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4-10-27杨盼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此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还能够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思考、大胆猜想、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探究意识,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鉴于此,文章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为例,探究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明确任务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实施可行性,保障学生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混合运算
引 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强调通过设置一系列相关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进入到主动学习状态,从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及相关技能,进而理解与运用知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为例,从分析教材、基于学情设计任务、鼓励学生参与任务、组织学生完成任务、评价学生任务成果几个方面对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一、分析教材厘清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设定具体的教学任务来驱动学生完成,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强化学习动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其核心在于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然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虽然具有很好的应用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此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前,首先需要对教材进行综合性分析,了解教学内容,厘清知识体系,确定是否适用于驱动教学法组织开展教学.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分析发现“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三个知识点,分别是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含有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部分知识内容难度虽然不大,但容易使学生混淆一些运算算理,若基于教材分析组织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解掌握混合运算算理,而且可以在学习任务中实践应用这些混合运算算理提高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着逻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若在此阶段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任务中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满足学习探索需求,获得丰富的知识学习体验.鉴于此,可以得知,“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符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要求,且以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活动也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成效.
二、基于学情设计任务
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教材确定教学内容适用于实施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后,就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设计任务,这样才能保障任务的驱动效果,保证学生可以完成任务,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前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接着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设置充满挑战性且有趣的学习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班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运算基础,对乘法和加减法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混合运算中容易在思考运算顺序时遇到问题和困惑.对此,在了解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后,教师首先就可以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认知和能力水平,设计预习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在任务驱动下理解运算顺序的重要性.预习任务具体如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运算情境,并举例说明.这样的预习任务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通过生活经验完成,比如,通过超市购物,对“购物小票”的单价、折扣、金额、数量的运算方式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其次,基于学生实践意识,教师可以设计实践任务.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有一定的探究兴趣和实践应用想法,教师可借此机会设计操作任务,驱动学生在实际的运算过程中发现按照顺序运算与按照算理运算之间的差别,从而深入理解混合运算知识与内涵.实践任务具体如下:要求学生按照“购物小票”单价、数量、金额、折扣等特点设计一个混合运算应用题.在操作任务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与实践操作,便于学生可以将思考到的运算方法都应用到应用题中,并通过在解题过程中的实践比对,发现混合运算特点,形成混合运算意识与能力.最后,基于任务驱动效应,教师还可以设计多样任务.如分析任务,要求学生分析运算题目,找出数学信息,并按照数学信息完成任务.可以设计以下简单易于理解的分析任务: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思考问题一:运算顺序是什么?思考问题二:等号写在什么地方?思考问题三:第一步不参与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怎么办?教师基于学生学情设计以上学习任务,并指出思考方向后,能帮助学生在符合自己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中理解与掌握混合运算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三、鼓励学生参与任务
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据学情设计任务后,需要重视研究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任务的策略和方法,以便于充分发挥任务驱动作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进入主动学习状态,接着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有效性.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巧设活动、主动提问、表扬鼓励等方式来鼓励学生参与任务.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基于学情设计了预习任务、实践任务和分析任务后,就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巧设活动、主动提问及表扬鼓励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任务.如,预习任务是“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运算情境”,此时,教师可以将预习任务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思考哪些场景会运用到运算知识,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巧设“购物”活动任务,驱动学生直接在“购物”过程中亲身体验运算的魅力与价值,进而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在鼓励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最近一段时间内家庭的购物小票,然后以“取整”的方式完成混合运算,并告知学生每完成一张“购物小票”的运算任务可以获得1个积分奖励,以奖励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任务.在鼓励学生参与分析任务时,教师可以通过主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分析任务.如教师询问学生:“你是按照什么顺序完成运算的?”“你为什么会想要这样运算?有什么依据吗?”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会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分析任务活动中.
综上,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任务教学环节,应充分利用表扬鼓励教学手段,让学生可以从教师这里感受到认可和肯定,在任务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增强学习自信,对教师设计的各类学习任务都积极参加,主动思考,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总之,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想提高鼓励学生参与任务的成功率,就需要从任务类型、任务难度、任务要求、任务目标、学生学情以及学习需求等多个方面综合思考,以便于寻找到最适合鼓励学生参与任务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任务,为任务高质量完成做好铺垫准备.
四、组织学生完成任务
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完成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也可以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任务.最终的目的是推动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为若干小组,组织小组完成以下任务.任务名称:完成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任务要求:学生需要依据情境任务寻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依据数量关系列出混合算式并计算.任务情境:某商店内共摆放了6样商品,分别是7元一个的讲义夹,12元一个的订书机,20元一个的书包,15元一盒的蜡笔,5元一个的笔记本,40元一大盒的钢笔.小兰想要用50元购买1个书包后,用剩下的钱购买笔记本,请问可以购买几本笔记本?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学生1:“我们应该先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学生2:“小兰想要购买书包和笔记本,书包的价格是20元一个,笔记本的价格是5元一个,小兰一共有50元.”学生3:“购买一个书包后,应该还剩下50-20=30(元)”学生4:“用30元购买笔记本,列式为30÷5=6(个).可以购买6个笔记本.”学生1:“我们刚才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呢?”学生2:“应该这样列50-20÷5”学生3:“按照上次课学习的含有除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算法,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那么这个混合运算的结果与我们分步运算的结果不一样.”学生在小组内继续讨论混合运算的列式方法,没有得出答案.此时,教师参与任务,指1XE8+2PHE0cqeytZYBbsdQ==导学生:“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无论小括号里是加减还是乘除,都需要先计算小括号内的算式,再按照常规算法计算括号外面的算式.”学生受到启发,重新思考后写出综合算式:(50-20)÷5.教师马上提问:“现在这道综合算式中,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先算小括号中的50-20,然后再算除法,得出结果是6,与分步计算的结果相同.”
从以上的教学流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先布置合作讨论任务,接着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最后当学生遇到问题后,再由教师给出提示和指导,最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知识与方法.总之,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任务时,需要明确任务驱动目的,然后选择适合的任务驱动方法来组织学生完成任务,这样才能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又保障课堂教学进度和质量,最终将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育人效果最大化发挥.
五、评价学生任务成果
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任务成果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可以检测学生的任务成果,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效果.而评价学生任务成果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还需要评价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同时,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任务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以便于获得全面性的任务评价结果,以评价反馈激励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混合运算”教学评价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任务成果.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可从“通过‘混合运算’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学习任务的完成活动参与,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和感悟?”这样的问题开始,让学生做自我评价.学生1:“通过完成教师设置的情境任务,我发现数学知识变得更有趣了,情境任务让数学运算变得直观形象,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列出分步和混合算式.但在运算过程中,我忽视了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所以分步计算和混合算式的结果不同.但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受小组学生启发和帮助,我对混合运算概念和规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可以灵活掌握.”学生2:“我计算马虎,常常忘记运算顺序,总是先从左面开始计算,没有注意运算符号.但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现在会先看运算符号,然后再计算.”学生3:“‘混合运算’共讲了三个知识点,分别是乘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我学习并掌握了这些混合运算的方法和顺序,混合运算速度大大提高.”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内容和关注点,能看到在基于任务驱动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收获,同时通过自我评价也总结了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而教师在参与教学评价时,首先应实施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在任务驱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表现,并以激励性语言正面评价,如:“某某同学的运算思路很清晰,非常好!”接着实施总结性评价,对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作评价,以便于检验基于任务驱动的混合运算课堂教学设计还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以便于持续性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总之,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评价学生的任务成果,课堂上营造出良好氛围,学生的学习自信明显增强,教学质量提高.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凸出,学习主动性增强,敢于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勇于提出问题,认真探寻问题解决办法.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持续探索此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并在实施任务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教学启发和鼓励,增强学生任务完成自信,最终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旭佳.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江西教育,2024(3):72-74.
[2]王晓霞.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4(2):136-138.
[3]樊玉兰.“任务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名师在线,2023(10):20-22.
[4]徐琳琳.任务驱动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3):25.
[5]邓红莲.小学数学课堂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0(7):40.
[6]孟洁.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