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024-10-16赵平
摘 要: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党育才就是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党校要把质量立校作为办学治校的生命工程,抓好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不断提升党校教学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学术水平、专业水平,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要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培养和精品课程打造等四个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4.05.012
文章编号:1009-6922(2024)05-107-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校事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全面加强党对党校工作的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办党校、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党校”这一党校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党校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这是党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极大地振奋了党校人的精气神,为新时代党校在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更好发挥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同时发力,夯实“为党育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党育才,就是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1]7党校教育要以基本培训为牵引,优化“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聚焦理论教育“凝心铸魂”、强化党性教育“固本培元”、突出能力培训“强筋壮骨”,始终践行“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1]9,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着力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同时发力、一体推进,努力使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真正把党校打造成领导干部掌握看家本领、提高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履职本领的重要基地。
(一)聚焦系统深入,抓深理论教育
“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1]7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指引我们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大道”。对领导干部来说,这个“大道”修炼得越牢靠,政治上就会越成熟,理想信念就会越坚定。真经易取,其道难修。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做好新时代为党育才工作,重点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这句话在当前和今后都适用,党校要在思想建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7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世界观和政治观的教育。新时代党校教育必须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必须坚定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第一课程”、首课必修课,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持续开发形成“总论+分论+特色论”为基本结构的“1+N+1”课程体系;坚持将《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作为学员必读教材,通过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行动学习等教学形式,推动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入心见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作为重要课程,抓好抓准抓实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创新优化党的理论教育方式方法,让课程更加“聚人气”“冒热气”“接地气”,引导学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
(二)注重触及灵魂,抓牢党性教育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这决定于什么呢?决定于干部的思想与作风,决定于干部的能力与素质,决定于干部的修养与党性。“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1]8为党育才,要注重以德为先。党性是最大的德,是领导干部立身、立言、立行的基石。有了坚强的党性修养,领导干部才能明心见性、登高望远,才能在诱惑和考验面前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新时代党校教育要始终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
党性教育既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重点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党风廉政教育。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注重“五史”教学,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教育,着力发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蕴含的党性教育资源,充分揭示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经验,深刻阐释伟大建党精神和“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领导干部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言行;深入阐释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和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真正使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入脑入心、刻骨铭心,让学员记住一辈子。
(三)紧扣精准管用,抓实能力培训
“干事创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1]9党和人民事业在不断前进,形势和任务在不断发展演变,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是摆在每一名领导干部面前的现实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1]9这就要求新时代党校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对干部专业能力建设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加强分析研判、做好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统筹推进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素养的锻造、专业思维的训练和专业方法的提升,帮助学员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胜任领导工作。
新时代党校教育要聚焦提升“三种本领、一种养成、四种能力”。乐山要聚焦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中共乐山市委“产业强市、旅游兴市”实践定位,聚焦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绿色硅谷、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全省重要的区域交通物流枢纽的目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通过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结构化研讨、学员论坛、经验交流、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让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帮助学员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胜任领导工作;组织学员充分交流工作经验,使不同岗位、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干部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在教学改革创新上精准发力,提升“同质等效”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创新是提高党校办学质量的不竭动力,也是党校工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让学员在党校期间感受高质量的教学服务。”[4]改革创新既是党校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更是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的供给能否精准匹配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是决定干部教育培训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为此,新时代党校教育要从供需两端着力,在教学改革创新上精准发力。
(一)做实需求调研,精准掌握学情
服务大局、按需施教,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原则。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基本培训总要求,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前提是要弄清楚需求是什么。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首先取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其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干部教育培训的一般需求具体落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在内容上要求上又有不同侧重。即使是同一地方同一单位,领导干部与普通干部,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干部,工作时间较长的干部与工作时间较短的干部,需求也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综合研判,科学精准、全面细致把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需求调研要做到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三个结合”,搞清楚三个“是什么”,即:学员想不到、想不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学员能想到、想错了的问题是什么?学员想到了但不会表达的问题是什么?
(二)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方式方法
弄清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就要在供给侧上下功夫,切实做到按需供给、精准供给。要以课程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实施“菜单”式选学,通过学员“点”菜、学校“配”菜,教师“做”菜、学员“品”菜等培训方式,深入教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培训,精心设置教学单元、精准构建课程体系、精细确定培训内容,着力破解培训供需错配、低配、无效配问题,提高教学区分度、匹配度。要采用“理论教育+党性锻炼+能力培训”“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推行互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教学,解决学员坐不住、听不进、悟不透、用不上等问题。要不断改进课堂讲授方法,提高互动式教法比例,开设学员论坛、小组讨论、班级研讨、读书分享会、小组结构化讨论等研讨式教学课程,模拟新闻发布会、主题演讲训练等模拟式教学课程,以案说法、依法行政案例研讨等案例式教学课程,应急管理桌面推演、应对媒体训练、军训、经典诵读等体验式教学课程,提升教学的感染力、震撼力、针对性、实效性。
(三)完善评价机制,强化督察问效
坚持把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贯穿于教学管理工作始终,完善“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着重推进教学专题开发改革,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常态化课程提质评审,实施教师全员参与的集体备课,实行政治问题“一票否决”,健全课程择优和淘汰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示范班,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设置不同的评估指标,修订完善《教学工作量考核细则》,按教师职称设定教师教学基本工作量,对年度教学工作进行考核,引导教师潜心研究,优化教学设计,做到约束与激励两手抓、齐规范,不断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严格落实教学质量效果测评制度,向每个班次学员发放《专题课教学测评表》,对每位教师的理论阐释、问题导向、对策分析、讲课艺术等方面进行测评,对学员反馈的意见进行汇总,并要求教师采取措施及时改正,对违反党校教学纪律的老师严肃问责。
三、在师资队伍培养上全面发力,筑牢“名师名课”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5]24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的水平决定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党校不是一般学校,党校教育培训对象不是一般学生,这样的‘不一般’对党校师资的要求也不一般,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也应该不一般。”[5]23-24“要加强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党校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1]12党校要在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名师上全面发力。
(一)读经典学原著,提升政治能力
政治素养是衡量新时代党校教师能力水平的核心和重点。新时代党校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擦亮“政治强”的鲜明底色。要坚持开展读经典学原著活动,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基本功和必修课。系统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重要著作,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增进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引导学员学懂理论、弄通经典、做实工作,为学员在深化内化转化理论上提供帮助。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不动摇,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讲好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必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举旗者、护旗者和捍卫者,当好理论教育的布道者和党性教育的熔炉工,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真正做“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
(二)重实践勤调研,提升专业能力
“业务精”是党校教师做好各项工作的支撑。党校教师要在讲好课受学员尊重、写好文章受同行尊重、做好咨政受领导尊重上全面发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新时代党校教师必须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树立“每一堂课都是精彩的”“把每堂课当成第一堂课来备、把每堂课当成最后一堂课来讲”的意识。必须以“讲全讲准”为基本要求,以“讲深讲透”为鲜明导向,以“讲新讲活”为努力方向,在体系化讲解、学理化阐释上下功夫、见实效,将党的创新理论大本大源、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贡献讲清阐明,充分揭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必须在科研咨政上发挥团队作用,多搞集成;多调研,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善于借力,用好学员资源,优化资源整合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员、同行、领导的尊重。
(三)严要求抓作风,提升工作能力
作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党校教师作风反映校风、体现党风,是党校职能作用发挥的坚强保证。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党校教师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要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教师把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贯穿到职业生涯全过程。健全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导教师时刻牢记党校教师的身份,带着光荣感和使命感去传道授业解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教师上课、论文发表、科研课题等制定严格规范,对违纪行为零容忍。新时代党校教师必须以好的教风学风传道授业解惑,要打下厚实的学术功底、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新时代党校教师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党的理论、党的信仰的传授者,既要靠党的真理力量去引导人,又要靠教师的人格力量去感染人。要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加严格,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要强化身份意识、使命担当,提升情怀境界。
四、在精品课程打造上持续发力,树牢“课比天大”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质量立校是党校工作的重要遵循,是全面提升党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党校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质量兴则党校兴、质量强则党校强。”[1]12坚持党校姓党,坚守为党育才,坚定把质量立校作为办学治校的生命工程,树牢“课比天大”“堂堂都是精品”的理念。精品课程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门面”,必须久久为功、协同用力、持续发力。
(一)坚持精挑细选,严把选题方向
坚定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精品课程指南优先项、必选项,聚焦基本培训,坚持突出主课主业,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尤其是讲清楚讲透彻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管党治党的根本要求。围绕“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聚焦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选好讲题,形成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第一课程、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体、以能力培训为重点的党校特色精品课程体系。
(二)坚持精雕细刻,注重集体攻关
坚持项目化管理,整合系统力量,组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施行教研室内部研讨,创新团队全程把关,学术委员会试讲、点评、议课的多轮备课准入制度,齐众心、聚众智、合众力,形成“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教学科研共同体,高起点定位理论视角、搭建课程框架、推动特色创新。按照“三审一讲两评”的精品课程开发流程,突出精品高质,对确定的核心课程坚持集体讨论核心观点、集体撰写课程教案、集体设计教学流程,全过程锤炼观点提炼、材料选用、课件制作,确保课程政治过硬、理论过硬、专业过硬。
(三)坚持精耕细作,精心打磨提升
完善教学开发管理、教学专题生成、精品课程研发、教学质量测评等系列制度,坚持“竞课+磨课+说课+评课+筛课”多轮演课生成机制,构建全流程、闭环式管理体系。实施课程试讲制度,从学术框架、学理逻辑、内容安排、授课技巧等方面对课程开展互评,提升磨课效果。开展“优质一堂课”活动,教师全员备课、集体听课、实战练兵,实现教学相长。推行课程匿名盲评,对课程全程录像后统一送审盲评,从理论框架、逻辑结构、内容观点、学术运用、讲授成效等方面形成书面评价,明确修改方向。实行课程准入机制,进入主体班次的课程,按照“申请—评分—合格—入库”的程序管理。狠抓教学质量评估,运用“学员评价+教学督导”的形式,对进入课堂的每门课程开展教学满意度测评,结合各班次教学测评数据,综合研判课程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校事业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党校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深刻领会其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开创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求是,2023(7).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4]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辅导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4.
[5]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