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优化路径
2024-10-09吴建勤
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醇厚情味和意味有余的感性基础上加以知识的、信念的理性元素,倡导古诗词的综合性回顾学习和反思性思考,设定任务式并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表达对诗意、诗情和诗境的切身感悟,并在分享和交流的教学引导下使其发挥创作才能,真正发挥课堂实践成效,为学生的心灵视域增加一片别样风光。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夜书所见》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
一、导入
教师设计古诗回顾的导入环节,推陈出新、揭题释义,营造古诗词学习的欢快感和轻松感,利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经验降低对新内容接受的阈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专注度,为后续的诵读奠基。
问题设置:大家还记得之前学过的《夜书所见》和《所见》两道诗吗?“见”有一见如故的相识恨晚,有一见钟情的三世修缘,有一见了然的平和淡定,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夜书所见》中叶绍翁的“见”。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书”这个字,谁能解释一下“书”字的意思?
生:1.书本;2.书写。
师:谁能尝试说说整个题目的意思呢?
生:诗人写下自己在夜晚的所见之景。
教师通过浅显、富有趣味的话题导入古诗词学习,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程学习动力。
二、了解诗词背景,解读诗人
(展示叶绍翁的个人简介与南宋中期的图片)
师:大家有看到叶绍翁的祖籍是哪里吗?
生:福建。
师:对,叶绍翁祖籍福建,出生于浙江龙泉,早年在杭州做官,但其后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每天会做什么、想什么。我们看到他在南宋中期曾任朝廷小官,学自叶适,与真德秀、葛天民交往甚密。
三、分任务学习,分析与理解诗意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领学生在读音清楚、正确的基础上融入古诗所描写的情境中,同时关注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感,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注释,通过主动查找、小组讨论等多种自主学习方式理解古诗的大意。
问题设置:叶绍翁在那个夜晚“见”到了什么促使他作了这首诗?同学们先跟随多媒体的朗读转入叶绍翁的视角去看一下那个夜晚。
▲活动设置1
(1)自由朗读并进行字词含义的查阅。注意字音的正确性、诗句的通顺性并进行反复练习。
(2)强调“挑”的三声读法和含义,辨析挑选、挑逗、挑战……自行查找字的用法和用意。
师:“挑”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你如何知道的?还有别的常见用法吗?
生:书上注释为用细长的东西拨弄。通过查字典,“挑”的别用是悬挂、扬起,另一个读音有用肩担着的意思,多用于挑选、挑剔。
师:通过阅读和学习,大家对其他不理解的词语现在有没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分享一下吗?
生:教材注释,“萧萧”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促织”指蟋蟀。看图分析,“篱落”指篱笆。
(3)七言绝句的节奏感朗读。
▲活动设置2
多媒体导读、师生合作读、师范读、学生自读、师指生读。
四、用情诵读,领悟诗情
诗题是《夜书所见》,其意象的建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烘托情感,运用对比以乐景衬悲情,利用原理进行设问,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诗的第一句由风声入诗,梧叶揭题,将寒意入情入身地具象化表达出来,与作者此时的所感所想相契合,何尝不是作者期冀“落叶归根”的感受。我们联系常识进行思考,落叶在岸、夜晚视线模糊不清,叶绍翁借声音、触觉将叶落之感加以强化,是“萧萧”声,是“寒”声,他此时的心情是如夜一般黑漆漆、凌乱不清、冰冷难耐的,清寂的感触将浸透思乡离绪的感情色彩注入诗句中所见到的景色。
▲活动设置3
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和交叉讨论,全班交流。
师:请大家仔细默读一遍古诗并进行思考和标注,叶绍翁在那个夜晚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梧叶、篱落、一灯”,听到了“风声、促织声”,感受到了“寒、秋风、夜”。
师:非常棒,我从诗的第一句看出作者点明了所感所想,大家有没有读出什么?
生:梧叶在寒风中飘飘摇摇,作者听着萧萧的寒风,望着黄叶游荡,身心俱凉。
师:(展示秋风下树叶零落的图片)瑟瑟秋风、梧叶飘荡,让人感觉寒凉刺骨。看到空中枯败的梧叶飞舞飘零,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生:凄清、孤寂、冷漠……
▲活动设置4
朗读指导:(音乐起)诗人就像瑟瑟秋风中飘零的梧叶,无处安放这颗漂泊思乡而困顿的心,像是无家可归。诗人独自于江边面对寂静的夜、清冷的月、砭骨的风、萧瑟的秋,任凭秋风吹乱白发、扬起薄衫,也期待将消散不尽的愁绪带走,将自己送回小时候逗弄蟋蟀的快乐故乡去。动情地读这两句,大家感受到那个夜晚了吗?
师:如此的夜晚,叶绍翁没有选择睡觉,而是去江边看落叶、听风声,他在想什么呢?
生:他怅然欲归,因为“动客情”,是触动游子思乡之情的意思。
师:是的,他一直羁旅他乡、在外漂泊,自称为“客”。
师:还能从哪些景物、景色的描述上体会到叶绍翁的旅中情思呢?
生:促织、一灯。
师:夜深人静,孤灯自明,为什么还有小孩子在篱笆下呢?
生:小孩子在跟同伴一起逗弄蟋蟀。
师:通过朗读诗句,叶绍翁当时是站在江边对吗?那么一盏昏暗的灯光下,他又是如何断定孩子们在逗弄蟋蟀呢?
生:或许诗人是根据蟋蟀的窸窣和孩子们的逗乐声推测得知的。
师:那诗人在此情此景之下,又会想些什么呢?
生:想到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在和朋友们一起挑弄蟋蟀;想起自己小时候曾和伙伴们一起玩乐的场景……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诗文情感朗读。
多媒体配乐:秋天的凉意随着萧萧作响的梧桐叶一点一点渗入叶绍翁的身体、心里,江边空无一人,粼粼的波光荡入诗人的内心,远处只有一盏孤灯,没有一丝温度,反而徒增悲凉,好在还有几个孩子蹲在篱笆旁,开心地逗弄着蟋蟀。大家随着诗句走向叶绍翁的身边,与他共同感受那个江边既寒冷又温馨的夜晚……
▲活动设置5
1.拓展阅读,学生带领教师朗读。
2.改编创作,诗的诞生。
3.尝试背诵。
(学生齐背)
师:反向思考夜色中的灯火又变得如此明亮,照亮游子的归乡之路,灯火又那么温暖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安抚了游子动荡的悲情愁绪,“明”字拖音,稍响亮。
五、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会诗歌意境
教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提示学生尝试回答诗中的意象。诗歌常见的意象包括灯火、明月,而通过教学的推进,学生能够尝试猜想促织也是诗中的一个意象,是作为作者传达思念家乡的一个意象。诗中的温感表现在促织、灯火,而寒意则来源于江水、寒风和梧桐叶落,也是游子之心漂泊孤独之感,教师利用课堂设计引导学生领悟诗歌情感。
▲活动设置6
学生自由朗诵,进行构思,将想法转换成画面并进行表达。
师:学完这首古诗之后,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读完这首古诗大家脑海中留下了什么?现在请大家将这首古诗变成一幅画呈现在纸上,并讲讲自己的想法。
生:我想画只有几片枯叶点缀的梧桐树,并在远处画一个泛着水波的江,再画一道篱笆,篱笆内外是诗人和小孩,篱笆远处画一个带着油灯的小房子。
师:对这幅画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吗?
生:画上圆月、江水。
师:真棒!“明月照故乡”可以更好地诠释叶绍翁此时的心境。有灯火、有明月,大家都能感受到叶老想家的孤寂了,这是不是客居他乡的两个典型意象,那么大家结合前面的课堂内容,仔细想想诗人还有没有别的暗示。
生:诗人不仅看到、听到了儿童挑弄促织,他还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挑促织的趣事。
师:是的,诗人在此时以乐景衬悲情,由儿童的欢快想到自己儿时的快乐,但现在又在外漂泊流浪,促织也是诗人表达思乡之情的一个意象。因为客居在外,诗中叶绍翁称自己是什么?
生:“客”。
师:叶绍翁在钱塘西湖之滨也有了自己的小屋,怎么自称为“客”呢?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身在他乡,一直伶仃漂泊,所以自称“客”。
师:经过大家的启发,我的眼前浮现了叶绍翁的那夜所“见”。让我们再次走进叶绍翁的夜“见”,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这首古诗。
(学生齐读)
(一)情境设定一,体悟诗人内心的“寒”,感受“此景生此情”。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惹心冷。一个“送”字构造了秋气萧森的意象,静中显动,让人听到寒气砭骨的声音,尤其反衬秋夜寂静。叠字象声词于句首引起人的听觉形象联想,这种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出环境的凄清幽冷,通过不断与学生问答交流挖掘诗人的“此景此情”。
师:(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深秋之夜,黄叶飘舞、秋风乍瑟、寒气袭身,月光下本平静安详的江面被风吹皱得一塌糊涂,泛起的涟漪银光粼粼。夜很深,天很暗,江畔迷离,视线一片模糊,只有风吹梧叶的窸窣声和风侵袭身体的凉意。远离家乡的叶绍翁只身一人站在江边怅然若失,前生蹉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他带着很深的、无法排解的伤感。
师:诗的第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身体和心理感受,表现出一种凄凉、寂寞。
(学生读后交流)
生:“寒”字,梧桐叶被风吹落,诗人觉察到的是寒意。
师:只是看到梧桐叶的飘落,叶绍翁就觉得“寒”了吗?难道是“黛玉葬花”那种悲天悯人的大情大感?
生:诗人想念家乡的梧桐树,却不能回家,所以情不自已,伤己伤怀。
生: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飘零,所以有感而发。
师:大家说得很棒,不过古代作诗也常常以梧桐叶传达伤情。
(板书:“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提示学生回忆有关诗句)
教师通过层层推进问答,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并进一步回顾以前的学习阅读体验。
师:除了梧桐叶,还有别的景让他顿生寒意吗?
生:秋风吹过梧桐树传出的萧萧声。
如果只是“秋风”也不至于这么寒,但秋风吹在梧桐叶上,吹得梧桐叶“萧萧”作响,寒意便层层推进,一点点渗入诗人的心中,心寒给诗人所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无法抹去的寒意,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诗人“寒”的感受。
师:原来风声也是诗人心生寒意的原因,大家提到“秋风”,那么秋风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呢?
生:秋风会使人感觉冷和孤独。
师:春风呢?
生:柔和、温暖、舒适。
师:秋天到了,天气渐凉,而“自古逢秋悲寂寥”,所以诗人更会有感而发,一个人在江边徒增伤悲,老师又想到一句歌词“就让秋风带走我的思念、带走我的爱”,同样的,当悲伤涌上心头,我们可以期冀秋风将一切都带走。接下来我们再读这两句,仔细体悟。
(配乐,学生齐读)
通过朗读诗句,教师引导学生将诗中的景物具体描绘出来,并阐述其中的感情,诠释此景生此情。
(二)情境设定二,体悟诗人内心的“明”,再次感受“此景生此情”。
问题设置:诗人带着满腹的伤感,回望远处,什么样的景色展现在他的面前?诗人是怎样写他的所见的?
(板书:情;转换背景配乐)篱笆小院、嬉戏的孩子,一盏温暖的灯火,画面美好温馨,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段,似乎这一切将萧萧梧叶勾起的愁思给驱散,将秋风带来的寒冷凄凉给消除,使得叶绍翁的心温暖明亮起来。或许在此时,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无论如何,眼前“所见”之景深深地触动了他的情感。他以“篱落一灯”隐喻自己“孤栖天涯”,借景物描写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秋风动客情”一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师:所见之景引起过往回忆,温暖的灯光下开心嬉戏的孩子们会不会给诗人满身满心寒意的心情一点温情和安慰呢?心境会不会有些变化?
生:诗人会温暖一些。
通过对前面的导引和深入学习,教师将学生带到特定的思考场景,随着古诗词情感基调的建立帮助学生自主体会诗人的创作心情。教师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带领学生进入诗词描绘的具体场景中,沉浸式的教学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关键意象、旋律和情感得以把握。教师利用技术资源结合实践和古诗词内容充分将诗人的情感演绎出来。
(学生齐读后两句诗)
六、加强实践,让学生创作诗文
教师可以运用移写法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可以以古人的诗词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规则方法进行改写模仿,启发想象力、增进情感体验,从而在表达时获得灵感和技巧。
师:“萧萧梧叶送寒声”,诗中还有其他景物寒了叶绍翁的心,同样寒了大家的心,大家尝试仿写。
生:粼粼波光穿入心。
生:孤灯一盏难暖心。
师:大家都很棒,说得很好。
教师通过小结学生仿写内容的情感和言语表达来评估和判断教学效果,让学生不仅要读懂诗人的“所见”,还要读出诗人的“所感”。(板书:感)多情的诗人,总是“所见”即有“所感”,见“景”便会生“情”,教师要帮助学生意会整首诗的用词流畅、层次分明、承接过渡,句似断而一脉贯穿。学生要掌握叶绍翁借助艺术形象的表达,把不易讲出的秋夜旅人境况委婉托出,而不落衰飒的方法。
▲活动设置7
实践探究,通过课程引领,学生学会对古诗词进行情感鉴赏。
师:大家仔细品读并感悟一下诗句,自己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内心震撼,尝试改编诗句,表达自己此时的感受。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技术支持辅助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内容和知识范围的教学方案设计,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资源、结合资料查阅进行主动学习和互动交流,掌握古诗词信息层面知识,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和把控程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