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古诗词歌曲《青玉案·元夕》艺术指导层面的分析研究
2024-10-19程雯
[摘要]《青玉案·元夕》是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原词乃宋代代表性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所作,歌曲的旋律是由我国近代炙手可热的作曲家李砚所谱写,他的作品涵盖了传统及古诗词音乐作品,尤其近年来他的创作更集中在古诗词歌曲的创作,包括本文要研究的《青玉案·元夕》,还有《白头吟》以及《凤求凰》《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等歌曲,均是李砚的代表性古诗词歌曲。本文将从作品创作背景入手,分析研究其艺术指导之于音乐性展现的重要性,对演唱环节的辅助及推动。
[关键词]《青玉案·元夕》;古诗词歌曲;艺术指导
一、作品创作背景简介
(一)我国古诗词歌曲创作概况
我国拥有悠久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诸多朝代变迭,地域幅员辽阔,孕育出了众多风格迥异且意境精深的古诗词文化,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文化艺术。由古至今诗、词、歌、赋被誉为文人骚客的基本素养,讲求的是古人那“琴、棋、书、画”样样皆通。
古诗词歌曲的构成,无外乎“诗词”与“音乐”两个基本部分,诗词的韵律、美感,与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相结合,再借由钢琴这件乐器进行艺术指导的丰富及加工润色,最终呈现出来的“合辙押韵”就更能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切中其对诗词及音乐文化的爱好关切点。
对于古诗词歌曲而言,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点,无非两种方式,一为钢琴伴奏,这种艺术指导方式更为便捷,一人一琴,经验足够的艺术指导老师便足以担任起此重任,以钢琴这件乐器来推动歌者的演唱质量,琴、人结合,产生最好的表演效果。二十使用更为复杂的配器手法将歌曲编配为管弦乐团的伴奏,其优点是更为气势恢宏,能将作品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但就相应要求歌唱者有更为强劲的实力,以“抗衡”管弦乐团的声势气场,两者结合方可产生优于纯钢琴伴奏所能达到的质量。
本文要研究的《青玉案·元夕》艺术指导层面的分析伴奏谱子是使用了邓垚与白栋梁编配的钢琴伴奏版本,是最常被使用的版本之一。想呈现出更优美深远的意境,就需要仔细研究其作品的艺术指导,吃透艺术指导的重点及细节,与钢琴伴奏紧密结合,更好地表现作品前半段的婉转低吟及进入行板速度后更趋激昂奋进的部分,让演唱者得到最佳程度的辅助与加成,更好地呈现出作品主旨。
(二)作品词曲作者简介
1.辛弃疾
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到战国后期楚国新出现的楚国文化代表的《楚辞(骚体)》,再到汉乐府诗,魏晋前后“建安七子”、三曹、阮籍、嵇康的抒情五言诗,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到唐诗、宋词。宋词中又注意分为两个大的派别,分别是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人,与李清照的婉约派词风大相径庭却又交相辉映。
辛弃疾流传下来的词作多达六百多首,其中最知名的词作包括《青玉案·元夕》《白头吟》《凤求凰》《青平乐·村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其中前几首均被改编为了近代的古诗词歌曲,可谓颇受近代作曲家的喜爱。
辛弃疾的一生波折坎坷,他生性刚毅,一心报国,青年时参加抗金义军,诸多战阵拼杀,归附南宋后却屡遭排挤,官场也是升贬频繁,在闲居和复任中逐渐消磨掉了满腔报国热忱。他一生愤懑于金人南侵,欲要收入失地,重整河山,却屡屡报国无门,所以词作中既蕴含着“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种不满南宋朝廷满足于半壁江山、不思进取,不欲北伐收复失地的不甘情绪,又有青年时期“八百里分,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豪情壮志,在自己年老却始终报国无门时的“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千古兴亡,百年悲笑”“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的颓丧慨叹,还有细腻且不失柔婉的《青玉案·元夕》中那“东风夜放花千树”“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含蓄委婉、言短意长。是以有清吴衡照对其评价:“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可谓赞誉极盛。辛弃疾的词作风格与个人的脾气秉性息息相关,想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其词作深意,就需要更多地了解词人生平经历,方可“置身事内”地更好地去体会、感悟其词作的魅力所在。
2.李砚
李砚是我国近代炙手可热的著名作曲家,兼任着中国及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流行音乐协会理事,所创作的作品已过百余首,包括《吉祥的地方》《脱贫攻坚战之歌》《吉祥欢歌》等作品都是琅琅上口的旋律,也被选如过两届春晚及北京、湖南、浙江、山东等地的电视台进行表演,拥有极高传唱度的同时,深受乐迷们喜爱。
李砚创作编配及参与制作的音乐作品众多,短短数年间已超百余首,其中荣获省级和国家级音乐奖项的作品就多达39首,他的作品旨在弘扬和宣传、推广我国的传统古诗词文化,为此目标,他创作了大量相关的艺术歌曲,作品涉及诗词方面的,涵盖了汉唐宋等多个朝代及时期,还又有不少作品因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入音乐学院教材并广为传唱,为儿童音乐创作了《快乐的小青蛙》《时间是个大笨蛋》《知道的请举手》等作品,近年来创作了大量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歌唱美好生活的正能量作品,深受好评。
李砚的声乐作品多以民族声乐为主,贴合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运用了大量诗词及民族音乐元素,李砚与辛弃疾的结合可谓不止一首《青玉案·元夕》,他的《凤求凰》《白头吟》也均是取材自辛弃疾的词作。
二、艺术指导之于《青玉案·元夕》音乐性展现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需要良好的伴奏来进行辅助,有条件的歌唱家会更倾向于选用配器及呈现效果更为宏大的交响乐来演绎,最常用常见的方法则是由有经验的钢琴老师来担当艺术指导职责,引领着歌者对作品进行演唱及二度创作。如果没有优秀的艺术指导来助力声乐演唱,那也会有明珠蒙尘之憾,不能让歌者对作品进行更优程度的表现。
(一)《青玉案·元夕》艺术指导中运用到的各类技巧
1.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对营造作品呈示部氛围的作用
《青玉案·元夕》的伴奏中运用到了大量的分解和弦音型,在第一个呈示部部分,起到了良好的烘托作品该段落氛围的作用,如果能演奏得当的话,可以做到若西子般“增一分则肥、减一份则瘦”的恰当程度。分解和弦相对柱式和弦而言,更适宜被用来表现柔情的、委婉的情绪,以“娓娓道来”的口吻将作品缓缓铺陈而出。比如作品的引子及5小节末拍开始的主题句子,基本上左手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区跨度都不大,在一个至一个半八度左右,没有更为强烈的层次与情绪对比,如同小溪般潺潺而出,流入听众心扉。
作品的第一部分主题,使用的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主的分解和弦伴奏节奏,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画面感逐帧呈现于听众脑海当中。这部分间或使用了少量的八度音程及转位三和弦,为作品的伴奏部分增添了更多变化元素。
到了“宝马、雕车、香满路”时,以更宽泛的音区支撑起了此句与“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的音乐意境与前二句的对比差异度。这里的伴奏音区,已然跨越了四个八度左右,低至大字组,高至小字三组。以更大幅度的跨越式经过音区将作品的情绪推动至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第二部分情绪更为激昂的部分过后,在更深挚地抒发自身所要诉求的情感,歌者演唱“啊”字时,艺术指导部分变为了节奏音型更为密集的,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多以前八后十六及四音一组十六分音符密集出现的方法来衬托歌者那澎湃而出的情感。接下来的再现的柔板部分更是使用了由密至疏的伴奏音型,在演奏中一定要配合好歌者情感张力的变化来进行艺术指导部分的加持。
2.大量八度和弦及音程对推动作品展开部分的作用
作品中运用到了很多快速八度音程断奏及连奏技巧,在第二部分再现歌词时,随着歌曲意境的改变,速度从开头的柔板变为行板,艺术指导部分也把织体变为了更具流动性的八度音程断奏,在演奏中可以加入四四拍的强弱节奏型,赋予作品更多的律动感。
从第二部分歌词“东风”进入后,伴奏右手部分变为“一、四、七”拍出现重音,类似于tango节奏律动感的节奏型,为歌唱部分更为平和准确的节奏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元素。
这部分的八度技巧,需在演奏中注意对掌关节的把控,“抓住”八度距离的音程,让1、5指指尖,第一指节,保持好触键角度,双手更好地表现5指触键重量,亦即将左手根音和右手冠音展现出来。该段落由于是大量十六分音符构成的,总体速度较快,需要良好的耐力来把控质量。需要保持好手掌、手腕、小臂的触键角度及发力方式,再以大臂的三角肌带动整体手臂手腕手掌,协同完成弹奏。在钢琴八度技巧演奏中我们常以“拍篮球”来形容触键后手掌与手臂感受“反弹”力量,要学会有度的松弛,方可更精细化地控制这部分的演奏质量。音量层次不可过强,以免影响到歌者的演唱部分。
这部分的左手部分的八度弹奏,是较为密集的,可针对性地做一些八度技巧训练,如八度的音阶或半音阶跑动,三、六度的八度音程跳跃,提升触键精度,保障演奏过程中快速变换触键位置时的准度。控制好八度的掌、腕、臂协同运动,维持手掌、手腕和小臂在近乎于一个平面上,除1、5指外的非触键手指自然弯曲,寻求自然反弹之力,让自己连续弹奏八度的耐力得到保障,从而保障整体演奏质量。发力时注意力量的传导过程,由大臂的三角肌始,逐步传导至肘部、小臂、手腕直至指尖,整个过程要连贯融合,一气呵成地将力量透于指尖。在处理切分节奏时,如首拍的最后一个十六分音符与次拍的前一个八分音符延音线,节奏要尽可能地精准,不然会影响到歌者的韵律感。类似位置的重音表现也要切合作品意图,不可轻易自主增加重音表现,此处要很好地为第二部分的演唱奠定好歌者的情感基调。
3.各类琶音技巧对作品塑造音乐形象时的白描作用
在钢琴这类键盘乐器中,之所以会以“琶音”这类民族弦乐器的技术名词来定义,是因为琶音这种技巧所能带给钢琴的特殊听觉效果。琶音很适合用于表达委婉、柔和的音乐意境,《青玉案·元夕》的钢琴伴奏部分不论是左手还是右手都使用了不少这种技巧,比如引子部分的下行快速装饰倚音,“更吹落”的“落”字上右手八度大和弦的琶音,类似的位置还有12、13、19小节等;在左手的分解和弦及柱式和弦也有使用琶音来塑造音乐形象的。这里的琶音很好地“白描”出了一位郁郁不得志的人,倚栏远眺,在看似热闹非凡的上元节夜色,与那满城灯火相悖的,孤单寂寥之感。
在本首作品中,使用的有单手和双手的琶音两种技法,比如35小节右手上行的长琶音,短短四拍之内将右手音区从小字组的a一口气推动到了小字三组的e,衔接之后36小节的Ⅵ级转位三和弦,正好配合着左手的下行八度音程,做一个反向拉扯对比,很好地将第一个“啊”字抒发了出来。
在实际演奏过程中,表现这类琶音时,要注意触键的弹性,不可不分层次地全都弹强,而是要有强弱触键区别,一些右手5指的结束冠音,和左手琶音和声起始的根音,都可以做刻意的“pocoaccent.”略微些许地做重音处理。既要保持好第一部分整体的哀婉柔和音乐形象,不宜过强过于突兀,又要做到灵动活泼,不可死板处理。
(二)作品过渡及炫技段落的处理
1.过渡性段落
在本首作品中,存在一些“过渡性”段落,首先来说,这是一首声乐作品,必定在作品结构中会存在艺术指导部分的前奏、伴奏以及尾声结束句,可以给予歌者一些休憩调整的时间。加之歌唱声部乐句中出现的旋律结束时值绵长的音符,如,“树、雨、路、夜、舞”等,合辙押韵地配合着伴奏部分钢琴的小经过句,可以很好地烘托音乐气氛。
在任何的音乐作品中,不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总会遇到或歌者或演奏者的单声部、单手长时值音符,这时候就需要一些侧面的“填补”,让那个长音符不显得单调和乏味。这些过渡性段落及句子,也会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元素,推动着作品情绪进一步递增或递减。
2.炫技性段落
本首作品中对于歌者的要求还有一个特殊的炫技性段落,即35小节开始到“啊”字,这一个看似简单的字中需要歌者以饱满的情感、扎实的技巧、充足的气息支撑作品推动至高潮部分,此处也出现了全歌最高的音,小字二组的G。而且要持续长达五拍之久,更重要的是这里通常的处理是一句,一口气,从41小节的末拍要持续到44小节首拍,长达十拍之久,又是在持续“cresc.”渐强情绪的推动下,非常难把握。技术能力更强的歌唱家甚至会从39小节末拍开始就不再换气了,将“炫技”进行到底,现场表演的话更具震撼力。
此处的艺术指导部分,要多注意对双手柱式和弦的把控,要力度到位但不喧宾夺主,既推动歌者的情绪逐步递增至全曲最高潮,又能很好地“克制”住自己的表现,把主舞台留给歌者。在演奏到40小节的左手一、三拍三连音时,节奏元素的运用也为作品前面那些八分及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配合着最后一个“啊”字,艺术指导部分的节奏更趋复杂,也更有凝聚力和张力,要呈现出一种不和谐的“拉扯”“压迫”感,极致地抒发出自身的情感倾诉。
结语
当今社会于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更趋重要。近年来,出现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提醒我们要关注传统文化,尤其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包括我们的古诗词文化。所以,包括李砚在内的新时代作曲家,将现代作曲技法与我们的古诗词文化结合在一起,能够发展声乐艺术的同时,兼顾对我们古诗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本文通过对《青玉案·元夕》艺术指导层面的分析研究,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本首作品,在演唱时能与艺术指导完美融合,为听众和乐迷呈现出作品的最佳表演质量。
参考文献:
[1]贾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8.
[2]何珏.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角色担当[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李娜.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
[4]程彬.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07,(11):96-97.
[5]王盛.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J].音乐大观,2013,(0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