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时期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生成逻辑

2024-10-26陈鹏 童欣安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30期

摘 要 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主题,而产教融合政策的价值旨归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交织耦合。以批评话语分析中的社会实践为分析框架,对23份高质量发展时期的政策前端话语文本进行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探讨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何以生成。研究发现,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生成遵循人民中心与为国育才协同推进的政治逻辑、供给侧改革与创新产业体系双轮驱动的经济逻辑、文化自信与知行合一内在建构的文化逻辑。这些逻辑理路揭示了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生成的本质意图在于实现政策话语意蕴的国家建构、职业教育类型的身份强化以及强国建设战略的路径规划。探寻产教融合政策的生成逻辑及其内核实质,能够强化对政策本质的理解,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政策话语;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30-0037-08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创新赋能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引领与人才支撑。而教育又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孕育的基石,因而深化教育、科技与人才的一体化建构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培养上具有天然联动优势[1],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愿景的有效主体。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办学路径,不仅是推动职业教育优质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发展体系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2],而打造完备的产教融合体系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关注国家政策的宏观导向,理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规律的政策话语逻辑。为此,本研究以高质量发展时期产教融合政策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话语为研究对象,利用费尔克拉夫批评话语三维分析框架中的社会实践维度解读,释明产教融合政策话语在不同维度上的生成逻辑,以期打开产教融合政策制定的“暗箱”,为相关部门衡量产教融合实践成效、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参考。

一、理论框架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Harris)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话语分析这一概念。话语分析的发展与哲学领域的“语言转向”和人文社科领域的“话语转向”密切相关,其中“话语转向”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具有话语属性,它受话语影响与操控,所以话语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社会实践的主要中介[3]。在话语分析的众多模式中,批评话语分析与其他模式有着较大区别,它并不指向发展语言理论本身,而是以语言理论为工具探索语言之外的目标,如霸权、不平等、压迫等[4]。以费尔克拉夫为代表的学者发展起来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可以追溯到福勒等人发展起来的批评语言学理论,这种理论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以语篇分析的方式揭示了暗含于话语中的社会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渗透。因而,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端孕育于语言学的“母体”,另一端又扎根于社会文化,强调话语与社会文化的双向建构和影响。

费尔克拉夫将话语视为社会实践的既有形式之一[5],同时也包含话语、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在内的话语事件[6],它以符号形式存在,为社会实践活动建构基础[7]。费尔克拉夫将批评话语分析划分为三步:第一,描述语篇的形式特征;第二,c8DhQLNuVyDak6ZUhJp9XQ==解释语篇内容与交际的内在关系;第三,说明交际与社会情境的密切联系[8]。这三个逐步宏观化的分析步骤初步形成了经典的批评话语三维框架,即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分析属于宏观层面的分析,它揭示了话语和意识形态、权利呈现的关系,主要指向包括话语秩序在内的“成员资源”本质,阐明它们如何被用来生产和解释文本[9]。社会分析天然具有的社会性关照使它具备了更深层次的解释力,这种解释力则是话语生产背后的逻辑体现,因而批评话语三维框架中的社会实践分析能够为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生成逻辑研究提供可循之道。

在社会实践的宏观维度中,包含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四种取向[10]。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也是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文化实践和意识形态实践相互渗透、结合的产物。探究相关政策的话语生成逻辑,需要从上述四方面入手,但由于我国颁布的政策在意识形态上具有高度同质性和统一性,同时也和政治实践具有内在一致性,因而本研究仅选取社会实践层面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维度搭建研究框架,从经济政策话语、政治政策话语和相关文化背景出发分别溯源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的生成机制和内隐逻辑。本研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官方网站,共搜集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23份文本材料,其中包括9份领导人讲话、3份政府工作报告、2份经济发展报告、4份官方政策文件以及5份答记者问等相关内容。

二、政治逻辑:人民中心与为国育才的协同推进

人民中心的立场与为国育才的目的相互交织、协同推进,共同构成了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生成的政治逻辑。人民中心的立场,要求政策制定者始终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确保教育与产业的融合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而为国育才的目的,则强调了人才培养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要求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人民中心的立场推动

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是立足人民中心的情怀彰显。党的十九大后,高质量发展话语接踵而至,如何提升发展质量进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高质量发展应当回答的重大时代命题。国家发展对人民需要的回应无疑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11],因而人民中心的价值旨归是党和政府一切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中心是一种国家话语,向地方话语有效转化才能确保民众的可感知性[12]。这种转化一方面是对国家执政理念的具象化,另一方面是将人民中心真正融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教融合作为向下渗透与实施的政策话语,能够联结社会与人民发展的实际需求,是体现人民中心这一立场导向的政治缩影。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党的二十大又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上均将“产教融合”置于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国家政策语境下。教育质量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抓手,通过产教融合确保职业教育的育才质量,不仅是为社会经济发展铸造稳固基石,更是为了达成民生福祉的优化与提升。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在于以“质”破题,也要关注“量”的普及,即教育的公平性问题。2021年和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到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3]以及“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14]。在上述语境中,产教融合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可行之策。教育公平不单指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也关涉了接受的教育类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划的匹配度。产教融合的实施,让更多学生走出校园,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施展自己的才能,达成教育效度在个体维度的最优化。

2021年,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中,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相同的话语意图在2023年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就就业问题答记者问中同样存在:“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扩面,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服务更多高校毕业生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技之长’”。由此可见,产教融合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着独特效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产教融合的施行,创造了一批相应的工作岗位,衔接起学生由学校向工作的过渡阶段,不仅是应对青年就业问题的有效策略,更是为民解忧的“国家药方”。

(二)为国育才的跨界联动

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是协同人才培养的合力驱动。教育过程始终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大根本问题开展,也就是要明晰“为国育才”的目标、途径与方向。“为国育才”的落脚点在于人才产出质量与国家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适配性的人才供给撬动发展杠杆,实现家国建设的蓝图伟业。产教融合与高质量发展于同一时期进入深化发展阶段,这种政策信号也成为了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发展新阶段,社会对人才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更加迫切,而产教融合在实践领域的不断深化使国家发展赖以维系的“人才问题”得以有效纾解,加速了青年成才与国家发展的“双向奔赴”。产教融合所蕴含的跨界人才培养机制,是以提升育人成效为直接目标,而缘何提升育人成效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服务国家发展需求,让更多优质的人力资本流向社会,成为国家多向发展的增益实体,形成“人才质量推动发展层次,发展效益优化人才结构”的良性生态循环。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以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对于学习者的技能有效习得意义重大,技能结构和产出效果的不断提升,能够实现对不同行业的适配性劳动技能人才的供给优化,实现“人尽其才”的现实追求。同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指出要“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补上突出短板,推动产教融合……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反复出现说明了产教融合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价值在不同场合、不同题材的报告中得到互文体现,也是产教融合前端政策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解答。而当下多有提及的“技能型社会”,就在于通过技能形成,对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由此可以看出,技能型人才是国家所需,要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产出导向的目标之一。

除了指向具体的人才培养类型,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施行也是为了不断加强教育的开放性和系统性,通过落实“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党和国家优化育人成效。2020年,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就《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答记者问”中提及“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以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话语表述中,“协同育人”并非相关主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方主体以共同目标和理念为引导,基于主体间的通力合作,构建一个更为完善、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助力国家的长远发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15]。产教融合的不断推进意在实现教育、人才、产业和创新四个链条之间的联动,也意味着教育要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要紧密贴合创新实践,产业和创新要能够吸纳并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因而,在如何育人的路径探索上,产教融合实现了教育界和产业界的联动,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以更优质的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大计厚植人才基础。

三、经济逻辑:供给侧改革与创新产业体系的双轮驱动

供给侧改革与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作为两股强劲动力,共同推动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推动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生成的重要经济力量。供给侧改革通过资源配置的逐步优化和供需平衡的动态调整,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而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则通过技术创新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产教融合注入新动能。

(一)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

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供给侧改革以破除制度壁垒、提升生产率和质量以及优化产业结构为着力点,锚定“供给”的革新与扩充,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16]。供给侧改革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供需平衡”的良性发展生态,形成高效率的生产要素供给、高水平的发展动力和高活力的市场主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人才需求侧与职业院校传统人才培养供给侧之间的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逐渐凸显,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被引入到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17]。作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产教融合立足于人才供应质量,不仅有助于培养更多契合产业发展多元化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为打造高质量发展格局开拓了可行路径。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供给侧改革绝非只是浅尝辄止的政策口号,作为一种改革实践,它的效用发挥依托于各方力量的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政策也自然成为供给侧改革对高质量发展时代潮流的切题回应。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18]。产教融合政策本身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协同政策,强化了政策链的相互协调性和内在一致性;产教融合应以构建高效协同的人才链为核心,深度响应并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并借以社会资本的密切参与,推动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利用,着力提升育人成效。

产教融合政策持续优化供给端适配性,不断向民生领域拓展,通过内需激发供给,助力经济稳健增长。2019年全国就业人员774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19];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20]。就业人数不断攀升,但失业率也随之增长。劳动者就业是创造社会财富、拉动经济向好发展、增强发展普惠性的必然选择,但如何控制失业率,确保人民“能就业、就好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凸显了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开展订单式、套餐制培训。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推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类似的表述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有体现:“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中部省份共建共享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1]。由此可见,产教融合在提升就业能力和素质方面具有特殊价值,通过产教融合基地建设,能够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方资源,助力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供给侧的输出端口对接就业市场对技能的更高要求。

(二)创新产业体系的需求拉动

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是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内源动力。在当下,高质量发展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增长引擎,产业结构随着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不断凸显创新化的时代特征[22]。创新型产业体系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注重产业协作和创新环境建设的产业形态,它通过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密切联系与协作,以及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各方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创新网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创新型产业体系作用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则主要通过产教融合加以保障。产教融合不仅能够以共同的价值目标引领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带动整个产业体系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也能够借助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产业资源的整合,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形成更加完整和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而,产教融合政策背后的创新价值取向能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以产品品质和附加价值的提升强化产业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23]“高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质量的具体行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涉及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创新则是引领产业转型的主要驱动力。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提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产教融合政策在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衔接上享有天然优势,一方面,产业界能够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推动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活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2022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24];202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也再次提及“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25]。从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和比重变化来看,近两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均强调了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提升,这也反映了我国正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人才是推动创新的核心变量,在产教融合的具体实践中,教育机构可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更多符合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掌握了更多技术资本,通过社会流动与自身的技术资源在相应的产业体系中发挥各自价值,并最终促进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建设。

四、文化逻辑:文化自信与知行合一的内在建构

紧跟时代要求的文化自信与扎根传统致用文化的知行合一,为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的内在建构提供了独特的文化逻辑。文化自信是我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文化立场、弘扬文化精神的基石,而知行合一则是我国在实践中实现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

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隐性标识。文化自信内塑于优秀文化的强大感召力,体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文化自信的本质是精神自信,这种内在自信能够驱动外在实践的长效推进。只有充分自信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凝聚奋进动力。产教融合政策话语所蕴含的坚定文化自信正是中国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动体现。产教融合政策旨在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其核心内涵正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高度契合,彰显了文化自信在人才培养实践领域的深刻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尤其需要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26]。工匠精神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追求精益求精、专注专业的职业品格,不仅体现在手工艺品的精湛制作上,也凝结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身上。然而,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这种工匠精神却日渐式微。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追求效率和利润最大化的现代企业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流于功利性和短期思维,忽视了专业素养的培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要努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27]。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和造就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

传统文化中宝贵的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机,为中国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工匠精神所折射出的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精雕细琢的职业操守以及“手把手”的师徒传承模式,都与校企深度融合、知行合一等理念高度契合,催生着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不断生成。产教融合政策话语所体现的文化自信,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在新时代发展中的独特魅力,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社会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二)知行合一的文化自觉

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是促进知行合一的生动表达。产教融合是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政策话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追本溯源,产教融合政策的文化基础体现在儒家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思想中。“知行合一”最早由王阳明提出,他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28],真知的取得旨在指导实践,而未经实践检验的知识不可谓真知。“知”和“行”是统一的,“知”作为认知的起点,是“行”即实践的先导与基础;而“行”则是“知”的验证与实现,是知识转化为行动力的关键环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教育系统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端口,职业教育更是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同样需要知行合一的价值文化引领。其中的产教融合通过社会行业产业的引介,为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实践的平台,是对知行合一的内化,彰显了政策话语背后的文化传承与时代观照。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同年6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教融合作为工学结合的典型教育模式,将学习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与知行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二者统一的价值内核,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付诸所用,以所用巩固所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自身职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知行合一观念引领下的产教融合政策也确保了人才培养切实贯彻在“学知思行”的循环往复中,始终以“致用”为核心导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融合,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行动的外化,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而在随后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不动摇,并不断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尽管知行合一是知识学习的普遍法则,但它在以能力本位、技能导向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中更具适配性,对于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化身份具有重要意义。知行合一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实施,加强了基于知识习得的实践化技能训育模式,具身实践的产教融合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技能知识随着产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也能实现操作技能的逐级进阶,成就自身的技能人生。

综上,产教融合政策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驱动,在不同维度遵循着不同的生成理路和内在逻辑,但其话语生成逻辑的不同表征都在产教融合政策制定与施行的本质意图上殊途同归。

五、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生成逻辑的本质意图诠释

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的生成逻辑,不仅体现在其生成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的逻辑理路,更彰显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实质。政策话语作为国家意志的重要载体,必然能够在其中追溯并识别国家意识渗透的独特印记;同时,职业教育作为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的关键实施领域,其类型身份的强化也是政策话语生成逻辑的本质意图体现;此外,强国建设的战略路径规划,更是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生成逻辑的核心所在。因此,对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生成逻辑的本质意图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描摹出顶层设计背后的真实目的,强化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产教融合政策话语内涵和价值的全面理解,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政策话语意蕴的国家建构

政策话语是产教融合政策的显性表达,映射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方向。国家意识形态是对统治阶级利益的抽象化凝练与表征,具有凝聚和整合社会成员的作用,能够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和社会秩序。因此,政策话语在实践中的执行导向势必会受到国家意识的影响,直接反映出国家的立场、观点和价值选择。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国的统治阶级,人民是国家的统治者,也是权力的享有者。因而,一切既有政策以及将有政策的制定都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的心声。产教融合政策的生成也受到人民为先、人民至上的意识统摄,其政策的话语意图都指向利民、惠民的效用达成。产教融合是联结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的桥梁,教育端的参与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而企业端的融入意在引介先进理论技术加快产业升级,释放经济活力,让发展成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增进人民福祉。

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政策话语进一步传播和强化。政策话语作为官方权力的表达,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能够自上而下逐级完成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传播和政治观念渗透。围绕国家意志建构的政策话语塑造了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体系,维系着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的秩序生态。产教融合政策归于教育政策的相关类属,以教育的根本问题为基点,加之意识形态的方向规约,遵循党的根本领导方向,加速教育体系高质量建设进程,释放“教育、科技、人才”三元同构的协同发展势能,实现为党“育好人”,为国“育英才”的目标,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才奠定坚实的成长基础,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职业教育类型的身份强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根基,也是职业教育类型化特征得以彰显的有效途径[29]。“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要求在政策话语中常有提及,但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其社会认可度与群众接纳度仍不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产教融合的重要施行主体,缺失“民心”也必然影响政策的实施效用,因而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的生成内因和实践动力都是为了破解职业教育深陷身份困境的窘境。但究竟职业教育的类型身份源起何处?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又缘何彰显?厘清这些基本问题,才能理解产教融合为何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策略对接职业教育的类型化身份特征。

伴随社会分工而衍生出的知识与技能分类,构成了专门教育的原始基点,进而成为教育类型制度形成的根源[30]。不同于按照学科逻辑开展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遵循技术逻辑和职业逻辑的培养要求,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以能力本位和职业本位为首要引导。在技能型社会的背景下,社会对技能的追求与呼唤需要教育作出有效回应,而这种时代要求无疑与类型化的职业教育交织耦合、同向促进,因而高技能人才的产出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使命。产教融合的实施同样遵循着“技术主线”,通过真实工作环境的切身参与,为学生的技能培养与提升搭建了有效平台,其是对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中技能维度的强化。此外,职业教育的类型化身份还体现在其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中[31]。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者,直接参与生产和服务活动,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教融合通过学校、企业双元主体的共同推动,将经济元素和市场需求引入教育过程,确保技能人才成长的针对性,强化了职业教育类型化特色中的经济协同作用。

(三)强国建设战略的路径规划

强国建设指向国家综合实力的多方面发展,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满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进征程并不能仅依赖于某一方面的过度建设,而是需要多元力量的共同协作与集成,以及多个维度的均衡协调发展。多元合力的汇集离不开国家的战略部署规划,产教融合政策通过多方利益主体的有效参与以及在不同领域发挥的切实效用,成为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效推进。

产教融合政策话语,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路径之一,旨在深化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融合,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与层次。产教融合政策注重打破教育与产业脱节的瓶颈,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理实一体化培养,培养大批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优化职业教育的育人实效,形塑职业教育的优质形象并提升公众认可度。同时,产教融合政策话语也是经济强国建设的坚实支撑。在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教融合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它主要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快技术有效转移和成果充分转化,以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助推制造强国、工业强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建设经济强国贡献力量。此外,产教融合政策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文化作为国家的灵魂与精神支柱,是强国建设的柔性支撑。产教融合能够促进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与发展,通过弘扬工匠精神的传统文化以及践行知行合一的致用哲学,让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中扎根,培养更多具备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厚实文化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史少杰,郭静.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视角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基本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4(3):118-128.

[2]李新生.社会分工理论视域下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23(3):119-128.

[3]黄国文.从生态批评话语分析到和谐话语分析[J].中国外语,2018(4):39-46.

[4]张德禄,张珂.多模态批评(积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探索[J].外语教学,2022(1):1-8.

[5]FAIRCLOUGH N,WODAK 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T. A. van Dijk.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London: Sage,1997:158-284.

[6]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London: Longman,1995:97.

[7]CHOULIARAKI L,FAIRCLOUGH N. 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9:38.

[8]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 Longman,1989:26.

[9]田海龙.批评话语分析:阐述、思考、应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75.

[10]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 Polity,1992:66.

[11]国务院国资委网站.高质量发展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EB/OL].(2018-10-15)[2024-08-20].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34/c9672613/content.html.

[12]黄振华.共同缔造:人民中心观的实践表达[J].党政研究,2023(6):53-60+125.

[13]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EB/OL].(2021-03-12)[2024-08-21].https://www.gov.cn/premier/2021-03/12/content_5592671.htm.

[14]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EB/OL].(2022-03-12)[2024-08-21].https://www.gov.cn/premier/2022-03/12/content_5678750.htm.

[15]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1-04-13)[2024-08-22].https://www.gov.cn/xinwen/2021-04/13/content_5599267.htm.

[16]王春红,刘艳房.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困境与破解对策——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122-126.

[17]覃文俊,王煜琴.经济新常态下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0(6):71-74.

[18]新华社.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EB/OL].(2019-05-22)[2024-08-26].https://www.gov.cn/xinwen/2019-05/22/content_5393815.htm.

[1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2-28)[2024-08-26].https://www.gov.cn/xinwen/2020-02/28/content_5484361.htm.

[20]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2-28)[2024-08-26].https://www.gov.cn/xinwen/2021-02/28/content_5589283.htm.

[2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Z].2021-04-23.

[22]戴宏伟,刘奕玮.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区域比较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4(3):64-75.

[23]汪晓东,周小范,钱一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0-12-17(01).

[24]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2-28)[2024-08-28].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28/content_5743623.htm.

[25]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4-02-29)[2024-08-28].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2/content_6934935.htm.

[26]杨建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大力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EB/OL].(2018-07-05)[2024-08-04].https://www.gov.cn/xinwen/2018-07/05/content_5303588.htm.

[27]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1-24)[2024-08-05].https://www.gov.cn/xinwen/2020-11/24/content_5563928.htm.

[28]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6.

[29]姜健,黄永焱,林振袍.职教本科技术研发中心:内涵特征、价值审视与应用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23(29):64-68.

[30]唐智彬.理解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三重逻辑及其制度调适路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28-39.

[31]徐晔.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探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1(1):127-134.

The Generation Logic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olicy Discourse in the Perio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Chen Peng, Tong Xin’an

Abstra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a key them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olicy is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mploys social practice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amine 23 policy discourse texts from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eriod, exploring how the discours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olicy is generated from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genera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olicy discourse follows the political logic of coordinating a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with 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the economic logic driven by supply-side reforms and innovative industrial systems, and the cultural logic rooted in the internal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These logical pathways reveal that the fundamental aim of generating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olicy discourse is to realize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policy’s implications, reinforce the ident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lan the strategic path for building a strong nation. Exploring the generative logic and core essenc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olicy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nature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policies.

Key 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olicy discourse; discourse analysis

Author Chen Peng,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Tong Xin’an, master student of the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陈鹏(1982- ),男,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政策(徐州,221116);童欣安(2001- ),男,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政策

基金项目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生成及实践谱系研究”(24YJA880005),主持人: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