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4-10-27张娜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27期

【摘要】高中数学不仅知识难度加大,对学生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数学本质.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将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深度探究,使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和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此,文章主要从问题导学法概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策略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进一步分析问题导学法应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成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高中数学;应用;探讨

引 言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基于问题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最终在亲身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实际上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将未知变为已知,逐步理解掌握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发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进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且明确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意义,并基于教情和学情研究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期借助问题导学法达到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问题导学法概述

问题导学法是目前教育界较为倡导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问题”和“导学”两方面,“问题”是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基于教学内容设计产生的,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能起到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热情;“导学”是教学的重要方向,要以引导的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究,使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理解、学习、探究、总结,最终找到问题答案,获得学习成就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数学思维培养锻炼奠定扎实基础,更为数学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做好铺垫.问题导学法有许多特点值得教师关注,其一是问题导学法的问题设计灵活,教师可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及问题设计目的合理设计问题,且可以随时将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助力学生深度理解和掌握.其二是问题导学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可以将问题在情境中体现,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究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应用问题导学法,借此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其一是问题导学法可以将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便于学生在情境中形成问题探究兴趣和热情,主动联系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探究问题答案,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其二是通过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远远大于居家时间,课业负担重且压力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显出疲态,不适合当前的教育环境,而问题导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优化课堂环境,创新教学风貌,增添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以探究的身份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听学,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其三是新课改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问题导学法强调“导学”,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呈现新知内容,以引导的手段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这与当前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教育理论一脉相承,应用意义突出.

三、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课前预习导学问题

预习是保障课堂听学效果的关键.学生若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知识的课前预先学习,那么在课堂上学习时就能听懂,跟上教学节奏,并随时加入课堂师生、生生学习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分析目前高中学生的预习成效,发现大部分学生仅以“看”的方式预习新知,小部分学生以“练”的方式探究新知,且预习成效欠佳.为有效改变这一问题,提高预习效果,最大化发挥预习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设计课前预习导学问题,以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的方o7ya6MikYmqzEPG4vUjNbA==式,将新知内容以问题呈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课堂组织学生研讨问题

问题导学法中,研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一般由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研究讨论,以此进一步探究问题本质,发现隐藏在问题下面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通常情况下,教师会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但随着教育理念的持续革新,教师要从课堂主导角色变为辅助启发,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与合作机会,因此,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研讨问题,激活思维,增强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深度理解问题,掌握知识的目的.

以湘教版必修三第6章第2小节“空间的直线与平面”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平面几何图形知识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组织学生研讨问题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上的研讨问题时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学情,借助问题促进学生合作讨论,深度探究.通过分析学情,教师了解到高一学生对初中知识还有很深印象,且已经学习过一些集合内容,经历过函数、方程、不等式等一系列内容中集合语言的应用理解,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掌握集合语言表示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符号语言,但却对应用公理证明推论方面的知识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围绕这部分内容设计如下问题:“已知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条边AB,BC,CD,DA的中点,如何证明四边形EFGH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证明前,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班级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内成员以1:2:2的模式存在,即1名学优生,2名中等生,2名后进生为一小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研讨问题中加深对空间几何图形认知和理解,为后续知识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三)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角色发生转变,主要以启发和引导的身份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形成探究想法,主动学习.因此,在问题导学法应用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从教学目的反向思考,以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点为参考,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教师的教学角色重心需要发生一些变化,要以协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加强联系,让师生互动更具教学现实意义.

以湘教版必修三第7章第1节“点的坐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点的坐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参考,从“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会准确地由点写出坐标”教学目的做反向教学思考,创设如下生活化问题情境:同学A想要和朋友们一起去看电影,想要大家都坐在一起,请问需要至少几个数据才能确定座位,并确保座位是挨着的?在此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用到“点的坐标”相关知识,需要绘画简单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做描点标记.结合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重点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问题,创设情境,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想法提出,由教师辅助作出相应的操作.如学生需要教师展示电影院的座位图,了解电影院座位的排号方式.接着,学生将看到的电影院座位图看作是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某一点为(0,0)画出数轴,以每一个座位为一个坐标点,然后按照座位在坐标系中F5GORSe55AFZgztm/MfRSg==的位置做出标记.此时,学生通过与教师互动中获得的信息,知晓至少需要2个数据才能确定位置,并且要让坐标系中y的数字相同,才能保障座位是挨着的,用坐标的形式表示(x1,y)(x2,y).总体而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师生互动更具教学意义与价值,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学习,保障学习效果.

(四)课后总结问题形成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学习难度逐步加大,学生仅依靠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很难保障学习效果,必须重视课后总结,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课后总结的方式串联起来,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个知识内容的学习任务,以“一砖一瓦盖房子”的方式学习掌握所有知识,形成能力.问题导学法主张以问题为核心内容,以引导为教学方法,在课后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可以让问题导学作用最大化.此外,因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在课后总结时的收获不一,因此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一些总结方法,助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以湘教版必修三第7章第3节“圆与方程”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为保证课后总结效果,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是否可以从一个已知圆的一般方程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为什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圆的一般方程解题方法要比圆的标准方程解题方法更加便捷、实用呢?”“是否可以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利用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是否可以利用此题目为参照,总结本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通过设计以上三个问题,学生可以在问题引导与启发下重新整理课堂所学知识内容,找到预习时遇到问题的答案,将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疑惑解决,最终系统地梳理所学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总而言之,课后总结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锻炼,更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利用良好的课后总结习惯解答所有疑问,为后续知识学习做好铺垫,逐步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果.

(五)重视优化问题导学评价

问题导学法以问题为核心,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有别于传统教学法,所以以往的教学评价并不适用于此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优化问题导学法的评价方式,将评价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上.

例如,在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后,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从教情和学情出发,根据学生在问题导学法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表现,如问题学习参与度、思考程度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合作研讨问题时的表现等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其评价标准可以围绕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主动与他人合作,是否能通过问题解决理解新知等方面进行,并且,由于学生客观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也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评价标准,从而最大化发挥评价优势.其次,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法,从问题导学法应用之初到结束,进行全程性的评价跟踪.如,通过学生预习问题的解答情况评价学生的预习成果;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收获评价学生合作学习成果;通过在问题情境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通过了解学生课后总结问题收获评价学生的能力培养成果,最终将这些评价结果汇总,得出总评价结果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知晓自己在问题导学法中的学习收获和不足,针对性改进不足,达到提升学习质量目的.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教师应深入研究问题导学法的核心本质,借助此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合理研究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可以通过设计课前预习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组织学生研讨问题激励学生深度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情感、课后总结问题形成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优化问题导学评价等策略总结应用经验,反思教学,为今后问题导学法应用提供可用参考,最终稳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梁秋燕.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实施高中数学微课教学的意义[J].高中数理化,2020(2):26.

[2]黄河清.问题解决:教学改革的初心与动力:“问题导学”研究与创新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8(5):1-3.

[3]胡静.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3):21-23.

[4]姜辣.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23(27):34-36.

[5]赵学鑫.基于问题导学法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以“三角函数的概念”为例[J].理科爱好者,2023(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