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促“变”
2024-10-13梁坚红
【摘要】作业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效果直接影响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精心设计作业,重视增值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改变作业内容、完成方式和评价流程,能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增值。
【关键词】增值评价 小学语文作业 设计与实施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9-0019-03
增值评价源于1966年发布的《科尔曼报告》。报告形成结论:学校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克服其出身不平等带来的障碍,应以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来科学评估学生发展。“增值”指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个体所发生的变化。有“变化”,便有起点和终点。而“增值评价”正是对学生起点和终点的变化进行评估,以产生的增幅科学评估学生的发展。
作业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机连接课堂内外的纽带,是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能力进而提升素养的途径。作业情况,反映着学生的学业状况、品质形成和核心素养。作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纵观日常,教师布置作业,缺少规划、随意而行;形式单一,缺乏趣味和个性。学生完成情况堪忧,马虎了事,兴趣索然,甚至不完成。这样的作业现状,不能展现作业的价值,更不能产生育人实效。
因此,本文所论述内容,是以教师作业设计、布置、评价的变化,促进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兴趣、效果和素养的变化,重视过程性意义,体现学生发展增值。
一、作业设计——变层次
增值评价,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知识的增值。经过学习,学生知识水平要提高。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兼具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必然是积累语言、体会语言、习得语言、运用语言,而这一系列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作业中获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说明,语文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设计作业,合理安排作业,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考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实现其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增值。
(一)关注能力,多样设计
依托“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的语文课程理念引导,为学生创建从实际生活体验中学习语文的情境。笔者执教《过年》一课,把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传统节日》《中国美食》和园地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等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构建。《过年》对原来的《传统节日》韵文进行了改编,以“春节”这一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主线,串联“贴对联—年夜饭—拜年—猜灯谜”等特色活动,学生在生活中认字识字,掌握字源识字方法,在场景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更贴近。
笔者为《过年》一课设计了以下课前和课后作业:
1.作业设计,关注学生情境化学习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贴春联、年夜饭、拜年、送祝gqTQpnziFXjPtIhIAi7nfrGtOquqlRWkdJ8PnxrcbYg=福等系列活动,是很多家庭过年的保留习俗。作业设计“读春联”“送祝福”“学做菜”等内容易于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视而有感”的学习习惯,利于学生建立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坚定信心,感受我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2.作业设计,关注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是教育的第一件大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语文课堂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课外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设计根据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类文阅读的课外拓展,帮助学生把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做到内外兼修。
3.作业设计,关注多学科融合
“读对联”“分享故事”“做一道菜”这些趣味作业,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与劳动技能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有自主思考的空间,有自由发挥的机会,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融合。
对比课前课后作业,教师在作业难度、广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实现作业知识阶梯的增值,结合学生实际出发,从获得知识进阶至运用知识、跨越学科和发展认知。
(二)重视个体,分层设计
班级学生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整齐划一的作业布置,不利于学生个体发展。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的时候,需要面向全体,分层设计,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
笔者在学习古诗《山行》后,设计以下作业:
基础型作业是巩固练习,重在积累语言。提升型作业是写话训练,诗画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和诗句。发展型作业,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花样型作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课文、升华课文、发展特长。这几项作业的层次不同,要求不同,适用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学生的性格不同,认知不同,进步幅度不同,只有借助个性激励、自主活动获得发展。因此,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学生完成相对应的作业,实现个体水平的增值。
二、作业布置——变方式
增值评价,应该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增值。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经过学习,学生作业兴趣浓厚、作业效果良好,就是学习品质增值的体现。
一直以来,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是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无论良莠,学生从来没有感觉做作业是自己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是认为作业是自己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否则会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批评。因此,部分学生自觉性强,作业完成效果良好;部分学生自律性弱,作业完成马虎;还有个别学生经常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局面,笔者尝试从游戏中汲取经验,把作业完成与游戏进阶相结合,改变学生作业态度和质量。
示例:
三22班作业积分办法说明
(试行)
作业类型:基础型、提升型、发展型、花样型
对应积分:1分、2分、3分、4分
积分级别:萌豆豆(Ⅲ、Ⅱ、Ⅰ),趣豆豆(Ⅲ、Ⅱ、Ⅰ),巧豆豆(Ⅲ、Ⅱ、Ⅰ),智豆豆(Ⅲ、Ⅱ、Ⅰ),星豆豆(Ⅲ、Ⅱ、Ⅰ)
积分规则:
①起步级别是“萌豆豆Ⅲ”,最高级别是“星豆豆Ⅰ”,按序排列。
②萌豆豆级进率是“10”,趣豆豆级进率是“15”,巧豆豆级进率是“20”,智豆豆级进率是“25”,星豆豆级进率是“30”。
③学生每次作业,必须正确完成一项基础作业,可选做任意多项选择性作业(提升型、发展型和花样型)。当基础作业获得A等级时,所有作业累计积分。每天所有作业,学生都可以通过更正错误获取当天积分。
④发展型作业和花样型作业,学生可邀请同学、兄弟姐妹或者家长共同完成,均可计算积分。
⑤每天学生积分,由同桌负责计算登记。每月学生积分,由小组长负责登记,课代表进行等级评定。每学期学生最终积分由教师进行计算登记,审核通过学生学期最终等级。
⑥学期末,获得智豆豆和星豆豆级别的同学,可通过抽奖形式获得奖励。
1.积分进阶,内在驱动
把积分制、必做项和选择项引入作业当中,充分重视学生的起始水平和学习能力,使每一名学生可通过学习,获得提高。作业中的选择项内容设计和数量设计,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在老师、同伴和家长的帮助下,挑战未知获得成功,更增添了信心和喜悦。这一做法,把“要我做”作业变成内在驱动的“我要做”作业,效果明显,从而实现情感增值。
2.合作互助,共同提高
每一名学生在集体中都会有自己要好的伙伴,能与伙伴一起完成作业,降低学生作业的恐惧心理,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把语文学习活动向生活延展,共同完成优质作业。
学生借助内驱动力,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看到个人成长的轨迹,并能与同伴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实现学生作业品质的增值。
三、作业评价——变顺序
增值评价,还应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增值。经过学习,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这说明,语文课程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过程性评价应有助于教与学的及时改正,应统筹安排评价内容,应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发挥评价的效能。作业评价是过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因此,笔者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过程,鼓励其通过学习、修改完善作业。
(一)重视订正,完善自我
针对每一项作业,教师围绕目标精心设计,结合学生实际规划难度,明确作业的要求,利用多元主体,邀请同伴、家长一起评价学生作业情况。教师通过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修改、订正、完成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示例:
(二)层级批改,相得益彰
同伴学习,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意思是:在没有教师直接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动而改善学习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由此,笔者想到,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否可以改变?把一些作业让学习伙伴先批改,再交到教师手中进行二次批改。
教师采用层级批改的作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识记类作业,如默写、读拼音写词语等。这类作业,答案相对固定,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学生较为容易从书写工整和正确率判断作业等级。在批改同学的作业时,学生们会对照修正自己的作业。另一类是写话类作业。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让学生知晓评分标准,并要求学生完成写话后,把它交给一个自己信任的同学看看,让他给自己提提意见,再进行修改。“被批改者”,压力减少,乐于接受意见;“批改者”,心情愉悦,收获成就感。
学生作业来到教师面前时,有明显的变化轨迹。学生通过自查自纠和互相评价的方式,发现、改正自己和同伴的作业,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增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教师作业设计、布置和评价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效果和能力的改变,实现学生学业、品质和素养的增值,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和实施的持续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1]袁东波主编.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与命题设计[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雷玲主编.名师作业设计新思维·语文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