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2024-10-19范天资

当代音乐 2024年10期

摘要:新时代对音乐教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新时代视角出发把握音乐教育对音乐师范类学生的要求,采取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开展专业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展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简要论述新时代对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新要求,分析提升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重要价值,重点从塑造教师角色意识,提升音乐师范生技术综合能力,筑牢音乐师范生文化自信,帮助音乐师范生适应信息化教育环境,增强校校合作五大方面阐述新时代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人才培养

高校音乐师范生未来将从事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研究等相关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优秀的教学能力。其中教学能力是音乐师范生从事相关职业所需具备的基础性能力,要求音乐师范生准确把握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融会贯通所学的教育心理学、音乐理论等相关知识,能够根据不同阶段的音乐教育目标、音乐活动开展需要等设计好音乐教学方案,创造性解决音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对音乐教师的素质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 新时代对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 具备精湛的专业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被运用到音乐教育过程当中,音乐教育重在为中小学生开启感知、接触与体验音乐艺术、音乐文化的通道,通过教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等方式培育中小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高校音乐师范生在毕业后大部分会进入到中小学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引领,在把握音乐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训练方式以达到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对高校音乐师范生的要求就是知识全面广博、专业基础扎实牢固,不能只精通一种乐器或一项音乐技能,而是要以音乐教育改革为引导,在熟练掌握音乐基本技能、储备丰富音乐知识的前提下学习音乐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教育学、音乐学相关理论、原理和方法,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迁移运用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的支撑下,音乐师范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弹唱时声情并茂,灵活运用演唱和演奏技巧,带给中小学生以深刻的音乐审美享受,这样音乐师范生便能够在未来工作中取得更好的音乐教学效果[1]。

  • 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

新时代是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深入融合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化音乐教育环境,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并将信息技术与教MVf/KbuBzC9awn8Btq4ciA==学评价、作业设计等相结合,以信息技术赋能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高校音乐师范类学生除了要具备常规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包括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常规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着极强的逻辑性,信息化教学以常规教学为基础,通过对教学空间、教学模式的重塑以提升教学效率,高校音乐师范生需要处理好常规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技术方法。同时找准信息技术和音乐教育的结合点,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最大化发挥音乐教育的优势。

  • 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

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爱国情怀、坚定信念、文化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培养。音乐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是情感的表达媒介,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音乐教育的基本属性与育人价值决定了在音乐教育中不能以知识传输为单一目标,更重要的是体现出音乐的人文特点,通过音乐教育涵养人的内在灵魂,培育人的精神品质,促成人的崇高理想。所以新时代对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面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时能够从文化和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挖掘其中蕴藏的文化育人价值,面对中西方乐器、音乐技艺、音乐表现方式时可以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力和文化意识,并且将自身正确的文化观念、人文精神传递给中小学生,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不仅如此,高校音乐师范生还需要具备对中西方音乐文化、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思辨能力、求同存异能力,以及联系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可以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复杂的音乐文化现象。

  • 新时代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 培育新时代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条件

高校是培育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除了通过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反映之外,还会从毕业生是否能够符合社会用人需要、可否胜任相关职业等方面进行评价。高校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是其从事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研究等工作的基础能力,也是音乐师范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需要发生了转变,需要音乐师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良好的教学实践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终身学习意识。基于社会用人需要的转变和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将提升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作为音乐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改变重理论知识,轻教学技能实践与训练的教育观念,面向岗位工作需要、音乐师范生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让音乐师范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教育岗位工作,具备相应的教学胜任力,是培育新时代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条件。

  • 提高音乐师范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伴随着我国师范类教育的发展,音乐师范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音乐师范生在毕业后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在求职过程中,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是就业单位考察的主要方面,主要采用试讲等形式检验音乐师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活动设计、教学行为调整、信息技术应用等教学能力。提升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可以帮助其掌握教育理论知识、音乐理论知识,为音乐师范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教学实践机会,促进音乐师范生展现并发挥自己的音乐素养、文化修养、教学创新力。音乐师范生在学习与实践期间反思自己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结果,分析现有教学能力水平与岗位工作标准水平之间的差距,通过自我剖析找准自己在教学设计、活动组织、教学指导等方面的短板,在教师的指导下改进自我,这样可以让音乐师范生在毕业后获得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为音乐师范生步入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

  • 新时代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
  • 调动职业热情,塑造音乐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

教师角色意识是指作为教师对自身角色的作用、行为规范以及自身角色与学生角色之间关系的认知,音乐师范生是否具备教师角色意识将直接影响其在工作中可否扮演好教师这一角色,能否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与工作适应。音乐师范生如果具备教师角色意识,便会形成教学主动性,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等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也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学环境、解决教学难题。提升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前提条件在于激发音乐师范生对音乐教学职业的热爱之情,并塑造其良好的教师角色意识。对于此,可以从日常教学入手,通过师生角色互换增强音乐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体验感,让音乐师范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应当秉承的理念和思想。与此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向学生展示音乐教育的意义和育人价值,提高音乐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让音乐师范生认识到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从而促进音乐师范生主动学习专业课程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 追求一专多能,提升音乐师范生的技术综合能力

基于新时代对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新要求,需要注重培养音乐师范生的技术综合能力。一是弹唱能力,教授音乐师范生声乐演唱和钢琴演奏技巧,引导音乐师范生在理解作品、感悟作品思想内涵的前提下通过弹唱的方式表现音乐,提高音乐师范生的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帮助其掌握教学所需的弹唱技能;二是合唱指挥能力,教授音乐师范生一定的合唱原理、声部划分等知识,指导音乐师范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乐器编配、合唱排演,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互助和共同讨论以展现多声部和声魅力。音乐师范生在合唱排演过程中积累合唱指挥、合唱活动组织的经验,有助于音乐师范生在未来工作中发挥合唱教学的优势;三是即兴伴奏能力,为音乐师范生提供短小旋律,引导其结合旋律的情感色彩、音乐情绪等选择相应乐器进行即兴伴奏,锻炼音乐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即兴创编能力,促进音乐师范生融会贯通多项音乐技能,促进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3]。

  • 渗透文化教育,筑牢高校音乐师范生的文化自信

音乐师范生是音乐教育的储备力量,也是传承音乐文化、弘扬音乐人文精神的主力军,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不仅体现在教学胜任力上,而且表现在教育观、价值观等精神思想层面,唯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够在音乐教育工作中塑造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思想引领作用。鉴于此,需要将筑牢音乐师范生的文化自信作为提升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着力点,注重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教授音乐师范生音乐技能、教学技能时可以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深化音乐师范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可以指导音乐师范生以文化教育为主题设计音乐活动方案,让音乐师范生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音乐与文化教育融合的必要性,锻炼音乐师范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文化教育的能力,以此逐步提高音乐师范生的教学水平。

  • 融合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的教育环境

新时代高校音乐师范生应当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为了提升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需要在日常教学、教学实践能力训练中融合信息技术,一方面,创设真实的音乐教学或音乐活动情境,引导音乐师范生探索信息技术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音乐教学方法的结合点,鼓励音乐师范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抽象的音乐情感、音乐要素等转化为直观的图形、画面等,充分发挥音乐师范生的教学主动性、教学创新性;另一方面,围绕音乐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开展微课制作、智慧课堂构建等教学能力比赛,比赛前指导音乐师范生做好准备,根据比赛要求、比赛项目挖掘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形成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在比赛结束后引导音乐师范生反思自己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为音乐师范生提供指导,循序渐进地提高音乐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4]。

  • 实行微格教学,训练高校音乐师范生的从教能力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为支撑培养师范生从教能力的教学方法,将音乐师范生的知识学习、专业技能习练和教学技能的应用缩小到一个特定的、可控制的环境当中,在5到20分钟之间帮助音乐师范生掌握某项教学技能。微格教学中的前两分钟用以展示重点内容,剩余时间以音乐师范生为主题教授基础知识并锻炼专项教学能力,给音乐师范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实践机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与微格教学相结合,从音乐教育工作中提炼音乐游戏设计、音乐教育环境创设等问题,音乐师范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学知识、学技能,共同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合作学习结束后,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方案模拟演示,小组选择出授课教师,其余音乐师范生扮演学生,并评价各个小组方案的可行性,促进音乐师范生改进方案,提高自身的音乐活动设计等教学能力[5]。

  • 加强实践训练,依托校校合作培养学生教学能力

通过校校合作为音乐师范生搭建广阔的教学实践平台是提升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之一。一是形成双师型教学队伍,由高校教师、中小学校音乐骨干教师等组建成教学能力训练小组,共同建立有助于培养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课程体系,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学、训练活动,与音乐师范生分享音乐教学经验,及时解答音乐师范生的问题;二是加强见习、实习和研习教育,分学期、分阶段地组织音乐师范生进入中小学校观摩音乐课堂,与中小学校音乐教师共同研究音乐教学课题,推荐优秀音乐师范生进入中小学校担任音乐课程见习生,通过校校合作帮助音乐师范生提前适应音乐教学工作,促进音乐师范生积累音乐教学经验;三是建立校校联合的评价体系,由高校教师、中小学音乐教师共同评价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水平,鼓励音乐师范生评价自己的职业素养,促进音乐师范生改进自我。

  • 结论

新时代要求高校音乐师范生具备精湛的专业能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文化修养,提升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是新时代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音乐师范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以音乐教育改革为引领,以音乐教育岗位工作标准为依据,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培养音乐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创新创造力,锻炼音乐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让音乐师范生形成符合社会用人需要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蒋艳.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研究[J].大观(论坛),2023,(01):129-131.

[2]周新慧.关于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弹唱技能的实践探究[J].中国文艺家,2021,(10):179-180.

[3]杨瑞,乔云,陈凌.高校音乐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探微[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04):84-85+90.

[4]高洁.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J].人民音乐,2020,(10):67-69.

[5]吴心瑜.高校音乐师范生钢琴合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北方音乐,2020,(1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