断均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2015版)》的诊断标准。

12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1]和《艾滋病诊疗指南(2015版)》[2]的诊断标准。确证试验证实HIV阳性患者。

13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CD4+T≥200个/ul,正在抗病毒治疗;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未得到控制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智力异常不能对答者。

2方法

21检测方法使用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进行统一检测,型号:DS01-A。患者自行回答或工作人员辅助答题,填写中医量表中的全部问题。同时联合系统采集的舌象、面象、脉象等相关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软件的辨证分析后得到每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

22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调查结果采用构成百分比表示。

3结果

31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收集HIV/AIDS患者共60例,患者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0岁;接受HAART治疗时间≥2 a的47例,<2 a的13例。HIV/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频率从高到底依次为:平和质占205%,气虚质占197%,湿热质占137%,特禀质占103%,阴虚质占77%,气郁质占77%,血瘀质占77%,阳虚质占68%,痰湿质占60%。见表1。

4讨论

中医历代文献中尚无艾滋病之名,但根据其传播方式、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来看,与中医的某些病症、病名(如瘟疫、虚劳、癓瘕、积聚、阴阳易等)有相类似之处。针对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后耐药及多重不良反应的难题,中医治疗手段的介入,对机体进行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体质类型是对个体在未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偏颇状态的描述,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决定了体质的可调性,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从改善体质入手,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纠正或改善由于阴阳气血偏胜偏衰所导致的体质偏颇,以减少偏颇体质对疾病的影响,可以预防疾病、延缓发病、改善病情[3]。在临床对HIV/AIDS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应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本研究中的60例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居多,其中又以气虚质、湿热质所占比较高,这与既往研究报道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较为相似。此外,研究结果显示2种及以上混合体质占584%,进一步从中医体质角度说明了艾滋病是由五脏气血阴阳失调所致,从而产生一系列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因此次研究样本量偏少,尚需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与对象,更深层次的掌握HIV/AIDS患者在中医体质角度的发展变化规律及特征,使其更具代表性的指导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这一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传染病专业委员会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4):272-275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5版)[J].中国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5):385-399

[3]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J].中医杂志,2006,47(5):329-332

(收稿日期:2016-05-12)

猜你喜欢

中医体质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
下肢静脉曲张304例中医体质及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与分析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中老年癌症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中医体质对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
78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