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
2024-10-13贾慧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就是其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应该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责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基于此,本文先阐述了文化自信的相关内涵概念,探讨了文化自信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安康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教师教学课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H23JX014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9-0106-03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相关概述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其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有了这种信念,这个国家、民族就能够在遇到困难时不低头,在面对困境时不气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积极推动。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肯定和认同,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对自身文化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众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学生只有不断加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充分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文化自信在小学语文古诗词中的教学意义
(一)丰富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小学生来说,古诗词语言精练、文字优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发展历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就像一座丰富的宝藏,可以丰富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理解诗词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对其进行深度挖掘,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例如,《游子吟》这首古诗描写了慈母对游子无私而深沉的爱,教师在讲解这首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深度挖掘,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对自己深深的爱。
(二)启蒙学生的文学鉴赏意识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意境美,从语言、意象等方面展开联想,在赏析诗歌时要关注诗词中的意象、语言特色等,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人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让学生对词进行朗诵和翻译,并根据翻译的意思来说一说词中描写了怎样的情境,体会作者对农家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诵读这首诗,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并利用多媒体资源展开教学,将诗歌相关画面在屏幕上播放,让学生在看视频时想象诗人当时创作的情景和心境,将学生带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中。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能积极思考,提高自身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其文化自信[1]。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经历较少,对于许多事物都不甚了解,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古诗词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等。比如,教学《出塞》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气概。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文化,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繁荣,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要将家国情怀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渗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促进文化自信的持续传播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并能将其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文化自信的持续传播。教师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的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知。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文化自信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三、文化自信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重视程度较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思想体系、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人文精神的总称,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学校对此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观念相对落后,认为古诗词教学的价值不大,因而,在教学中对这方面的内容安排较少,尤其是对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调动不够,也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2]。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让学生进行背诵,在考试时默写出来即可,其重要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导致部分小学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态度较为随意,对此没有形成正确认识。此外,教师在讲解古诗词知识时也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欠缺,因而,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便有部分学生认真学习了,也很难将其完全掌握,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效果。
(二)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只是注重讲解诗词的含义和作者创作背景,而对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等方面并不注重,这也是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教师在讲授《枫桥夜泊》时,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教师只是简单讲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没有将学生带入诗词中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仅仅让学生简单背诵了这首诗,对于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不了解。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会影响学生对古诗词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效果表面化,学生兴趣不高
小学阶段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于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也较低,所以,在开展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合理性,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提高教学效果,常常采取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停留在表面。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和模式,加强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充分感悟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3]。
(四)教学评价单一化,忽视文化自信
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评价时,需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从学生兴趣出发,以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综合评价。但在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评价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背诵为主要内容,而对于古诗词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文化自信,在理解诗词作品时存在一定障碍。此外,部分教师还会从应试教育角度出发,认为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即可,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评价。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评价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成果。
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一)增强教师古诗词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古诗词文化素养,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感染学生。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古诗词的文学内涵,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4]。其次,教师还应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提高自身文化底蕴,了解我国古代优秀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和诗歌风格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把握古诗词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二)开展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经典诵读是指以诵读的方式学习和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诗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经典诵读,通过读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并从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具化文化自信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教学,教师需要打破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古诗词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带给他们的魅力。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根据古诗词内容和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和应用。例如《静夜思》一诗,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诗人所处的时代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情绪。在设计环节中,教师要结合古诗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在此情景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句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义,培养学生文化自信[5]。
(四)联系生活实际,在日常中渗透文化自信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只停留在字面上,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教师要将古诗词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一首古诗时,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到“秋思”是诗人在秋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情感。又如,在学习《清明》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这首诗中的画面描绘,尤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当时低落、凄凉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在清明节祭祖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还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五)将文化自信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自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如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在展示和讲解过程中加深对古诗词文化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人来进行讲解,以此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并以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基础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动力,还能提高学生文化自信水平。此外,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全面、客观评价,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评价体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来看待古诗词教学,让学生从古诗词中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帮助学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冠凡.文化自信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J].品位·经典,2023(16):163-165.
[2]邱婷婷.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认同培育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
[3]王敏香.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浸润式教学研究[J].教师,2023(9):33-35.
[4]张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3(2):104-106.
[5]魏珊珊.小学语文课堂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