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参考答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及避免的错误
2024-10-22杨和平
摘要:编写参考答案或作答范例是考试命题、作业设计和课堂设问的关键环节。编写参考答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一是要知识概念正确,表达符合语法规范,与基本事实相符。二是要问答一致,答必所问,做到应答与设问的情境、内容和能力指向保持一致,而不答非所问。三是要依文作答,应答与语言材料的文意相符。四是要完整作答,作答内容、角度和层次完整,不套路化作答。五是要严谨作答,确保答案表达简明,逻辑关系严密,逻辑层次清晰。
关键词:考试命题;作业设计;课堂设问;参考答案
考试命题、作业设计和课堂设问,都需要给出最终的参考答案或作答示范,以为评价或学习提供支架、支撑和范例。从这个角度看,编写科学、简明的参考答案或范例是考试命题、作业设计和课堂设问的关键环节,参考答案质量则是评价试题、作业和课堂设问质量的重要指标。现针对测评命题、作业设计和课堂设问参考答案编写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例谈编写参考答案应遵循的原则和应避免的常见错误,为各位教师提供参考。
一、知识正确,符合事实
“知识正确,符合事实”是编写高质量答案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答案中涉及的语文知识、相关概念、语法规范和社会历史事实等必须准确无误,与已有的权威说法保持一致。坚持这一原则要避免的常见错误有如下四种类型。
(一)语文知识错误
如某教辅试题有这样的语句:“是现金支付?还是银行卡转账?他拿不定主意。”参考答案将此作为典型错误答案分析,认为第一个问号应该修改为逗号,这与《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规定不符,是对标点符号运用的错误分析。
(二)概念运用不当
如某教辅试题要求学生结合“语言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参考答案编写和评分标准制定又落在“形象特点”上,混淆了“性格特点”和“形象特点”两个概念。再如某教师执教《紫藤萝瀑布》,赏析“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时,将“紫色的瀑布”说成“借代”,混淆了“借代”和“借喻”两个概念。
(三)语法规则失范
如某教辅将“单于愈益欲降之,乃置武大窖中,绝不饮食”翻译成“单于更加想让苏武投降,于是把他关在地窖中,断绝不给饮食”,“断绝不给饮食”表述不通顺,不符合语法规范。又如某教师制定的答案评价量表中出现了多处“表达条理”“表达基本条理”“表达欠条理”等,这些表述也不符合语法规范。
(四)与社会历史事实不符
例如,某教师依据《烛之武退秦师》片段中烛之武“被动出马救国”的情节,给出烛之武“重个人名利、轻国家大义”人物评价的答案,这一评价既不符合文本事实,也与历史不符。又如,某教师授课作答设问时,给出了“上海嘉兴南湖”这一与地理常识不相符的答案。
以上四类,或语文知识错误,或基本概念误用,或表达不合语法规范,或与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知识不符等典型知识错误,这是我们命制试题、设计作业或设计教学问题编写答案时需要极力避免的错误。知识正确,符合事实,这是保证参考答案科学性的第一要求。
二、问答一致,答必所问
“问答一致,答必所问”意在强调参考答案的编写要有针对性,要与试题情境和设问指向相匹配,做到答必所问、答必具体、答必有效,“充分体现考查意图和测评目标”,“以便作为阅卷者评分和教师反思教学效果与教学导向的依据”[1],并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示范。坚持这一原则要避免的常见错误有如下三种类型。
(一)答案与问题情境指向不一致
情境化问题多有具体的应用场景或暗含的交际对象。编写情境化问题答案,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或暗含的交际对象等,给出有效的答案。此类设问答案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与暗含的交际情境不符。例如,某教师针对教学问题“你很想让家人去参观壶口瀑布,你会如何向家人介绍黄河”,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去壶口瀑布会看到黄河的巨浪飞溅、激流翻滚,感受到它声震如雷的气势,黄河之旅一定让大家不虚此行”,这一答案示例,使用的语言风格与“向家人介绍黄河”的交际情境不相匹配。
二是与应用情境不符。例如,某中考试题要求考生从四部作品的四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人物“与尼摩船长一起探索海底世界”,给出的答案示例之一是“选择白龙马”,理由包含白龙马具有“不辞辛劳”“勇敢无畏”等性格特征。这一答案给出的“这些事实与‘探索海洋世界’这一具体情境是断裂的,它们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并不成立”[2],答案与具体的应用情境之间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必然的逻辑关系。
三是与真实情境不符。例如,某教师设计了“某国家地质公园将要举行化石展览”情境,要求学生“从两幅化石图片中选择一幅,写30字的说明”。教师未给出参考答案,仅提出了“30字”“介绍图片内容”“语言生动形象”等作答要求。这一问题设计和作答要求,与真实情境中的“化石图片展”说明不相匹配,一般展览中的图片说明,要求语言朴素、简明,通常包含名称、基本知识与情况介绍等。
四是与学生的认知情境不符。例如,某初中教师授课,借用了高考试题和试题答案,其答案中使用的“通过对人物言行与心理错位冷静而有控制的叙述”表述语言,涉及初中学生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表达,即使学生看了答案也不知所云[3]。这样的答案,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学对象或考查对象的整体认知情境不符,也是答案不科学的表现。
(二)答案与问题内容指向不一致
例如,某教师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针对提出的教学问题“诗歌的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有何作用?”,给出的答案是“城阙、三秦、风烟、五津,一近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前后对比,用‘风烟’来修饰‘五津’,显示杜少府任所的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流露出对朋友的关切”。这一作答的关键词是“对比”,是在分析诗句“如何对比及对比的表达效果”,而非阐释诗歌首联在整首诗歌中的作用,是内容上的答非所问。
(三)答案与测评能力指向不一致
答案与测评或训练能力指向不一致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混淆“简要分析”与“简要概括”。如“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和“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两个问题,作答的能力指向有所不同,分别是“简要概括”和“简要分析”,但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作答时,给出的答案混淆了“概括”与“分析”两种不同的能力指向,“概括”变成了具体的罗列和展开,而“分析”却只有抽象的形容词。二是“探究性”问题答案缺少深度思维,不指向探究能力。例如,某教师教学《秋天的怀念》,针对问题“探究文章标题《秋天的怀念》的妙处”,给出的答案是“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表达怀念的情感”,这一作答只揭示了标题的一般作用,既没有探究的思维过程呈现,也没有探究的思维深度,答案不能体现“探究”的能力层级。
三、依文作答,符合文意
“依文作答,符合文意”意味着答案不能脱离文本实际,不能随意添加或删除文本中的信息,也不能主观臆断或曲解、误解文本,不能移花接木或张冠李戴。答案必须基于文本的实际内容,确保与文本中的信息、观点、事实等保持一致。坚持这一原则要避免的常见错误有如下四种类型。
(一)参考答案未能准确表达文本事实
例如,某教师以季羡林先生的漫画《乱中有序》为材料,引导学生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主要内容,给出的参考答案按顺序介绍了各居其位的物品,给学习者留下的印象是“整齐有序”而非“乱中有序”,说明与画面主题不能很好吻合,未能准确表达“非连续性文本”隐含的事实。
(二)参考答案超出了文本范围
例如,某教辅试题依据一段乡村企业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语料,拟写采访类口语交际答案:“有人说,您富了村民,美了乡村,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其中“美了乡村”超出了文本的语意范围,文本表现的是“富”而非“美”。又如某教师选用节选后的文本设计教学问题,但编写的参考答案却出自未删节的原文,导致参考答案超过学生所见文本,出现理解障碍,学习困难。
(三)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例如,某教师设计作业,选用冰心《一日的春光》作为文本,设计练习“那‘一日的春光’中的景物有怎样特点”,给出了三个答案要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繁盛娇艳”。这一参考答案并不符合文本实际,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结果,是将作者对海棠的“整体印象”张冠李戴到“‘一日的春光’中的景物”上,而实际上“一日的春光”中的景物特点是“玲珑娇艳”“繁盛热闹”。
(四)“两可类试题”参考答案不符合“两可逻辑”
当下命题或作业设计实践中,有少数问题设计为了“开放性”牺牲了“科学性”,导致“怎么说都对”的混乱局面。这尤其突出表现在“两可类”问题设计当中。按照叶丽新老师的说法,“有些题目的两个回答方向其实并不是真正‘两可’的:两个方向之间有着更合理与不太合理UHdIP2+7XEeSf7YCm5pxlA/kCI/WgG8klmFH4gajQlA=的差别,或者对两个方向的不同选择有着思维水平的差异”[4]。例如针对问题“如果把下面这段话作为本文第⑥段的论据,你觉得可以吗?请简述理由。(4分)”,给出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是“两可”,但实际上“‘不可以作为第⑥段论据’比‘可以作为第⑥段论据’可能更合理”[5],答案作两可分析并不符合两可逻辑,并不符合文本原意。
以上四种类型,或误读文意,或主观臆断,或张冠李戴,或为了“开放性”牺牲了“科学性”等,是导致作答不符合文本原意、不准确的原因,是我们编写参考答案遵循科学性原则所需要极力避免的。
四、完整作答,勿要缺漏
作答完整意味着答案要涵盖语料内容、设问指向和评分标准的全部,包括“各种不同的答题内容、角度和方式”[6],包括答案的不同层次、不同示例和完整的阐释分析等,而不能以偏概全、简单罗列。坚持这一原则要避免的常见错误有如下四种类型。
(一)以偏概全,层次不完整
例如,某模拟试题“报道对微小型管道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做了怎样的预测”,给出的答案是“有望在航空发动机管路检修等领域发挥作用”,这一答案陈述的仅仅是“应用场景的预测”,未涉及微小型管道机器人“自身技术的发展前景”,作答内容“以偏概全”。又如,某教辅针对《与稻田重逢》设计问题“题目‘与稻田重逢’有何含义”,给出的答案包括“①‘我’重回家乡……②以新初为代表的村民……③乡里……”,这里的答案①忽视了“父母‘与稻田重逢’的情感意蕴”,应是“我和父母”重回家乡,这里在行为主体上“以偏概全”。又如,某教师授课,要求学生写出《大美田园》的点题句“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萎萎的芳草,浓密的庄稼……”含义,给出的答案只有“美好的田园风光(2分)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2分)”一层,未揭示点题句的深层意蕴,在作答层次上“以偏概全”,层次不完整。再如某模拟试题赏析“纷纷落进水桶的,近的有檐牙、帐篷、货摊上的遮阳伞,远的有电线网、伙伴放的风筝”一句中的“纷纷”,给出的答案仅从“接二连三地”“不断地”“繁多”等词义角度分析,未从“纷纷”的叠词属性角度赏析,是作答角度的“以偏概全”。以上四例的答案编写,或作答内容,或行为主体,或作答层次,或作答角度等,有着某个方面的不完整性,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二)示例单一,举例不完整
命制主观性试题,我们需要给出作答示例。通常情况下,开放性主观题,我们需要列举不同得分层级的示例,为学习者和阅卷者提供全面参考,而限制性主观题,我们需要穷尽答案的可能性,列举完整示例。我们看两个典型问题。某模拟试卷6分的“名著阅读交流”开放性主观题,给了两个满分示例,没有根据分级赋分标准给出不同等级的答案示例,这对评价学生作答带来困难,这是分级赋分示例举例不完整的表现,也是答案编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又如,某模拟试题以《小港渡者》为语料,命制试题“文中‘爽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后悔的样子’,另一种是‘豁然开朗的样子’,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合理?请根据全文内容阐述理由”,参考答案仅给出了“豁然开朗的样子”的理由阐述。但依据全文看,文中反复抒发“其由是也夫!其由是也夫!”的感慨,可知作者悔意之深,“后悔的样子”也是“爽然”的合理解释。作为一道限制性主观题,我们需要完整举例,穷尽答案。无论是开放性主观题,还是限制性主观题,我们编制试题答案都需要完整举例,以应对学生群体可能出现的多样化思维表现和多层次思维状况,以促使评价更精准、学习更有效。
(三)罗列例子,缺少针对分析
有部分参考答案只是罗列现象或例子,但缺少对举例的必要分析。如某教师执教冰心的《荷叶·母亲》,另选用冰心《一日的春光》进行比较阅读,设计课堂教学问题“两篇文章语言都有清新、细腻的特点,请举一例具体分析”,教师最后呈现的答案示例仅是“具有清新、细腻特点的语句”,而未作出分析,未指出该语言如何体现清新、细腻的特点。类似以上作答,只给出“相应举例”,无在二者之间建立关联的分析性阐述,这样的答案并无参考价值。
(四)套路化作答,答案空洞而不具体
作答不完整还表现在“有问无答”“套路化作答”上,或简单略去答案,或答案空洞无物,呈现出鲜明的套路化色彩。前者既多见于试题答案的“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也常见于作业或课堂设问“你说什么都对”等不了了之现象。后者如某教辅中的问题“选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给出的答案是“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概括主要内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这个答案,未联系文本内容进行任何分析,是空洞无物的套路化表达。这样的答案,对于教学或学生学习,都不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没有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五、严谨作答,逻辑严密
“严谨作答,逻辑严密”意味着在呈现答案时,需要确保参考答案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和一致性,语言表达简洁而层次清晰,条件能够推导出结论,语句内部因果成立,试题之间的答案不存在逻辑矛盾等。坚持这一原则要避免的常见错误有如下四种类型。
(一)表达不简洁,层次不清晰
例如,某地120分钟的120分七年级语文单元测试卷,除作文外的主观题参考答案和示例共2100字(多个示例选取一个),其中“‘我’不喜欢第三只猫,对于它的亡失‘我’却更难过的多。此处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分析。”一题答案长达293个字,完整陈述了“我得知芙蓉鸟被吃之后”到“我在冲动的情绪之下棒打了第三只猫,导致它死亡”的完整过程,但未能从“‘我’的过失”“‘我’的懊悔”和“猫的不幸遭遇”等角度形成合理的有逻辑层次的分析,答案语句之间不能构成意义完善的句群。这样表达不够简洁、层次不够清晰的答案,在各类考试命题、作业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并不鲜见。抽样统计2024年4月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题30套,有超过10%的主观题参考答案字数“超标”,3分试题答案超120字、5分试题答案超200字的占比较多,依据答题卡答题空间,答案无法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
(二)条件和结论之间缺少必然联系
例如,某模拟试题要求学生赏析于谦《观书》中的诗句“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对偶,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强调了诗人读书时的如饥似渴、专心致志。”这一答案,分析诗句的修辞特点是“对偶,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但这一特点和条件,并不能推导或强调“诗人读书时的如饥似渴、专心致志”,条件和结论之间缺少必然联系,该答案在表达上逻辑不够严密。
(三)忽视词语之间的必然逻辑联系
例如,某教师教学生处理“××学者并非只是空泛地议论时政,而是更强调脚踏实地去改变现状”一句话的朗读重音,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任意重读“并非”“只是”“空泛地”“更强调”“脚踏实地”中的两个词语都可以。但事实并非这样,这一答案忽视了词语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这是一个议论性句子,前后词语之间有着严密的语意关联,“空泛地”与“脚踏实地”、“并非”与“而是”、“只是”与“更”之间构成对应关系,重读词语应该将前后关联起来才有意义,而非任选词语重读。这一答案编写,忽视了词语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
(四)不同试题答案之间存在逻辑矛盾
例如,某教辅选用《我的太爷老师》作为命题语料,一道试题要求学生“分条概括‘我的太爷老师’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另一道试题要求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把许多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前者答案,把太爷老师“能干能行,多才多艺,把自己的才艺都用在教学上”作为优秀表现的第一方面,与其他几点并列;后者答案,分析阐述为“先概述太爷老师作为‘行人’的各种才能,再详述他作为老师的具体事情”。这两个答案之间存有逻辑矛盾,后一个答案“概述太爷老师作为‘行人’的各种才能”否定了前一个答案的第一点,不能与其他几点构成并列关系,而是“总分关系”“包含关系”。“能干能行,多才多艺,把自己的才艺都用在教学上”是其他几点的总说,包含了其他几点,应当删除。
编写参考答案,我们需要简洁清晰地表达,留意参考答案内部的层次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留意参考答案之间的印证关系、统一关系,避免参考答案出现各类逻辑缺陷。
无论是考试命题,还是作业设计,抑或课堂设问,为了更精准地评价学生学习,为了给学生提供学习范例和支撑,我们都需要编写高质量的答案或作答范例。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编写答案过程中就必须遵循多项原则,避免出现各类错误。
参考文献:
[1][2][6]章新其,朱奕晴.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对测评功能的影响[J].语文教学通讯,2020(32).
[3]赵文汉.例谈命题语言的规范性和答案拟定的科学性[J].语文学习,2014(05).
[4][5]叶丽新.“答案两可”类开放性试题探析[J].语文学习,2021(09).
(作者:杨和平,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语文教研员)
[责编:夏家顺;校对:胡承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