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 传承与创新

2024-10-09郝雅俊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5期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艺术类课程承担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从美术学科教学本身入手,挖掘教材中中国的美术元素及非遗文化背景内容开展教育指导,实现文化传承,也要注重通过教材中的美术知识将地方性非遗文化通过具体作品展示出来,实现多文化融合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以苏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剪纸”为例,分析如何在“剪纸”教学中,实现地方非遗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基于地方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教材提炼工作,一方面要从教材中提供的剪纸作品分析入手,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特征和技法,同时也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剪纸艺术作品开展非遗文化教育,融入“东坝大马灯”剪纸作品赏析,拓宽学生思路;另一方面,在剪纸作品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加入新的地方文化和非遗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制作以东坝大马灯以及校园特色足球为题材的剪纸作品,实现剪纸文化传承和多文化融合的剪纸实践创新。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过与剪纸相关的学习内容,如剪贴画等,也使用过剪刀、刻刀等工具,对裁剪等内容并不陌生。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剪纸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因此学生对剪纸并不陌生,但对剪纸的认识多来自具体作品,对剪纸的认识也多停留在其装饰性,甚至一些学生认为剪纸只要购买就可以,不需要自己动手剪。此外,学生对通过剪纸展示非遗文化的认识比较少,对本地剪纸非遗文化缺少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非遗文化教育渗透,培养学生对地方非遗剪纸文化的认识,需要教师特别关注。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初步掌握剪纸的技巧;联系校园特色足球,创作出足球运动员动态剪纸作品。

2.通过观察、欣赏、分析、讨论、示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并运用不同的剪法(旋剪、折剪),发展造型表现的审美判断力。

3.体会剪纸艺术的魅力,感受非遗文化的艺术美,开阔视野,形成创新、实践、合作的意识,热爱生活、提升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剪纸的历史、流派、元素和方法;理解剪纸的定义和特点,形成剪纸文化传承意识和用剪纸表现地方文化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剪纸的相关知识,能用所学方法创作作品;能充分发挥动手、动脑能力创作出个性十足的剪纸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基于情境,引入剪纸话题

结合本节课剪纸文化特性,在导入环节,教师应基于情境引入剪纸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剪纸本身的艺术性、剪纸的文化性和剪纸学习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情境引入剪纸话题可以开展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说到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三个小可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它们是谁呢?就是亚运会的吉祥物:宸宸、琮琮和莲莲,老师还特地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将它们呈现了出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剪纸。

师:一寸红纸,一剪成型,一刻落影,一寸天地,方寸之间造就了百般变化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热点话题引入并用剪纸方式呈现,实现剪纸有效话题引入,一方面,通过社会热点话题中的“亚运会吉祥物”实现情境塑造,充分调动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吉祥物的体验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亚运会吉祥物”剪纸作品展示,让学生直观看到剪纸作品并在观看过程中了解剪纸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剪纸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于作品渗透剪纸文化

情境导入完成后,学生对本节课的剪纸学习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此时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会成为学生联想的对象,如学习过的剪贴画,因此学生愿意表达自己对剪纸的看法。但学生表达剪纸多以应用领域为主,即学生对剪纸基本没有文化概念,也没有通过剪纸表达文化的思想,在剪纸方面还处于应用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会习惯性地直接开展剪纸应用教学,进入技法讲解和学习,忽视学生的文化感受。但从文化角度来看,学生没有剪纸文化认识而直接开展剪纸,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不利于整体课堂的学习。

基于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作品让学生了解剪纸文化,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剪贴画”过渡到剪纸文化领域,具体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对剪纸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可以结合我们课前准备的剪纸导学单来说一说。(一学生回答)剪纸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在丝绸之路上发现了1500多年前的剪纸残件(对马剪纸、对猴剪纸),可见剪纸可以追溯到更久之前。(视频播放剪纸介绍)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了解剪纸发展的文化,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初步渗透剪纸文化。同时视频播放剪纸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有代表性的剪纸作品,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剪纸艺术的美,而且视频播放不同历史年代剪纸代表作可以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剪纸作品及其文化,了解“剪纸”成为非遗文化的缘由。)

视频中展示的美术作品多以历史代表作品为主,有的来自广东沿海,有的则来自陕西等内陆地区,这些视频展示的作品与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关联性,使学生对剪纸艺术文化的感受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本学校、本地区的地方非遗文化入手,通过剪纸艺术的形式展示地方非遗文化,继续渗透剪纸文化。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这幅和生活有关的剪纸《儿童游戏——骑马灯》,看到它是不是觉得非常熟悉?

生:是的,这是东坝大马灯。

(设计意图:“东坝大马灯”是学生熟悉的本地非遗文化,学生对其的认可度比较高。教师引入东坝大马灯剪纸作品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学生第一次观看到以剪纸的方式呈现“东坝大马灯”非遗文化,对文化创意和文化作品创新有初步认识。另一方面,“东坝大马灯”剪纸作品也让学生了解到剪纸并不是其他地方特有的非遗文化,而是本地非遗文化的一种,从而增加学生对剪纸地方非遗文化的认识。)

(三)讲解作品,培养学生的剪纸审美

小学生缺乏美术学习基础和美术感知力,虽然可以在直观角度产生一定美的感受,但这种审美多来自学生直觉,是一种模糊的感受。教师在审美教学过程中通常也会陷入某种思维关系,即单纯从色彩、颜色角度进行分析,而不注重从实际美术技法和特征入手,导致学生学习思维以教师感受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审美,不利于学生的美术审美发展。基于学生学习规律和剪纸艺术特性,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做好剪纸作品讲解,既要从学生已有美术基础开展色彩、线条教学,也要注重从剪纸特殊的装饰性和纹样角度开展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基于学生对东坝大马灯剪纸作品的认识,利用学生对东坝大马灯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剪纸作品,教师可以设置三个问题。

1.观察东坝大马灯剪纸作品,用已经学习过的美术知识初步赏析作品有什么样的特点,外形是简单还是复杂呢?

2.观察“东坝大马灯”剪纸作品,你认为它漂亮是因为什么呢?

3.同学们观察一下,是否可以透过东坝大马灯剪纸作品看到对方呢?老师还准备了其他的剪纸作品,观察是否同样可以透过剪纸作品看到对方呢?这说明了剪纸什么样的特点呢?

(设计意图:通过“看到对面的同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镂空装饰,感受剪纸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

(四)剪纸实践,指导剪纸技法

通过东坝大马灯等剪纸作品赏析,学生对剪纸艺术以及剪纸所呈现的艺术特征产生直接认识,审美体验感得到有效提升。作品赏析后,教师要进一步抓住学生对剪纸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剪纸的技法、技巧,并以地方非遗文化以及特色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剪纸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对地方非遗文化以及校园活动的理解通过剪纸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剪纸文化与剪纸技法同时发展的目标。

▲实践活动一:旋剪

师:刚刚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创作的剪纸是踢足球的场景。足球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今天就让我们拿起剪刀剪出属于我们东小的足球故事。

师:请看这张照片,我校运动员在足球场上的飒爽英姿,如果用剪纸表现的话,最重要的就是要表现出运动员的什么呢?谁能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一位同学模仿)

师:动作主要是身体的什么地方发生变化?这样的动作该如何准确又快速地剪出来?看看老师是如何完成的。首先是画,在画的时候一定要画大一些,这样容易剪。先画圆形代表头,长方形代表身体,几条线画出动态,当然人是有厚度的,加几条线表现身体的厚度。接下来老师试着剪一剪。这个时候我们要以剪代笔,剪刀和纸可以在手中自由旋转,这种方法叫旋剪。老师在剪外形的时候还用到了我们刚刚学到的一种方法是什么?(简化夸张)

(设计意图:通过校园特色足球动作激发学生剪纸的学习积极性,初步掌握剪纸技法并学习剪纸技巧。整体设计过程中,教师既有语言上的引导,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教师如何应用剪刀完成初步裁剪,同时绘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绘画的线条和相应的技法,有效提升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二:阴阳剪

师:我们刚刚剪出来的是完整作品吗?缺了什么?

生:衣服、五官、细节。

师: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是在皮革、金箔或者树叶上,剪或刻出镂空的纹样,这就是最早的剪纸。由于南、北方的生活差异大,剪纸的纹样也有所不同,你们发现了什么?结合导学单总结概括一下北方剪纸多粗犷简约,南方剪纸则精巧秀美。由此可见,剪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幅兔年的剪纸作品,你能发现哪些熟悉的纹样?

生:有像月牙一样的图案,也有像锯齿一样的图案。

师:真是什么都逃不过同学们的火眼金睛,月牙纹、锯齿纹、柳叶纹、水滴纹等是剪纸中最基础的造型语言。许多漂亮复杂的纹样都是由它们排列、组合、变化而成。

师:了解了剪纸的基本纹样,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以致用,试着用这些纹样剪一剪吧!(微课展示纹样剪法)(讲解折剪)

师:刚刚老师教大家的剪纸方法叫作阴剪,其实还有一种剪纸方法叫作阳剪,你能发现这两种剪法的区别吗?(阴剪块面为主,线线相断;阳剪线条为主,线线相连)

(设计意图:通过剪纸纹样分析过渡到如何实现镂空装饰,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剪纸艺术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剪纸艺术、学习剪纸技巧、掌握剪纸技法。)

(五)开展剪纸活动,培养学生的剪纸能力

剪纸实践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剪纸技法开展剪纸学习的过程。剪纸活动是让学生利用剪纸技术开展自主实践的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选择对象,然后用剪纸的技法展示出来,最终形成剪纸作品。

地方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内容通过剪纸作品的形式进行呈现,实现对剪纸非遗文化的学习传承,具体的活动可以设计如下:

活动设计1:选择校园足球,引导学生用剪纸艺术文化方式展现校园足球动作、人物,要求应用旋剪、阴阳剪等技法。在学生自主剪纸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提示,包括注意剪纸人物的动态、纹样细节;注意将剪好的作品粘贴在展示足球白色区域;使用剪刀、刻刀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设计2:以东坝大马灯为对象,自主选择剪纸对象并开展剪纸设计活动。剪纸过程中要应用旋剪、阴阳剪等技法。在学生自主剪纸时,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提示,即可以先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等方式确定自己选择的人物或大马灯,先画出形状然后再逐渐用剪刀和刻刀进行裁剪。

(设计意图:活动设计实现学生从跟着老师学习剪纸转为自主剪纸,剪纸过程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对学生的剪纸技法是一种考验,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可以独立完成剪纸。同时活动设计1关注学生是否可以独立完成剪纸,是剪纸传承范畴,而活动设计2关注学生是否可以用剪纸呈现其他非遗文化,是文化创新的表现。)

(六)总结提炼,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

完成剪纸活动后,学生在对比剪纸过程中也会逐渐出现新的疑问,包括“剪纸很费力,为什么不用机器加工”“为什么不直接买剪纸而是需要手工制作”,这一系列问题说明学生在剪纸活动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对剪纸也有一定的思考。基于学生剪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剪纸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教师应进行总结提炼工作。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关注剪纸文化、剪纸艺术,另一部分关注剪纸所体现出的地方非遗文化和对文化的表现。

总结1:剪纸不仅只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图样,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背后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思路和情感的表达,正如今天同学们用剪纸表达对东小校园足球的这份感情。剪纸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但传承不是衣钵传递式的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后的创新表达。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它、发展它。

总结2:很多同学说机器就可以完成剪纸,可以买到剪纸,为什么还要人工操作呢?同学们看一下你们自己制作的剪纸,每一个剪纸都代表着自己的思想,代表着知行合一;每一个剪纸作品都独具特性,是自己对文化认识的真实再现,这些剪纸作品显然不可能通过工业化实现。同时,同学们对东坝大马灯剪纸作品设计体现出自己对本地非遗文化的进一步深化,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剪纸展示哪些地方的非遗文化呢?

综上所述,地方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本身的非遗文化和地方性,注重艺术自身的美术文化教育指导,又要从美术技法和作品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美术内容展示地方非遗文化,实现多种文化融合教育教学目标。

编辑:张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