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建模中“悟”中生有

2024-10-21吕继涛王立星

阅读(教学研究) 2024年8期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杂分数问题的一致性,掌握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能正确解答分数实际问题。

2.通过对比练习,发现“分数和比”相关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

2.体会“分数和比”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我分辨

通过视频呈现数学建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知道掌握一种数学模型可以解决一类实际问题。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请大家看屏幕上的第一题(课件出示:[25]×[37]+[25]×[47]),谁来说一说怎么算?

生:用简便方法[25]×([37]+[47])。

师:(课件出示:[25]÷[73]+[25]×[47])现在变得稍微复杂了,怎么算呢?

生:把÷[73]变成×[37]再计算。

师:(课件出示:[25]×[37]+[45]×[27])复杂程度升级,现在你还会吗?

生:可以类比乘法交换律,把[45]×[27]的分子部分交换位置。

师:用到了转化的策略(师板书“转化”)。那下面请你们来当个小老师,把([113]+[17])×91这题改编成复杂的计算吧。

生1:可以改编成([113]+[17])÷[191]。

生2:还可以改编成([113]+[17])×13×7。

……

师:改编得一个比一个复杂呀,一起来解决一下吧。

生1:([113]+[17])÷[191],首先把÷[191]变成×91,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生2:([113]+[17])×13×7,把13×7看作一个整体,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师:你能用字母形式总结一下这类型的简便计算方法吗?

生:字母形式应该就是(a+b)×c×d=a×c×d+b×c×d。(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计算练习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并培养学生改编题目的能力。

二、我分析

师:看来计算是难不倒大家了,看看屏幕上这4道分数应用题你会做吗?试试看。

课件出示:

1.一根彩带长[45]米,剪去一些后,还剩[34],还剩多少米?

2.一根彩带长[45]米,剪去[34],还剩多少米?

3.一根彩带长[45]米,剪去[34]米,还剩多少米?

4.一根彩带长[45]米,剪去的与剩下的比是3:1,还剩多少米?

生:第一题中的分率[34]表示还剩下全长的[34],求还剩多少米?用[45]×[34]=[35](米)。第二题是剪去[34],求还剩多少米?用[45]-[45]×[34]=[15](米)。

师:思路很清晰,在讲第三题之前你们觉得这一题和上面哪一题相似?

生:第二题。

师:哪里像?哪里又不像?

生:题目和问题都很像,但题目中的[34]一个有单位另一个没有单位。

师:有什么区别吗?

生:[34]没加单位表示分率。而[34]米表示具体的数量。(师板书[34]表示分率,[34]米表示数量。)

师:那么第三题怎么做?

生:直接用[45]-[34]=[120](米)。

师:做题细心很重要,给你们点赞!最后一题,哪位小老师来讲一讲?

生:剪去的与剩下的比是3:1,得出剩下的占全长的[13+1],列式是[45]×[13+1]=[15](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四个相似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分率和数量之间的区别,以及分数应用题和比的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归纳

师:从第1、2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是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生2:第1题中的分率“还剩[34]”与问题“还剩多少米?”相对应,用一步;而第2题中的分率与问题不对应,用两步。

师总结:是啊,单位“1”已知,用乘法。当分率与问题对应时,用一步乘法。当分率与问题不对应时,用多步乘法。(课件呈现总结并板书。)

师:根据第1、2、4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数应用题可以转化成比的问题。

师:是啊,“转化”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很重要的一种策略,很多分数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比的问题解决。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

四、我应用

师:下面用今天你学到的方法来解决一下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吧。

课件出示:

1.云湖实验小学10月用水60吨,11月份用水比10月节约[16],11月用水多少吨?

2.云湖实验小学10月用水60吨,比11月多用水[15],11月用水多少吨?

生1:第1题中分率与问题不对应,用多步乘法。60-60×[16]=50(吨)。

生2:第2题分率与问题也不对应,用60-60×[15]=48(吨)。

生:第2题不应该用乘法,因为单位“1”未知。

师:那怎么办呢?

生3:可以将这题转化成比的应用题来做,通过画图可以看出11月用水量和10月用水量的比是5:6,10月用水量是60吨,用60÷6×5=50(吨)。

学生投屏:

师:是啊,利用转化的策略,结合画图,让题目变得更加直观易懂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一组对比练习,深化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此类数学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五、我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1:解决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要关注问题和分率对不对应,分率和问题对应时,一般是一步计算,分率与问题不对应时,多步计算。

生2:分数应用题可以和比的应用题相互转化。

生3:可以通过画图让题目变得更直观更简单。

师:是啊,掌握获得知识的策略和方法很重要!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对应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云湖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