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4-10-09朱凡雄
在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中,倡导教师将学习任务群应用至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丰富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创造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为例,从导读任务、课堂任务和课后任务三个层面出发,对学习任务群的应用展开研究。
一、导读任务,做好课前预习
在设计导读任务的时候,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并结合前一课时的学习情况,设计合情合理的导读任务,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时候,教师为学生设计如下预习导读任务单。
【知识梳理】
1.自读课文,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用“□”在文中圈出下列生字新词,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工具书,给字注音;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标上“?”。
生字新词:暴、凑、喵、孵、叽、饿、偶、尔
2.阅读下列词组,想一想括号里还能写哪些词。
(小小)的声音 ( )的声音
(飞快)地爬进去 ( )地爬进去
又(大)又(漂亮)的网 又( )又( )的网
3.阅读课文,思考老屋有几次想倒下,每次都为了什么没有倒下。
【能力提高】
1.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
心情安定: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猫因为找不到一个 的地方,所以希望老屋不要倒。
【我的质疑】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对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在下面写一写吧。
;
通过上述预习任务单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知识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同时为后续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课堂任务,趣化课堂教学
教师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巧妙地设计课堂任务。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略读任务、精读任务、赏读任务和写作任务。
(一)略读任务,梳理课文大意
略读任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掌握课文大意,并在略读中学习课文的重点字词。
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成果,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老屋是什么样的?破败不堪、摇摇欲坠,今天,课文里的这座老屋与众不同,它的特点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是为什么?
基于此情境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展开群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
其次,教师为学生展示如下略读任务:
1.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读准确。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2.读一读下列词汇,并标注拼音。
蜘蛛 准备 墙壁 饥饿 饱满
漂亮 山洞 碰撞 暴风雨 风吹日晒
3.读完课文,梳理课文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是一篇 ,它以合理的、丰富的 ,讲述了一间 与一只小猫、 和一只 之间的故事。
基于上述预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并学习其中的重点词汇,逐渐掌握课文大体内容,边读边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引导学生完成略读任务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列达标测试题,考查学生的略读成果。
1.这是一间( )的老屋。(选一选,填序号)
A.慈爱善良、乐于助人
B.好面子,不懂得拒绝
C.坚持不懈,不服老
2.在阅读故事时,我们可以根据( )来预测这个故事的发展。(多选)
A.生活经验 B.故事题目
C.故事插图 D.故事内容
(二)精读任务,品味角色特征
精读任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分析,体会每个角色的语言、行为以及对整个故事发展的存在价值,从而梳理出他们的形象特征,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课文旁边有一些批注,这是以前都没有的。
师:这是一位小读者第一次读课文对故事情节产生的预测,并把自己的想法以旁批的形式写在了旁边。这种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的方式是不是很有趣呢?我们也来一起跟随他的预测来看课文吧。
随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下精读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展开阅读学习。
任务一:这座老屋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1自然段,并尝试用批注的方式在旁边总结老屋的特点:一百多岁、黑窟窿、破了洞,很久很久没人住。教师借助课件展示老屋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老屋的形象,并尝试读一读老屋自言自语的句子,读出老屋年老力衰的语气。
任务二: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几种小动物?通过阅读评价小动物有哪些特点?分析小动物的出现给整个故事带来怎样的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3~6自然段,思考小猫的特点“真诚”“有礼貌”“弱小无助”。小猫的求助让老屋没有倒下。如果老屋不为小猫提供帮助,而是倒下了,小猫会遇到什么?暴风雨可能会让老屋倒塌,砸伤小猫,小猫只能忍受暴风雨。(学生合理预测即可)
任务三:面对每个小动物的求助,老屋的表现是怎样的?和你预测的一样吗?
教师指导学生想象三个小动物求助老屋的场景,旁批中的小读者认为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但在阅读后,能够看到老屋虽然已经摇摇欲坠,但是面对弱小者的求助,老屋毅然决然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任务四:评价老屋的形象特点。
通过阅读三个故事片段,学生可以看出老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形象特点。
通过这样的精读任务设计,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学会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点拨引导,逐步掌握预测的方法,如看插图、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等,从而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在预测的过程中体会不同角色的特征,以此引发思考和期待。
(三)赏读任务,学习写作手法
赏读任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从而深刻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征,同时感受文章的写作之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找出文章中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反复阅读,体会其表现的人物形象。
2.分析上述句子,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进行阅读,通过合作学习讨论每处描写体现的角色特征,分析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四)写作任务,丰富课堂结构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写作任务,丰富课堂结构,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写作任务:学习完本篇课文,我们能够体会到老屋的热心助人、无私奉献。假设让你对本课故事进行续写,你会写些什么呢?是不是还会有其他小动物来求助老屋?老屋的表现会是什么呢?根据你的预测,快来完成一篇写作吧。
基于该写作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先展开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彼此的想法,然后根据预测进行文章续写,如有的同学写到梅花鹿也来求助老屋;有的同学写到老屋帮助的小猫、母鸡和小蜘蛛又召集了很多小动物帮助老屋,让它焕然一新,老屋一直没有倒下,而且一直为小动物们提供帮助。
写作任务的推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课后任务,巩固基础知识
课后任务重点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弱项,同时促进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在课后任务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堂的实际表现,设计层次化作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基础型作业】
1.根据语境写字词。
bào yǔ( )过后,zhī zhū( )在墙bì( )拐角处织了一张网。děng( )到一只苍蝇zhuàng( )到了网上,它就迅速爬过去zhǔn bèi( )bǎo( )餐一顿。
2.照样子,把短语补充完整。
(一张)(又大又漂亮)的桌子
( )( )的大树
( )( )的饼干
( )( )的衣服
( )( )的丝巾
3.完成下列组词。
壁( ) 撞( ) 晒( )
璧( ) 童( ) 洒( )
【提高型作业】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①小蜘蛛( )地爬进屋子,在墙角织了一张( )的网。
②小燕子( )地飞进飞出,在屋檐下筑了一个( )的巢。
2.按照举例,把句子写具体。
例:小鸡叫着钻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
①小狗叫着冲了出来。
②弟弟唱着歌走了过来。
【拓展型作业】
读下面的句子并完成练习,体会“老屋不倒”。
①老屋低头看看,吃力地眯起眼睛:“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②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③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1.“吃力地眯起眼睛”说明老屋 ;“墙壁吱吱呀呀地响”说明老屋 ;“眼睛眯成一条缝”说明老屋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屋越来越老了。
2.从老屋的几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 )的老屋。
A.乐于助人,甘于奉献
B.顽强奋斗,喜欢热闹
C.坚持执着,不服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应用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意义。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课程知识为学生巧设预习任务、略读任务、精读任务、赏读任务、写作任务以及课后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编辑:张国仁
作者简介:朱凡雄(1969—),男,汉族,甘肃平凉人,大专,高级职称,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