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教学的减负增效
2024-10-16陈卫
“双减”政策,引导教学回归课堂,注重课堂的教学质量,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这样的“双减”背景下完成减负增效,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以教师为引领,“减负”与“增效”并行
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有大的提升。要想确保课堂的高效,课前的准备工作就非常必要,教师对教材的研讨、目标的设定就尤为重要。
1.结合教材,提高备课实效
教材增加了很多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文,也有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的作品。教材在板块的设计上也非常有特点,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组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在篇章页上都有语文要素。整套1~6年级的教材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所带的年级的要求和目标,也要了解整套教材的要求,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把前后的知识串联起来。
如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手指》一文的语言文字极其幽默风趣,我在备课时,联系了四年级下册中《白鹅》这篇课文。这两篇课文都是丰子恺所写,所以它们的语言文字特点是很相似的,我在备课时把《白鹅》这篇课文放在了教学设计里,在问到学生“《手指》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特点”时迁移出《白鹅》这篇课文,在教学设计的处理上更流畅了,学生以往记忆的知识也被激发出来了。
2.结合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教材的设计是非常完整的,每个年级、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要从年级出发,还要根据本单元、本课的特点进行。每个单元还有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内容是对一个单元内容的总结,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有整体的把控,不能只关注一课或者一个单元。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一课时,我设计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感受‘慈母情深’”这一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前,我了解到课标中对阅读的要求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再结合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确定了《慈母情深》中“对场景的学习,感受慈母情深”这一教学目标,切切实实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减负”与“增效”并行
在实行“双减”政策前,课堂教学以学习课文为主,作业的完成为辅,在课内完不成的情况下也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双减”的主旨就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又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做了一些尝试。
1.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整合学生的练习
学生的三本练习册,分别是《小学硬笔习字》《小学语文补充习题》《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这三本练习册难度不同,把这三本练习册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去,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巩固。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策略单元时,《小学语文补充习题》的练习就起到了非常高效的作用。第一篇课文是《搭石》,学习要求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快速默读,所以一开始他们比较茫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种方法,《小学语文补充习题》就派上了用场。《搭石》的《小学语文补充习题》上的练习分别给了学生三次快速默读的机会,并且每次的默读要求不同。学生在每次读完之后都要计时,并完成相应的练习。在完成这部分练习之后,学生也很好地完成了本次课文的学习要求,明白了什么是快速默读,什么是回读。在接下来的几篇课文《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中,《小学语文补充习题》中的练习将快速默读的方法呈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2.结合课文学习要求,安排对应的练习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将这些学习要求吸收,三本练习册就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我充分挖掘三本练习册中跟课文学习要求紧密相关的内容,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随堂完成,既减负,又增效。
如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后的第二小题是:“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说一说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这一要求是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在整合三本练习册的过程中,发现《小学语文补充习题》的第四大题“变换角色,尝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正契合课文的这一学习要求。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同时完成这一大题,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错误率也降低了不少。
又如,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第二题是:“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这一要求和《小学语文补充习题》上的第三大题“读诗题,理解古诗内容”契合得也非常巧妙,两者结合,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也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学习古诗。
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更好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书写工整了,因为是分次完成,而且是高效完成,正确率也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减负”与“增效”并行。
三、以学生为主角,“减负”与“增效”并行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布置,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减负”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在书面作业的布置和设计上,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分层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情况。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完成效率也不同。如果作业布置比较简单,有的学生可能“吃不饱”;如果作业布置比较难,有的学生可能“吃不下”。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分层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难度不等的作业,这样虽“减负”,但“增效”。每个学生都得到了练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时,课文有背诵的要求,但对有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让他们可以分三天背完,也可以一天就完成。这样的分层作业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作业是没有压力的,他们既建立了完成作业的信心,也能高效地完成作业要求。又如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课后的小练笔:“看到下面的事物(竹子、梅花、蜜蜂、路灯),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我对这项作业进行了分层设计。有的学生把想到的人写出来,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有的学生不仅要把想到的人写出来,还要写具体。这样对于每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达成目标,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设计趣味练习
“双减”政策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温故而知新”,知识是需要巩固的,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知识的巩固,我做了一些思考:设计一些形式新颖的练习,让学生对一段时间的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帮助学生复习,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
在教学每个单元之后,我设计了一些针对本单元的趣味练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后,针对都是描写自然事物的课文,我让学生积累描写事物的古诗,比如《咏鹅》《咏柳》《蜂》等,而且这也是“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中的内容。学生既积累了古诗,也减轻了集中背诵的压力。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后,我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为主题,让学生画思维导图。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画,归纳出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首先,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也不要回读;其次,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再次,借助文章的关键语句读懂课文;最后,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除了归纳课文中快速阅读的方法,还很好地利用了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内容。学生的绘画方式也多种多样,有树状图,有圆圈图,有气泡图,有流程图,学生的兴致很高,这种有趣味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巩固了单元学习的内容。
四、以多元评价为抓手,“减负”与“增效”并行
“双减”政策实行后,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对于这样的要求,在不进行纸笔考试的同时,又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多元评价就尤为重要。
1.结合过程性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所学知识与课堂练习紧密结合,选出适合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练习,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写得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单元后,很多学生读写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词语的听写练习,学生在听写的同时既复习了生字,也巩固了拼音。经过一段时间的读写练习,很多学生的拼音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又如一年级学生在刚刚起步写字阶段,写字的能力还比较弱,在当堂写字之后,我把优秀的作品拿到展示台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管是写得好还是写得不够好的,都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把字写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整体的写字能力都有了提升。
2.结合实践性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虽然不能进行纸笔考试,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实践的内容,这些内容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也提升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小书包》后,让学生动手整理自己的文具和书包,这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能锻炼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有“新年快到了,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的要求,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新年贺卡,并写上一句祝福语。对于这样具体的实践性评价,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以延时服务为契机,“减负”与“增效”并行
我校从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出发,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除了开展一些社团活动,也有学科老师进班答疑的时间。如果充分地利用延时服务,让“减负”与“增效”并行,就会事半功倍。
1.结合学生能力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在延时服务时间段内,学生主要是完成自己的书面作业,不管完成哪种难度作业的学生,都会出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做出解答。针对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如,有的学生在抄写词语时出现了错误,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中出现的“一箩”,个别学生在抄写时会写成“一萝”,那我就告诉他这个“箩”指的是箩筐,是用竹子编成的,所以是竹字头。有的学生在做题时有理解题意上的困惑,如在五年级上册的《练习与测试》出现了一道“照样子,写词语:‘自言自语’是不是一定要用‘自×自×’”的练习题,我及时答疑:“只要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一样即可。”在延时服务中,学生的困惑得到了解答,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2.结合学生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
在延时服务的时间段内,我还发现有的问题在很多学生身上都出现了。这样的共性问题必须得到彻底解决,那就需要我对第二天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及时将这些共性问题进行梳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如,在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一课中,我在延时服务的时间段内,观察到好几个学生在写“迟延”这个词语时出现了错误,把“延”写成“廷”,还有学生把“延”的建字底写成走之,这就是共性问题了,有必要进行集体讲解。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个字进行了集体讲解,并重新范写、书空。之后,学生写这个字的错误率大大降低。
以教师为引领,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角,以多元评价为抓手,以延时服务为契机,我尝试着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真正做到“减负”与“增效”并行。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