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探索新知
2024-10-13周涵
【摘要】为了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怎样才能合理、恰当、科学地实施并对其进行评估,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UMU 赋能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科学与技术,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以致用。本文基于UMU 移动通信平台教学的优越性,探究UMU平台小学数学教学路径,以期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UMU平台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9-0043-03
一、基于 UMU 移动学习平台教学的优越性
(一)丰富课程素材,具备良好应用前景
奥苏贝尔从知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导论,它是一种为学习搭建“脚手架”的方法,有助于学习过程中对已学内容的认识和记忆。把握住知识的脉络、结构也是学习迁移的过程。与此同时,深度学习提倡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实践化、活动化的创造性设计,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掌握与新课标的要求相适应的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1]。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资讯共享的迅猛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网络找到一些通过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案例,再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样不仅能够营造出一个新颖的学习情境,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心理诉求
小学生的思维逐渐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转变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仍然是与情感经验直接相关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具体形象的。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在UMU移动学习平台上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将多种活动方式融合在一起,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应用价值,进而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过程,学生体会到线上模式的先进性,从而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三)利于教学实践,建立求真求索课堂
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将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给学生充分的探索、实践和思考的时间,并对其加以合理的安排。借助UMU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技术,层层引导、层层深入,有利于建立求真求索课堂。
以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为例,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对数学的了解程度,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在大家的合作下得出答案。具体设计如下。
1.收集数据,大胆猜想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猜想,当两个式子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商会有什么变化呢?同时乘以100呢?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请在UMU平台上,观察以下几个式子,并试着计算一下,验证你的猜想:
8÷2=
80÷20=
800÷200=
二、基于UMU平台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路径
(一)课前趣味导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课前在UMU平台发布导学视频,可以以较为轻松的授课方式推进学生对知识的初步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为例,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是一门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现实生活是“数量之源”,“数”与“量”同在。因此,“数”和“量”就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个面,是很难将其分离开来的。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数”的理解和把握,更要明确和精确地理解“量”[2]。
教师在UMU导学视频中,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面积单元专题。
用多媒体上的小手摸整本字典的封面,并抛出问题:这是字典的什么?
预设回答:面,封面,面积……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摸摸你的数学书和汉语字典,并说说谁的表面大,谁的表面小?
引入知识点: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在UMU平台助力下的导学阶段,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打破单一的思维模式,从整体上激活已有的知识,引导多向思维。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来理解事物间的联系,在进行自主观察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以“问”与“答”相结合的方法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主动解答,从而使量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
(二)课中师生互动,提升课堂交互体验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略了对真实情境的创造,或者创设真实情境困难而放弃情境的创设,但是像UMU这样的智能教学工具,凭借着它的媒介属性,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此背景下,基于“电子书”的交互式教学平台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课文的交互。该系统将交互式技术与数字管理技术相结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活泼、便捷、开放性的学习氛围,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3]。
在课堂开始时,老师可以借助UMU,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和预习进行动态检测,并依据统计的结果,合理地调整教学进度,完成复习巩固、自学测试环节。课堂上,针对学生的需求,发放强化练习,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基础的强化,重点讲解,巩固知识点。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师生问答、小组合作和展示互动,老师可以充分发挥UMU“点赞”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了UMU“点赞”之外,口头上的夸奖也是必不可少的,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来评定,要有针对性,慢慢建立起学生对数学的自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于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应该以鼓励和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要内容,使用激励的评语,尽可能地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这表明了激励的重要性。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加减法”新授知识部分,笔者运用UMU交互式平台,在上面设计了一个由“连加连减”到“加减混合”的逐步转换图形的模式作为画图演示。首先,要求学生参与播放动画课件:4只漂亮的白天鹅在湖面上自由地游来游去,突然,3只天鹅从地平线上飞过来,参加了他们的舞会。教师在UMU平台展示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天鹅?
A.7只 B.6只 C.1只 D.5只
(然后,动画继续,很快有2只天鹅从湖里飞了出去。)
老师:在湖里,天鹅数量有哪些改变?还有多少天鹅留在湖里?你能对这个问题进行列式吗?
学生:4+3-2=5(只)
在解释了这道题目之后,笔者还会指导学生自主创作出一些与加减混合运算有关的图片和故事,并在台上进行分享,从而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效果。
(三)课后革新评价,打造多元评价模式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在UMU支持下的教学环境中,老师发放的试题有主客观两种情况。教师通过教师端将这些题目分发到学生端,学生完成后即可提交,在后台上就可以直接显示出总答题人数和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数,甚至是单道题目的及格率,这样老师就可以有依据、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4]。
“双减”进一步强调学科教育“提质增效”,课堂作业应当避免机械性的抄写、背诵,而应当创新测评方式,起到真正的复习巩固效果。另外,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评价优秀成果的依据,把动态测试反馈系统当作打分器或者表决器,根据评价依据,选出心中最佳合作小组、发音最佳者等,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师评价或者学生评价之后,教师都要基于该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并鼓励小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有效利用UMU平台反馈的数据,通过线上软件,看到学生在练习报告中的进展和效果。当发现学生的总体正确率较低时,可以在下节课重点解释错误的地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个别回答得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课后加以辅导,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归因。教师还可以将手写作业和网络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软件的可视化和动态的作用。
比如,在完成了“身边的行程问题”课程之后,教师会让学生使用信息化软件,收集当地的旅游景点位置,并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旅行路线图。通过UMU平台,教师可以实时地评估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作业是否完成,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或者维持目前的学习状况,并形成一个好的作业习惯。
三、实践反思
(一)平衡传统与智慧课堂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带给教育行业的福音必然不可否认,但是信息化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尽管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交互的性质,但其本质上还是一个“固化”的程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经常不能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依据,适时地调整和安排课程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精美的课件、动画及多媒体素材分散,而忽略了对学科问题的思考,不便于监控;在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水平、人格魅力、情感交流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虚拟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在其中进行一种仿真的交际活动,如果在教学中完全摒弃传统课堂,就会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绪沟通造成不利的影响,影响学习效果[4]。
(二)明确教师扮演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教师的三大核心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正确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的人格发展,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整体提升,并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一个学生进行严格要求,还不如花一些心思去发掘他的长处,并以此来激励他,让他体会到什么是成功。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吝惜表扬和鼓励,要注重激励性的教育,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表扬。如果有学生说错了话,或者说得不够好,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补充,这样就不会让他们觉得尴尬,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放松、愉悦的状态,并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但是,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一个班级的学生,其智力、道德品质、性格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在课堂上如何激励他们。未来,小学教师应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赞扬、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其所带来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当前,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在大力开展着网络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数学新课改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数学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信息时代,教师们逐步探索出了一种与学生的现实状况相适应的“线上+线下”的新型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珊,周孟楠.数字时代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1):146-149.
[2]陈启文.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5.
[3]周璇.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9,71(4):164-165.
[4]马贞,韩淑娴.丰富实践中感知,多元表征中“建模”——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544(2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