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披文入情,因声求气

2024-10-22王慧

学语文 2024年5期

【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的内容,该板块选录了不同时期中华传统古诗词的精品,具有极高的情感价值和艺术价值。《涉江采芙蓉》可于“文学阅读与写作”或“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中展开学习,以诗词诵读与评点的方式推进理解,有利于学生在基础的背诵默写之外,涵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鉴赏能力,触摸古诗中蕴涵的时代脉搏与人文精神,获得审美体验,树立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古诗文积累,对这首晓畅平易的诗歌能够自主阅读,但要结合汉代的历史背景,在深刻领悟诗歌细微深沉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诵读鉴赏,并以点带面,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仍具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揣摩,初步掌握因声求气的诗歌阅读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理解《涉江采芙蓉》复杂深沉的情感。

3.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体会诗歌自然质朴、语短情长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因声求气的诗歌阅读方法。

2.《涉江采芙蓉》复杂深沉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拓展阅读与“芙蓉”“采莲”相关的古诗文。

2.反复诵读诗歌,根据初读感受,标注诵读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及表情达意的关键词。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这19首诗是由南朝萧统从传世的古诗中选录编入《文选》而成的,习惯上均以首句为标题,内容多为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思想大转变时期理想的幻灭、心灵的觉醒,抒发了人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诗歌语言自然,描写生动,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学习任务:班级组织“披文入情,因声求气”的诵读活动,这节课我们将为《涉江采芙蓉》的诵读做些准备工作。

学习活动一:助力朗诵。请同学们分组交流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标注《涉江采芙蓉》的朗诵要点,如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说明诵读处理的理由,把握诵读的情感变化。

2.理解分析:抒情主人公在“采芙蓉”时是心念远人的,语调要舒缓,要传达出这种淡淡相思和采赠的喜悦。“涉”为“徒步渡水”。“江”即大河,可能是水流湍急的河;“兰泽”是长着兰草的低湿之地,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这种艰难跋涉的冒险,应该要一字一顿,符合“徒步渡水”的速度,“采”字相对需重读,凸显主人公不畏江流湍急,不畏兰泽泥淖的艰难与执着。

“芙蓉”是眼前所见场景,语调应符合愉悦沉醉的心情。想象一下,在湖畔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芙蓉花开,幽香袭人,让人欣喜心醉,自然想和心爱之人去分享。

3.交流讨论:同学们能否进一步阐释采芙蓉时的情感?既然“兰泽多芳草”,又为何要“涉江采芙蓉”呢?

明确:(1)采赠是古人传递情意的方式,包含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或美好的祝愿。如“愿君多采撷”“折梅寄江北”都是类似表达。

(2)在中国诗歌传统中,芙蓉与兰草同属于“香草美人”传统,都能表现环境的清幽和品行的高洁。此外,芳草早在《诗经》中就被融入了相思爱恋的情愫,如《郑风》中“野有蔓草,零露溥兮”。但芙蓉有着不可替代的丰富内涵,除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长恨歌》中“芙蓉如面柳如眉”,也以它来形容女子美好的容颜。芙蓉的周边风物大多可用谐音表情达意。如“莲子清如水”的“莲”与“怜”谐音,借以传达相思爱恋。此处“芙蓉”也可谐音双关“夫容”或“妇容”,能够表达对远人的思念,它具有“芳草”不能替代的特点。因此,主人公看到这样的场景,自然联想到思慕的人,应该是激动愉悦的。

2.交流讨论:主人公是真不知采芙蓉送给谁还是假不知呢?

明确:应当知道。这种自问自答,自言自语的表达方式,通常是为了提示思考,突出答案。

3.交流讨论:既然知道送给谁,我们能否还原主人公自问自答的心理变化过程?朗读情感应如何变化呢?

明确:(1)主人公置身美好的采莲背景中,江上芙蓉、兰泽芳草太美了,美到主人公都不计麻烦、不论危险,只想采赠相送。他恍惚心上人就在身旁,一时激动暂时忘却了“离居”之苦。但甜蜜的幻觉只是暂时的,采摘后一转念就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那种手把芙蓉,却无人可送的姿态,可以感受到他四顾茫然,恍然惊醒的痛苦与无奈。此处自问自答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情绪变化:由欢喜转为迷茫(送给谁呢),进而失落怅惘(无人可送)。

(2)这种情感的表达,我们可以在诵读时艺术的进行外化处理。如“问”的时候,似乎在问自己,问眼前人,或者问无限的远方,让听众去思考,读“谁”字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停顿、加重语气。“所思在远道”,似乎是眼前有一条道路,看不到边际和尽头,是一种迷茫、遥远、漫长的感觉,音调要低一些,拉长一些。

2.理解分析:“望”,意为“往远处看”,是一种竭尽全力的眺望与凝视。在诵读时,要以身代入,想象一下如果我是他,在“望”的过程中,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可能是思念的人、故乡(过去相聚的温馨甜蜜浮现眼前)、可能是现在(羁旅天涯的孤单与痛苦)、也有可能是未来(何时能回去,还要漂泊多久的无奈与忧伤),所以应放慢语气,加以重读,更能凸显主人公思念旧乡的缱绻深情。

不同的是,有同学认为应该突出“还顾”,即“回头看”这个有明确方向的动作。也有同学认为情感重点在“旧乡”,它与“故乡”不同,“故乡”传递的可以是羁旅愁思,也可以是温暖思念。而“旧乡”则给人一种破碎之感,一种漂泊在外,想要回乡而不得的挣扎。两种处理方式都有道理,根据需要选择,能够助力诵读的圆融饱满即可。

3.交流讨论:对“长路漫浩浩”一句,诵读应如何处理?

观点一:语气应逐渐弱化。

理由:前句叙事,后句写景,典型的寓情于景。回望故乡,故乡不可见,但见眼前道路通向远方,语气是弱化下来的,传达一种深沉的叹息,回去的希望随路途遥远而越来越渺茫。

观点二:语气应逐渐加强。

理由:(1)“路”字已有定语“长”,后又加“漫浩浩”,双重修饰极言路之遥远,突出了有家不可归的惆怅痛苦。使用叠词,起到了再次强调和增强韵律的作用。

(2)《涉江采芙蓉》的“离居之痛”,首先就是空间阻隔带来的痛苦。游子远游他乡不得归,思妇滞留故乡受煎熬,可是诗人不满足于距离的写实,还在空间上作无限的延展,可联系《古诗十九首》的其他作品,有许多表示空间的逐步缓慢拉伸的叠词,如“行行重行行”,表现出的不仅是“远”,而且给人以“越来越远”之感,直到“与君生别离”,再无相聚的希望。无穷无尽的离愁,越来越深的阻隔之痛。“长”“漫”“浩浩”语义不断反复,以示无法逾越。因此,我们要在诵读时凸显这样的递进层次:“长路”可放慢节奏,两字一顿,“漫浩浩”三字可用拖腔,语调应更加沉重,表现出主人公痛苦的不断累加。

2.理解分析:人们希望“同心”的结局是在一起,但现实却是“离居”,“而”字转折需重读。如此“忧伤”,作者还为“忧伤”加了一个时间年限——“以终老”。书下注释说“以”表结果,似乎是站在男子的角度,慨叹同心却只能离居,我的结局怕是只能漂泊天涯,忧伤到老吧?因此要读出一种轻声的忧伤。

也有同学提出,“以”也可以表示一种伴随的状态,站在女子角度,因为相爱,我愿为你忧伤终老,在忧伤的语调外可能还有一份坚定。诵读时可安排男女同学搭配。

3.交流讨论:既然知道要忧伤终老,我们刚读“长路漫浩浩”要不要读出一种绝望感?如何看待主人公行为的矛盾,明知“漫浩浩”,何不早还乡?

明确:(1)我们可以关注字形字义。“漫”和“浩”都是“氵”偏旁。“漫”意为“无边无际,长远”,也可形容“水涨溢。”“浩浩”也常形容水面广阔盛大。“漫浩浩”一词既能形容游子脚下之路的漫长,又可形容水势浩大。设身处地代入其中,有被水阻隔的感觉,如同在水一方,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都很难追求。这可能就是希望之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

但希望渺茫毕竟不是完全破灭,所以男主人公只能理智忍受两地相思的煎熬,甚至甘愿忧伤终老,这种追求和“望美人兮天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相似之处,永远隔着一条长河,在彼岸不断追寻。而这种坚守,也是得到另一半的认可的,“同心”不仅是情绪相同,还有对男性事业追求的认同。

教师点拨:联系时代背景,汉末政治极端腐败,社会急剧动荡,战争不断,很多人流离失所。知识分子为了追寻出路,往往背井离乡,外出游学或游宦。因此,他们常常会表达出同心而离居、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种种无奈与痛苦。而主人公在倾诉自己忧伤的时候,其实也在倾诉着其他游子的忧伤,甚至一个时代的忧伤,很自然平易地达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情感的统一。别林斯基说:“伟大的诗人谈着他自己,谈着我的时候,也就是谈着大家,谈着人类……人们在他的悲哀里看到了自己的悲哀,在他的心灵里认识到了自己的心灵。”

总结:整首诗歌由采芙蓉而兴起愉悦的情感,以设问紧承采芙蓉,展现采摘后转为迷茫,进而失落怅惘的情感波动,五六句转入男子凝望故乡的痛苦和慨叹,最后两句融合了诗中所有的情感,忧伤而各有不同,加以强化升华,诵读不妨重复两遍,读出情感不断累积攀升之感。

学习活动二:选配图片。请为诗歌朗诵选配或自制合适的背景图片。

该组认为这是一首思妇怀远主题的诗歌。理由是:

1.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说“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2.“所思在远道”,在古代,离旧乡而走远道的大多是男子,古诗中“绵绵思远道”以及“我有所思在远道”都用“远道”代指远在他乡的丈夫。

3.芙蓉也是多见于南方的植物,而当时游宦多在北方国都洛阳附近。因此,采莲的是女子。男子还顾是女主人想象的画面,这里使用了对写的手法。女子采莲寄托相思,情至深处,竟然脑海里也浮现出心上人思念自己的画面。

该组认为这首诗重在表达游子思亲。理由是:东汉末年有识之士多背井离乡,但不知何时能够衣锦还乡。男子还顾是实写,他通过悬想心爱的女子采莲,来表达思念之情。

更多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情感在这首诗中都有表达。对这首诗歌,要站在一个更普遍性的视角上去看,那就是人生的失意。作为个体的人,情感的失落、仕途的坎坷、理想的幻灭都是极普遍的现象,而这类心理体验都可以归属到“忧伤以终老”的慨叹当中。人生中总有些美好的东西只能在向往和渴盼当中,隔着永恒的距离怅然相望。因此,没有人物的留白配图,更能激起听众的想象。

正如叶嘉莹所说:“《古诗十九首》所写的感情基本上有三类:离别、失意、人生的无常。这也可以说是它的三个主题,而实际上,在一首诗里往往是结合两个或三个主题一起来写的。”好诗是天然浑成的。

学习活动三:进行评价。请为这首诗拟写或选用一则推荐性评价,插入朗诵背景图中。

成果示例:深衷浅貌,语短情长。

理由:王国维说:“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我们组认为本诗内涵丰厚,很难拟题尽意。因此,我们选用了陆时雍《古诗镜》中的评价,凸显该诗语言简短却极富表现力,情感流露天然而不加雕饰的艺术特色,以此切入作诵读标题。至于文字之下的无穷魅力,有待听众与吟诵者一同入乎其内。

【作业布置】

请认真整理课堂讨论成果,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一份完整的朗诵脚本,确定配图后,在班级的微信公众号上,为《涉江采芙蓉》的诵读活动写一段介绍文字。

【教学思考】

“古诗词诵读”板块的教学常因课时不足而挤压,这是从“诵读”角度切入背诵单元教学的一次尝试。这首诗歌在不同班级试讲过程中也采取了其他一些流行的活动形式,但最终依体而学采用了“因声求气”这种传统而有效的方式,真正让学生带入情感、亲身体会,成就更好的诵读,体悟诗歌的美感和魅力。这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中阶段诵读教学的不足。情境任务的教学方式,要具有情境的实操性,而非仅是华丽外套,这需要教师能够提供丰富精到的学习支架和明确切实的活动任务,发掘出学生思想与心灵的宝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问题,建构并运用语言,参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作者:王慧,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鼓楼区学科带头人)

[责编:芮瑞;校对:夏家顺]

*本文为202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专项“指向文化自信的统编高中教材古诗文具身化‘演习’研究”(编号:C/2023/03/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