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2024-10-13张振兵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在新时期下,各个学校之间都面临着招生竞争、毕业竞争的压力,很多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招生范围,都会采用各种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调整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这种情况,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要求各大学校要注重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通过减少作业布置数量、提升作业质量的方法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小学数学是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同时数学学科知识点抽象、复杂,学生学习难度大、压力大,因此,需要教师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分层作业,从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本文就“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进行研究,旨在推进教学改革,践行“双减”政策理念,消除传统作业设计 弊端。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数学 作业分层设计

【课题项目】安康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教师教学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立项号:GH23JX147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9-0082-03

一、引言

调查发现,在一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作业设计目标不清晰、作业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不相符、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作业完成时间长、作业类型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存在“吃不下”的矛盾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需要学校数学教师重视并改进,要基于“双减”政策要求加强作业设计改革和创新,遵循一定的原则,设计分层作业。同时,也要减少机械作业、杜绝重复作业,布置实践类、综合性、挑战性的作业,从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和有效性,实现“双减”政策目标。

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概述

分层作业设计是对传统一刀切、大课堂作业设计的创新和改变,是在学生分层、教学分层的基础上进行的作业设计,符合“双减”政策下的要求,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数学作业设计模式。要求教师在设计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差异,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分层作业目标下结合作业实际情况设计多类型、多层次、针对性的作业,并做好分层作业评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案和对策,实现作业目标。从上述概念可以得出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具体包括分层作业目标设计、路径选择、类型和评价,基于这四个内容形成完整的作业分层设计[1]。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作用

(一)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基础和能力、兴趣都是不同的,对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比如对于基础差和能力差的学生,要设计练习类和巩固类、提升类作业;基础好和能力强的学生,要设计挑战性、发展性的作业。在作业分层下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基础情况进行差异化作业安排,让学生在符合自身层次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增强作业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动力

小学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想象力要求高,如果教师设计的作业难度较大,会让学生有一种畏惧感和压力感,如果难度较低,则会让学生感到无聊,产生应付心理。对此,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态度等设计不同的作业,可以设计不同题目和类型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和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作业质量。

(三)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个人作业、小组作业,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安排作业时间和方式,在个人作业中可以独立进行,在小组作业中可以在小组内完成,做到分工明确,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分层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提升的机会,让学生在组内探讨、思考、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一)根据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分层标准

在“双减”政策下进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时教师要改变以往根据学生成绩分层的做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情况、学习目标针对性地分层,明确分层标准,根据学生学习目标科学划分不同的层次,有效将学生划分成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的层次。划分层次完成后教师需要根据各个层次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并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为后期分层作业设计提供依据[2]。

(二)制订分层作业设计目标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制订分层作业设计目标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订分层作业目标,通过目标可以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于目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确定可能性教学目标。根据作业情境分析哪些事情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学会用“可能、一定”等词汇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假设、探究、验证等步骤形成一定的推理分析和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设想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主动意识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设想、探究、验证思维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把握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作业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可以达到目标,而一些学生达不到目标,没有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对此,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重新设计分层作业目标。

2.确定新目标。分析生活中哪些现象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和不可能发生的;根据特定的情境和题目中的提示信息判断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从而判断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三)确定分层作业设计方法

1.自己创编。教师可以根据分层作业设计目标和教学内容自己创编作业,确保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可以满足学生需求,从而彰显教学智慧,比如在以上分析的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编以下不同类型的作业:第一,基础类作业。判断以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说出哪些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1)明天会下雨;(2)爷爷的年龄比爸爸大;(3)太阳是从东方落下的;(4)地球每一天都是在转动的;(5)钟表在4时会停止。第二,提高类作业。为学生展示一张画有三个正方形箱子的纸,每一个正方形箱子中有五个不同颜色的小球,猜测以下事件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1)从正方形箱子里可以摸出蓝色小球;(2)从正方形箱子里不可能摸出红色小球;(3)从箱子里可能摸出黄色小球。第三,拓展类作业。国庆节即将来临,某超市准备组织一场转盘抽奖的活动,其中黄色转盘部分是一等奖,奖品是5000元的电脑;红色转盘部分是二等奖,奖品是500元的电饭锅;蓝色转盘部分是三等奖,奖品是50元的保温杯。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你会如何设计转盘,并画出一个十等分的转盘,根据要求设计和涂色。

2.改编。改编也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是指教师对教材和教参书中原有的题目进行改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教师的作业设计负担和压力,要求教师要结合分层作业设计目标和教学内容科学改编。比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原有的练习题进行改编,具体改编如下所示:(1)根据图示采用相同的颜色标出平行和垂直的线段;(2)根据图示采用其他颜色的笔为每一条线段重新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3)根据这道题目自己尝试着创编新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策略,在以上题目的改编下可以将一道题目改编成为三道题目,让每一道题目都有不同的难度和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利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3]。

(四)明确分层作业设计类型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教师要大量设计实践类作业、书面习题类作业,为学生提供动手练习、亲身体验的机会,对此,教师要基于分层作业设计目标和教学内容、分层作业设计方法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分层作业,形成分层作业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多种类型的作业。

1.基础类作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学生计算以下四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底为8厘米,高为4厘米;(2)平行四边形花坛底为3厘米,高为160厘米。判断正误:(1)如果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同,则面积相同;(2)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不变,则高越高,面积越大;(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为11厘米,高为7厘米,则面积是70厘米。

2.提高类作业。动手操作:(1)测量下图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自己计算面积,可以得出几种答案?

拓展类作业:根据要求制作,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果:用木条自己制作一个长为15厘米、宽为12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并试着拉动该框架,让其成为平行四边形。(1)思考该框架的周长和面积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2)将拉后的平行四边形再次拉成正方形,此时思考该框架的周长和面积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以上作业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作业。

(五)分层作业设计评价

教师在分层作业设计完成后需要做好分层作业设计评价工作,要制定分层作业设计评价标准,制定分层作业设计评价量表,根据量表评价和分析分层作业设计效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教师在制定指标时要遵循适度性和结构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原则,确保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有梯度性的特点,明确各级指标的权重。

第一,适度性。教师要确保作业设计思路清晰,对于作业评价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情况、认识水平、教学情境,确保作业内容和教学内容相符,难易度适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作业设计要遵循“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改革要求,要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减少作业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第二,结构性。教师要创设作业情境,确保作业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符,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要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比如基础类、提高类、拓展类作业,让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从而完成梯度性要求。同时,在作业设计时要突破传统课时、学科的限制,要体现综合性,将各个学科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跨学科学习数学知识。

第三,科学性。教师需要确保作业内容准确、可靠,通俗易懂,可以让学生明确和理解做什么、怎样做,且在设计时要确保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并做好作业评价,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自我改进和提升,此外,作业的完成时间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4]。

第四,趣味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确保情境丰富、多样、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可以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完成作业,作业的形式也要丰富多样,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积极选择,促使学生在个性化作业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五、结束语

总之,在“双减”政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遵循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探索并实施分层作业设计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应用有效解决传统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订具有启发性的分层作业目标,明确作业设计方案。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能力,采用自我创编、原题目改编的方法设计分层作业,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作业设计后还需要做好分层作业设计评价工作,要遵循适度性和结构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原则,制订作业评价量表,之后针对性地评价,从而提升分层作业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笑.“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J].试题与研究,2023(31):73-75.

[2]宗丽.“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探寻[J].小学生(下旬刊),2023(5):58-60.

[3]秦天.“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高质量分层设计浅析[J].读写算,2022(8):195-197.

[4]马小军.“双减”视域下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J].求知导刊,2023(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