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减负提质的初中数学游戏化教学开展路径探索

2024-10-27高峰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27期

【摘要】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文章在把握减负提质背景及初中数学游戏化教学实施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学生兴趣爱好、实际生活、好胜心理、逻辑能力及数学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教师可以设计针对型、实践型、竞争型、推理型和文化型游戏,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最终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减负提质;游戏化教学;初中数学

引 言

作为一门基础且核心的学科,初中数学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众多初中生饱受数学学习的压力和兴趣匮乏的困扰.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开始聚焦游戏化教学法,期望其能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解学习压力,进而优化学习成效.因此,将游戏化教学法融入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对于推进“减负提质”的教育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减负提质”背景概述

“减负提质”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一些学生负担过重和“高分低能”等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减负”是指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包括减少作业量、缩短学习时间、降低考试难度等,以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课外活动、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促进其全面发展.而“提质”则是指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等手段,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减负提质”不是简单地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是要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二、基于减负提质的初中数学游戏化教学开展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通过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情境相融合,游戏化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兼具挑战性与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激发了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其更加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在游戏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等多样化的活动,得以深度参与并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例如,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谜题和解谜游戏,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更能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

(二)缓解学生数学学习压力

游戏化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助于缓解其学习压力.在游戏化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和探索空间,允许他们在安全的学习情境中自mBzg4zoHCNoI7fi1HEQcnRGMNIpYmn7M4pEcK7DFfp8=由尝试、反复探索,并从失败和尝试中积累经验、获取知识.这种以过程为导向、注重实践和体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学习中的挑战,能有效减轻学生学习焦虑和压力.同时,通过在游戏中的不断成就和获得奖励,学生逐渐将关注点从单一的分数和排名转移到享受学习过程、提升个人能力等更为全面和深远的目标上,从而有效缓解了学习压力.

(三)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相结合,游戏化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在游戏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概念和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更培养了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此外,游戏化教学还通过多样化的任务和问题,帮助学生建立了数学知识的系统化框架.在游戏情境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这种跨知识点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进而形成了更加完整和稳固的知识网络.

三、基于减负提质的初中数学游戏化教学开展路径

(一)立足学生兴趣爱好,设计针对型游戏

威廉斯和捷基提出的“自主玩乐”理论强调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探索与问题解决的重要性,这种自主性和主动性被视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关键因素.同时,结合奖励和成就感理论,游戏化教学通过设定明确目标、构建恰当的奖励机制以及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关键路径得以明确:即以学生兴趣为基点,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游戏.通过深入剖析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能够创造出与学生心理高度契合、引发其情感共鸣的游戏化学习环境.这种环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更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传递与吸收,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首先可以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游戏情境,如“数学冒险岛”或“数学宝藏探秘”等,将有理数的减法知识融入其中.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探险家或宝藏猎人等角色,通过解决一系列与有理数减法相关的问题和挑战,逐步深入游戏情境,探索数学奥秘.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的知识点和难易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关卡和挑战任务.如初级关卡可以要求学生计算简单的有理数减法题目,而高级关卡则可以引入更复杂的减法运算和实际应用问题.这样的设计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游戏中,学生每完成一个关卡或任务,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或积分,这些奖励或积分可以用于兑换游戏内的道具、装备或解锁更高级别的关卡.这样的奖励机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有理数减法的知识.

(二)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实践型游戏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从中挖掘与数学相关的元素和情境.然后,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元素和情境,设计富有创新和挑战性的教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如此,教师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授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一章时,教师首先可以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收集任务.如让学生调查班级内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等个人信息,或者收集学校周边商店的销售额、顾客数量等数据.这样的任务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据收集的实际意义,并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设计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游戏.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虚拟的“数据分析师”角色,让学生扮演这一角色,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表示.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图表知识,将数据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制作柱状图、折线图或饼图等.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升游戏的难度,其中设置一些挑战任务.如让学生分析不同时间段商店的销售额变化,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或者比较不同品牌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商家提供合理的营销建议.这些挑战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依托学生好胜心理,融入竞争型游戏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学生的好胜心理融入具有竞争性的教学游戏,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好胜心理是人类天生的一种心理特征,适度的竞争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追求成功,并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竞争机制,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游戏设计上,教师可以引入积分榜、排名赛等竞争元素,让学生在游戏中争取更好的成绩和排名.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游戏过程中的公平性,从而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展现自己的实力.如此,教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

仍以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数据相关的竞赛任务,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包括收集特定主题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等.然后,各小组之间可以进行竞赛,比较谁的数据收集更全面、谁的分析更准确、谁的图表更直观清晰.其次,为了增加竞争性,教师可以引入积分榜或排名机制.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或排名提升.如此,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小组与其他小组的竞争情况,从而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最后,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额外的奖励或惩罚机制,以增加游戏的刺激性和趣味性.如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额外的积分、表扬或小奖品等奖励;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小组,则可以适当扣除积分或进行一些小惩罚.这些机制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游戏,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挫折.

(四)考虑学生逻辑能力,组织推理型游戏

在组织数学游戏时,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逻辑能力发展,通过设计和组织推理型游戏,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推理型游戏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和判断.因此,教师在游戏设计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理得出结论,锻炼他们的思维严密性和逻辑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游戏的难度设置,确保既能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又不至于过于复杂导致挫败感.此外,教师还应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时地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发现逻辑推理中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如此教师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三角形侦探”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可预先设定一些关于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谜题或案例,给出若干个不完全信息的三角形图形,让学生扮演“侦探”,通过比对边长、角度等特征,依据SSS、SAS、ASA或AAS等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推理出哪些三角形是全等的.首先,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需确保游戏环节紧扣教材知识点,让学生在解密的过程中自然运用和巩固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知识,体验逻辑推理的过程.同时,针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发展阶段,合理设置游戏难度,保证既有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又不会过于繁复而让学生感到困惑和挫败.其次,在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实时观察并引导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从已知条件出发,按照严谨的逻辑步骤去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对于学生的推理过程,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及时给予反馈,肯定其正确的逻辑推理,指出其存在的疏漏或错误,并引导他们自我修正和完善,从而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法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挖掘数学文化元素,实施文化型游戏

教师不应仅局限于数学知识的传授,还应深入挖掘数学背后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游戏中,实施文化型游戏.数学不仅是科学的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艺术元素.通过挖掘这些文化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数学世界.在设计文化型游戏时,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定理、公式的背后故事,或是古代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游戏的情节和规则中.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文化型游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例如,在讲授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围绕中国古籍《九章算术》中对“正负术”的开创性记载,设计名为“正负运算探源”的互动游戏.首先,在课程导入阶段,引导学生了解《九章算术》在数学史上尤其是正负数概念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地位,通过阅读材料和可视化手段展现古人对负数的认知与运用.在游戏环节中,设计一系列基于古代商业贸易、计量换算等实际场景的任务挑战,要求学生依据古法原则处理各类包含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亲身体验负数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鼓励学生在游戏结束后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索心得,共同探讨有理数运算在历史文化脉络下的意义与价值,以此加深他们对数学文化的感知,提升文化素养,并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和持久热爱.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减负提质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游戏化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路径.通过针对型、实践型、竞争型、推理型和文化型游戏的设计与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并最终提升学习效果.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游戏化教学将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参考文献】

[1]李井凡.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8):17-19.

[2]郭美霞.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智力,2022(12):109-111.

[3]刘福孟.关于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1):71-73.

[4]陆昕.浅谈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0):47.

[5]廖序.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作用及实施[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0):42-43.

[6]贾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路径剖析[J].天津教育,2020(15):121-122.

[7]李珍.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9):116-118.

[8]李亚丽.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