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应《乡土中国》,衔接统编教材

2024-10-22谢中谋

学语文 2024年5期

摘要:近两年高考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放牛记》《给儿子》和《长河·社戏》共同呼应《乡土中国》,厚植乡土情怀,分别描绘乡土自由本真的成长环境,弘扬以土为生的劳动精神和展示以文化人的礼俗力量。命题体现素养立意,衔接统编教材。选择题考查文本细读能力,关联教材选篇;主观题综合考查阅读素养,关联教材任务。备考应立足单篇阅读教学,整合单元学习任务,全面梳理教材选篇,落实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高考;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统编教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高考评价的基本依据和核心指南,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化“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多维考查模式,强调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突出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新动向。高考新课标卷体现了当前课程和命题评价改革的方向,分析其命题特点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新课标Ⅰ卷、2023年新课标Ⅰ卷及新课标Ⅱ卷的文学文本阅读试题分别选用当代作家徐则臣的《放牛记》、陈村的《给儿子》和现代作家沈从文的《长河·社戏》。文本选题呼应《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内涵,凸显乡土情怀;命题衔接统编教材,关联教材学习任务和选篇,综合考查文学阅读素养。

一、文本选材:呼应《乡土中国》,厚植乡土情怀

整本书阅读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乡土中国》及《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也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必修单元,其测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虽然近年高考试题没有直接考查整本书阅读,但文学类阅读试题的选材与整本书阅读存在诸多关联和呼应。近两年新课标卷的三篇文学文本堪称《乡土中国》的文学形态,共同呼应《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三篇文本同中有异,2024年新课标Ⅰ卷的《放牛记》在少年成长中回忆乡村放牛的美好时光,蕴含自由本真的乡土哲思;2023年新课标Ⅰ卷陈村的《给儿子》在城市变迁中追忆知青生活,弘扬了以土为生的劳动精神;2023年新课标Ⅱ卷沈从文的《长河·社戏》则在时局动荡中书写乡土本色,展示了以文化人的礼俗力量。

(一)同:在“变”与“常”中书写乡土的精神力量

21世纪的今天,重读《乡土中国》的意义在于理解乡土中国的现代转型,从乡土中汲取成长的精神力量。《放牛记》《给儿子》《长河·社戏》呼应《乡土中国》的相关内涵,其共同点是在“变”与“常”中书写乡土的精神力量。具体而言,徐则臣的《放牛记》是在个人成长变化及乡村变迁中回忆了童年放牛的时光,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以及成长的永恒思考。在文中,作者动情地表达了放牛生活与自我成长的关系:“牛群是乡村的守护者,它们默默地耕耘着这片土地,见证着乡村的变迁。而我,与它们相伴成长,从它们身上学会了坚韧与毅力。”陈村的《给儿子》写于1984年,当时正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人们对乡土的感情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文末也表现出这种微妙的心态:“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作者一方面为工业化进程中乡土的消逝而痛哭,但也为乡亲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高兴,时代变迁无可避免,而乡土之“常”正在于劳动精神的传承。沈从文的《长河·社戏》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都写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的变迁之中,虽然诸多具体的变化并没有完全显现,但沈从文和费孝通一样,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变革气息。《社戏》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让读者感到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但萝卜溪照旧举行社戏,表现了乡土的“常”,展示了乡土文化的惯性。

(二)异:分别表现“成长”“劳动”与“礼俗”等内涵

虽然新高考三篇文本都书写乡土精神,但具体内涵各有侧重。《放牛记》侧重于描绘乡土自由本真的成长环境,《给儿子》侧重表现以土为生的劳动精神,《社戏》则侧重表现以文化人的礼俗力量。

1.自由本真的成长环境

《放牛记》叙述少年放牛的经历,以细腻的笔法讲述了放牛的过程,从训练牛、放牛的日常、与同伴的互动等多方面展示了乡土自然生活的美好。少年时代的放牛生活是丰富多彩和自由自在的,“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虽然作者在文中提到“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乡土生活的价值可能因时间距离而“拔高”,但不可否认,文中蕴含了作者对乡土时光深切的怀念和珍视。作者深切地怀念少年时与乡土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不仅因为时间距离产生的美,更因为乡土生活中的自由本真。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青少年成长压力日益加重,乡土生活自由本真的成长环境及其背后的价值理念应被当代人重新认识和重视。

2.以土为生的劳动精神

《给儿子》在对农村风物细致入微的描写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乡土情怀,也在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表现了以土为生的劳动精神。文本表面叙述老知青对未来儿子的嘱咐,实际暗含了自身对在乡土插队生活的回忆和眷恋,希望儿子能够在大地的劳动中找到成长的力量。“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深切地表现了对劳动的重视和大地的感恩。父亲语重心长地嘱咐儿子要掌握“大锹”“锤子”“刀”等劳作工具,要认识“麦子”“稻子”“高粱”等农作物,要感受乡土和阳光的气息,因为乡土是永远无法丢弃的。正如《乡土中国》所言:“土”是作为社会个体的命根,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式。[1]通过劳动,大地在仁慈地输出,因为大地的输出,我们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3.以文化人的礼俗力量

《长河·社戏》叙述了萝卜溪在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背景下,仍然照旧例举行社戏的盛况。文章通过热闹酣畅的舞台场景和乡土风俗描写,表现了乡土文化的力量。李伯勇指出,《长河》是一部被忽视被遮蔽的,不可多得的叙写乡土自性的文学文本。它展现了乡土内部道德结构和文化原型仍然保持的某种均衡性和神圣化。[2]在乡土中国,社会治理和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传统习俗来进行的,并形成礼俗社会。规矩不是法律,而是“习”出来的礼俗。[3]在社戏的开展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乡土文化的惯性力量。文本不惜笔墨用多种手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正是乡土礼俗的重要表现。另外,文本在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中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词语,则表明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体现了这种礼俗力量的惯性。

二、命题特点:衔接统编教材,考查核心素养

近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反复强调教材关联的重要性,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也注重衔接统编教材,考查核心素养。

(一)选择题:关联教材选篇,关注文本细读

选择题命题遵循“守正创新”的原则,稳中有变。第一道选择题主要是“守正”,以对文本核心内容的理解为基础测试内容,对应课标“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4]的要求。试题主要考查文本细读的能力,选项主要涉及对人物形象及环境特点的理解判断,解题可从原文找到直接或间接的依据进行推断,设误项比较明显,整体难度不大。2024年Ⅰ卷的A选项需判断父亲是否“合群”,C选项判断“我”是否“悲观”,D选项判断环境是否“阴森怪异”,以上选项都可从文中找出相关依据进行排除。2023年Ⅰ卷的B选项判断村民是否“心存善意”与文中“他们没有坏意”显然矛盾,2023年Ⅱ卷D选项判断会长是否“吝啬”,也可从原文反向推导出来。

第二道选择题则有不同程度的创新。2024年及2023年Ⅰ卷都选取文中片段或句子设题,围绕典型的艺术手法及特色进行设问,如先抑后扬的手法、视听等多重感官描写、语句单独成段的艺术效果及前后矛盾产生的张力问题等等,对应课标“能敏锐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正误与恰当程度”[5]的要求。2023年Ⅱ卷的选项则关联教材选篇,分别关联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社戏》《边城》等篇目。选项关联教材除了具有引导教学的价值,也体现了课标“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6]的要求。

(二)主观题:关联教材任务,考查阅读素养

主观题同样稳中有变。第一道主观题延续近年高考“因文设题”的命题理念和“限定+指令”的设问方式,紧贴文本命题,关联教材任务。如2024年Ⅰ卷限定文中原句“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与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我与地坛》“理解关键语句”相关学习任务关联;2023年Ⅰ卷的限定是“多重身心感受”,2023年Ⅱ卷的限定是“社戏的仪式感”;设问指令分别要求“分析原因”“梳理概括”和“简要说明”。

第二道主观题呈创新变化,体现课标“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7]的要求。2024年Ⅰ卷设置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分析作者是否做到了文中所说“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此题以文学体验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分析作者写作心态和文本内容的关系。试题给出了多种答题的可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同时与鲁迅《朝花夕拾》等回忆性散文关联,考查对回忆性散文的阅读理解、鉴赏评论能力。2023年Ⅰ卷试题要求“写文学短评思路”的情境任务让人耳目一新,关联统编教材“学写文学短评”单元学习任务。试题立足文本理解与文本建构的复杂因素命题,聚焦“未来·回忆·成长”和“河流”两组关键词,第一组关键词指向文本的叙述结构和主题理解——表面上是父亲想象儿子未来的旅行,实际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并希望儿子也能从劳动中成长;第二组关键词则指向形象内涵和作用的理解。2023年Ⅱ卷试题要求对文本多处使用“照习惯”“照例”的语言特点分析其意味。考生需要结合文本和个人认知体验,在了解文学史常识和文学创作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文本艺术创新的主题意向、思想蕴涵能有所领悟并展开联想。[8]命题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

三、备考建议:立足单篇,整合任务,梳理教材

长期以来,高考复习采用“题型+套路+重复”的模式,这种“机械刷题”越来越难起作用,收益也越来越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备考应立足单篇文本,有效整合教材单元学习任务和整本书阅读相关内容。

(一)立足单篇阅读教学,积累建构必备知识

虽然当前“大概念”“大单元”教学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实践中要避免脱离文本、生搬硬套、肤浅零碎及抽象空洞等问题。应把握好“单篇”与“大单元”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单篇的经典文本。虽然新高考多处关联教材选篇,但命题落脚点还在于试题文本。因此,应立足单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文本细读能力,在文本细读中积累建构文学阅读的必备知识。备考应引导学生逐行逐句对典范的试题文本进行解构分析,深入文本内部,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情感倾向,避免阅读的“表面滑行”。另外,复习备考中应避免以知识为核心的灌输教学,而应在阅读中积累建构必备知识,如阅读2023年新课标Ⅱ卷《长河·社戏》就可以积累建构细节暗示、人物刻画方法、景物民俗(环境)描写作用、描写方法等必备知识。

(二)整合单元任务内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以教材单元学习任务转化为高考测评已然成为一种新趋势,备考应有效整合单元学习任务内容。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学习任务涉及的必备知识进行提取、梳理、整合,如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任务可提取“突发事件”“讲故事的艺术”“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等知识。二是提炼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如文学点评要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读书札记要凸显要点和表达心得体会等等。三是根据单元任务内容进行命题改编,以测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学习任务设置的问题情境本身就是测评的题目形式,通过具体情境和典型任务来测评学习效果和思维品质。[9]如有关“突发事件”的学习任务:《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出现一系列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在文中有何作用?又如有关叙事手法的学习任务:《变形记》中采用双重叙事视角,产生了怎样艺术效果?[10]

(三)梳理整合教材选篇,落实整本书阅读

近年高考文学阅读试题关联教材,这要求我们在备考中需要系统梳理整合教材内容,减少无效刷题,把更多精力放在重读和梳理教材经典小说上,如重读《百合花》《哦,香雪》《祝福》《变形记》等经典篇目,从知人论世、情节梳理、主题归纳、艺术手法、文本建构等方面进行系统复习。另外,整本书阅读的测评不容忽视,高考文学阅读的考查上应会延续与整本书的有机关联。复习备考应建构系统的测评体系,具体可结合《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文本内容、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和测评目标,在三个阅读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将测评层级分为文本知识、文本理解和文本建构,从浅阅读导向深阅读,初步建构整本书阅读测评体系。以《红楼梦》为例,可以建构其测评体系如表1。

复习备考中,可根据测评体系有针对性地命制试题进行训练检测,以测评带动整本书阅读。虽然当前整本书阅读测评方式尚未明确,但测评与考试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想必将成为高考阅读试题的新动向。教学备考应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落实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2,5.

[2]李伯勇.乡土中国的文学形态——以《长河》为例[J].小说评论,2012(04).

[4][5][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8,37,38,48.

[8]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

[9]杨勇.落实“单元学习任务”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J].语文建设,2023(07).

[10]谢中谋.基于教材关联的小说阅读备考策略——从《伍子胥·江上》说起[J].中学语文,2022(31).

(作者:谢中谋,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责编:夏家顺;校对:胡承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