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的中国钢琴作品创作

2024-10-19蒋启辰

当代音乐 2024年10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与世界的交流,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面临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西洋器乐教学发展过程中,民族器乐作品的传承性和时代性是待思考的问题之一,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更是承担着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责任的载体。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审美底蕴丰富,学习中国钢琴作品,通过挖掘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审美体验这一途径,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能有效提升学生民族审美能力以及民族自豪感,并且在促进民族的融合发展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达到弘扬相关文化等目的。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文化自信;爱国主义;家国情怀;黄安伦

一、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和主题分类

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在发展过程中,不同作曲家的创作手段虽然不同,但却在创作和演奏上均表现出了较鲜明的共性特点,就是创作手法民族化特征。在音乐旋律方面主要以我国传统乐曲的音阶调式为基点,在音乐构造手段方面则以西洋音乐的曲式构造为贯穿,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国传统民族乐派的创作手法进行作品编创,即构成了具备西方古典主义音乐的典雅精致,又显现出具有浓厚中国传统色彩的音乐审美。

(一)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1.调式民族化

中国传统音乐中以五声调式为主,根据春秋时期有文献记载里提到的三分损益法,制定了由宫、商、角、徵、羽组成的五声调式。中国的五声调和声体系与西方音乐的和声理论存在差异。钢琴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乐器,中国作曲家为了有效地将五声调和声体系与钢琴结合起来,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民族化钢琴曲中,纯五声调在旋律与和声上的应用较多。像《郊外去》《捉迷藏》《节日舞》等曲子中运用了创新的中国传统五声音阶,融入了外来的音乐元素。

2.和声织体民族化

采用中国传统器乐创作技法相近的织体音响,使作品音乐旋律具有空灵、流畅、淡泊等音响效果,展现出独特风韵。为了更贴合民族审美习惯和旋律调式特点,我国作曲家们将和声创作总体地归纳到民族大小调功能范畴中进行研究,采用东西方元素相结合的方式。音乐创作者通过使用现存的常规基本和弦元素,例如西方音乐的三度叠置,在保持了原来的根音与和声的基础上,并对其和弦结构进行了五声调性风格的影响。为强化旋律中的民族特色和韵律,他们通常会采用三度叠置、二度或四度叠置,或者五度叠置等和声方式,甚至加入六音等多种音叠加的和声布局。

3.旋律音响民族化

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主要采用的旋律来源分为两组成个部分,一是对民间歌曲较为完整的旋律素材进行创编,或者是对民间歌曲旋律部分主题加以发展和变化而来,逐渐形成的旋律民族化特色。例如,根据同名诗歌改编而作的《浏阳河》等。二是对二胡、古筝、古琴、大鼓等民族乐器音色模仿,利用钢琴弹奏的力度、音区、旋律音型等进行对民族乐器的模仿,以此达到旋律音色民族化。作品中丰富的情感会通过旋律的抑扬顿挫,以及轻重缓急的声音表现来完成作曲意图,例如依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写的《春江花月夜》中利用重复和弦形式表现琵琶的音色等。

4.曲式结构民族化

中国钢琴作品的曲式设置主要侧重于几点:随意性的曲式结构设置、根据音乐形象发展进行曲式变化和与传统艺术形式紧密相连的曲式设置等划分。中国的钢琴音乐并未像西方那样根据各个乐派时期进行分类,而是以器乐如琵琶、器乐合奏、戏曲剧种和说唱弹词等的曲式结构编排为主要参考来发展。中国钢琴作品较为常见的是三部结构以及运用变奏的创作技法。在中国的传统音乐里,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由“散”开篇,也就是一段相对缓和的节拍部分,接着通过转变进入更快的速度,逐渐加快至适中的速率,最后再次提升并达到最高点,之后恢复最初的“散”状态完成整个过程。这种自模糊向秩序、再回归模糊的过程被称为“散-慢-快-最快-散”,这在中国音乐中有很高的普及度。另外,除却常用三部曲式构建的中国作品外,变奏曲式也十分常见。变奏曲式是基本主题为主要框架及其多次演变构成的多段曲式,许多中国钢琴作品都有许多变奏乐章,其作品乐思也得到了充分展开,让作曲家的创作思路的得到全面展示。

5.节奏编排民族化

我国的传统乐曲中,“散板”使用得比较广泛,个性上也比较随意,作曲家们通过不规则的节拍设置突出了民族风格。以来自民众日常生活场景的锣鼓节拍为例,这成为展现我国民俗文化独特性的主要方式之一。比如,在作品《翻身的日子》中运用了锣鼓节奏来增强旋律的表现力,使得整首曲目充满了激昂的高潮迭起。通过模仿旋律与伴奏的节奏模式,模拟出了类似于锣鼓的节奏结构,从而突显出陕西人民的热情、真挚、奔放的精神面貌,并强调了该作品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二)中国钢琴作品的主题风格分类

1.以山水诗画为创作构思

钢琴协奏曲《山林》创作并完成于1979年,被誉为是“新时代钢琴协奏曲创作的重要收获”。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抒发了对山林的热爱之情,描绘了祖国幅员辽阔的江山画卷。在《牧童短笛》(1934年)这首钢琴独奏作品中,作曲家运用诗意的创作写法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野画面。

  • 以家国情怀为创作构思

20世纪中期间,丁善德创作了一些为世所知的一些杰出钢琴作品,如钢琴组曲《春之旅》《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托卡塔》《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等一系列作品,作品展示了其充满活力与热情的人生观及对于国家深沉的爱意—这正是新时期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

  • 以战争和平为创作构思

《和平进行曲》(1915年)作为我国首部正式出版的钢琴作品,表达了作曲家本人驳斥战乱、呼吁安定的态度。同样是这个阶段的重要音乐创作成果之一,钢琴协奏曲《黄河》充分展示了这种形式的艺术吸引力。而作品《哀悼引》,则是为了纪念因国家事业献身的两位英雄人物的作品,以钢琴版的形式公开发布。《花鼓》是一首反映时代特色的钢琴作品,它生动地描绘出中华人民在即将迎来新中国开放时的喜悦心情。

二、黄安伦《两首前奏曲》op.5

(一)作曲家介绍和创作背景

黄安伦生于1949年,现代中国作曲家。他于1968年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分别在北京军区的农业基地及北京市京剧团担任职务。他创作的音乐类型几乎涵盖所有领域,堪称产量最高的中国作曲家之一。黄安伦的作品常常以宏伟的构思,精细入微的技巧,流畅的和声组合、严谨的多声部布局、鲜明的对比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其独特的个人标志。

1971年黄安伦在张家口劳动时期创作了《两首前奏曲》op.5,他把《C大调前奏曲》献给了对于他亦师亦友,同为作曲家的崔世光先生,黄安伦被崔世光家乡青岛的大海景色所感染创作了该作品。《C小调前奏曲》则是为黄安伦当时的女友,也是后来成为他妻子-欧阳瑞丽所献上的作品。作曲家表示面对艰难险阻敢于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是该作品想要传递的核心立意。

(二)创作特点分析

1.调性

C大调前奏曲:这首前奏曲是运用了中国五声调式。总的来说,在这首曲子的主题乐句创作过程中,不只是采用了理论上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徴羽),还融入了更多其他元素,也就是引入六声和七声音阶。这样的使用让整个作品的音响效果变得更为立体丰满。

C小调前奏曲:作曲家把提取民俗乐风元素的信念融合到自己的钢琴作品里,并展现出其独特的风格。他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诸如变调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展音乐的表现力。作者巧妙地让右手主旋律部分采用五声音阶,而左手伴奏织体则使用西方的大、小调体系,这展示了作曲家的创新思考方式:如何将中国传统音乐要素与西方大、小调式的伴奏音型相结合。

  • 和声

C大调前奏曲:在这部和声创作中,作者采用了五声纵合性的和声构造,并大量使用变和弦。整体而言,这首曲目的和声设计非常明晰,各段落部分之间的对比鲜明且显著;而每个段落部分内又注重保持一致的音型设置,这种做法更常用于声乐作品而不是器乐作品。

C小调前奏曲:作曲家大量使用了五声音阶的和声构造,突出了强烈的民族风格。例如使用了具有民族色彩的四、五度结构的音程以及它们的复合和声等。

  • 旋律

C大调前奏曲:这是一首旋律感饱满的作品,右手的旋律呈现始终突出,需要达到流畅的表达。伴奏音型要始终配合旋律的突出表达,平衡双手的比例。旋律线条勾勒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其一开始的旋律悠扬、明亮,使听众能体验到一种田园般的宁静与和谐。这首曲子以一段简洁的开场白,描绘了海浪翻滚的景象,仿佛是灿烂的阳光在湛蓝的大海上熠熠生辉,然后逐渐转变为强烈的动感,使得情绪更加热烈。

C小调前奏曲:这首作品主要叙述作者对个人生活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憧憬,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曲目开始第一小节便是主题的呈现,主题旋律与大调前奏曲相比,音乐走向起伏变化更夸张,旋律的走向在强烈对比中显得更加有反差感。

  • 织体

C大调前奏曲:乐曲的前两小节由短小的左手半分解琶音引子进行导入后,右手主旋律柔和地进入首先的部分使用的是全分解和弦的跑动作为主要的伴奏织体形式,它以平稳的方式进行,为展示的主旋律做出了铺垫。接下来的部分情感变得越来越紧迫,节奏加快(piumosso),而它的右手主旋律则变为了双音或者和弦来描述每个乐句,同时右手的旋律强度也在增加,左手的配乐密度也更丰富,使得整体乐句的旋律线有了更多的深度。

C小调前奏曲:该首开头从较弱的力度较缓的速度逐渐铺垫,需要演奏得深沉平稳。高声部的双音声部需演奏得明亮。第二部分所不同的是这里开始的主体旋律线条转换成了半分解音型。尾声部分采用的是和弦音阶,左手伴奏织体转变为流动的六连音将音乐情绪最终推向高潮。

三、作品演奏分析与价值意蕴

(一)演奏技术重难点

1.C大调前奏曲

单音旋律的触键:该作品开始段落和尾声的旋律织体大多是由单音组成,因此在弹奏时对单音旋律不恰当的触键方式容易造成声音的尖锐感和生硬感。引子似海面的平静波浪缓缓流动进入,在弹奏时要注意右手的触键应缓慢深入,手指和手掌要支撑住,由指腹位置触键,通过手腕起到缓冲支撑作用,每个音之间要充分连接起来。乐句要做到旋律歌唱的均匀性和连贯性,手臂和手腕放松指尖较为缓慢地落下,做到声音明亮且具有穿透力。

八度与和弦的弹奏:在该作品里,许多段落都包含了左手的辅助乐器以大型八度音阶及高速跳跃的六连音模式,而右手则展示出连续性的八度和弦序列。因此,对于高潮部分中的八度音符和和弦旋律的表现技巧,其训练过程显得尤为关键。手腕起到缓冲作用,并借助手臂力量带动手腕到手指发力,同时要保持力度均匀,保证伴奏部分的连贯性与流动性。

2.C小调前奏曲

和弦的演奏:当演奏者执行和弦任务时,他们手部的各个关节应有稳固的支持,而肩膀、胳膊与手腕则应该保持松弛状态,以便能有效且无阻碍地传输到钢琴底部的力量。为了确保和弦发出的声响既有序又具有深度,我们必须精确掌握每个音符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右手的和弦中最高的音调就是主旋律音,因此负责弹奏此处的指头就需要注意紧握住琴键,并增强其力度以强调主旋律音,这样可以增加音乐的丰富度。

快速跑动技术:当执行快速音型的表演时,通常期望演奏者能够在提高节奏感的同时保持声音的一致性和明晰度。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利用了十六分音符的高速移动以展示多种情感,如焦虑和迷茫等。为了更有效地掌握这种高速运动技巧,我们首先要制定合适的指法方案,然后反复训练直至建立起肌肉记忆,我们可以先从缓慢开始逐步提升至高频率的练习。

结语

当我们深入研究黄安伦的作品,我们可以观察到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如何通过融合中西元素以强调中国的民族特色。同时,他始终坚定地追求实现创建中国民族乐派的目标并不断前进。在《C大调前奏曲》里,优美的旋律带给人们一种似乎是来自西方浪漫时代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体验,但细心回味之后又会发觉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中国味道。通过使用平缓且细腻的旋律,如同一幅宁静的大海景象徐徐涌现。随着音符的流动与增强,大海开始掀起了巨浪,展现出了壮观的一幕。最后,当大浪退却后,海洋再次恢复了它的宁静状态。这种设计恰好体现了中国人含蓄而深沉的表达风格,同时也传达了“和谐”的精神,即一切都归于和平与稳定的状态。黄安伦的创作将个人情感上升到对“民族”、对“国”的层面,具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该首作品借景传递一种勇往直前,要勇于面对艰难挑战,勇往直前、充满希望的坚定信念。在《C小调前奏曲》里,我们看到了作曲家对工作期间内心情感的描绘。如同他在乐谱上的“困兽犹斗”四个字所表达的那样,这代表着即便面临挑战也决不屈服的精神状态。作品展现了黄安伦与爱人同甘共苦的难忘岁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深知劳作生活的他通过这种艺术方式向观众传达了他坚定面对困难和永不退缩的态度,激励那些正处于艰苦奋斗阶段的人。不同于西方音乐的直白,作曲家在创作中采用了更加内敛的叙事手法,是对中国风味音乐这一理念的输出。我们在听他的作品时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归属感,这正是黄安伦先生想要表达的具有爱国主义的精神元素和民族音乐特征。

参考文献:

[1]郑远.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初探[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6-7.

[2]闵胜林.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的发展[J].作家,2008(8),232-233.

[3]周瑜也.黄安伦C大调前奏曲的演奏诠释[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9:10.

[4]万春,苏晓玉.黄安伦《C大调前奏曲》创作特点及艺术处理[J].艺海,2021,42-44.

[5]陈黎丽.建国后十七年中国钢琴代表作品及特点分析[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7.

[6]刘艳琦.黄安伦《C大调前奏曲》演奏分析[D].东北: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7]曾诚.浅析黄安伦前奏曲两首《C大调前奏曲》《c小调前奏曲》.北京:中国音乐学院[D],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