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提升思维力的有效路径
2024-10-21高杰
【摘要】联结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新方式,也是一种内隐的思维方式。通过“联结”策略的运用,促进学生从“被动浅层次学习”走向“主动深度学习”,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联结;语用;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要求,思维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语文课堂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联结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新路径,也是一种内隐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切、适时、适度地联结,探寻相同、相似的教学内容中的表达规律,发现言语表达秘密,迁移表达方式,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力的提升,让语言发展与思维提升交融共生。
一、联结中求同,培养归纳思维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成单元,每个单元中的课文在表达方式、思想主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关联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巧妙地进行联结,在品读、感悟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力,同时不断地增强课文学习的单元整体意识。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神话”这一人文主题,选编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神话故事类课文。为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设计“神话故事我爱读”“神话故事我会讲”“神话秘密我能寻”“神话故事我创编”四个语文实践活动。在实施第三个“神话秘密我能寻”活动时,学生联结前面“神话故事我爱读”的阅读体验发现:盘古勇于献身,精卫持之以恒,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女娲甘于奉献,后羿为民除害……这几个神话故事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入探究后,学生还发现:这些鲜明的形象都能力非凡,神话都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传达神奇的想象,彰显神话的魅力。追寻神话的起源,学生又发现:神话故事都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对世界的探索。至此,孩子们不仅喜爱阅读神话,而且知道了神话的魅力体现在哪里,加深了对神话这种文体的深层次认知。
除了同一单元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有时候同一课文本身也存在这种联结点,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中就存在这样的联结点。课文第二节与第四节都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在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相似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充分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无畏之后,让学生联系这两个场面,寻找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这两场战争都描写了五位壮士的群体形象,也同时描写了每个战士的不同表现,采用了点面结合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两段文字中都有对敌人惨状的描写,以此来衬托五位壮士的英勇善战,这就是侧面烘托的写法。同文本的前后关照,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归纳言语表达的方法,再适当进行迁移练笔,学生习得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实现了语言与思维的和谐共生。
二、联结中寻异,培养发散思维力
对同题材、体裁的课文还可以进行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一个单元中课文虽然具有类似性、同质性,但文本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不同文本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表达特点。教师要善于抓住相同点之中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深入文字深处,从文字的表面走向文字的内核,反复揣摩,达成对语言材料的内化与建构,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一主题,选编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精读课文。因作者的语言习惯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文章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了真正发挥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多种表达方法,教师可以将这两篇文章进行联结,以思维导图式样进行写法类比:
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比较、求异,在多角度联结中发现言语表达的秘密,再进行类似练笔,习得表达方法,实现表达力的提升。让学生思维由“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一个中心,向“多样表达”的四面八方发散,从一到多,从点向面,立体式发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发散性。
三、联结中迁移,培养类比思维力
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习作单元,每单元都有两篇精读课文、两篇习作例文。教学中可进行单元整体联结,通过课文范式引路,促进学生领悟写法,恰当创设情境,巧妙落实练笔。引导学生在习得写法的同时,举一反三,在迁移运用中发展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围绕“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这一语文要素,选编了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四篇文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各有侧重,每篇突出一个重点。比如《刷子李》这篇课文主要透过曹小三这个人物的所见所想,从侧面烘托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紧扣文本特点,可进行如下联结:
1.联系上下文,了解方法
学生联系上下文,发现曹小三在寻找师傅身上白点的过程中,心理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半信半疑→神圣威严→轰然倒下→无比崇拜。透过思维导图,学生发现曹小三的心理可谓一波三折。“你们发现冯骥才先生写人的秘密了吗?”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不仅感受到情节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更体会到侧面描写这一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2.联结课内外,学习方法
拓展阅读《快手刘》,引导学生找出侧面描写的语句,通过归纳,探寻侧面描写的角度。学生通过勾连比较,发现侧面描写可以写观众表现,可以写“我”这个第三者,可以写他人的语言、神态,也可以写他人的动作、心理等等。经过这样的深入探寻,侧面描写不再是空洞的名词,而是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方法。
3.联系生活,运用方法
出示:只见我们班的篮球张一个箭步上前抢到了球,飞奔到篮球架下,瞄准篮筐,尽力一扔,球在篮筐上打起了转……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立即触类旁通。可写老师,可写观众,可写对手,可写队友;可写神态,可写动作,可写语言,可写心理。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表达的欲望被激发,创作出的习作生动、贴切,既有模仿,更有创新。
联结性学习无处不在,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构建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网状联结,让学生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发展多种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齐武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