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让我痛哭吧》音乐背景结合声乐教学法
2024-10-19张梓烨
[摘要]《让我痛哭吧》是亨德尔的歌剧《里纳尔多》里主角阿尔米列娜在被拘捕后感叹自己不幸的命运咏唱的。歌曲的层次感鲜明,由宣叙调转咏叹调更能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满足了听众听觉上的享受,这首作品是对于学习声乐者用于练习气息和把握情感的作品,也是学习美声方向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曲目之一。这首作品是亨德尔对歌剧以情感表达和人物刻画来作为重点,主人公的内心色彩通过演唱而表达自身的心理活动,这首作品受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在演唱作品时要进一步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这对歌曲的情绪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让我痛哭吧》的演唱特征和创作背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人们对歌曲的欣赏能力和感受歌剧的魅力。
[关键词]《让我痛苦吧》;创作背景;声乐教学
一、背景,作品介绍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是巴洛克后期德国作曲家,亨德尔与巴赫是同年出生,他们都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作曲家[1]。亨德尔从小喜爱音乐,他通过刻苦努力学习很快掌握了各种乐器的演奏和作曲的技术。亨德尔虽然是一个德国人,但他的音乐生涯几乎全部是在英国度过的,取得了英国的国籍并且在英国去世。亨德尔的创作非常广泛,歌剧、清唱剧、各种器乐都具有重大的成就。他在前期的创作主要是歌剧,一共创作了46部歌剧,后期则是转向了清唱剧的创作。在清唱剧的领域中亨德尔取得了极大成功,他赋予这种体裁新的生命,他的伟大创作也一并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的作曲家。亨德尔的音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方式表达了巴洛克时期的先进思想,并以这种宏伟的音乐风格特征,预示了主调音乐风格的到来。《让我痛哭吧》选自亨德尔的歌剧《里那尔多》,剧本由罗西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塔索的同名叙事诗所改编。歌剧讲述了十字军战争时期,巴勒斯坦的圣殿骑士里那尔多爱上了贵族少女阿尔米列娜,《让我痛哭吧》(Lasciachiopi-anga)是里那尔多在花园里悲叹自己不幸的遭遇时咏唱的。歌剧作曲家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之一,生于德国祖籍英国,世界著名的钢琴家贝多芬曾经说过亨德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从这也能看出亨德尔对意大利歌剧有着非常伟大的贡献。亨德尔是巴洛克后期的主要著名作曲家,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歌剧的创作上,他发展了很多人会关注的交响乐协奏曲,在意大利歌曲开始从巅峰走向衰落时,当时的歌唱只是注重演唱技巧而忽视了演唱的真正意义。亨德尔的作品从配器到旋律都特别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物的生动性和内心世界,该歌剧个性的创作和巴洛克表演风格也较为显著,其中的咏叹调是用来表达歌剧的悲观精神。
二、曲式分析
全曲结构为单三部结构,主调为C大调。每个乐句采用的音乐素材不同,乐句的小节数亦不相同,后期加入转调。a乐句采用辅助音、同音反复和经过音构成,节奏形态采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构成,其中八分和十六分休止符的加入,不仅体现了乐句内部的停顿感,也使得音乐情感更加突出。在b乐句中,转入F大调进行,在沿用前面的音乐素材和节奏形态的基础上,加入下行四音列和临时变化音,丰富了和声的色彩性。从d乐句开始,节奏开始引入切分节奏,丰富了全曲的节奏形态,随后的两句在高低音区之间不断变化,丰富了全曲的音响效果。在第27小节中将严格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相结合,推动了乐思的发展。最后有八个小节的过度连接,钢琴伴奏主要采用柱式和弦和音程化形式构成,起到承上启下、过度连接的作用。最后三句为并列句式,均为异质性材料构成,在前面音乐主题和节奏形态的基础上,转入高音区陈述,节奏形态也加入附点形式,最后二分时值的加入以及a小调灰暗色彩的呈现,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的同时,也表达出主人公的不幸,全曲乐段类型为对比、非方整、转调型乐段。这首作品是意大利歌剧中常见的模式,也是属于反始咏叹调模式范畴。
该作品的前面首段部分选用了宣叙调来作为开始,选用叙述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1到12小节是c大调,拍子是4/4拍,旋律大多是四度或五度的方式来呈现,宣叙调是为了让听众明白故事发展的走向,宣叙调的伴奏织体也是比较简单的柱式和弦来伴奏的。宣叙调也为作品的第二部分奠定基础。从该作品音乐上的力度来说,并没有过度强调渐强或是渐弱这些细节的变化,而是重点强调“阶梯式力度”,这是巴洛克时代比较常见的音乐特征,这种特征既可以使单独章节维持在同一种情调之内,又能够通过章节的对比,来突出明显的对比差异,这种音乐的特色就是巴洛克时代音乐所具备的普遍特性。作品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是选用咏叹调来展开故事的情节,以便为了渲染歌曲中悲伤的情感。该作品的本部分第一小节选用弱章节来进行开头的模式,接着以和声伴奏的方式来推进旋律用来渲染气氛,同时速度也发生了明显改变,由andante转到larghetto的变化,展示了故事情节的变化。该部分里的咏叹调结构以小型的复三部曲为主要形式,调性以F到C到F转换来凸显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模式,中段运用小调d又再来体现凸显第一部分,后来的重复和前面也形成了感情对比。
三、声乐教学及演唱处理
艺术的领域充满了智慧、逻辑及感性。探索自身机能的同时去探索未知以及敢于触碰未知是学习声乐者建立一流演唱能力的关键。在学习这首作品后,让我受益匪浅[2]。我们作为声乐学习者,应珍视人类嗓音的无限潜能,在勇敢接受新理念的同时建立切实、有效、科学的方法,形成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在保证声音舒适、自然、有艺术表现力的原则下,任何于声音表演上的新尝试都值得鼓励。
科学的发声方法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也可以帮助声乐学习者少走弯路,树立正确的发声理念、发声机理和声音方向概念。声音教学这一教学体系,将帮助学习者在共性与个性兼具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声乐的学习是一个“正式”的过程,不论是专业学生和业余学生都需要在老师的系统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研究,“混声唱法”“咽音唱法”“面罩唱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全身心运动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我们唱歌一定得具备身体兴奋感与气息系统,咬字系统互相协调结合,而不是单一的研究其中一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声乐学习者取得声音的进步与声音质量的提高。
“全身心运动”几乎覆盖论除单纯声音技巧之外所有与唱歌有关的因素。这其中包括骨骼结构、肌肉运动、神经系统、心理因素、客观的物理因素、形体习惯因素、饮食习惯、行为习惯和精神状态等。通过深入地研究思维模式的全身肌肉运动状态对声乐学习、表演的影响,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从学习到演唱的过程无一不是全身心作用的结果。这种认识将带领声乐学习及表演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也就我们所追求的三维立体的声音。三维立体声音包括三维立体声音的建立以及三维立体声音在歌唱的应用。三维立体的声音是指音源震动产生的声音经过身体的协调、平衡以及咬字系统不同方向接音咬字的的运动轨迹所形成于表象感官上的声音。要让人的接音能力分离细致到某一具体咬字空间点,需要借助全身肌肉意识以及气息系统、咬字系统的紧密结合。虽然去建立这一体系并不容易,但是,这种三维立体的声音分离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声音效果和听觉体验。细致的声音丰富了声音的空间层次,使演唱的作品富有艺术表现力,有质量地延长了歌者的艺术生命,甚至对因不当使用嗓音造成发声障碍起到了根本性的改善[3]。舞台表演作为美声演唱不可缺失的三要素之一,其对于美声演唱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美声演唱是当前中国流行音乐的主要表演形式,受到诸多音乐爱好者的追捧,但是美声演唱的表演者更应该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自己的第二创造力,舞台表演不仅能够提升流行美声表演者的专业素养,更能够充分发挥美声在演唱中的表演形式,是美声演唱行业中极为重要的基础之一。
目前,我们知道的三维立体声音的建立是由音区概念、身体意识、共鸣腔体、真假声连接、声音层次的空间分离、咬字系统、管状通道、气息系统所组成,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这一声乐体系化教育的新理念已初步显出了综合优势。这里总结一下正确的发声姿势。我认为声乐学习可以分为四个感知阶段,第一阶段,自我的感受,声乐“自然”表达能力弱,音乐感受力较弱。第二阶段,不自然,音乐表达能力处于上升期,有一定技术但没有形成习惯,有一定音乐感知力。第三阶段,相对自然,技术变成习惯,初步具备演唱大作品的能力,音乐感受力较高。第四阶段,自然,充分地感受音乐,能较好地利用身体与声音表达音乐,演唱自如。
学习声乐的抽象性给学员带来一定心理上的困惑,这种困惑将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阶段性阻力。充分认识、了解这几个阶段有助于帮助声乐学习者得以顺利进行。声乐学习的阶段概念适应于所有人群,其中包括兴趣爱好者、专业初期的专业歌手已成型和声乐教师。
根据调查,国内能达到第四阶段的歌手特别少。这个阶段是优秀歌者所能达到的一种状态,它有以下特点。第一,具备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运用自如,能达到人、声合一。第二,在演唱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并且将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第三,能脱离老师的指导,并且完全具有审视自己声音状态和分配自己技术状态的能力。
因此,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亨德尔的艺术非常贴近当时的时代,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气息。他为了可以让音乐更加触动人的内心深处,常常在创作中使用简洁的音乐手法打造出听觉上的盛宴,他为了适合多种不同的创作环境和舞台背景,在简单的旋律当中运用了许多的声乐技巧,使得这些简单的音符变幻莫测更赋有色彩,然后形成了一首首流传至今的佳作。他的这些作品也给声乐练习者带来了方便,能让学习者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掌握和运用作品的更多技巧。
在这首著名的经典歌曲中,第一部分是先进入的宣叙调,宣叙调是以类似于说唱叙事的方式,速度自由为后面奠定了情景基础。第一部分的宣叙调与后面的咏叹调截然不同,语气的对比相对明显,节奏比较分明而且自由,以朗读演唱式的方式将主人公的感情呈现出来。
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以咏叹调为主,在转调后第一小节以弱起的方式将悲伤的气氛带入进来,伴奏与旋律的配合更能让演唱者快速进入角色。这首作品对气息的要求很高,有些空拍的地方也是需要声断气不断才能将凄凉的情感表达出来,整首歌曲就是以悲凉的情绪贯穿,演唱者在情绪上的处理也是有一些难度,只有细细品读歌词也会发现在演唱时更容易拿捏情感。这首作品的旋律和结构与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些作品来做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段曲子是连续不断地绵延来发展进行的不间断地运动直到结束,但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一般讲究的是章句分明和乐句均衡对称。整体包含了非常宏伟、庄严和荡气回肠的气概。而这首作品在大多数声音方向的表现,则是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追求人们个性解放爱情来成为主题的创作。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需要演唱者保持有规律性的重音稳定直到全曲的结束,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不需要演唱者作出任何矫揉造作的动作和自我随意的减慢或者减弱。这首作品具有明显的巴洛克风格,演唱者在诠释这首作品时需要严格地注重节拍和速度,拍子的节拍在起拍之后,需要保持在音乐中进行的庄重步伐和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对谱子熟练地理解和把握节奏。其中,“多么地盼望那自由来临!让我痛哭吧!残酷的命运,多么盼望着那自由来临”这句歌词是演唱者在表达整首作品中最具有难度的部分,也是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全曲主要表达了人们对发生在自身的苦难和无能为力。曲子是由f开始的,作者在表达故事主人公激愤的情绪上运用了力度的加强,直到下一句主人公的情绪逐渐平静了下来,下行开始缓慢地进行了减弱。这首作品开始以较为平静的语调进行故事走向,之后便用较为激动的语气去表达在终止低沉的语气上,这部作品在语言的表达上具有色彩丰富的变化,它给观众展现了一个爱情悲剧的开始,作品的中间部分主人公的悲伤和凄凉直到最后主人公明显的情绪上的变化,这都体现了主人公从心生爱慕到绝望这其中的心理和内心复杂情感的心理活动。
四、结语
从全身心运动的本质上来说,声乐表演艺术就是“发声运动员”,只有保护好嗓音,才能保证艺术生命的长久。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身体代谢系统,良好的营养补给和高质量的休息以及对外在环境的把控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声乐演唱者、教学者都特别重要。身体就是你的乐器,体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你的歌唱质量。大量的喝水是重要的一项,它可以保证你声带振动时的润滑,避免过多的摩擦。这一点对于职业歌手尤为重要。此外,充足的睡眠是声带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嗓子是声乐学习者终身的宝贵财富,健康的嗓音在生活中不可或缺,让健康的嗓音陪伴你一生,对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一种幸福。《让我痛哭吧》对于学习美声方向的学生来说是一首很值得拿来训练的作品,该作品的细腻拿捏和掌握程度都需要精心的琢磨,对演唱者气息的也有着高要求,不管是前面的宣叙调还是后来的咏叹调,力度和速度的把握都是需要学习者反复训练琢磨。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剧作品我觉得旋律十分优美和动听,学习和分析之后才觉得能唱好歌剧作品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虑怎么能把感情和情绪演绎到位,对歌词的理解和歌曲的演唱处理也是非常重要,这种艺术歌曲可以培养学习者演唱作品时能够快速进入情绪。
参考文献:
[1]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7-8.
[2]成红玲,陈焕玲.歌唱技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15-20.
[3]张春博,郑德芳.声乐演唱艺术理论与舞台表演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