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法视域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2024-10-16郑原函狄

校园英语·下旬 2024年5期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出导向法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通过对“环保意识培养”项目的实施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产出导向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其英语语言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设定相辅相成,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全面发展。结果表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产出导向法实践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和教师培训,以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展望未来,教师应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作者简介:郑原函狄,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思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产出导向法作为一种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产出的教学方法,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实际的任务完成和产出,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将产出导向法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和民族情怀,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本文通过对产出导向法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开探究,探讨其在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与意义,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产出导向法的概念与原理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促进学习成果的达成。其核心原理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出导向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和激励。

产出导向法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确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确保任务具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

2.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包括教师指导、学生合作以及相关学习资料;

3.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项目研究、实验操作、讨论辩论等,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和产出;

4.对学生的产出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改进提高。

总之,产出导向法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和学生产出成果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提高了其学习效果。

(二)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与要求

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在于通过学科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具体而言,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要求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提升。这意味着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理论

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理论强调将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核心是以思政教育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成果产出,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全面提升。

融合理论强调教学中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沟通,通过设计具有思政意义的实践任务和项目,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融合理论还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确保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和评估。

这种融合理论旨在克服传统教学中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割裂的问题,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统一,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最终目标。

(四)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一些学生可能对英语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导致他们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不高。其次,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思政教育理论和方法培训,难以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英语教学中。此外,教学资源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也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

然而,也有一些积极的现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相关教学研讨和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同时,一些学校还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逐步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三、产出导向法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设定

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设定至关重要。首先,课程设计应以思政教育为主线,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确保课程内容既涵盖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其次,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要考虑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也要重视其思想品德的培养。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可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为实现这些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应包括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如课堂讨论、项目研究、实践活动等。教学活动要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设定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设定,才能实现思政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互动式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式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借助互联网资源和电子教学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实践活动等手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项目设计,将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保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性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评价体系建构与教学效果评估

评价体系应综合考量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和思想品德培养两方面,包括语言技能测试、思政教育项目评估等多维度指标。其次,评价方法应多样化,既包括定量评价,如考试成绩、作业表现等,也应包括定性评价,如学生讨论、作品展示等,以全面衡量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估分阶段进行,包括教学前、中、后的评估。在教学前,可通过调研问卷、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期望,从而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定期进行学习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后,教师应进行总结评价,分析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除了学生评价外,还应引入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外部评价机制,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综合内外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

(一)案例选取与描述

为说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可以选择一个实际案例,比如“环保意识培养”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设计中,教师选取了与环保相关的教学素材,如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视频等。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项目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课程目标既包括英语语言技能的提升,也包括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小组演讲等活动,积极参与到环保主题的探讨中。例如,学生可以就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话题展开讨论,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增强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评价方面,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小组项目报告、课堂表现评定、反馈问卷调查等。评价不仅基于英语能力的提升,还考查学生环保理念和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情况。同时,教师还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表现、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通过“环保意识培养”项目的实施,学生不仅提升了英语语言能力,更加深了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实现了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二)实践过程与效果分析

在“环保意识培养”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报告等形式,深入探讨环保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实践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努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学生得以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表达能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效果分析方面,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显著提升。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明显增加,部分学生还积极参与了环保志愿活动。同时,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表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均有所进步。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讨论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明显提高。此外,学生在项目中展现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环保意识培养”项目的实践,学生不仅在英语课程中获得了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更加深了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达到了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结果与讨论

实践结果表明,“环保意识培养”项目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取得了积极效果。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提升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增强了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这一项目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还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结果反映出,通过将英语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同时,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反馈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然而,项目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还有待深化,部分学生在项目参与度上存在差异等。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优化项目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推动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入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环保意识培养”项目的实践研究,得出结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将英语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化教学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英语语言能力,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未来,教师应进一步探索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途径,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同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建构,不断优化教学实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相信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将能够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昱瑜.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演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24(1):73-77.

[2]潘君兰.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J].海外英语,2024(2):220-222.

[3]张婷.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96-100.

[4]李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效能研究[J].英语广场,2023(30):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