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在科学探究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4-10-22赖丽贵
摘要:运用微专题开展科学探究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有利于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要求。微专题的设计应依据文本特点和学情需求,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思辨性问题和探究活动;实施过程要通过对比梳理、质疑辨析、读写结合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科学语言的能力,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评价反思层面要通过课堂展示使成果可视化,采用量规使评价标准公开化,倡导开放运用引导学生的反思行动化。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微专题;科学探究文本
以核心素养建构语文课程目标、以学习任务群架构语文课程内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重大突破,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肩负着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重任。[1]其中科学探究文本阅读是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重要内容,新课标对此提出了“联系自己的科学学习经历,围绕问题提出、探究过程、解决方法等进行专题式的研讨、演讲和写作”的教学要求。[2]
科学探究文本是指以描述科学现象、记录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分析现象成因、推测科学现象发展趋势为主要内容的一类文本,如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恐龙无处不在》《大自然的语言》,以及名著《昆虫记》等。
阅读科学探究文本的教学价值,首先在于提升学生的科学语言运用能力,使其具备阅读科学探究文本的良好语感,了解科学探究文本的特点和语言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科学语言经验;使其具有正确、规范运用科学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中进行科学表达。第二是通过比较分析、质疑探究、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养成运用科学理性的思维积极思考的习惯。第三是培养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现实中国内外的科学现象,主动关注和了解国家的科学研究成果,具象化地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培养文化自信。
面对新课标“进行专题式教学的研讨、演讲和写作”的教学策略提示,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困境是:以往的专题教学往往涉及较多学习资源,实施过程比较复杂,耗时长,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难以普遍推行。为此,褚树荣等老师提出了“微专题”的概念。微专题是专题式教学的小微化[3],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多元话题形成小型教学点,并设计一课时左右的教学活动,开展集约化、综合化的深度学习。
本文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结合科学探究文本《昆虫记》的教学案例,阐释微专题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昆虫记》微专题探究课教学设计
(一)微专题的确立
根据文本特点与学生需求,将《昆虫记》微专题的确立为:螳螂为何食夫?
《昆虫记》充满趣味性,昆虫界的许多趣事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螳螂捕食》这一篇章中提到的雌螳螂在完成交配以后,会将雄螳螂尽数吃掉这一现象。对于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学生普遍使用的陈晓卿翻译的版本中,作者法布尔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只是发表了“这残酷、血腥的场面令人难以置信,却又千真万确”的感叹。那螳螂食夫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文本给我们留下的空白,学生非常感兴趣,许多科学家也作出了相应研究,甚至被改编成了动画片,可见其对读者的吸引力。因此,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点,设置探究微专题:螳螂为何食夫?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原文的逻辑梳理探究过程,对探究过程作出评价。
2.对比阅读,辩证分析不同语言风格的表达效果。
3.感受科学精神,理性表达自己的科学探究结论。
(三)教学资源
法布尔的科普文《昆虫记·螳螂捕食》
吴丽业的科学论文《螳螂交配的实验》
胡一民的科普文《螳螂“食夫”之谜已揭开》
动画片《黑猫警长·吃丈夫的螳螂》
(四)教学前置
教师提供相关教学资源给学生;学生阅读、观看相关教学资源,围绕“螳螂为何食夫”的问题,梳理各自的探究内容、探究方法、探究结论,形成表格。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预习展示,梳理探究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展示,互相借鉴他人成果,完善表格,择优在班内展示。
参考示例:
活动二:质疑思辨,评价探究结论
1.学生思考并完成任务:(1)围绕“螳螂为何食夫”的疑问,你更认同哪一种探究结果,为什么?(2)综合四种材料的探究结果,请你尝试回答“螳螂为何食夫”这一问题。
2.探究预设:问题一指向分解与辨析,问题二指向综合与表达,经过辨析,我们并没有得知螳螂食夫的真相,但我们学会了透过语言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辨析真伪,体会到了科学语言的使用规律,并能将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活动三:对比阅读,感受不同语言风格的表达效果
再次阅读《昆虫记·螳螂捕食》《螳螂交配的实验》《螳螂“食夫”之谜已揭开》,感受作品不同的语言风格及其表达效果,并完成表格。
活动四:理性表达,感受科学精神
无论是科普散文还是科学论文,其目的都是让读者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再读文本,说说你从这些文本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注意从文中找到依据,并完成表格。
活动五:作业及其评价
继续阅读《昆虫记》,发现有疑问之处,提出疑问,自主查找资料进行微专题探究,并撰写成探究报告,依据评价量表进行自评、小组互评,优秀作品将在班内展示。
二、微专题运用于科学探究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
第一,依据文本特点和学情需求,找准思辨点,明确探究专题。思辨点的确定是开展思辨性教学的前提,一般可以关注文本的关键处、矛盾处、反常处、留白处,从中找到值得思辨的教学点,这个点往往能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具有一定的冲突矛盾性和思考多元性。科学探究文本的思辨点往往可以从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结果、科学语言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筛选;此外,还应该从学情出发,看看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在哪里遇到了问题,在兴趣点和疑难点上设计微专题的思辨点。
第二,从细处切入,将微专题分解为若干思辨性问题。从微专题,到课堂实施,需要通过问题来架起教学的桥梁。就如前面展示的课例,从“螳螂为何食夫”这一专题与科学探究文本特点的结合,分解出了“材料展示了什么观点?”“哪个观点更可信?”“作者如何使表达更可信?”“感受到什么科学精神?”等四个包含梳理、辨别、比较、推断、质疑等思辨元素的问题,为思辨性教学活动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多元整合课内外资源,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微专题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支持,全面占有资料,对资源采用联系、比较的方式进行联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资源的多元统一性,资源既应有类型和表达的丰富性,甚至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但又统一指向对同一个专题的探究,这样的资源才能为学生的思辨性学习提供有效服务。如上述案例中所选用的四项教学资源,包含了名著选段、科学论文、科普散文和动画片,话题一致,都具有科学探究的特点,但探究过程的严谨度和语言风格各异,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探究空间。
第四,多角度研究学情,设计微专题探究活动。微专题探究活动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设计,进一步激发学生回归文本进行思辨的兴趣;要根据学生的提高点进行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给其以最大的提升;微专题探究活动的设计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上述案例中,设计了梳理内容、质疑思辨、对比阅读、理性表达等教学活动,逐步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充分领会文本内容的科学性、文本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语言的使用规律。
三、微专题运用于科学探究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对比阅读,梳理整合。微专题教学与专题教学一样,注重文本的不唯一性,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资源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中发现异同点,使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对材料进行梳理整合。对比是学生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重要方法,在上述案例中,通过文本间的对比,不仅梳理了文本的内容,更对该文本是否具有充分的科学性作出了判断,也深刻体会到了真正的科学精神。
第二,质疑辨析,深度探究。如前所述,我们不主张对材料的内容照单全收,而是要引导学生从某个角度切入,进行主动的质疑思辨,从而达到深度探究的目的。如在探究“围绕‘螳螂为何食夫’的疑问,你更认同哪一种探究结果,为什么?”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学生都不认同《螳螂“食夫”之谜已揭开》这篇科普文的论断,因为文章仅仅依靠一位达人的观察,就得出了结论,探究方法不够科学,所获得的材料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观点;还有学生认为,法布尔既采用了严谨的科学对照实验,又有仔细的观察,探究的方法更全面,虽然最后并没有结果,那是因为这个问题到现在都还没有真正的定论,更何况是上个世纪的法布尔,没有结论本身就是法布尔科学精神的最好体现。通过对比、质疑、辨析等思维活动,实现了微专题的深探究。
第三,读写结合,理性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理性表达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初步成果,我们鼓励学生开展读写结合活动,以写的方式进行理性表达,从而完成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内化与外显。
第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语文课程具有强烈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探究的最后一环是回归语文学科的本质,将自己所学运用于实践,解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微专题对科学探究文本进行思辨性阅读之后,教师应当继续开拓学生的实践空间,让思辨性阅读从单篇走向整本,从这一本走向这一类,在实践运用中固化思辨性阅读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四、微专题运用于科学探究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评价反思策略
“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4]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课程理念。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建议中也要求“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问题研究过程中现场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字、表格、统计图、思维导图等学习成果”。
“螳螂为何食夫?”微专题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种评价反思策略。
第一,课堂展示,成果可视化。在课堂的第一环节中,安排了较长时间以表格形式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成果进行小组展示和班内展示,这就为学生的课堂展示提供了舞台。课堂中大量使用表格等思维工具,促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可视化,用成果的形成和优化有效维持学习的内驱力。
第二,采用量规,标准公开化。在《螳螂为何食夫?》一课的作业设计中,采用了一个等级评价量表。利用这一评价量表,学生可以快速清晰地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态度和任务完成情况作出自我判断,并主动对学习态度和行为作出自我修正。评价量规的出现,让评价标准变得公开化,学生可以自评,可以互评,也可以由教师给出评价。但不管是谁给出评价,都要在量表的框架内进行,从而使评价变得更具有针对性,自然也就更容易达成效果。
第三,开放运用,反思行动化。科学素养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而强化的最有效途径莫过于开放运用,让反思行动化,在行动中深度反思。学生在开放运用中思考自己的思维是否严谨无漏洞,在一次次的查漏补缺中实现思维和能力的螺旋上升。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探究文本阅读的频率日益提高,思辨性阅读能有效提升科学探究文本阅读的有效性,是一种必备能力;而微专题作为一种短、平、快的教学方法,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3]褚树荣.微专题:课标进课堂的合适通道[J].语文学习,2019(03):32~38.
(作者:赖丽贵,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芮瑞;校对:夏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