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陌生化理论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4-10-16张梦清
一、基于陌生化理论的阅读教学实践背景
1.2022年版课标理念引领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新的课程理念让教师以一种“革新”“求变”的眼光重新审视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打破陈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陌生化理论观照
“陌生化”是20世纪文艺学领域出现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艺术在被感知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惯性思维带来的单调和重复,以陌生而新奇的形式激发受众的兴趣。这一理论,对当下的阅读教学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外界的事物有“趋新”“好奇”的特点。新奇的事物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而“陌生化”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将“陌生化”理论运用于阅读教学,可以打破学生对于课文和语文学习的固有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学习语文带来新鲜感。
3.实践中的真实困惑
阅读教学中,常常展现“熟悉的风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大多能够主动翻看教材,而部分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将教材粗略看完,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但熟悉并不等于理解和掌握,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属于“消遣式阅读”,只停留在对内容的了解上,并没有主动从中习得阅读方法,获得审美体验。鉴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如果带着对熟悉事物的认识步入课堂,便会失去大半兴趣。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日复一日的教学容易让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陷入模式化、机械化的境地。课堂全是一个样,学生对没有新意的课堂很难产生兴趣。学习内容时味同嚼蜡,审美疲劳也随之而来,大大地降低了探究欲望和思考动力。
二、基于陌生化理论的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为了解开实践中的真实困惑,在2022年版课标背景下,在陌生化理论观照下,笔者认为,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特点,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引入“陌生化”理论,发掘陌生化的教学内容,采用陌生化的教学形式,实施陌生化的评价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打开“另一扇窗”,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1.从“一望而知”到“有所不知”——教学内容陌生化
“陌生化”理论提倡不断更新对人生、对事物和对世界的陈旧认识,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事物非同寻常的一面。孙绍振教授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一望而知”是学生自读就能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而“一无所知”是学生不能通过字面信息发现其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语言之美和章法之妙。若学生能够感觉到但说不出来,教师却能够清清楚楚地说出来或引导学生说出来,学生必然心生崇拜;若学生读起来平平无奇,教师却能平中见奇,揭示文字背后的深意,学生会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这种豁然开朗的阅读体验,能够给学生带来独特的阅读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学生看不一样的风景。首先学生要自己深入研读那些看起来“一读就懂”的课文,发掘教学内容的“陌生点”。《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阅读时没有太多的障碍,但如果认真、细致地揣摩、品味文本,就会发现字里行间还藏着许多新奇、陌生的语言现象。例如,“抽”字很常见,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却不常见;“浸”字很常见,但“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也不常见。这些字词看似平常,但运用在具体语境中却是别具匠心,有着特殊的表达效果,是作者语言表达智慧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一带而过,可以在朗读和品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熟悉又陌生的表达,进而让学生对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有新的感悟,读出新的意味。
2.创新教学情境,制造课堂惊喜——教学形式陌生化
在实际教学中,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容易形成习惯:提问角度相对固定,活动形式相对固定,教学环节相对固定……时间一长,根深蒂固,难以改变,陷入了教学的模式化。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惯性和倦怠。那如何让学生对充满未知的课堂怀有期待呢?
在戏剧表演中,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制造“惊愕感”“新奇感”让戏剧“陌生化”,吸引更多观众。在阅读教学中,应用“陌生化”手段,打破常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出其不意”的课堂效果,让学生获得“意料之外”的课堂惊喜,从而对课堂学习产生探索的兴趣。以四年级上册《雪梅》一诗为例,传统的古诗教学通常按照“解诗题—知诗人—读古诗—明诗意—悟诗情”的步骤进行,模式化的教学环节很容易破坏诗歌的美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每首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古诗教学更应如此,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徜徉在或优美、或豪迈、或婉约、或沉郁的情境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雪梅》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诗画结合的方法,以“当古诗邂逅中国画”为主题,带领学生领略中国的诗画艺术之美,让学生沉浸其中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
3.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多元互评——教学评价陌生化
2022年版课标提出:“过程性评价应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教师应为不同年级学生和不同学习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采用有针对性的评价工具。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兴趣、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法宝。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语言陌生化,都能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因此,作为教师,要因人、因时、因地实施“陌生化”教学评价。
在《十万个为什么》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评价驱动阅读,依托“班级圈”网络平台,实现生生互评、师生共评,多维互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个性化的评价语言能够触动学生心弦,刷新学生对评价的认识,具体设计如下:
全班共读《十万个为什么》,并在“班级圈”出一道题。同时,请大家积极参与答题(在题目下方“评论”即可),答题次数越多,正确率越高,赢得的积分也越多。老师也会点赞、评论哦,期待你的分享和互动!
学生接到任务后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很快就在“班级圈”里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同时带着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继续阅读,找寻答案。一天、两天、三天……不到一周的时间,每个问题下面都至少有三位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学生在评论下方讨论,甚至争论起来,这种“百家争鸣”的读书氛围是前所未有的。学生对这种陌生的、新奇的交流方式很感兴趣,而且在竞赛制度的激励下,都想赢得更多的积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陌生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语言,能够带给学生新奇的学习感受。在“陌生化”理论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尝试推陈出新,不用陈旧的方式、空泛的语言评价学生,而是依托网络平台,聚合评价主体,实现生生互评、师生共评。评价方式的改变对于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教师也可以以一种推进式、感悟式、点赞式的语言风格进行评价。如:“这个问题真有意思,有兴趣的同学快来围观!”“学到了新知识,谢谢提问和解答的科学小达人们!”“跟着你们小组的活动,老师也再次复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刺绣,谢谢你们的分享!”学生看到这样有创意、有趣味、有温度的评价,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获得了继续阅读的动力。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革新、求变,独辟蹊径,运用“陌生化”理论,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展现出新的面貌,让日复一日的阅读教学不断有新的发现、达到新的层次,让学生在课堂上打开“另一扇窗”,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