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情

2024-10-09赵志功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5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要能够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的学生要能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照笔画顺序规范书写,注意间架结构,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玲玲的画》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2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4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本单元继续重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主要内容。《玲玲的画》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篇幅虽短小却一波三折,全文由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结尾爸爸说的话亲切自然,点明中心,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该课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融入了生动的情节和简单的语言,适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创设情境,建立初步认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跟我念“一幅画”(展示“画”字小卡片)。看到“画”字,大家想到了什么词?

生:画画、图画、画笔、绘画……

师:一个“画”字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和画画有关的事情。下面我们也来美美地写写这个字好不好?伸出你的右手指和老师一起写:第一笔横,轻轻起笔横画短,然后写田,上宽下窄居中间,最后下面写的宽宽大大稳拖住。小窍门你们记住了吗?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么漂亮的画是谁画的呀?

生:玲玲。

师:对,玲玲画画可厉害了。第一次见面,她和大家打招呼了。玲玲的名字被你们念得特别好听,下面老师写写她的名字。王字旁要写得窄窄的,撇和提穿插,捺画舒展。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就是《玲玲的画》,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梳理人物情感变化

师:在玲玲的画中还藏着一个故事呢,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故事,听的时候要注意双手捧书,稍稍外斜,眼睛看字,声声入耳。准备好了吗?(教师有感情地为学生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同学们听得特别认真,接下来你们也来读读课文,老师的要求是“看清音节读准音,连词成句读通顺,不和别人一条声。”(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故事中玲玲的心情经过了几次变化?老师这里有3个表情贴纸,谁愿意到黑板上来贴一贴她的心情变化呢?(教师指定学生到黑板上完成)你们觉得她贴得对吗?为什么这么贴呢?课文中有提示吗?

生:请大家跟我看第一小节“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接下来请大家跟我看第3小节“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最后请大家跟我看第8小节“玲玲满意地笑了”。

师:同学们看故事中玲玲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发生了几次变化,一开始她的心情是非常得意的。我们一起来看看玲玲的这幅画。同学们仔细看看,画中都画了些什么呀?(学生按照自己的所见进行表达)同学们,像我们刚才这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就叫作“端详”(教师出示“端详”字样小卡片)。

师:就在这时,“爸爸”来催她了,谁能模仿“爸爸”的语气?

学生开始积极模仿玲玲爸爸的语气朗读课文。

师:就像这样有人在你旁边不停地提醒你去做某件事儿,就叫作“催”(教师出示“催”字小卡片),生活中你有过被人催或者去催别人的经历吗?比如说“早晨小闹钟响了,妈妈催我……”(学生举手踊跃发言)我听出来了,在“催”的时候都是很着急、很不耐烦的是吗?那现在谁再学一学玲玲的爸爸,催一催玲玲?(学生举手踊跃发言)

师:面对爸爸的催促,这个时候玲玲是怎么回答的?她的语气是怎么样的?

生:她还沉浸在自己的画中,得意的语气。

师:突然!“啪”这是什么声音啊?

生:水彩笔掉到纸上了。

师:我看出来了,同学们刚刚都在张大嘴巴模仿这个声音,所以你们看“啪”的左边是一个“口”字,这是一个形声字,生活中像这样模仿声音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说北风吹——、青蛙叫——、开心的笑——,等等。同学们发现这些模仿声音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啊?

生:它们都有口字旁。

师:“啪的一声”可不得了,发生什么事了?(指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5、6小节)我听出来了,有一个生字你念得特别准,你带大家念一念“另”字好不好?

师:“另”给它组个词,你会吗?

生:另外。

师:所以“另画一张”的意思就是重新再画一张。重新画一张来不及了,所以玲玲此时是十分伤心的,伤心的玲玲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学生带着“伤心”的语气朗读玲玲的话。

师:这幅画经过玲玲的巧手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大家在课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全班评价。

师:玲玲想了想,拿起笔。让我们一起来看“拿”字怎么写,谁有好办法记住它?(教师出示“拿”字小卡片,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这个会意字,“合手就是拿”)

师:玲玲用什么办法改变被弄脏的画?(学生结合课文踊跃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有小狗的图片,见图2)“小狗毛茸茸的,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好想摸摸它呀,谁能读出它的可爱?(指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出示“懒”字小卡片,请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不同语境中“懒洋洋”的感情色彩不同,积累“懒洋洋”这种ABB式的词语,比比看谁说得多。

师:让我们带着理解回到句子中,读出小花狗懒洋洋的可爱样子吧!(教师示范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师:小花狗让整张画看起来更好了,这样的改变真不错,同学们满意吗?那玲玲满意吗?

生:满意。

师:玲玲满意得都怎么样了?

生:笑了。

师:太好了!玲玲的画变得更好了,玲玲的心情也变好了,而且比得意时更开心!

师:接下来,和同桌一起用板书上的三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吧!

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名上台分享。

三、品读感悟,情感共鸣

师:这个好办法是谁告诉玲玲的呢?

生:爸爸。

师:爸爸真有智慧,让我们再读课文,找找爸爸对玲玲说的话。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课文第9小节,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标记出“爸爸”说的话,默读完后指定学生回答,明确“爸爸”说的话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好多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师:这里的“并”是我们本课最后一个要学的生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你能给它组词吗?

生:并列、并排……

师:我们再来看看文中的“糟”字。“糟”本意指的是不好的东西,在课文中找一找不好的事情。怎样把糟糕的事情变好呢?答案就藏在爸爸的话里,赶快找一找吧!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事情变好的答案。

师:是的,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我们不必那么悲观,而要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师:(创设情境)(1)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把水洒了;(2)有个小朋友最喜欢的裙子不小心破了个洞。快来帮帮他们吧!告诉他们你的做法。(学生举手表达想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经历过哪些坏事变好事的事情呢?前后左右四个小朋友为一组,分享你的故事吧?(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指定小组进行全班分享)

师:听了这么多分享,老师相信同学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时都不会悲观,都能动脑筋把坏事变成好事。老师也有两句名言送给大家: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爱因斯坦

师:打开你读我诵,读一读《福祸相依》。没有读完的同学,课后可以接着读。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也是这样,遇到困难动脑筋将坏事变成好事,你们想去了解吗?(阅读“资料城”。“资料城”中都是一些相关主题的文章,文章的题材也丰富多样,有童话故事,有中外历史故事,有历史人物等,如《聪明的小羊》《〈一千零一夜〉的由来》《冰海脱险》《寻马有术》《田忌赛马》《草船借箭》《狮子和山羊》《陈平过河》《八戒智激猴王》等)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中的文章,内容丰富,阅读价值高,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也为学生的读写提供了范例与思路。)

五、书写指导练习

师:现在小画家玲玲有话要对大家说。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嗨!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我学画的秘诀吗?那就是每天练习基本功,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练习呢?

师:大家一起动起来,伸出你的手:“玲玲是个小画家,红蓝铅笔一大把,基本功要天天练,我们一起学学她。”拿起铅笔,正确握笔,大家准备好了吗?画甜甜圈,小手腕要动起来,画大太阳、画小雨点、画大山峰。(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学习握笔的手势和动作)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评”“奖”两个字,写字之前要先观察字的结构是什么。

生:“评”字是左右结构,“奖”字是上下结构(见图3)。

师:左右结构的字,咱们在看的时候要比一比“高低”,谁能告诉我,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发现“评”字左高右低。

师:哦!“评”字左高右低,那“奖”字呢?上下结构,我们要比比“宽窄”,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奖”字上窄下宽。

师:看完了字的结构,我们要看看字的重要笔画。看看“评”字,大家觉得什么笔画特别重要?

生:我觉得“评”的最后一竖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写实,整个字就都倒下来了。

师:所以竖要写得笔直!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右边第二横要长一些,要托住点和撇。

师:老师把这些要点编成小口诀告诉大家:左高右低,提横穿插,竖画垂直,轻轻手尖。现在一起看老师来写这个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真观看)

师:我们再来看看“奖”字,大家觉得什么笔画特别重要呢?

生:我觉得下面的那一横最重要,横要托住上面的部分。

师:所以这笔横要写得长长的。老师也把这些注意点编成口诀提醒大家:横画长长稳拖住,撇捺舒展精神足。看老师写一个“奖”字。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写“评”“奖”这两个字,描红一个写一个。

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上练习写“评”“奖”两个字。

师:(学生练习完后,教师选取两名学生的书写投影到多媒体设备上)我们先看“评”字,按照老师刚才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大家觉得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学生结合教师教的小口诀进行评价)

生:我觉得可以先给他两颗星,建议这位同学横要写平直。

师:好,我们再看看他写的“奖”字。对照我们刚才的要求,大家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学生结合教师教的小口诀进行评价)

生:“横画长长”做到了给他一颗星,“撇捺舒展”也做到了给他一颗星,建议他的字写得再小一些。

师:你肯定了他写得好的地方,还提出了建议,你特别会点评。同学们对照刚才的要求,大家再看看自己的字,有写得好的地方给自己加星,有写得不好的地方可以再练习写写。

六、以趣引读,以理为导

(一)以趣引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以趣引读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玲玲的画》这则故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玲玲的情感变化、思考她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人物情感,从而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还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如在讨论玲玲的画时,学生可以发现作者通过玲玲的经历传递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引发对人生、艺术、自我实现等话题的思考。通过阅读中去体验、思考,学生能够得到知识的升华。学生在和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拓展对相关知识领域的认识。

(二)以理为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小故事通常具有简明的结构和明确的情节,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为,直观地传达道理。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比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在《玲玲的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玲玲如何面对画作被毁,以及爸爸如何开导和鼓励她,学生不仅对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从中学到积极面对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对主题的分析,学生会逐渐领悟到文学作品背后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讨论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事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坏事”变“好事”的经历和感受,以及通过坚持不懈和自我表达所获得的收获和价值。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道理,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仅让学生理解文字和情节,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在评价学生表现时,教师可以注重对他们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的引导,而非只是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核。通过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知识,还能在情感和思维上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升。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