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阅读,跨媒介教学
2024-10-13马园萍
【摘要】新世纪的学生,生活在媒介多样化的时代,与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有天然的亲近感,采用跨媒介阅读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眼界,构建阅读整本书的能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结合起来进行《红楼梦》教学,可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对《红楼梦》深度阅读的目的。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整本书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9-0148-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眼界,构建阅读整本书能力,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三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贯穿必修、选修阶段。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以单篇为主,单篇阅读教学有阅读精细、讲解深入等方面的好处,但它缺少与其他文本的联系、比较,在阅读量、比较意识的形成、整体解读文本、辩证思维的培养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加入高中教育阶段,会让学生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的书目是《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经典名作。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在课内系统性地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增强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红楼梦》总共有一百二十回,阅读体量巨大,且语言文白交杂,阅读难度大,让学生自己读,在高中繁忙的学习中,往往会被遗忘,哪怕安排一定时间给他们自己阅读,恐怕也是囫囵吞枣,阅读效果不佳。如果由教师选择章节细细地给学生讲解,因课程学习时间的关系,覆盖不可能广,也会产生缺乏连贯性的问题,影响阅读的完整性与融通性。所以,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由老师有选择性地选取一些章节加以细读,两相结合,效果会比较好。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问题的关键。我认为可以将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里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结合起来进行《红楼梦》教学,可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对《红楼梦》深度阅读的目的。
一、为什么要跨媒介阅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旨在引导学生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新世纪的学生,生活在媒介多样化的时代,与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有天然的亲近感,采用跨媒介阅读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红楼梦》篇幅较长,因此让学生保持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各个地方戏曲中都有曲目,它被翻拍成一部又一部的电视、电影,可利用资源丰富多样,将《红楼梦》影视资源与文本结合起来,可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二、什么是“跨媒介”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在信息社会中,媒介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与传播机构。媒介承担着储存、传播信息的功能,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跨媒介”就是不局限于一种性质的媒介,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介的交互作用,学生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打破媒介的障碍,进行综合分析、理解,并且通过“跨媒介”将从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介中接受到的信息,进行交互处理,达到更有效接受、更深入理解,进行辩证分析的目的。
三、怎样跨媒介阅读《红楼梦》
(一)教学准备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元的、活跃的交流环境,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信息海量,如果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和筛选、思考、辨别的能力,我们将迷失在茫茫的信息大海之中。所以,在进行“跨媒介”教学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信息筛选、判断方面的引导与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有利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对“教育发展”的一种有力补充。
在教学任务下达之前,先推荐学生购买版本权威、印刷质量高的书本,以便于教学。《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我向学生推荐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这个版本是《红楼梦》众多版本中比较权威的。选择适合的媒介,《红楼梦》影视资源众多,经过对比,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虽是旧版本,但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相对来说忠于原著,导演编剧潜心创作,主要演员选择比较贴近人物形象、性格,演绎形神兼备,过目难忘,歌曲与电视剧浑然天成,造型舞美赏心悦目,是当之无愧的经典,所以我选择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作为媒介,推荐给学生。确定明确的阅读任务,具体安排如下:总共安排12课时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其中《红楼梦》前三回教学总共安排2小时,观看电视剧第一集安排1个课时,文本前三回阅读安排为家庭作业,课后完成;另1个课时布置明确任务,分小组讨论前三回的重要问题,主要有“比较文本与87版《红楼梦》第一集的异同”“画出宁国府、荣国府两府人物关系图”“总结《红楼梦》前三回文本中主要人物性格”三个问题。
(二)比较《红楼梦》文本前三回与87版《红楼梦》第一集的异同
《红楼梦》文本前三回主要是由空空道人和补天遗石的对话引出整个故事,并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大体介绍了贾府情况以及贾府中的主要人物。与87版《红楼梦》第一集情节基本对应。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红楼梦》第一集,让学生比较文本与电视剧的异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细致地阅读文本。
1.由学生看后填写以下表格
表1 比较《红楼梦》文本前三回
与87版《红楼梦》第一集的异同
2.反思
经过这种文本与电视剧的跨媒介学习,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对《红楼梦》前三回有了非常仔细的阅读与梳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更深入的反思,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很大帮助。首先,我们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集中在语言、文字、情节、表达方式等语文素养方面的讨论,语文素养的提高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目的,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目标,所以它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其次,“跨媒介”为我们提供了除书本之外的理解、思考的途径,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最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提高学生的比较、辩证这些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将实际情景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思考,另外,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画图表示宁国府、荣国府两府人物关系
1.人物关系图展示
学生观看《红楼梦》影视剧片段,结合文本以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课后绘制《红楼梦》人物关系图,并予以书面批改。优秀的作业上课给以展示、表扬,有问题的指出其问题,让学生修改,以加深印象。
表2 《红楼梦》中人物关系表
2.反思
借助影视媒介梳理《红楼梦》宁国府、荣国府的人物关系,更直观、简便,给学生阅读文本扫清障碍,对学生阅读《红楼梦》如此体量大的巨作有莫大的好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自己去收集、整理信息,并进行消化、吸收。但是,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安排学习的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内容和时间,让“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真正发挥作用,增强有效性。同时,也要在教学设计之初,就设计好反馈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准备好反馈,注重反馈的实效性,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使学生获取学习的动力,反过来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际进程中,或许会碰到各种问题、矛盾,比如时间的安排、重点的落实等,所以教师要全程跟进,一旦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及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有效进行。
(四)总结《红楼梦》前三回文本中主要人物性格
1.人物性格概括
阅读文本让学生概括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的性格特点,并形成书面作业。结合学生概括的人物形象特点,回看视频片段,对视频中导演的安排、演员的表演进行点评,并讨论视频中导演的安排、演员的表演是否正确、到位,反思自己概括的人物形象特点是否准确,加以修改。
表3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性格概括
2.反思
通过观看影视资源,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使学生获得更深的印象,结合文本再让学生去概括,对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对比文本中对人物的描写和影视剧里演员的表演是否一致,使得学生进一步地深入思考。
关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评价研究目前来说相对不足,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合理地设置评价方式,以期“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有效地落实。
四、结束语
统编版语文课本选编了众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可以横跨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媒介,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媒介信息。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阅读模式,实现以输出为导向的阅读,重视个体深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除了让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也会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单纯死记硬背的学习已无法满足现在学生越来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知识“旁观者”身份也会造成学生学习深度加深的障碍。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整本书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要通过教学的具体例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习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构建个人完整的阅读体系,从而使思维和认识得到提升和发展。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学生更喜欢直观的方式,比如在图片、音频、视频中获取信息。视听化阅读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相结合,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潘涌,陈苏仙.基于MIL评估框架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及其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08-1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刘锦华,龙亦成.“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测试工具开发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23(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