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研究

2024-10-16张燕

校园英语·下旬 2024年5期

摘 要:本文基于朗读语料和会话语料,分析中国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及其交际效果。结果显示,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与英语本族语者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易增加话语的加工心力、不利于消除话语歧义。

关键词:歧义话语;语言特征;二语习得;互动交际

作者简介:张燕(1981-),女,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界面研究。

一、研究背景

话语推理的关键步骤是消除话语歧义,歧义话语包含句法歧义、词汇歧义等,句法歧义是由句法成分限定范围、短语切分等引起的歧义,词汇歧义是由词汇同音或同形、指称指派等引起的歧义。

国内外学者围绕英语歧义话语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李荣宝从哲学、逻辑学和语言学三个角度,回顾以往歧义研究。Trott等研究者发现,英语歧义话语的语音特征有助于区分言语行为类别。

现有英语歧义话语研究多为一语研究、对英语学习者的关注较少。本文将分析中国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及其交际效果,以期给未来的歧义话语研究和交际教学带来些许启示。

二、研究设计

本文拟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学生英语歧义话语具有哪些语言特征?2.互动交际中,学生英语歧义话语产生了怎样的交际效果?

本研究参照House,设计朗读任务文本(表1),每组包含a、b两种解读,为避免视觉输入的干扰,朗读文本未使用大写和标点符号。受试为国内某大学33名本科学生(母语为汉语)。朗读任务采用一对一的录音形式,录音软件为Cooledit,地点为学校机房,任务开始前受试有10分钟时间熟悉朗读文本。

结果与讨论部分使用的会话语料,来自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数据库,受试为国内大学本科学生,两两一组、抽取话题进行英语即兴对话。使用软件Praat对学生英语歧义话语录音进行标注,标注的语言特征主要包含停顿和重音。使用Excel汇总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

三、结果与讨论

本小节先汇报朗读任务中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随后结合语料库会话语料讨论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的交际效果。

(一)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

以下表格以House的一语标注结果为参照(简称“一语参照”),汇报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

第一组歧义话语1a中,一语参照在主句与从句之间(“come”与“because”之间)未出现停顿(“//”),约五分之二的学生(45.45%)与一语参照一致,接近五分之三的学生(54.55%)与一语参照不一致。1b中,一语参照在主句与从句之间出现停顿,约五分之四的学生(78.79%)与一语参照一致,约五分之一的学生(21.21%)与一语参照不一致。

(划线部分,小写表示弱读、大写表示重读)

第二组歧义话语2a中,一语参照重读人称代词“he”,约半数学生(57.58%)与一语参照一致、接近半数学生(42.42%)与一语参照不一致。2b中,一语参照弱读人称代词,接近四分之三的学生(72.73%)与一语参照一致、约四分之一的学生(27.27%)与一语参照不一致。

以上表格数据说明,部分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与一语参照存在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停顿和重音两方面。

(二)英语歧义话语的交际效果

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是解读交际者意图的重要线索。以下结合语料库会话语料,讨论学生伴随不同语言特征的英语歧义话语在互动语境中产生的交际效果。

第一组歧义话语“I didn't come because he told me.”为句法歧义话语,包含“我来了”(1a)和“我没来”(1b)两种候选解读,主句和原因状语从句之间是否存在停顿是区分两种候选解读的主要依据。当该歧义话语解读为1a时,主句和从句之间未出现停顿,同属于一个语调单位,否定词的辖域延伸至句末,管辖原因状语从句,凸显的解读为“我来了,不是因为他告知我”(“I came, not because he told me.”)。当该歧义话语解读为1b中,主句和原因状语从句之间存在停顿,从属于两个语调单位,否定词的辖域被限制在话语前半部分,管辖主句,凸显的解读为“我没来,因为他告知我”(“I didn't come, because he told me.”)。朗读任务中,部分学生第一组“not/because”主从复合句出现停顿偏误(表2)。语料库会话语料中,部分学生的“not/because”主从复合句也存在停顿偏误现象,如见以下片段。

A:The book you lend me is very expensive.

B: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at because I go over all the details.

A:The book is very expensive.

该片段中,A弄丢B的书,表示愧疚。第2行,B的本意是让其不用为丢书担心,但其回应话语“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at because I go over all the details.”的主句与原因状语从句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停顿,否定词否定全句、形成宽焦点否定,凸显的解读为“你应该担心,不是因为……”(“You had to worry about that, not because I go over all the details.”),未能准确表达安抚A的交际意图(第3行,A仍表示担心)。“not/because”主从复合句中,主句和原因状语从句之间的停顿,可区分窄焦点否定和宽焦点否定,部分学生该话语的停顿偏误易影响听话人界定否定域的搜索范围。

第二组歧义话语“John hit Thomas and he hit Peter.”为词汇歧义话语,包含“托马斯打了彼得”(2a)和“约翰打了彼得”(2b)两种解读,人称代词是否重读是判断代称代词指称的主要依据。2a中,人称代词“he”重读,否定默认所指(John),提示听话人更改解读路径,将人称代词指派给可及度排第二的动作发出者(Thomas),凸显的解读为“约翰打了托马斯,托马斯打了彼得”。2b中,人称代词弱读,依据与先前平行结构齐平的原则,默认将人称代词指派给可及度最高的动作发出者(John),凸显的解读为“约翰打了托马斯,约翰打了彼得”。部分学生在读并列句时出现人称代词重音偏误(表3),以下片段为语料库会话语料中学生伴随人称代词重音偏误的并列句举例。

C:What is the situation now?

D:The doctoris asking her something, and SHE has some symptoms.

C:Sorry to hear that.

该片段中,C询问D生病的家人。第2行,D原意为“医生正在问诊,病人仍有些症状”,然而其反馈话语“The doctor is asking her something and SHE has some symptoms.”,人称代词“she”出现较为明显的音高凸显,引导C否定其默认所指(D的家人),在更广范围搜索其他候选所指(如医生),凸显的解读为“医生在询问病人病情,医生也受到感染、出现症状”,易引导C对人称代词指代的对象产生误判(第3行,C表示同情)。英语并列句中,人称代词是否重读、可指派指称给不同对象,部分学生朗读该话语时出现人称代词重音偏误,易增加不必要的话语加工心力。

综上所述,英语歧义话语中,停顿有助于界定句法成分的管辖范围,重音有助于构建不同的焦点梯级。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随语境变化,可以使词汇、句法相同的两个句子表达截然不同的意义,是消除话语歧义的重要线索。

四、结语

本文基于中国学生英语朗读和会话语料,分析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及其交际效果。结果显示,中国学生英语歧义话语的语言特征与英语本族语者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的英语消歧能力仍有提升空间,教师有必要开展系统的交际教学。本研究在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弥补。开展英语歧义话语研究和交际教学可以帮助中国学生在英语互动交流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对方的意思,提升交际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动语言学视角下中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韵律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020)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多模态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学术交流能力的自动评测研究”(项目编号:20AYY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HouseJ. Constructing a context with intonation[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6(10):1542-1558.

[2]陈桦,文秋芳, 李爱军.语音研究的新平台: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数据库[J].外语学刊,2010(1):95-99.

[3]李荣宝.歧义研究述评[J].福建外语,1992(Z2):1-5,9.

[4]于泽,赵国详,任桂琴.书面韵律信息与词汇偏向在歧义句歧义消解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5(1):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