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昆剧《十五贯》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

2024-10-19徐苓铱

当代音乐 2024年10期

【摘要】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十五贯》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关键词等节点信息进行可视化共现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图谱能够直观地呈现昆剧《十五贯》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相关昆剧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戏曲;CiteSpace;可视化分析;非遗;昆剧;

昆曲曾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一度走向剧种消失的境况。1956年,由浙江国风昆苏剧团改编的《十五贯》在北京上演,震惊四座,得到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评论。有学者认为《十五贯》是戏曲现代化运动成熟的标志,称其为中国戏曲史,乃至当代昆剧创作的发端之作。周恩来总理观看后称昆剧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该剧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随着《十五贯》的改编组以及主演离世,对《十五贯》的研究逐渐减少。但出于现当代昆曲发展对传统戏曲改编的需要,《十五贯》的研究始终保持着热度。故本文利用可视化的科学计量法对我国从1956年改编版《十五贯》出现以来至今期刊所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研究热点分布分析、聚类分析,试图廓清新时期研究该剧的前沿趋势,为后续昆曲改编的实践与理论深化提供重要的可借鉴的信息之称,推动昆曲创造高质量改编作品,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自我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有文献均被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所收录。数据采集方法为采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方式,输入主题词“十五贯”和题名“十五贯”、摘要“十五贯”、全名“十五贯”进行精确搜索,时间范围选定为1956年—2022年,数据来源类别选定为中文文献,搜索日期为2022年12月4日。为了保证文献的可靠与一致性,逐一核对检索出的文献,删去学术会议、报纸、机构介绍等非研究性文献,选中与《十五贯》内容密切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信息篇324。

CiteSpace软件能够用知识图谱的形式对学科的演化路径和知识前沿进行分析与预测。知识图谱是用图形、图像形式来表示节点和关系,即呈现相关知识概念并挖掘其中关系,最终辅助使用者进行决策。本研究是用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6.1.4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图谱针对关键词、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呈现共现图谱及突现图谱,直观解释数据现象下暗藏的规律,从而探求《十五贯》研究的前沿与趋势。

二、我国《十五贯》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本文以搜索到的293篇文献信息按照其发表的年份进行频次计算,运用网络计量学就发文量、转载量、被引量进行统计分析,来解释其数量特征展示出的内在规律。用来自知网的文献做支撑,得到如图一所示的《十五贯》相关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图。

从图1中可以得知,从1956年至2022年我国有关《十五贯》的研究文献整体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

第一阶段(1956至1978年),年度发文量为7篇,呈迅速急剧下降趋势。《十五贯》自问世以后,相关研究热度不断攀升。但由于60年代,对戏剧的讨论大幅度骤降。1970年,根据沈世华(国风昆剧团世字辈成员)的口述回忆,浙江昆剧团的建制被完全取消,该剧的主演周传瑛、王传凇被打成“牛鬼蛇神”,青年演员也被转岗分流进了工厂。这一时期,“昆剧”话题一并陷入了沉寂。无疑,出于历史形势的影响使《十五贯》相关研究震荡性下降。

第二阶段(1978年至2016年),建国初期,《十五贯》恢复了演出,这一时期年度发文趋于稳定,在趋势线上下波动,年均发文量为2.26篇;第三阶段(2017年至2022年),发文量大幅度上升,年均发文量为9篇。

再由此数据观察十五贯研究几个高峰期,似乎说明一个极具共识的说法:讨论其研究中的几个高峰以及共同文化情景,意味着科学的研究《十五贯》课题背后的深层内因。

在1978年在《十五贯》相关研究几年的沉寂后,出现第一个高峰。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恢复《十五贯》的排演工作,因而《十五贯》的演出恢复带来的纪念演出活动,不仅为《十五贯》带来了话题量,也逐渐引来了学者们对《十五贯》的广泛关注。

第二个小高峰于2006年60周年,检索文献可知,此时正为纪念《十五贯》晋京60周年,浙、沪、苏三地联动,浙昆五代同堂《十五贯》晋京演出。第三个高峰于2016年十五贯改编版问世六十周年纪念演出,汇集了五代昆剧传人同堂。据此,演出活动对《十五贯》研究影响巨大。

毋庸讳言,从表中可窥,周年性的演出活动和社会背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十五贯》的研究热度。但纵观其发展,直至今日,《十五贯》仍保留着研究热度,且有趋热的倾向,极具研究价值。

三、基于关键词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本研究用CiteSpace的关键词分析得到了前二十名的关于这一领域的关键词词表,如表1所示。关键词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凝练,因此对关键词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掌握1956年至今日学界对《十五贯》研究的热点内容。

表1全面展示了十五贯的研究热点与趋势,由上,我们得知在1956年起至今,学者们集中关注的前十个关键词分别是:“十五贯”(62)、“熊友兰”(14)、“周传瑛”(14)、“官僚主义”(10)、“昆剧”(9)、“昆曲艺术”(9)、“昆曲”(9)、“传统剧目”(7)、“朱素臣”(7)。以上的词汇较常出现,中心性大于0.1的为关键词的关键节点,因此“戏曲改革”(5)虽不在前十关键词,但仍为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点。该表格切中肯綮的反映,《十五贯》的研究探讨较多的是戏本内的主要角色熊友兰,以及改编版负责“况钟”角色的演员周传瑛相关的研究。同时,以对朱素臣的传统剧目改编的研究也较多,并且文献中,广泛认为《十五贯》对戏曲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我们直接观察文献思路不同,根据此表而言,关键词并非只是展现了哪个话题的讨论性较强,它强调的乃是《十五贯》文献中的研究前沿热点。

1956年版《十五贯》自问世以来,成功地创编引起了广泛好评,是首个政治与艺术两者成功结合的传统剧目改编作品。其研究数量、范围、成果、范式、影响都可说是整个戏曲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从对《十五贯》作品的评价,到整个现代昆曲发展的理解;从该剧目在中国昆剧史地位的勘定,到戏曲文学领域内价值的阐发;从改编历史的梳理,到参与者的考证;从思想的探本究源,到影响昆剧传播的条分缕析……《十五贯》研究呈现出日趋丰富深化,也日趋成熟全面的状态。

但根据citespace的关键词聚类,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研究围绕十个聚类分别为:1、朱素臣,2、昆剧,3、戏曲改革,4、折子戏,5、昆曲,6、周传瑛,7、传统剧目,8、文学作品,9、戏曲传播。笔者经过对文献的整理,剔除其中相关并且重叠的部分,总结出四个分类。对于我们研究《十五贯》相关文献代表而言,代表的就是:

其一,以清初朱素臣这个关键词,以及传统剧目和戏曲传播这两个关键词的聚类为代表。这一类型的文献体现了近八年来,我国学者就《十五贯》社会背景方向和创编结构角度展开了多维度、多角度探讨的赫然成果。

在创编结构研究方面,社会背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一部分学者认为剧本结构和社会背景方面的“推陈出新”,导致了剧目结构本身的成功创编。洛地的《〈十五贯〉的回顾和思考》、黄静枫的《昆剧〈十五贯〉的“召唤结构”与其在“十七年”接受的三重维度》、周涛的《〈十五贯〉与“十七年”戏曲剧目的改编机制》和丁胜的《昆剧〈十五贯〉平议》中都将昆剧《十五贯》的成功改编与戏曲改革运动挂钩,再证1956版《十五贯》是传统戏曲成功改编的代表性作品,是“十七年”时期戏曲改革运动的重要成果。傅谨在《昆曲〈十五贯〉新论》以还原历史的客观立场更进一步评价了1956《十五贯》创编的成就与得失,为笔者提供多学科视角。

与上述研究相应的,徐宏图的《昆曲〈十五贯〉补录》亦撰文认为时代背景对演出情况具有直接影响,但考察昆曲《十五贯》的本身的改编结构,对该版的创编成果质疑。

毋庸讳言,参考此类研究可为归纳《十五贯》的创编模式提供理论基础。这些研究皆肯定《十五贯》成功的演出情况,但在结构上的创编是否成功存在互悖观点,

其次,#周传瑛#昆剧昆曲的关键词相关的研究,集中主创演员以口述方式还原《十五贯》创编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评述《十五贯》在昆剧发展史的地位影响,是《十五贯》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在这类研究中,皆为回忆录性质的专著,或以口述史的形式留下创编史细节挖掘的文献线索,这类专著有:《昆剧生涯六十年》(周传铮口述、洛地整理)、《丑中美——王传淞谈艺录》(王传凇口述、沈祖安、王德良整理)。上述文献,无一例外地把其中一个关注点投向“十五贯创编模式”,为十五贯音乐创编模式提供文献参考,进而为创编过程还原提供丰富材料。与之类似,许多学者进行了创编过程的历史还原研究。徐宏图的《从“传习所”到〈十五贯〉纪念“昆剧传习所”诞生100周年》和傅谨的《周恩来有关昆剧〈十五贯〉的讲话还原》爬梳了《十五贯》所属昆剧团的前身剧团“昆剧传习所”“国风剧团”的发展历程。且都将《十五贯》视为昆剧发展不可绕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此外,陆萼庭的《昆剧演出史稿》和胡忌、刘致中的《昆剧发展史》皆提到了该剧在昆剧发展史中的地位,厘清《十五贯》对昆曲发展做出的贡献。将《十五贯》创编视为昆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里程碑事件,并以昆剧为研究对象,将昆剧发展情况和演出市场关联,考证有据,值得参考。

上述借助关键词贡献图谱浅析了十五贯研究热点,接下来参照关键词突现图谱探讨一下前沿热度。再次以所选文献,以该软件根据关键词出现最早被提及的时间和最晚被提及的时间做出了关键词突现分析。其中最具中心性的前25个关键词如下。

“昆山腔”“传统剧目”“巡抚衙门”“汪世瑜”“折子戏”“昆曲艺术”“官僚主义”“十五贯”“白话小说”“明传奇”“文化遗传”“戏曲改革”“推陈出新”“梅友兰”“传奇”“苏州派”“王传凇”“朱素臣”“戏曲艺术”“宋元话本”“六十年”“沈世华”“昆曲”“传播”“昆曲电影”。这些关键词较早被研究,不难发现,这些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皆出于1956年,从时间跨度上解读,热度词汇皆出自该剧首次出演的年份,1956年后关于《十五贯》的研究少有创新,因而少被提及。可见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基本承袭之前的研究基础其。

基于上述关键词突现的时间与该剧的正式演出的时间重要关联,经过与高频关键词的对比,突现图谱中呈现的关键词与上述高频关键词高度一致,也与划分的几大聚类的主题一一对应。因而,从中可以指出,十五贯中的热点话题与前沿话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结语

《十五贯》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诞生之初的时代影像,是全国戏曲改编创作中心转型的重要标志。

本文对某些含义相近的关键词进行重组聚类,并在时间维度上直观地呈现了关键词聚类的时间线分析。如在关键词聚类分析中,可以看到聚类#3戏曲改革一直贯穿始终,受到学者关注。根据CiteSpace的数据分析,体现了昆剧《十五贯》仍保留着研究热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本研究仅检索了CNKI数据库,因此纳入的文献数据可能不够全面,仍有一定局限性,但,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的原生支持能够保证本研究结果相对客观、真实。

【参考文献】

[1]徐宏图.从“传习所”到《十五贯》纪念“昆剧传习所”诞生100周年[J].中国戏剧,2021(12):29-31.

[2]张一帆.略述清宫中的昆剧《十五贯》折子戏[J].故宫学刊,2021(1):295-304.

[3]张一帆.《十五贯》引发的新中国司法工作讨论[J].百年潮,2021(7):93-96.

[4]丛海霞.《十五贯》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5):113-118.

[5]姜来.昆曲电影与昆曲电影化——1956年昆曲电影《十五贯》的电影化研究[J].民族艺林,2020(1):39-44.

[6]黄静枫.昆剧《十五贯》的“召唤结构”与其在“十七年”接受的三重维度[J].戏曲艺术,2019,40(3):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