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来劳动教育的演进历程、发展逻辑与基本经验
2024-10-26许智勇
摘 要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劳动教育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历经酝酿探索、改革发展、体系深化、全面育人四个发展阶段,取得巨大成就。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劳动教育形成了根植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发展、劳动的多样性决定劳动教育全面性发展、劳动教育从外在设计到内生动力双重发展、创造性劳动教育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四重逻辑,凝练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育人方向、与时俱进构建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融合的体制机制、分级分类分域有针对性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的养成教育四条基本经验。
关键词 劳动教育;演进历程;发展逻辑;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30-0023-08
一、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历程
(一)劳动教育的酝酿探索阶段(1949-1979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劳动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口号成为建设新中国的号角。为了顺利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4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爱劳动”[1],把“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作为消除旧社会鄙视工农体力劳动的政治宣示,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中,随之劳动教育工作开始酝酿。1950年,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方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习”[2],推动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积极参加体力劳动锻炼,消除轻视体力劳动的错误观念。1954年,共青团中央发布指导文件,明确指出“国家办学校教育青年一代,目的使他们能更好地参加劳动,成为社会主义的自觉的积极的建设者”[3]。这反映出当时学校教育突出劳动教育,以服务于新中国工农业生产建设。
1957年,为了发展生产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知识的年轻人成为当务之急。毛泽东主席及时发出了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4]的号召,给新一代人的教育培养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既要积极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又要掌握工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同年,毛泽东主席提出,“知识分子要积极走进工厂走进农村,把书本知识与工农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劳动教育作为知识分子世界观改造的方法手段。1958年,党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提出把“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作为党的教育方针。随之,各级各类学校贯彻执行课堂教学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开设了一系列的生产知识课程、手工劳动课程等基本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的内容,鼓励师生与劳动人民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劳动教育以培养学生树立无产阶级劳动态度,养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无私贡献的劳动习惯,成为当时主要的教学内容。
1959年之后,我国开始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探索,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锻炼活动。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实现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者,党和政府制定了多劳多得的劳动分配制度,全社会营造学生毕业后投身工农业生产劳动中的浓厚政治氛围,树立了“劳动不分贵贱”“以当工人、农民为荣”的思想观念,全社会广泛开展“学习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劳动模范好榜样活动。
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工农业一线生产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教育活动,劳动态度作为每学期学生“德智体”各方面表现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指标,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参观劳动作业实习等。1966年之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毛泽东主席提倡劳动教育“开门办学”,各地贯彻落实创建一大批劳动学校,学生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劳动。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djLHkJMnEzI0DacdWBtigDuE0xBJkR377KrDl993T0g=寨”的兴起,各级政府把组织大中小学学生参加工业、农业体力劳动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主要任务。
综上,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我国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政策,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服务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探索发展,为后续劳动教育科学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劳动教育的改革发展阶段(1980-1999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政治上拨乱反正,思想上实事求是,经济上体制改革,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急需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人才服务改革开放、服务现代化建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提出了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邓小平指出,“劳动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6]。随后,一系列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陆续颁布,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始一系列教育改革。1981年,教育部在推出的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中,要求尽快设立劳动技术课,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技能训练,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安排,通过劳动技术课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知识。为了加强劳动教育,1982年国家开始将一批普通高中转办成为职业高中,同时,提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83年,国务院颁发了《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提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既要实现劳动技能的训练,也要重点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7],这是在思想层面上对学生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落实,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等方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1985年,党中央决定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以“提高民族素质”[8]。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成为主旋律。1986年,在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中,提出了“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适当进行劳动教育”[9]的要求,并确定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1987年,国家教委制定了统一的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明确了劳动教育内容要“重点择取与工农业、服务业密切相关的常用技能”[10],开始与职业教育的内容逐步融合,同时,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习惯的养成。1987年颁布的《中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校在施加劳动教育时,始终要有意识地将思想教育融入劳动技术课的全过程中”[1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德育课程成为劳动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1988年,党中央在《关于组织实施“燎原计划”的请示的通知》中指出,“适当组织农村中小学生接受劳动技能、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
20世纪90年代,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国不断加大劳动教育改革力度,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增强学生与工农群众的结合。1990年,国家教委做出课程调整安排,增设劳动技术课。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要实现生产、教学、科研的结合,随后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把“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12],这一原则在1995年作为法律条文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标志着劳动教育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时期。
1994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调查等新型社会实践活动方式迅速兴起,通过走村入户开展科技推广、下乡支教、扶贫扫盲、普法宣传、文艺下乡等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调查形式,创新劳动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思想政治品质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3]。
综上,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教育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完善办学体制机制,加强劳动课程教学改革,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劳动思想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劳动教育的体系深化阶段(2000-2011年)
进入21世纪,我国迈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2000年,教育部把普通高级中学之前开设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课程,改设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01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成为必修课;同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社会责任感”[14]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新方针,强调劳动教育只有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
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关键作用,提出“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劳动情感、增强劳动观念、提升劳动审美、激发创新动力,推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此,劳动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着力构建劳动教育与新的课程形式、新的实践活动方式相结合的机制。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等4部门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要求“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2007年,在教育部的工作会议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根本途径,致力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被列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15]。这反映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劳动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着力加强学生正确劳动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要求。
这一时期我国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扩展延伸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教育目标,优化整合劳动教育内容,技术教育与情感教育并重,通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不断深化劳动教育体系建设。
(四)劳动教育的全面育人阶段(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发展战略。面对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机遇,健全完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促进育人全面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
党中央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注重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诚实劳动品质教育。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态度,广泛开展“尊重劳动”的教育[16]。随之,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把“三爱”纳入到日常的学校办学全过程[17]。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把“热爱劳动、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情况,作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18]。2015年,教育部等多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9],确定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为了保障劳动教育的独立法律地位,201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坚持“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20],从法律上指明了劳动教育的规范路径。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劳动教育对德智体美四育的重要功能,为构建全面育人的新局面提供保障。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加强劳动教育,目标是充分发挥其综合育人的功能”[21]。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必须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22],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方式和重点任务。这表明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共创“五育并举”教育新格局已经形成,劳动教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关键一举,强化了劳动教育的独立地位。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内容要求、教育体系与课程建设、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和拓宽实践场所安排、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与安全保障以及如何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做出明确的规定。其中,加强新时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建立专兼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等,都是劳动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标志。同年7月,教育部下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细化实施规定,推动隐性与显性劳动教育融合育人。
我国劳动教育历经新中国成立75年来演进发展,与德智体美四育相互融合,五育并举,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把劳动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课程方案中;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通过大中小学各学段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之中;营造全社会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贡献的浓厚氛围。
二、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逻辑
(一)我国劳动教育根植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
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3]由此,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夺取红色政权、建立新中国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的新路。75年来,我国劳动教育围绕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己任,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打造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工作作风,劳动教育与中国具体劳动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劳动教育的规律、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法路径等进行中国化、时代化的系列探索、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体系。
新中国历经毛泽东“加强体力劳动教育,培养又红又专劳动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劳动接受劳动思想再教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探索,再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不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劳动教育观,演进发展“从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到注重技能学习,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再到注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劳动教育方针政策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延伸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向前发展。这样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真情实感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具有高度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和劳动教育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与新时代中国劳动教育发展的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相结合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明确劳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劳动教育要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个体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统一。从加强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养成教育,到劳动教育以提高劳动素养为核心,建立以劳动观念、理论、技能、思维等要素的劳动教育观,开辟21世纪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发展新境界,成为新时代指导劳动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二)劳动的多样性决定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发展
劳动具有多样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社会性原则,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按照传统劳动形式划分,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按照劳动过程划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按照劳动实践性划分,劳动0ccM2zm21xqUKXgQMVx5cg==分为家庭劳动、校园劳动、社会劳动;按照劳动的法律性划分,劳动分为合法劳动和非法劳动。现代社会劳动的各种划分还有很多,它体现了劳动的多样性,反映社会劳动不同形式与内容、过程与结果之间相互联系依存、相互分工合作的辩证关系。
劳动的多样性决定劳动教育的多重教育承载量,多样性劳动认知越多,教育承载量越高,它推动劳动教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受教育者全面性发展成为无限可能。因此,劳动的多样性是劳动教育的价值与观念、思想与情感、精神与智慧、知识与能力、奉献与创新等融合全面发展的逻辑基础,推动劳动教育“以劳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体制的构建,以劳动教育全面性带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教育机制尽快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实践演进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不断建立完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制,构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协同育人的机制。如“以劳树德”教育,教师帮助学生厘清合法劳动和非法劳动的界限,通过劳动法治教育,强化学生诚实合法劳动行为习惯养成,提升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如“以劳增智”教育,教师促使学生了解服务性劳动的多样性内容,通过开展新型服务性劳动多样化内容学习,把握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等创新性应用,增强学习能力;如“以劳强体”教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手脑结合应用的教育,通过强化体力劳动为主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品质;如“以劳育美”教育,教师组织学生了解和把握家庭劳动、校园劳动、社会劳动实践的内容,通过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协同劳动实践活动,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三)劳动教育从外在设计到内生动力双重发展
我国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终目的是育人,而育人依靠施教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者主体性双重相互持续作用,施教者通过对受教者进行外在设计开展“要你学”,再通过受教者内在学习体验产生内生动力,驱动自身“我要学”,从而取得社会性和人本性双重价值。劳动教育施教者是国家和教育相关单位。国家对劳动教育的外在设计是自上而下进行政策制定,教育相关单位再设计由外向内组织实施落实,从劳动教育发展逻辑起点看,外在设计劳动教育的根据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发展水平和需要做出的政策安排。而内生动力劳动教育是受教者发挥主体能动作用,自下而上提供生长路径、由内向外追求劳动自觉和自身价值实现的过程。从劳动教育发展逻辑起点看,受教者内在各种素养提升,是为了实现最大的个体价值和社会贡献。当劳动教育从外在设计到内生动力的双重发展逻辑融合叠加,就能够为我国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的愿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教育内生动力发展的人本性逐步凸显,劳动教育政策设计开始以人的内在综合素质发展为着力点,持续进行一系列改革,注重学生劳动素养、价值、情感、精神等各方面的养成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完善并优化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教育内容、实施方法路径。在劳动教育政策设计上,确定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兼顾外在设计的社会价值和内生动力的个体价值。在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上,在确定新时代劳动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创新性劳动人才的同时,明确劳动教育对促进受教者个体全面发展内生动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推动政策外在设计兼顾社会服务功能与育人本质双重发展。在劳动教育的内容上,从外在设计到内生动力的双重发展逻辑内涵看,不仅加强知识能力、观念、态度等教育是培育劳动素养重点内容,而且提升受教者对劳动思想、情感、精神认同也是重点内容。在劳动教育实施方法路径上,政策外在设计的自上而下、由外向内的施教价值取向,与受教者自发的自下而上、由内向外产生的学习动力价值取向,双向奔赴、交汇统筹,推动形成最佳的综合实施选择方案,采取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互动交流式、集中与分散结合式、情景沉浸式等多样形式,通过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极大激发受教者自身内在动力和心理需求,最大化拓展劳动教育实施的方法路径。
(四)创造性劳动教育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劳动教育的发展演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实践观、创造观,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由弱到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造性劳动教育一直被纳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技术技能课程、通识课程体系和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中,经过不断探索尝试,改进创造性劳动教育方法,实现了“以劳创新”育人局面。新时代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是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在于,劳动者是具有创新型的劳动人才,劳动资料是智能化、自动化、数据化的新技术、新设备,劳动对象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与数据资源等新形态对象。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是人类劳动从常规劳动向创新劳动发展的新的历史变革,新型劳动者能否高质量驾驭掌控新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对于新时代劳动者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等综合素养,是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建立完善创造性劳动教育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创造性劳动教育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衍生出进一步深化创造性劳动观念、创新型思维、创造性劳动实践模式的教育改革,促进全面创新理念引领和行动落实,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劳动新形态、产业新业态,利用现代技术,打造具有复合型科技创造能力的新时代劳动者,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创造性劳动高级形态。由此,我国创新和构建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教育载体的实施落实,赋予新型劳动者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创新驱动的能力,通过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破立并举教育,优化配置创新创业课程,强化学科和专业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等素养能力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给予受教者赋能增值,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素养全面发展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紧密的契合度,促进新质劳动者依靠劳动创新、劳动智慧进行提质增效。
三、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育人方向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最基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劳动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举措,摆在突出地位。结合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任务,仔细谋划,开展组织领导,进行顶层设计,推动党和政府出台劳动教育政策,统筹协调劳动教育重大问题,明确劳动育人导向,加强宣传组织推广,强化督促检查职责,推动各级政府、教育相关部门做好落实工作,构建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体制机制。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身体力行艰苦奋斗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注重崇尚劳动、勤劳创业优良品德养成教育,党中央对劳动教育开展一系列建章立制工作,营造全社会劳动光荣氛围,明确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育人方向,推动劳动教育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国民经济而服务。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调整劳动教育目标,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确定了劳动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政策,陆续出台一系列落实措施,把“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调整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政策,优化服务性劳动与工农业生产劳动一起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增加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普通中学的劳动教育内容。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党中央围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建立完善劳动教育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做出加强劳动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指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出台落实文件,改革劳动教育课程,推行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模式,引领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劳动教育对促进人才培养的规律性认识,制定劳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全面育人模式,指导学校全面落实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劳动精神,提升劳动观念。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劳动教育新体系,设计出台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目标、内容、学段教育要求、方法途径文件,从而指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落实、落细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一揽子政策措施。
(二)与时俱进构建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融合的体制机制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一直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不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和学生生活实际发展变化,积极探索构建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和深化知行合一的体制机制。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推动新中国工农业尽快发展,提高劳动效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必然,大中小学生主要参加工农业生产的体力劳动,服务于国家建设。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提升落后的生产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促进其德智体各方面发展,劳动教育注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重结合,进而建立学校文化知识教育与工农业生产劳动融合的体制,以解决学生学习动脑不动手、课堂与课外脱节,理论脱离实际的重大问题,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培养掌握先进科学知识与技术高素质劳动者,目的是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劳动教育通过开设生产劳动技术课程,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知识,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融合。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劳动教育与时代同发展,有了新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由专门的生产劳动技术课,转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了党和国家注重学生手脑并用,开展劳动过程实践体验的育人理念,提升劳动综合素养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政府通过优化整合大中小学课程设置,取消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系统深化行业生产与教育融合、社会实践与劳动融合,不断拓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多样化实践场所,贯穿于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实践性、开放性强的教育活动之中,与时俱进形成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分级分类分域有针对性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引导不同区域不同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劳动教育,选取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针对各学校类型特点开展劳动教育。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学校与文科学校等结合学制、专业采取劳动教育的重点各不相同。根据城乡不同区域的各级各类学生,各院校充分利用地域和产业行业办学资源和特色,因地制宜,采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等多种方法开展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劳动、勤工俭学、生产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同时,关于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一直在整合优化中,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尽管在课程名称、课时安排、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所差异,但有计划、有方法地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实践性、针对性始终没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教育课程学习,不断提高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重点,有力推进了劳动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
我国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劳动表现是评价无产阶级政治思想属性的重要标准,劳动态度是大中小学学生操行等的重要评分标准之一,不断调整劳动成绩评分标准,劳动教育评价成为学生入学、入团、入党、就业、提干等主要的指标。改革开放时期,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实践动手能力成为学生劳动素养成绩。进入21世纪,国家把学生综合实践课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中。随之,又进一步把学生“热爱劳动、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情况,作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同时,国务院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完善,把社会实践参加状态列入其毕业、升学的参考评价体系中,我国劳动教育还一直传承构建学生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激励评价机制,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劳动成果、成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已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建立了学生劳动素养情况综合评价档案制度,构建了多元化劳动教育综合评价机制。
(四)不断加强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的养成教育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把握劳动平等、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唯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价值理念,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通过组织集体劳动、个体劳动的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正确劳动观,从而养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国劳动教育始终坚持劳模精神的传承,注重讴歌普通劳动者、以劳动模范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为榜样,教育大中小学学生,践行劳动精神,养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高尚品格,以劳模精神作为劳动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劳动精神的养成教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工农业生产劳动模范杰出人物,他们共同的特质就是爱劳动、肯吃苦。党和国家给予这些劳模很高的精神礼遇,通过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和宣讲,弘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树立劳动模范典型人物扩展到社会各行各业,他们共同的特质就是“创先争优、实干至上”,体现劳动奉献、创新奉献精神,党和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劳模典型人物事迹,促进劳模精神深入人心。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技能型劳动模范,如“技术创新带头人”包起帆、“产业创新工人”许振超、“精细水电工”徐虎、“航空手艺人”胡双钱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劳动,体现了创新、奉献和责任感的劳动精神,党和国家通过组织劳模演讲会、报告会、访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劳动精神教育活动,推动了全社会形成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双发展的精神取向。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涌现一大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劳动模范,如“知识工人”邓建军、“中国舰载机之父”罗阳、“金牌焊工”高凤林、“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等,他们体现了新时代劳模“开拓创新、人民至上”的精神特质,党和国家以及各级组织,注重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开展线上和线下劳动精神的教育活动。我国劳动精神养成教育始终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最强音,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
参 考 文 献
[1][2][3][4][5]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48.313.725.859.
[6]邓小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0.
[7]魏礼群.当代中国社会大赛典1978-2015[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8:240.
[8]王卫国.建国以来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法规文献汇编[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16.
[9]中国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B/OL].(2006-03-03)[2024-05-26].https://www.edu.cn/edu/zheng_ce_gs_gui/jiao_yu_fa_lv/200603/t20060303_165119.shtml.
[10][1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588.3467.
[11]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J].人民教育,1987(Z1):11-12+30.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人民教育,1999(7):4-7+12-13.
[1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003.
[15]胡锦涛.发展教育以促进公平为重点[EB/OL].(2010-09-09)[2024-06-17].https://www.beijingreview.com.cn/2009news/guonei/jiaoyu/2010-09/09/content_297126_2.htm.
[16]新华社.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全文)[EB/OL].(2013-04-28)[2024-04-29].https://www.zqb.cyol.com/html/2013-04/29/nw.D110000zgqnb_20130429_1-02.htm.
[17]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EB/OL].(2013-09-04)[2024-04-29].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309/t20130904_156784.html.
[18]《中国教育年鉴》编辑组编.中国教育年鉴201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997.
[19]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中国德育,2015(16):6-8.
[20]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4
[2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10)[2024-06-09].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22]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4-05-11].https://www.banyuetan.org/jrt/detail/20180911/1000200033134991536632028299959736_1.html.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The Evolution, Development Logic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75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Xu Zhiyong
Abstract In the 75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bor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from scratch and grown stronger, following the Party’s educational guidelines. It has undergone four stages: initial explor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system deepening an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Throughout this process, labo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formed four development logics: the Marxist view of labor education rooted in Chinese and contemporary contexts; the diversity of labor determin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the dual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from external design to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e labor education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These stages have distilled four basic experiences: always adhering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to guide educational direction;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by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with social practice of productive labor; constructing a labor education system with targeted, tiered, and domain-specific strategies; an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in labor values and the spirit of labor.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evolution process; development logic; basic experience
Author Xu Zhiyo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Nanjing 211168)
作者简介
许智勇(1981- ),男,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改革,教学管理(南京,211168)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体教融合背景下‘双高计划’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T-b/2021/24),主持人:许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