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新闻,镌刻历史
2024-10-22徐艺荣
【教材分析】
2022年9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明确了中国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特别强调了“紧扣时代脉搏,培养时代新人”的高考目标,提到了“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和第4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涉及“香港回归”和“抗疫”这两个对于学生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两篇课文又都是新华社的经典新闻类作品,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和可供研读的特点,为比较阅读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于是我在两篇新闻的联读教学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学情分析】
1.从本单元开始,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必修过渡到选择性必修,单元学习任务过渡到单元研习任务,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2.初中和高一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新闻类作品的学习,本课的教学力图使学生在深入的比较阅读中加深对新闻文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与方法】
1.布置任务清单,有方向性地将阅读、梳理、圈注等任务交给学生在预习环节完成。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本,培养对新闻类语言的理解力和敏感度。
2.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文章选材和组织材料的方法,认识和了解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报道手法。
3.利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理解两篇新闻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从文本出发,辨识消息与通讯的区别,理解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性。
学习难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课段一:“探源”“忆旧”,文本初读——做好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搜集资料罗背景,文本初识拓眼界
1.“探源”: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相关背景资料(参考下文“学习资源”部分),了解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复兴的光辉而艰难的历程,了解香港回归、抗疫阶段性胜利等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2.“忆旧”:回忆初中学过的两篇新闻和高一上学过的新闻单元,回顾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学习资源:1.文本材料:刘敏《谈香港回归的历史必然性》[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影音资料:央视五集纪录片《紫荆花开》、中国国际电视台纪录片《武汉战疫记》。
学生活动:在获取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快速通读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指导和《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两篇课文(注:两篇篇名以下简称“《别》”“《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1”中前三列内容的填写。
设计意图:为课堂上深入探究文本做好准备;在预习过程中培养独立阅读思考的习惯,建构认识文本的能力;以旧知带新知,考察新闻类文本阅读知识储备。
课段二:“循章”“摘句”,文本对读——课堂阅读实践
学习任务二:演绎推理找不同,文体特征初辨识
新闻导入:回顾“神舟十三号升空”的新闻,出示《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6日的三幅照片。(关键词:跨越半个多世纪、三张“同一天”“号外”、历史、复兴、新闻媒体价值。)
教师板书课题,提问学生对两篇课文的文体认识。(教材28页和38页有明显提示。)
学生活动:利用学习任务单1的成果,明确消息和通讯两种文体的不同,利用演绎法比较两篇新闻中体现的不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2。
各小组对照整理的学习任务单1,快速总结出消息与通讯的区别,并用两篇文章的对比完成对自我总结的论证,并派代表上黑板板书结论。
参考示例:学习任务单2
设计意图:教材明确指出《别》文是消息,《在》文是通讯,原教材中将《别》文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人物通讯的文体区别做了强调,要求学生把握,这里可以灵活处理成与《在》文这一事件通讯的区别,相信也能殊途同归,起到同样的效果。
学习任务三:思路整合绘“钟”“表”,内容细节显真实
学生活动:
1.分别完成老师出示的“香港回归计时钟”和“抗疫纪实大事表”,在此基础上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单1中关于行文思路的整合结果。
(1)“香港回归计时钟”(请在时钟上依次标注文中出现的时间及对应的场景事件):
(2)“抗疫纪实大事表”(请结合文本把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填写出来。)
参考答案:①党的坚强领导②生命至上,人民至上③科学防治,效果显著
2.课堂讨论:
(1)从计时表上可以明显看出《别》按时间顺序报道,《在》是用节号的方式来安排行文顺序的,这给我们理解《在》文的内在逻辑带来了困难,有没有同学通过梳理的“抗疫纪实大事表”发现它的内在逻辑呢?
参考分析:《在》文看上去没什么顺序,每一个部分都是从不同角度写的。有的讲抗疫英雄,有的讲要科学抗疫,有的讲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经过节号的提示,我们发现:虽然看上去不是依次展开,但是从歌颂党的领导力、制度优越、中国精神(这都是依靠的力量)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和“科学抗疫”(这都是正确的理念、路线)到后面几点都是讲我们还会负起责任,为世界抗疫工作和未来作出贡献(这都是世界影响和历史意义)。这样看来,《在》思路有层次的。
在此基础上继续完成学习任务单1的最后一列内容。
参考示例:学习任务单1
(2)《别》的时间轴很清晰,时间加上地点的转换,让我们对香港回归仪式的全过程有了如临其境的感觉,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相比之下,《在》如果也按时间细数罗列这半年多的抗疫历程,是不是会显得更加真实些呢?
参考分析:《在》并没有遵循时间顺序,因为抗疫的过程很长,时间节点太多,如果不分大小轻重都按时间去记,反而大家记不住那些事实。从不同角度展现,一方面在记录抗疫历程,另一方面也是用这种高屋建瓴的方式在回答另一个事实:为什么我们能经受住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财富?这些其实也是新闻人在思考的事实,也是他们要告诉我们的事实。
课堂小结:新闻的使命首先是真实,所以两篇新闻都秉承着真实的原则。新闻的真实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最基本事实的真实,也包括原因与经过、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等一系列复杂的元素真实。作为新闻中的不同文体,两篇课文在真实的呈现上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但是它们都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完成了面向大众的报道,都具有新闻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具有高度的观察力和写作力,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文本基本内容的把握,对两篇新闻思路的初步梳理,理解新闻的基础是真实性。
学习任务四:披文挖掘析语言,归纳总结品意蕴
学生活动:
1.品读两篇新闻标题,认识新闻标题的文学性——生动、醒目、别致、深刻。
讨论示例:
《在》运用比喻,高度评价了这次抗疫的历史意义——会记录在中华复兴的历史丰碑上,而且有一种抗疫胜利的自豪感。
《别》的标题运用了双关,拟人,化用(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等修辞手法,巧妙而鲜明地概括出了香港回归仪式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和事件,同时又传达出了一种难以克制的民族自豪感。“别了”而不是“再见”,用词准确而且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永别”意味。
2.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赏析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讨论两篇新闻有没有体现作者的情感(开放性问题)。要求:找找文中还有没有体现语言的生动、深刻的地方,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开放回答),填写记录表单(如果都喜欢可以填写两张表),记录你的收获和体会。
活动成果示例:
(1)“停泊……背景。”这里有象征和对比,耐人寻味。
(2)“4点30分,……降下旗杆。”这里用“面色凝重”生动地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刻画人物很细致。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用了对比,高度概括了英国百年的殖民历史,特别用了“帝国”“海上”,让我们想到当年日不落帝国利用航海优势称霸全球,到处推行殖民主义,现在它又从海上去了,就意味着这一切都结束了,但是不直接讽刺挖苦他们,写得有力又含蓄。
PPT补充示例(生可齐读):(“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这句话神光精锐,……这“来”“去”对比唤醒了读者对于帝国兴衰的直觉反应:“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只此一念,历史沧桑感与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3]
(4)《在》中出现了大量的古代名言和诗句,第3部分中的一段话就很有代表性,这样写能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5)《在》中,“灾难是关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这些都很形象,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和人民赞美。
(6)《在》中,看清“样子”、找到“方子”、走对“路子”口语化,“甩锅”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也被用在了这篇通讯中,既接地气又有时代感。
课堂小结示例:
1.利用归纳法把握这两篇新闻的共同特征——真实性与文学性兼备,这也是这两篇新闻社论在众多相关报道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也是新华社集体智慧的体现。
2.新闻不同文体是有各自的特点的,我们尽量要能辨识这种文体上的区别。消息和通讯相比更倾向于“零度写作”,但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可以有自己的情感倾向,如《别了,不列颠尼亚》在尊重事实、体现真实的基础上体现了新闻媒体人应有的风范和立场。
3.新闻是要保证真实性的,这种真实可以是事件的真实,细节的真实,也可以是真相的真实,媒体人有责任保证、保护这份真实。
4.新闻是允许有情感、有温度、体现文学性的,我们要多读人民日报、新华社的高水平的新闻,关心国事的同时提升语文水平。
设计意图:以标题为抓手,引发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探究兴趣,学会用圈注法自主赏析精彩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意味,对新闻的表达层面有更深的理解,同时激发爱党爱国的热情。
延伸拓展:情境呈设激共鸣,感悟思考续华章
学生活动:
1.观看“神舟十八号”的新闻图片,感受中国百年发展的光辉而艰辛的历程,在朗读课文中激荡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激发责任担当意识。
2.齐读38页课文最后8段:“180年前的庚子年,西方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课堂总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艰难的,是漫长的,也是充满荣光的、催人奋进的,正如开头所示的那张图片,我们向所有流血流汗流泪的先辈致敬!我们也向每一代人的拼搏致敬!
设计意图:完成单元教学任务的核心:在了解内涵丰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获得崇高的情感体验,健全人格,坚定信念,立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力量。
课段三:课下联读,以写促学——课后读写实践
1.拓展学习:中国精神再重温,成如容易却艰辛
学习资源:
文章著作: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4],李存山《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5],2023感动中国颁奖词。
视频资源:视频《全国抗疫表彰大会》,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课堂的感性体验,认识伟大中华民族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致敬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如何传承中国力量、复兴、强国提供精神指引。
2.反馈训练:慧眼巧笔写新闻,我以我笔添光彩
回忆刚刚过去的校庆期间发生的新闻,试着拟写一篇消息或通讯,经过小组评价后优秀者推送到学校的公众号或校园网上。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鼓励学生通过具体的写作去体会新闻写作的特点,自主发现、体认实用类文本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掌握它的必要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有些环节设计时不够严谨。比如关于两篇的文体特征对比是准备用演绎法,和后面的归纳法形成呼应。但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填表就会又变成了归纳法,所以将它临时改成直接出示对比表,让学生利用文本体会,但这个环节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
2.教学流程不够流畅。整理思路环节看似简单,但学生在分析第二篇时有卡壳,说明学生对行文的内在逻辑还不是很熟悉,在以后的议论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要重视这个问题,遇到内容丰富的文章要重点关注思路的整理。
3.时间控制不够精准。要说明的是,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是比较出彩的,生成和预设之间也比较吻合,最后的情境算是创设起来了,但是时间紧张,没有充分展开,是一处遗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考内容改革进展及成效[EB/OL].(2022-09-15)
[2024-01-21]http://www. moe. gov. cn / fbh / live / 2022 / 54835/sfcl/202209/t20220915_661168.html.
[2]刘敏.谈香港回归的历史必然性[J].理论学刊,1997(5).
[3]苏宁峰.意味的生发时间的隐喻——《别了,不列颠尼亚》新闻叙事艺术赏析[J].中学语文,2016(3).
[4]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J].人民文学,1949(10).
[5]李存山.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N].人民日报,2015-08-13(8).
(作者:徐艺荣,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教师)
[责编:芮瑞;校对:夏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