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

2024-10-22卢盈

职业 2024年18期

■摘 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31个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这对技工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在应用国标时,应当进行校本转化。校本转化的方法路径为确定课程框架、调整学习任务、解析目标内容、补充课程内容、识别考核要点。校本转化开发和应用应重视国标解读,搭建职业能力框架,提供国标转化的输入条件;重视企业专家访谈,选择区域特色的学习任务,凸显国标转化的工作价值;重视心智技能,开展思维活动,突出一体化课程的学习价值。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校本转化

一、国标校本转化的必要性

一个专业的国标包括了专业信息、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模式、课程安排、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考核与评价七部分,回答了该专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如何评价培养质量……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可见国标对教学文件规范、教学资源、教学实施、人才培养评价都有指导意义。

正因为国标的普遍适用性,具体到操作层面,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学习任务受限于区域特点、学校条件等现实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特点、校企合作需求、职业能力发展特征调整学习任务。二是单一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概括性较强,不足以支撑课堂的教学组织,需要细化每个学习任务的目标和内容,形成专业能力、通用能力、素养三维目标和内容体系。三是每个学习任务之间的目标、内容和考核之间的衔接关系未明确,需要分解课程目标和内容,识别考核要点,策划项目式考核,形成“课程—任务—课堂”三级目标网和“目标—考核”闭环。

基于以上分析,有必要对国标进行校本转化,转化内容包括补充课程目标、优化学习任务、新增课程考核要点。

二、国标校本转化的方法路径

(一)确定课程框架

一体化课程框架来自职业能力框架。区域性企业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岗位群,梳理岗位的职责,就能明确职业行动领域,从而明确该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从而构建职业能力框架。根据职业能力框架,确定一体化课程开设的核心价值和主要目标。例如,依据幼教工作者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框架,国标规定的幼教专业14门一体化课程分别属于环境创设、幼儿生活照护、幼儿教育活动、幼儿园班务管理四个行动领域,其中幼儿生活活动保育、幼儿常见疾病照护、幼儿常见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是一组课程,开设在中级工阶段,着重培养保育能力。幼儿园班务管理领域下的家长工作组织和班级计划制订是一组课程,开设在高级工阶段,着重培养组织管理能力。环境创设领域下的幼儿园环境准备和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幼儿教育活动领域下的创造性游戏支持与引导以及规则性游戏支持与引导两组课程有明确的能力边界,其中一组培养学生玩教具的创意制作能力,另一组培养学生教育活动的指导能力。

(二)调整学习任务

国标中的学习任务是具有参考性的,留有校本转化的接口,如果不具备教学实施条件,或学习任务与所在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特点存在差异,应对学习任务及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更新、补充、分解和整合。例如,幼教专业“幼儿园健康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的国标学习任务分别是身体保护和生活卫生习惯类健康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安全类健康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饮食类健康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这三个任务没有具体说明活动主题,是留有校本转化接口的。学校根据本地合作幼儿园的情况,可将其具体化为四个学习任务,分别是“穿穿脱脱”小班健康活动设计与实施、“我换牙了”大班健康活动设计与实施、“小区马路安全行”中班健康活动设计与实施、“蔬菜王国”小班健康活动设计与实施。调整后的学习任务在课堂实施时,不仅能用到企业的场地、材料资源,还能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考核。

(三)解析目标任务

首先,根据职业能力框架,明确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层次分别应达到的层级目标;其次,依据职业能力要求和工作过程,分解细化、增加补充专业能力目标,要注意识别和融入工作过程中的分析、应用、创新等高阶思维活动。最后,聚焦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识别工作过程中的解决问题、信息处理通用能力,注重挖掘质量意识、责任意识、以人为本、文化自信等职业素养和思政素养,并将其融入课程目标。

(四)补充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体系是课程目标的支撑,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素养与思政素养内容。在完善校本课程内容时,一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学习任务分析,细化、补充学习内容;二要关注学习内容的差异化分布,在同一个学习任务的各个学习环节、不同学习任务之间,学习内容都应当有梯度递进关系;三要核查本课程内容是否覆盖国标中的所有学习内容,形成校本课程内容。

(五)识别考核要点

课程考核要点是每个课程目标最核心、体现能力的部分,也是设计考核项目和考核试题的依据。要基于课程目标,深入挖掘和关注思维过程的步骤并进行梳理。需要注意的是,课程考核要点的识别要符合该工作环节的内涵特征。例如,“幼儿园健康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的教学目标制定环节的目标是能按照要求,结合教学对象信息,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筛选活动材料并合理编排活动流程,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具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应的考核要点应当是“以幼儿为中心的健康活动的设计及活动趣味性和生活化的判定”。在过程控制环节,学生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健康教学活动进行质量检验、解决出现的问题,其中一个课程目标为通过师幼互动,引导幼儿操作,交流合作、表现,对应的考核要点应当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展示。

三、国标校本转化的注意事项

(一)重视国标解读,搭建职业能力框架,提供国标转化的输入条件

查阅相关指导文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国标与职业的关系。例如,找到专业所属的职业分类,能准确地了解该专业所属的行业范畴,从而识别本职业的产品或者服务;查阅职业技能标准,能确定职业的核心职责和工作范围,从而识别行动领域;准确识别行动领域,就可以描述具体的工作任务、职责和活动,并且涵盖从策划和执行到评估和改进的各个方面,形成职业能力框架,为课程标准、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校本转化提供“沃土”。

(二)重视企业专家访谈,选择区域特色的学习任务,突出国标转化的工作价值

国标校本转化可以从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特点、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和学生需求等方面开展。实际上,国标为校本转化留了接口,例如,烹饪(中式烹调)专业国标的冷菜、热菜课程并不规定具体菜品,而是以烹调技法为线串起一小类菜肴,这一小类菜肴有共同的职业能力要求。在多次访谈实践专家后,笔者选择以符合相应职业能力要求的粤菜作为载体,调整或补充具体学习任务,如在基础热菜制作中,以浸制菜肴制作和焯制菜肴制作代替国标的汆制菜肴和熘制菜肴;在复杂热菜制作中,将鲜汤制作学习任务具体化为上汤浸时蔬、顺德拆鱼羹、高汤泡虾丸的制作,突出地域特色。

(三)重视心智技能,挖掘思维活动,提高一体化课程的学习价值

工学一体化课程的特征是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行动只是载体,手脑协调做好一件事才是解决问题,例如,“站台接发列车”是地铁站务员的工作职责,指能按作业程序文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车站行车作业。而现实中,一个合格的站务员需要完成信号系统不同工况下的列车接发,实际工作时要观察列车进出站状态并识别风险点,必要时操作站台门、紧停按钮、道岔等设备。与操作设备相比,工作过程中的观察、识别、判断等思维活动才是站务员确保列车进出站安全、平稳、守时的关键。

四、国标校本转化的应用成效

国标校本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资源,系统推进。

第一,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校本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应该是教师广泛参与、细致研讨和严谨评估的过程。应制定工作方案,设立由项目执行人、专业带头人、课程责任人、校内指导专家、企业专家等五个角色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协商转化方法和工作标准,并开展阶段性汇报。

第二,推动国标校本转化,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教师参与制定校本课程标准的长效机制,确保教师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和发挥作用。二是建立由多个角色组成的团队,协商转化方法和工作标准,并定期进行阶段性汇报和评审。此外,还应建立起集体培训、研讨、汇报和评审的机制,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国标转化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幼儿教育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3.

(作者:卢盈,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