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4-10-09路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还强调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以及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为了有效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重视创新教学模式,考虑教材内容、学生学情、课时规划等方面因素,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文以二年级下册《雷雨》为例,详细分析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探讨其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方面的有效策略和成效。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势
(一)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如词义、语法结构和文本内涵等,通过深入探讨和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种用途和表达方式,而不是简单地记忆规则,从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准确使用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将学到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写作、讨论和其他实际活动中。例如,《雷雨》中关于天空、闪电等的描述都是学生后期独立写作的素材。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语言技能,并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语句构造能力。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
终身学习是个体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持续获取、更新和应用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故事内容、作者生平或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学完《雷雨》之后,教师可以按照新课标要求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如《下大雨》,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持续追求态度。此外,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也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节奏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己设定学习目标,管理学习进度,这些都是终身学习者必备的技能。
(三)提升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理解文本的表面意义,还要鼓励学生探究文本深层次的情感。例如,《雷雨》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进行写作,不同景物以及声音的变化会让读者产生不同的心情,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使学生置身于多种情境中,分析生活现象,进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积累知识,锻炼学生的建构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石。通过深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汉字、词汇、句型等,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在完全理解当前知识的基础上再接触更复杂的概念。教师可以试着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相联系,使学生能够看到学习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片段呈现: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雷雨》中的生字和词语。谁能告诉我,当你听到“雷雨”这两个字时,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我会想到打雷和下大雨的声音,好像天空在生气一样。
教师:非常好!想象一下,如果雷雨到来,会有哪些情景?
学生:天空阴沉下来,乌云密布,小鸟飞回家。
教师:真棒!看来大家都很注意观察生活。还记得一年级我们学的“鸟”字吗?
学生:记得!“鸟”字就是乌鸦的“乌”加上一点。
教师:对的!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熟字对比”游戏。“尸”字和“户”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学生:它们的上半部都像房子的顶部。
教师:没错!这样我们记忆“户”字就像记一间没有方向的房子一样简单。现在我们来玩“加一加”的游戏。我们来组合“虫”和“单”,可以组成什么字?
学生:是“蝉”字!
教师:对!“蝉”就是在夏天叫得很响的小虫子。现在,让我们用一个顺口溜来记住另一个字,先看字谜:“有目就睡,有手就捶,金秋时节,稻穗下垂。”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字?
学生:是“垂”字。
教师:真棒,让我们一起朗诵这个字谜吧。
学生(全班一起朗诵):有目就睡,有手就捶,金秋时节,稻穗下垂。
教师:真棒!现在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下大雨》。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中的小景,你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读完后试着画一画书中描述的场景,或是说一说雨天的故事,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字表达感受。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通过利用多媒体交互式工具,语文课堂可以变得更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动画、视频或音频读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语境。《雷雨》中动词的运用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片段呈现:
教师:今天我们有一个特别的朋友帮我们学习动词,他就是青蛙先生!青蛙先生,你好吗?
青蛙先生:(视频动画中的青蛙跳出来,活泼地说)你好,小朋友们!非常高兴来到你们的课堂。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些特别的词语——动词!
学生:老师,什么是动词?
教师:动词就是表示行为的词,如“跑”“跳”“吃”。它们可以告诉我们某个动作是怎么进行的。比如青蛙先生跳来跳去,这个“跳”就是一个动词。
青蛙先生:对啦!今天我们要通过一个小故事,看看不同的动词怎么用。故事里有一只聪明的蜘蛛。大家看屏幕!
(屏幕上显示蜘蛛的动画)
青蛙先生:这只蜘蛛“垂”下来了,你们看到没有?“垂”是慢慢向下移动。
学生:它看起来好像很小心地在移动呢!
教师:是的,如果我说蜘蛛“掉”下来,你们觉得和“垂”有什么不同?
学生:我觉得“掉”像是突然下来,比“垂”快很多。
青蛙先生:没错,“掉”确实是突然下落。那“落”呢?当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它是怎么落的?
学生:它慢慢飘到地上。
教师:对的!那么“爬”又是怎样的呢?(动画显示蜘蛛爬下来)
学生:“爬”是一点一点向前移动,用脚走的感觉。
教师:非常棒,通过这些动画和故事,我们学到了不同动词描述的不同动作。青蛙先生,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
青蛙先生:非常满意!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记住,学好动词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哦!
教师:谢谢青蛙先生!同学们,回家后试着用今天学到的动词来描述你们看到的事物吧。
(三)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通过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深入思考文本的含义及其背后的逻辑,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材料,还能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要确保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教学片段一:文章第3自然段
教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在雷雨来临前天气如何变化呢?我们读一读课文中的这句话:“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你们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我感觉雷雨要来了,好像越来越吓人。
教师:“越来越”这个词用得真是生动。谁能用“越来越”造个句子描述下你们感受到的雷雨情景?
学生:天空越来越黑,风也越来越大。
教师:太棒了!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那种越来越紧张的气氛。现在,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场即将到来的雷雨,尝试描述一下你们的感受。
(学生纷纷尝试,用“越来越”造句,描述感受)
教学片段二:文章第4自然段
教师:接下来我们看看课文中的另一个片段,“哗,哗,哗,雨下起来了”,你们能感受到这场大雨吗?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学生:听起来雨很大。
教师:非常好!这声音描述得很具体。大家想想,作者在窗外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看到了雨水打在窗户上,还有街道上都是水。
教师:对的!那你们觉得作者感受到的雨,和你们以前遇到的大雨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我觉得一样,因为我也听到过很大声音的雨,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水。
(四)指导学生迁移应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指导学生迁移应用知识是深度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应用范围,从而加强记忆和理解。教师鼓励学生在多种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如通过项目作业、实地考察或跨学科活动,还要提供即时和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迁移策略,确认学生的进步并指导学生克服困难。
以“下完雨后的空间布局”讲解为例。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写作练习。你们记得雨后天气放晴时,天空、树木和地面都有哪些变化吗?
学生:天空会出现彩虹。
教师:非常好!除了彩虹,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
学生:太阳会出来,天空变得很蓝。
教师: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雨后的池塘边是什么样的?
学生:会有青蛙和蝉,蝉在树上叫,青蛙在池塘里跳。
教师:太棒了!我们来按照从天上到地上的顺序,描述这个场景。首先是天空,接着是树上,最后是地面。现在,我有一个句子需要大家帮忙完成:“ 被秋风擦拭得干净而明亮,像一块蓝宝石,屋顶上也升起了缕缕 ,枫树的 红得像一团火焰,等待收割的 ,好似一片金色的大海。”我们来填填这个句子中的空白。首先,天空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蓝色的。
教师:对,天空是蓝色的,很像蓝宝石。接下来,屋顶上升起了什么?
学生:升起了炊烟。
教师:对的。枫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
学生:红色的,像火焰一样。
教师:非常好!最后,稻田看起来像什么?
学生:像金色的大海。
教师:非常棒!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有序地描述一个场景,从而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综上所述,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终身学习习惯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该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引入批判性思维训练、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动态的学习环境。未来,深度学习教学策略会在教师的创新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继续为小学教育的改革提供支持,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
编辑:赵文静
作者简介:路岩(1974—),男,汉族,甘肃庆阳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