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弊端
2024-10-13李顺周肖菲
【摘要】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甚至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随着它的广泛使用,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是在肯定现代教育技术对地理教学作用的前提下,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应用中常见的几个误区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地理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9-0010-03
地理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要求利用地图、图表、图像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地理事物分布和特征、阐释地理原理和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借助多媒体模拟、展示,或绘制过程、原理示意图,或利用地理实物、模型、标本等来显示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运动的过程,突出其动态性。现代教育技术走进地理课堂,深受广大学生和教师的信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它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在其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把握不好就可能出现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在应用的同时进行反思,以保证今后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更有效、更高效。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设丰富逼真的情境,以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用虚拟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出逼真的学习环境,把课堂内容丰富化,使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验到地理的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在学习地理方面的思维;提供接触课外学习资源的机会;满足学生多种学习风格的需要;使学生能与其他学习者展开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以及提升分析景观图,绘制示意图,识读统计图表等读图、用图能力。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讲清楚,很多抽象地理现象很难或无法看到,若用多媒体展示,则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知识,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动画、视频的引入,解决了传统挂图板图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例如大气运动、洋流、天体运动、火山运动等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将难以展示的地理现象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存在的误区
(一)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目前,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一个很常见的误区就是课件替代教师主导了整个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完全依赖课件,整堂课下来,课件怎么做的课堂就是怎么完成的,尤其是讲到一些重难点抽象知识时,如地球的运动、洋流等。教师因为不愿意不停地讲解而将所有知识点都罗列在课件中,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本来应该是由教师详细讲解的内容都被课件“替代”了。课堂被多媒体课件所“占领”。教师的备课就是花大量时间制作好课件,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成了“播放课件”,完全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由知识的教授者成了计算机的操作者。将处于教学“辅助”地位的现代教育技术上升到了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毫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成了一句空话。整个教学过程生硬死板,只是课件内容的机械“陈述”。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向交流变少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变得单一,只有课件作为桥梁,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效果也会减弱,最终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效果。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能及的任务,但是也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
(二)抛弃传统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却出现了另一种“单一”,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新课程提倡现代化教育,于是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错误地认为现代课堂就应该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才行,传统的地理“三板”教学已经不需要了,多媒体课件中图、画都有了,于是完全抛弃传统教学。虽然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理教学效果,但它不能完全代替常规教学手段。毕竟,传统的教学手段沿袭多年,肯定有其合理性。没有板书的课堂,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听什么,PPT一页一页翻下去,学生却不知道重点在哪儿,尤其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他们都还不足以具备自己发掘重点的能力。“高效”的多媒体课堂不辅以传统教学手段,就会出现因为速度过快、信息量过大而导致学生无从选择、迷失方向,无法记笔记,也记不住,印象不够深刻,长期下来,效果必然不好。而传统的板书却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总结知识。
(三)追求课堂气氛,忽视教学目标
现在的课堂强调兴趣,尤其是在地理教学中,图片、视频等资料非常多。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地理教学课件中,教师都会加入丰富有趣的图片、视频等。适当适量地增加有趣的图片、视频固然能很好地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出现了一个误区,一些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做得过于花哨,声音、视频、图片太多,虽然课件内容可能都与教学内容相关,但是这些花哨的内容容易导致学生被课件的外表所吸引而忽视了本质的知识。到最后学生只记得那些漂亮或个性的图片、视频,对本质问题反而印象不深了,如课件中的文字。这种课堂,气氛有了,课件也看似花样百出,却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相反还可能会分散部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另外,部分学校的领导对教师的课件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导致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课件制作之中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的探索,最终导致本末倒置。
(四)现代化的“满堂灌”
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导致了另一个弊端,那就是教师贪多求全,一节课的课件达到数千字已经成为常态,大量的内容不仅不利于学生做笔记,更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讲解,毕竟,如此多的内容如果一定要一节课讲完就注定每个知识点都只能“蜻蜓点水”,更关键的是,很多老师为了把课件讲完,只能一个劲地“满堂灌”以保证自己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讲完这些课件。另外,一些教师,不管什么内容,课堂一律使用多媒体课件,于是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天天面对的是课件,同样也会视觉疲劳。
三、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见建议
(一)摆正“本末”位置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性的技术,是为教师教学过程服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应该是课堂真正的灵魂。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应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课堂具体情况,否则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形式,而非课堂的全部内容,课堂不能缺少教师的引导。例如,在七年级学生学习“地球的公转”时,由于他们想象力不足,需要加强直观教学,这时用课件适当给学生展示地球公转的过程,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地球的公转”如果只是展示,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只能看到公转的“表面”现象,如方向、周期,却并不能分析公转与四季变化、影子长短变化等现象到底有什么关系,这就会成为课堂的不足。所以,真正的现代化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辅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综合高效课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切忌本末倒置,过分抬高信息技术的地位。
(二)正确处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有些内容需要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来为学生讲解,甚至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以加深印象。富含师生间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学生的亲自体验过程,是任何现代教育技术所不能取代的。例如,在地球和地图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以课件中动态的地球或者静态的地球图片、经纬网等来进行教学,学生是很难学到知识的,都不如拿个地球仪让学生自己进行演示来得真切。所以,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辅以板书、板画、模型等工具配合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讨论结果,起到加深、总结的效果和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把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相得益彰。比如,传统地理教学中“老教师”经常用到的三板教学(板书、板画、板图),往往具备直观、易懂的优势。尤其是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板书、板图,可以为学生思维留一定停顿时间,给学生一个“思考过程”,避免因知识形象化而忽视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例如讲解“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时,教师不仅要能用多媒体演示太空中地球绕日公转二分二至节气时与太阳直射点关系的直观动画,更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总结其移动的规律,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三)“气氛”与“实效”并存
多媒体课堂比传统课堂更生动、活跃,但教学效果却有待提高。要使课堂中“气氛”与“实效”并存,首先,教师在进行多媒体备课前,一定要对本节课的课文、考纲进行详细的研读。其次,教师制作地理课件时没必要的图片和语言要尽量去掉,简洁明了的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让学生抓住重点。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才能既有气氛,又出成效。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时必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了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对于什么时候该插入一段视频或图片“刺激”学生,什么时候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时候该给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等,这些必须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得心应手地应用多媒体,既考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又考虑到了学生知识的学习,兼顾了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例如,七年级“五带的划分”讲解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不同热量带的景观图片,让他们对五带产生感性认识,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五带特征的欲望。随后继续分别讲解寒、温、热带各自的特征,最后用板书进行归纳总结。
(四)做到“适度”与“适量”
多媒体的应用不应该是多多益善,而是适当、务实,依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是否要使用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但不可脱离文本地随意使用可有可无的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当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因势利导,扬长补短。教师只有通过精心设计,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给地理新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然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适量,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指导作用,才能体现它的最优效果。
四、结束语
地理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多数情况下地理学科教学无法离开多媒体技术,而多媒体技术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现代教育技术也在地理课堂中为广大师生所喜爱。但是地理教师学习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大胆尝试、探索的过程,教师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过分依赖,要以实用性为根本出发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终提升教学效果,增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蔡梅.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184-185.
[2]王铁军,易巧玲.反思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6(12):87-88.
[3]黄翔.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教研版),2010(1):88.
作者简介:
李顺周(1981年8月—),男,汉族,云南昆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