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再辨析: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思考
2024-10-16哈战荣李静娴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任务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国式现代化从多维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不少方面取得一致看法、达成基本共识,但对我国何时、什么背景和条件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学界仍是见仁见智。通过梳理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与设想的提出时期;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式开始;其后,便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推进过程。廓清中国式现代化的起始,紧扣现代化的内涵和现实条件,从多个层面与视角论述其价值与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瞄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全面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早日实现。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起始;考辨;标准;依据;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4.05.001
文章编号:1009-6922(2024)05-05-16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历史是我们的一切,历史起点是一切研究的开始[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兴起了对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关乎发展的现代化议题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展开:横向上,关注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思想等各个方面的演变;纵向研究则聚焦在“化”的层面,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历程[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自提出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何时起始存在不同看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势下,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起始对于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现实任务,从历史视角出发掌握航向、从设定目标出发抓住关键,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深刻的学理研究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的主要观点——然为之争
(一)观点争鸣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对中国式现代化何时起始,有的学者从现代化的某一显性特征或侧面入手进行了思考,有的学者则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视角出发进行了多维探究,观点纷呈、看法迥异。
1.鸦片战争起点说。有学者从现代化的类型出发,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被动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此时的现代化属于外源性的,不是内生性的,国人大都还没有现代化的意识和观念[4-5]。此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大幕。
2.洋务运动起点说。有学者从物的现代化的视角出发,认为洋务运动开启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器物和技能层次上[6-7]。洋务运动主张制造近代军事装备,通过开办近代军用和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兴办新学堂等途径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建立近代工业以实现御侮图强目的,其典型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8]。
3.中国共产党成立起点说。有学者以现代化的领导主体、理论基础为依据或以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因为有强有力且正确的领导才具备推进现代化的基础[9]。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成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来源和思想武器[10]。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11]。故而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标志,中国开始走上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道路。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点说。有学者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具备历史前提的观点出发,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社会条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为现代化奠定了基础[12-13]。并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数次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战略构想,提出推进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开启了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14-15]。
5.《论联合政府》起点说。有学者把现代化目标设定及实施方案作为研究的侧重点,认为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提出要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新中国的设想体现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设计,并将如何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落实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加以细化[16],以此为基础初步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开端。
6.新中国成立起点说。有学者从是否具备现代化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及现代化战略目标着手,认为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获得了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17],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推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18]。为了巩固新兴的国家政权,党中央将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以实现建立强大的国防的目的[19-20]。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大地上开始落地生根。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起点说。有学者从中国式现代化主要内容是工业化的逻辑切入,认为工业化是贯穿现代化全程的主要任务,同时毛泽东同志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构想,并以此为标志通过调查研究开始探索中国工业化建设道路,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21]。
8.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说。有学者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作为研究分析的出发点,认为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以现代化方案的实施为标志代表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22]。1956年国家把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重点,把现代化逐步推向前进,在对现代化的不断探索中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指导理论,以此为基础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起始。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点说。有学者以明确提出“现代”字眼为依据,指出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强调“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23]461,形成了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此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脉络的起点[24]。
根据表述不难看出上述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些观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除了判断标准脱离现代化的特定内涵、特有范围与现实指向,没有考虑所提观点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否具备现实条件、推进基础等核心因素之外,也没有立足中国具体国情思考在我国实现现代化需要的领导主体、核心力量、民意基础等必备保障因素,出现解释力不足、说服力较弱、认同度有限等问题。
(二)论证分析
1.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必须是中国共产党,而且只能是中国共产党。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处于被动挨打屡受屈辱的境地,不愿国破家亡的有志之士纷纷开展救亡图存、寻求国强民富之路的改良或革命运动,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失败了,说明这些人士或阶级都不能实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全面解放的历史目标,更担当不起实现现代化的使命和重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理论准备及物质基础。历史和实践昭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各族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2.关于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上述观点未明晰现代化的确切内涵“为何”,把现代化置于“空中楼阁”,只是纸上谈兵。其实,现代化是以高度工业化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驱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引发政治、文化、生态乃至人的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变的深刻社会变革。它以国家高质量、快速发展为衡量标准,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为标志,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谈论现代化必须明确其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求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其最理想的时代大背景,战争则会影响和阻碍其发展与推进。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考虑其本质与指向是什么,在我国是否具备现实条件和基础。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不能只看是否有人提出了其概念与表述,而要抓本质。
3.关于国内进行现代化是否具有必备的社会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主要矛盾经历了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到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转化。前一个矛盾的主题、背景是战争与革命,核心任务是集中力量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当时我国的社会状况来说,根本不具备推进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后一个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之时,我国不但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而且通过“一五”计划打下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物质基础,建立了国民经济体系、新型社会制度。国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以提升国家实力,改变落后挨打面貌、进行以“四个现代化”为主体的现代化建设就成为核心任务,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集中全国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显然,上述观点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起始时忽视了我国是否具备、何时具有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基础和国情状况这一最重要的因素,其观点是否合理、是否能令人信服就不言而喻了。
基于此,从“为何”维度确定现代化理论基础、从“何以可为”维度分析现代化的实践基础以明辨中国式现代化的“应为之论”,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现代化构想、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理念付诸实施,提出以工业化引领经济发展、以“四个现代化”作为发展方向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用阐释“何以为之”论证“是为之辩”成为确定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的根本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的理论意义及对当代中国及世界现代化的实践价值才既合情又合理。
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的辨析——应为之论
判断中国式现代化何时起始至少需要清楚四个方面的核心问题。一是理论层面,要准确理解与把握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明确“为何”是研究现代化起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内涵、本质与定位不清晰,现代化的起始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续研究无法开展,有时还会出现判断主观、结论随意、背离现代化本身进行研究等问题,这是探讨现代化起始的理论之基和首要问题。二是实践层面,即中国有没有实现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和物质基础,以及有没有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规划与发展目标,形成对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即“何以可为”,这是确定现代化起始的实践之源。三是国民认知与意愿,即全国人民对现代化“为何”有清晰判断与认知,对实现现代化有强烈意愿和要求,对投身现代化建设有积极行动和热情,是否有人文社会环境的强力支撑,这是判断现代化起始的人文保障和民心支持。四是外部环境,即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还是战争与动乱,只有在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条件下,我国方能进行生产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明确现代化起始的外部环境与客观保障。
(一)现代化理论之基——现代化的本质与内涵“为何”
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现代化”这一表述,但在其论述中多次提到了“现代”一词,《共产党宣言》中多次出现了“现代时期”。马克思认为的现代社会是以大工业为基础,实行机器化生产,开辟了世界市场,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是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历史阶段[25]。根据对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研究,一般认为,现代化首先在英国开启,以工业革命为标志,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引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现代化实质上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活方式普遍扩散的过程[26]。工业生产力突破了以往的自然力和简单机械力,最后作用于经济增长,当工业化带来的财富增长不断超过人口的增长,便实现了财富的不断积累。因此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根本动力是工业生产力,结果是实现社会的财富积累。
由此,我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工业化发展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引领带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深刻变革,推动社会从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社会向高度发展的工业化社会演进的过程;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以建成强国为目标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7]、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8]。显然,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实现目标、实施路径和发展动力等的有机统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方面,故鸦片战争起点说、洋务运动起点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点说等看法都不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的有力论证和合理观点。
(二)现代化实践之源——中国具备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条件“何以可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9]。纵观中国社会历史变迁,先后经历了以战争为主题通过武装斗争求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以发展为主题抓生产建设为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的不同历史阶段。在国家争取独立的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没有条件将进行经济社会建设作为当时国家和全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和核心任务。革命战争胜利后进入和平时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加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才会、也才有条件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时代的主题也就必然会变成以发展为核心。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再到抗日战争胜利,之间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都处于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状态,进行革命以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当时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尽管取得了民族革命、反帝斗争的胜利,但是民主革命、反封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又经过三年多艰苦卓绝的革命与斗争,尤其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国共力量的对比,民主革命胜利在望。因此,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代表全党提出我国在民主革命成功后要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伟大设想,强调党的中心任务是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并要求其他工作都必须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30]1428。这些观点和主张、设想与愿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在实践上基本完成,即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由以战争为主题转入了以建设为中心,我国逐步具备了进行国内建设的条件,逐渐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繁荣经济之目的”[31],这就是以发展生产提升经济的具体举措,是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进一步落实。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之后将其正式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3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3]81-82。随后,党中央将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聚焦为“四个现代化”并进行规划与部署,正式开启了新中国建设。
(三)现代化人文条件——现代化的社会环境安定并且符合人民意愿
国内环境方面,1951年10月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扫除了反革命残余、肃清了特务等反动组织,社会秩序空前安定,为巩固政权、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在国家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政策调控下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成为历史,人民生活进一步安定,工农业生产得以加快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全党获得统一认识,得到全国人民拥护,成为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共同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新纲领。各级党组织在生产建设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纪律严明,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全国上下积极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生产实践。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人士、旅居海外的学者和科学家纷纷为恢复生产、建设新中国积极贡献力量。全国形成了人民参加和支援工业化建设的热潮,促进增产节约以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在“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的口号激励下,工人阶级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分子,有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发明和改进了“万能工具胎”,有大同煤矿工人马六孩和他的伙伴们创造了巷道快速掘进法,有青岛青年女工郝建秀研制了细纱工作法,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33]324。这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符合人民心愿的,才能涌现出众多的先进和模范,推动生产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四)现代化外部环境——现代化具有顺利进行的外部客观条件
从国际方面看,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来,世界和平民主阵营得以巩固和扩大,反观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逐渐加剧,不仅有和平与战争的矛盾,还有民主与反民主的矛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地,为我国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得到苏联和东欧、亚洲人民民主国家以及一些西欧国家的认可和支持。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逐步壮大,其在指导思想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遵循,政治上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形成共同防御同盟,经济上互助合作,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营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34]。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模式上借鉴苏联经验,积极争取苏联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等援助,实现了科技突破,极大提升了现代化水平。这都是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时代主题转换形成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关于确立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的原因探讨——是为之辨
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国的现代化也不是天然存在,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对如何建设强国的求索,凝聚了共产党人的心血与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在中国的实现过程,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理念提出、创设条件、付诸实践与不断推进等艰难发展历程,才有了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理论、战略构想、宏伟目标、实施步骤等的提出与部署。显然,明晰我国现代化的本质及实现条件,明确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提出起点,辨明我国现代化付诸实践的历史节点,厘清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廓清我国现代化不断深化与推进的过程,是深入论证、理性判断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的科学依据与事实基础。
(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与设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现代化的战略准备阶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0]1437,擘画了现代化发展的蓝图,并提出推进蓝图设想,“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30]1428。并明确推进工业化对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30]1428尽管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会议召开时还没有取得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主要的任务还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是毛泽东同志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已经在考虑革命成功之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如何推进主要任务向前发展这一影响国家发展、人民福祉的问题了。正是基于他们超前的思维和认识、对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而且出于当时国内外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的普遍认知,提出了推进工业化、建设工业国的目标与规划。也正是有这种超前的认识与判断,毛泽东同志在四年之后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将工业化作为其主体与核心,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即生产关系的革命与革新时,重心明确定位为生产力的发展即工业化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由乡村转到城市,不仅是党的工作地域方位的变化,更是工作重心由武装斗争转为生产发展的重要转变。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表明当时全国的工作重心是要在城市进行生产建设,发展工业带动经济发展,以逐步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城市中其他的工作,例如党的组织工作,政权机关的工作,工会的工作,其他各种民众团体的工作,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肃反工作,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30]1248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节点全党统一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要求全国紧紧围绕生产建设这一中心,推动国家建设等各项事业向前顺利发展。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以及新中国成立所创设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我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由点到面开始稳步恢复、实现较快发展。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48.4%;1949—1952年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共支出17.7亿元,占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22.6%。在总体建设支出中,经济建设越来越成为重点[33]373。人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普遍得到提高。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7%上升到27.7%,较好完成了“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的任务,为改变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迈出了关键性一步。这一时期,我国逐步进入了工业化的建设时期,也是现代化的起步与探索时期。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理念和设想付诸实践,开始了现代化的战略推进
1952年,我国面临的形势是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基本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顺利实现,抗美援朝即将取得胜利。从现实条件出发,我国已具备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和基础,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创造了客观前提。195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在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这条总路线。他认为工业化是把我国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国家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的主体和核心。在交通运输不发达、轻工业面临能源原料不足及技术限制等客观条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迈出了我国工业化的重要一步。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中指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35]这表明党中央在综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后做出了把重工业作为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方向的战略布局。
自从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经济建设就在国家发展中居于首要且重要地位。为有计划进行经济建设,以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为纲,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国上下形成了参加和支援工业化建设的热潮。在组织领导方面,党中央抽调优秀干部并从中培养领导骨干使他们尽快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以满足我国工业化建设初期对各方面干部和人才的迫切需要。在参与建设方面,工人阶级一马当先,努力钻研技术、大搞增产节约,积极投入国民经济建设,以满腔热情和百倍干劲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努力奋斗。
(三)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探索与“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更明确更高远
以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纲领,我国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一化三改”的核心内容;同年12月,《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指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36]“四个现代化”初次登场,之后国家领导人结合当时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基本国情在多个场合强调一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以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坚定决心。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四个现代化”表述为“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23]584,这表明实现以“四个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成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要努力实现的核心任务和宏伟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而科学技术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作用。因此在1964年,党中央将“四个现代化”调整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并对中国如何实现以“四个现代化”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化作出两步走的战略规划:“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37]
从“一化”到“四化”,是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结合我国实际作出的战略部署,表明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其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尽管经历过曲折甚至于中断,但是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决心与信心从来没有动摇和改变。十年曲折发展使党中央和全国人民认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才是“正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容不得半点耽搁和拖延的,是不能有任何内乱和不稳定因素的。历经沧桑和曲折之后,痛定思痛,党中央果断拨乱反正、推行改革开放,国家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道,也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相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经过全国人民四十多年的艰辛努力和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让世人惊叹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稳步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也逐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越拓越宽,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中国正以乘风破浪之气、披荆斩棘之势勇毅前行。
四、明晰中国式现代化何时起始的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性举措和战略性谋划,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明确中国式现代化起始对于从大历史观下深入把握现代化本质要义与任务目标,深刻领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实现现代化的不懈努力,不忘“现代化”初心,牢记“民族复兴”使命,赓续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成果,进一步坚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四个自信”,对全面推动强国建设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追溯起始:探寻现代化本源,使现代化更加立体可感,拓宽现代化的理论视野
从现代化的内涵与现实条件出发,明确现代化的本质及内容,这是考辨我国现代化何时起始的标准和要件,也是从理论上探究、在实践中推进、在舆论场宣传“何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何”等重大问题的逻辑起点和厚实基础、理论视野和现实意义。正是基于此逻辑和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丰富了对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并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体系、视野与高度: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关系的具体表现,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向前发展的内因和规律,必须重视与遵循;现代化是为了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以工业为主导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再到全面发展的不同层次和过程,这是现代化的“中国式”特色与内涵,也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我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现代化的道路还很长远,发展历程和具体形态可以多样,不能限于一隅、墨守成规,但必须立足国情而定;现代化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代化方能焕发时代生机和持久活力,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生机、动力与保障,不能违背与破坏。
1.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明确现代化的内驱力和推动力。社会主要矛盾发展体现着对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导向,蕴含着推动现代化的现实动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明现代化要以工业化为中心,进行现代化是为了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也是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的必要条件[38]。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9]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0]不同历史阶段对于不同矛盾的科学判断,彰显了我们党为了实现现代化历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仍在更深刻、更丰富、更主动的层面不懈怠、不放弃的努力拼搏。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后,现代化的重心转向注重物质文明质的提升的同时也非常强调精神文明同向发展的现代化,更加强调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和更加关注全体人民福祉的现代化。在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进行转化。只有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才能瞄准目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标现代化任务贯彻落实,确保推动现代化措施有力有效,早日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2.正确理解发展本质要义,明确现代化的整体性和全面性。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为一体,涉及全方位、覆盖各领域的新型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协调并举共同发展。从确定中国式现代化起始至今,中国式现代化朝着整体和全面的方向逐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初期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时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物质文明还要有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党的十七大以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中央对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入、范围逐步拓展。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统筹,各要素共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其中,经济建设为现代化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政治建设确保现代化正确前进方向,文化建设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社会建设为现代化创造有利社会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为现代化提供和谐环境。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认识更加全面、理解更加完善。理论层面,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主要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层面,新“两步走”战略安排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价值层面,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惠及全体人民、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41],以“人的现代化”为价值追求,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3.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明确现代化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经济文化落后,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而道远。根据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任何企图绕过生产力发展而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的努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不发达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追赶”与“超越”战略引领下很容易出现忽视建设规律单纯追求高速发展的现象。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势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能源资源的浪费,造成社会发展不均衡甚至畸形化。中国在现代化初期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曾经出现过忽视生产力发展实际水平而盲目改变生产关系,导致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左”倾错误和不良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全面分析、深入总结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曾经出现的失误教训,将国家发展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重新审视如何进行现代化这一重大现实问题,避免违背现代化发展规律只追求片面高速度使国家发展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历史重演,因此更强调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推进现代化,正确把握、科学对待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全力推进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二)目标引领:锚定现代化强国,使现代化更加明确可行,增强现代化实现伟力
自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现代化构想并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得到实施以来,我们党始终以建设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引领,国家建设于1957年“一五”计划收官时取得了重大成就。其后经历了盲目求快的“大跃进”,随后党中央及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又进入了综合平稳的建设现代化时期。在这一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现代化”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愈加清晰明朗,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超越,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恩格斯曾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42]在推进现代化的征程中,党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坚持科技引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1.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高质量发展是针对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高速度但低质量发展而言提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口规模巨大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高质量发展的生态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高质量发展不同于简单粗暴扩张式地一味追求发展增速,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只有全面深入地认识理解高质量发展,方能领悟其核心要义,从而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的目标引领下,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巩固现代化稳中向好的态势。
2.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走出了一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回顾、深入剖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失误,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以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统一共识,自此中国式现代化以乘风破浪之势迈入新发展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以贯之的主题,改革开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这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43]。正是由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4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坚持以改革开放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改革开放理论持续创新、制度更加完善、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的源源不断的活力,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为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做出重要贡献。
3.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如果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45]这说明科学技术会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依赖科技进步。因此党中央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就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之一明确提出。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46]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农业生产中“农业八字宪法”的应用、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大庆油田的开发、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等,这些充分表明只有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才能推动农业、工业和国防的现代化,巩固现代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归因于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机遇,实现了科技高精尖领域的不断突破与超越。科技创新既推动当前发展又引领未来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命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我国迎来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必须以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三)价值导向:指向现代化特色,使现代化凸显“中国式”,彰显现代化中国智慧
明确起始方能探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不断加深对现代化本质的认识,继续探索现代化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积累宝贵经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在摸索中曲折前进,从初始的理念和构想提出,到不断推进现代化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取得了令人引以为傲的成就。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分步实施,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盘托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愈加清晰,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更加坚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影响力更大。
1.溯古观今,推进强国建设更加接近目标。建设现代化强国是引领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中国人民的心之所向。自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我们党始终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根本目标,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艰辛探索,做出了不懈努力。《论十大关系》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47]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对实现现代化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改革开放之后,党中央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发展实际,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三步走”战略。进入21世纪,在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党又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进入新时代,在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踏步迈进之时,党的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细化,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更高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回顾自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党中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化丰富、在实践上不断深入具体,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2.展望未来,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更加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大势所趋与历史必然。自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入人心、成果丰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养老托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通过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些成就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砥砺前行,正在坚定有力地朝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远大目标迈进。
3.赓续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具影响力。中国式现代化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系列创新突破,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理论指引、注入发展动力、丰富实践形态。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引领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果不断涌现、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也深刻改变了国际发展格局,影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具有世界性影响[48]。着眼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现代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有重大借鉴价值,对发达的西方国家思考与关注“人的现代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从关注己身到关注世界,通过自身发展影响世界格局,不走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致力于走和平与发展的新路[49],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50],遵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针,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为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提供全新选择与新型方案,体现大国胸怀、展示大国担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
[2]王海稳,王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问题域与问题本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3):36-46.
[3]罗荣渠.开拓现代化研究的新领域:谈《现代化的动力》[J].中国图书评论,1988(4):137-140.
[4]刘玲.孙中山·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7-31.
[5]胡键.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时代内涵与世界意义[J].欧洲研究,2023(3):19-37.
[6]秦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4-21.
[7]沈尤佳,陈若芳.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转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J].当代经济研究,2023(3):47-55.
[8]虞和平.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J].历史研究,2023(2):4-17.
[9]钟慧容,刘同舫.中国共产党现代化事业的百年历程与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3-31.
[10]叶路扬,傅鹤鸣.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历程、演进逻辑及价值指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13-23.
[11]任志江,刘雨薇,邓惠.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J].财经科学,2021(6):53-66.
[12]郭广银.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J].红旗文稿,2023(5):15-18.
[13]石建勋,杨璐柳婷.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变历程、深刻内涵及推进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73-82.
[14]汪裕尧.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历史贡献[J].党的文献,2006(1):35-42.
[15]宋学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历史逻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24):82-89.
[16]杨宏雨,严哲文.《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首次全方位设计[J].学术界,2018(12):161-185.
[17]程美东.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个性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7):20-42.
[18]汪亭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8):37-47.
[19]梁伟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历程、实践特征及世界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8-27.
[20]布旻晟.中国式现代化历程、样式及独特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23(4):10-18.
[21]曾丽雅.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6(9):115-126.
[22]周良书,吴银萱.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宏观思路与奋斗历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8.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4]郭建宁,魏月妍.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建构和世界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2023(5):40-45.
[25]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J].历史研究,1986(3):19-32.
[26]罗荣渠.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J].中国社会科学,1990(5):107-126.
[2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28]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
[29]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的实践智慧: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戴木才教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8):10-27.
[3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7.
[3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6.
[3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34]高放.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大视野小总结[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4):50-71.
[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49.
[3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04.
[3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3.
[38]何敬文,李放.八大前后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9):24-32.
[3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4.
[4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41]张士海.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及其世界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9):61-71.
[4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9.
[43]石明明,张小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经济改革与制度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23(9):4-23.
[44]欧阳康.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3(4):48-62.
[4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444.
[4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4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
[48]段虹.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历史展演与价值旨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5):30-37.
[49]刘须宽.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7):43-54.
[50]吴志成: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10):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