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三首幻想曲》单簧管演奏要点分析
2024-10-19王海波
[摘要]舒曼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三首幻想曲》在众多单簧管演奏曲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对这首经典作品的风格特征和演奏要点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该乐曲,并帮助我们更好地演奏和欣赏这部作品。本文将首先解析舒曼创作《三首幻
想曲》的背景,其次对曲目的结构进行详细剖析。接着,从幻想性、对话性和旋律性三个方面,讨论作品风格特征。最后,以歌唱发音与气息把控、钢琴合作技巧选择两方面切入,剖析演奏要点。旨在为学习和演奏这部作品的单簧管演奏者提供宝贵的指导。
[关键词]舒曼;《三首幻想曲》;单簧管演奏
罗伯特·舒曼(1810-1856)为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德国浪漫派特征。《三首幻想曲》是他生活在德国德累斯顿时所写的一部歌剧。那时,德累斯顿正值政局不稳,舒曼在这段时间里写下了大量的室内音乐,其中有钢琴、弦乐器和风笛等。目前国内关于舒曼《三首幻想曲》的研究却很少,因此,笔者以舒曼的《三首幻想曲》为研究对象,从其音乐的特点、弹奏技巧等几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为今后的钢琴创作提供借鉴。通过对舒曼音乐的音乐特点及弹奏技巧的讨论,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舒曼的音乐,提高学习能力与表演质量。
一、舒曼《三首幻想曲》创作背景
19世纪,法国革命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此期间,各种思想观念迅速膨胀,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个性与国家意识。这股潮流还在乐坛掀起了剧烈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人们已摆脱了古典音乐的典雅与缜密,大胆地进行了大胆的开拓与革新,从而使浪漫主义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浪漫主义创作者的音乐中洋溢着强烈的个性情感,表现出对自然的眷恋与憧憬,极富创意与想像力。激烈、奔放、奔放是其音乐艺术的典型特点。在这一时代,《三首幻想曲》被认为是一篇优秀的浪漫之作。
《三首幻想曲》原为舒曼在一次朋友集会上即兴创作产物,之后被改编为竖笛的乐曲。它与舒曼二子的诞生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使得他对人生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与领悟。舒曼本人在文艺方面也颇有造诣,所以他的《钢琴奏鸣曲》既体现了人民对浪漫的渴望,又在其上注入了浓厚的文艺气息,使其在感情上显得更为细致、饱满。此外,该曲曾被众多音乐人进行过重新演绎,包括双簧管,小提琴,大提琴等不同版本。
二、舒曼《三首幻想曲》结构分析
(一)第一首结构分析
《三首幻想曲》的第一首结构为许久未见的单三部曲式,如表1所示。整首乐曲的乐句之间呈对称结构,且乐曲的段落划分较为明确。A段由a和b两个乐句组成,a乐句有10小节,b乐句有11个小节。a(10)句通过使用a小调的主和弦来确立调性,以柔和的琶音作为引子,引出人们的幻想。而b(11)则是以一首由钢琴与黑管交错而成的下行曲调,表现出一种流畅、充实的感觉。特别是17节用大跳跃的纯八度来表现紧张的情感。之后,又以逐级下降的方法向下延伸至b级。b级以上从a小调出发,再到d小调,运用非调的技巧,营造出一种宁静、空灵的美妙的音乐世界。重现部分以a小调为起点,用连绵不绝的和声将A部分的旋律与节奏重现出来,只在装饰音的地方做了一些改变,将a段的变换重现出来,这既让作品的结构更为紧凑,也让情绪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提升。在结尾处,作品以主要基调的基调音结束,完成了对主题的总结与凝练。
(二)第二首结构分析
第二首《三首幻想曲》也采用了简单的三步曲形式,由A、B和A1三段构成,见表2。A段是以A大调作为基调,在结束时用了一段A大调。黑管以向上七度进入,在G至F音间展开,a、b为具有类似旋律的平行短音,与头一段的行进路线一致,但行进路线发生了变化。第一句a1以主要的主音和音结尾。B段为同节的次级主旋律,以F大调为基调。整段旋律平缓、舒缓,最后以F大调为主音结束,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整体架构。A1段是“重放”,它是从A段A、b两个句子的第一段中提取出来的。旋律上,由升C调过渡到B调,最后定格在A大调,与A部旋律相呼应。乐曲的尾声以A大调结束,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三)第三首结构分析
第三首《三首幻想曲》也采用了三个乐段,作品分为A部分、B部分和再现部分,见表3。A部分使用A大调为主音,旋律部分与伴奏部分按相反方向前进。黑管由上而上,在达到高音A之后,以波动的形式向下移动,第五节继续上升。需要注意的是,结尾部分共有30个段落,在这30个段落里,运用了一段长线条的曲调,而在这段时间里,则是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与之交错,一前一后,将结尾处的力量逐渐提升,最后以一种气势磅礴的姿态收尾,让整首曲子变得充满力量感。
三、舒曼《三首幻想曲》特征分析
为精准把握舒曼《三首幻想曲》演奏要点,需要对其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具体而言,舒曼《三首幻想曲》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幻想性特征。第一部幻想曲用一种叙述式的手法来唤起对往事的遐想。整个乐曲的风格柔和、平滑、动感十足,在弹奏中要力求声音的最完美,旋律要连续、完整。全曲柔和有力,把舒曼浪漫梦幻的风格推向高潮。第二部幻想曲表现出一种宁静、放松的乐曲基调,表现出它的幻想感。特别是在B段,黑管与钢琴的交替与重叠,表现出一种追逐与被追逐的态势,并将活力延续至最后。第三部幻想曲表现出热烈的气氛,在平稳的前两个音轨中,最后一个高潮,情感波动最为剧烈。曲调的跨度与强度的变化,始终引导着观众的感情,把人的心情由谷底推向高潮,营造出一种热情高涨的气氛,使人置身于梦幻的天地之中。
第二,对话性特征。在第一部幻想曲中,清楚地表现了乐曲的“对话性”。黑管与钢琴以持续进行的和弦与琶音进行对话,其和声在大、小的变化中不停地转换,仿佛两个人用着不同的声调在交谈,让人顺着旋律,陷入到罗曼蒂克的遐想中。第二部幻想曲所采用的对答型曲调、回转性节奏,使整部作品洋溢着一种生动的气氛。第三部作品中,对话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大、小之间的变换。如A部分第5小节采用了切分、八分音等节奏型,使演奏主体交替变换,丰富了乐曲的情感。
第三,旋律性特征。第一部作品的A部分,a行的主和部以a小调开始,并使用了一种慢而低的三个音符的旋律。在b段,黑管的加入,使主题由低到高,再由低到高。在B部分、C部分,曲调转为平缓,声调下降到A,引起情感上的波动。第二部作品运用了“拱桥”风格的基调,但是整个作品的气氛比较放松,比较生动。第三部是感情最强烈、感情最丰富、情感最丰富的一部,而在结尾处,则有一种压抑已久的情感迸发而出,让人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四、舒曼《三首幻想曲》演奏要点
(一)发音与气息控制
在舒曼《三首幻想曲》的单簧管演奏中,演奏者应巧妙应用发音和呼吸技巧,将内心情感转化为声音,并运用专业的艺术技巧,以创造动人的歌唱感,实现人声无法达到的效果。
首先,通过知名演奏家的表演分析发现,更多的演奏家致力于在单簧管演奏中创造歌唱的美学表达。其原因在于舒曼的《三首幻想曲》极为注重歌唱性,即通过应用演奏技巧,表达出舒曼《三首幻想曲》的情感,达到动人心弦的效果。这对演奏者的发音和气息控制要求极高。例如,第三首幻想曲的第85小节后,进行了第二次加速,演奏者应有效控制气息,并积蓄情绪,在尾声中爆发。在演奏长音时,特别注意音准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颤音问题,使声音具有共鸣性与共振性,从而创造出类似美声唱法的歌唱感。
其次,演奏者应保持正确的嘴型,增强口腔的控制力。例如,第二首幻想曲中,B部分第27-34小节,由9组三连音构成,演奏者应以半音阶上行的三连音演奏。此过程中,演奏者应控制好音准,使演奏具有流畅性。
最后,演奏者应加强横膈膜的运动能力,使呼吸变得低沉有力;演奏者应加强合理控制呼吸的能力,使声音更加连贯,特别是在进行渐进或跳跃音程时,如第一首幻想曲中,28小节后,和声大小调式与主旋律的大小调式不严转换,需要演奏者的手指随着呼吸的流动缓慢而放松地上下运动,将情绪推向高潮,从而实现最动人的演奏效果。
(二)与钢琴合作技巧
在三首幻想曲中,单簧管与钢琴相互配合,形成了流畅的音乐流动。因此,再演奏中,应高度关注两者之间的配合。
第一,注重节奏配合。单簧管演奏者可以通过动作提示来指示节奏,例如在节拍上做出动作或用乐器的摆动来提示。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进行眼神交流,确保两者之间的配合无误。必要情况下,演奏者应在合奏训练中,提前在钢琴谱上做好标记。需要注意的是,单簧管和钢琴具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但在合奏中需要相互融合,以创造出更加和谐的音乐效果。演奏者们应该注意彼此之间的旋律和音量,想象画面,与钢琴的演奏进行配合。例如,在第三首乐曲中,需要展现出热情激昂的情感,演奏速度为160。与第一首乐曲和第二首乐曲不同,第三首乐曲第35-38小节(谱例1)中,旋律上行且渐强,演奏者需要在节奏、力度上进行精准把握,使乐曲情绪与第一首乐曲和第二首乐曲形成鲜明对比,给听众以充满希望和激情的感受。
第二,注重音色配合。单簧管的音色具有独特的纯净和情感丰富,不同的音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力。在与钢琴的合奏中,需要注意将两者的声音相互融合,创造出和谐的音乐效果。例如在第三首乐曲中,中段B段在调性上与伴奏芝体结构上与A段构成对比,调性上从大调转为小调,形成了鲜明的大小色彩对比。同时,演奏者应注意在特定乐句中保持钢琴高音部分的弱(pp)音量,以营造出安静而忧郁的效果。例如,在61小节时,钢琴的织体变为全音符,与单簧管的第一拍完美匹配,以确保两者同时发声并且柔和地进入结尾。
第三,注重音准的融合。在第二首乐曲中,钢琴演奏的三连音和单簧管的旋律节奏不同,这需要注意控制速度并准确演奏旋律。演奏者可以通过反复排练和彼此的互动来培养默契,确保旋律的配合。例如,在第三首乐曲79-84小节(谱例2)中,音乐渐强,将情绪推向最高点。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在之前的速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速,并考虑与钢琴演奏者之间的配合,需要两位演奏者在旋律、速度上进行磨合,以共同将旋律、情绪推向高潮。
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奏中,演奏者们需要注意彼此的音量,以确保整体音乐的平衡;在音量转换时,特别是在音区转换时,保持音色稳定和气息持续非常关键。为进一步展现乐曲情境,演奏者应通过想象画面,与钢琴的演奏进行配合,以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结语
舒曼《三首幻想曲》不仅是一部经典的钢琴作品,更是众多音乐会、音乐节上经常出现的一部作品。因此,对其音乐特点及弹奏要领的剖析与研究,无论是在音乐教学还是在表演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从音乐的构成出发,对《三首幻想曲》的音乐特征进行了细致的论述,着重于它的幻想性、对话性以及音乐性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另外,本文亦会就其在演唱时所使用之发声与呼吸之方法,与钢琴之配合等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对舒曼的作品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以期对广大的听众和演奏家有所启发,提高该曲的演奏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叶青.舒曼-李斯特作品Op.25No.1“奉献”音响版本的可视化对比[J].当代音乐,2023(10):119-121.
[2]翟星星.约尔格·威德曼单簧管《幻想曲》演奏难点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3(3):115-121.
[3]于鹏.罗西尼单簧管《引子、主题与变奏》演奏技法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3(3):152-158.
[4]吴晓虞.论舒曼《三首幻想曲》单簧管版本的风格特征与演奏要点[J].黄河之声,2023(16):10-15.
[5]郭新,魏明.从作品曲式的框架分析到音乐元素运动逻辑的解读——对罗伯特·舒曼《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的教学笔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3(1):75-88;167.
[6]李静,郝洁.探析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以舒曼李斯特为例[J].黄河之声,2023(15):90-94.
[7]董云峰.室内乐《三趣——为单簧管、长号、大提琴和钢琴而作》创作技法解析[J].西藏艺术研究,2023(3):56-64.
[8]贾冬梅.浅谈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青年爱上少女》的创作风格及演唱技巧[J].黄河之声,2023(13):116-119.
[9]向洋.陈银淑《单簧管协奏曲》中声音表达与多维参数的互文关系探赜[J].音乐探索,2023(3):111-121.
[10]樊永晔.浪漫主义时期德国钢琴作品中的文学特征解读——以舒曼《阿贝格变奏曲》为例[J].黄河之声,2023(1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