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24-10-08南绍赫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人才动力和发展保障,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之一。故此,文章整理分析现有文献中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现状及困境的描述,并结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意愿的调查,详细了解了当代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现状及其面对的困难。综合调查结果,文章从传统观念、创业经验、意愿流向等角度总结分析返乡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及困境。并基于此提出了如乡村地方加大宣传力度搭建创业平台;政府完善政策保障及资金支持制度;建立由高校培养、政策引领、社会孵化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流程等建议,希望能以此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返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6-0068-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6.017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等经济类产业得到有效建设,但与之相比,农业发展较为滞后。故此,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政策支持,以推动其有序良好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要的战略部署,也是推动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返乡大学生对于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起到难以替代的引领作用。同时,返乡大学生对于发展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保障农产品价值链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增强乡村地区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吸引力,对加快形成完备高效、绿色环保的乡村产业体系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央也对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高校建设,增设多项研究项目;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深入推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等,让大学生有岗就业、有机创业。但分析现有文献,总结调查结果发现,在推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地区存在政策宣传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同时,部分大学生对于返乡扶持政策不了解,且存在创业观念缺乏、对创业存在畏难情绪等情况。分析目前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现状发现,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返乡创业人数少、持续时间短、成功比例低、区域差异大[1]。已有研究对大学生返乡就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的后续研究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有部分研究对大学生返乡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的理论研究较为片面,缺乏统筹性理论证明及对现有问题有效的解决措施。故文章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并在现有调查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中的返乡人数较少、乡村地区人才“留不住”、部分传统家庭对返乡大学生存在歧视现象等现状,以及返乡大学生所面临的缺乏创业指导、受到传统观念束缚、就业创业缺乏政策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由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完善资金支持、高校协同建设一体化人才培养流程、乡村地方增强宣传力度、联合地方优秀企业设立创业平台等解决方法,以期对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根据现有文献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另一个则是外部条件的影响。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现在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现状。有研究指出,热情果敢、积极利他、追求自由是返乡创业大学生的鲜明特征[2]。这些鲜明的特点本应是大学生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推动力,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返乡大学生在其创业就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发挥其内在优势。其根本在于大学生在保持高昂热情的同时,缺少对创新创业的系统性认识,没有创业就业的经验支撑。同时,返乡大学生还受到家庭经济因素、政策条件因素、社会舆论因素等多方面影响,这都会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热情产生一定的打击。下面,将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问题及困境进行详细阐述。
2.1返乡大学生人数较少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834万,2020年为874万,2021年为909万[3],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067万[4],同比增加158万,达历年最高值。综合以上数据,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变化如图1所示。
图12019—202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发展趋势
而如此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绝大多数流向均为城市,返乡创业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较少。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资金、资源、人才都集中涌入城市等发达地区,使其拥有了庞大的资源支撑,能够以此出台更加优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从而推动良性循环,促进可持续发展。与之相反,农村的发展速度较缓,且其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较为落后,吸引力小,导致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较低。并且,随着对生活条件的追求不断提高,大量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农村多为老弱病妇,导致农村劳动力持续下降,发展自然跟不上。同时,大多数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青壮年最终都选择留在城市,造成农村人才“空心化”严重。
2.2返乡大学生普遍留不长
在返乡大学生人数较少的同时,农村也普遍存在基层引进人才留不长等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国家近年来相继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帮扶政策,“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项目对返乡创业就业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5],成为部分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重要推动力,为农村吸引了大量人才,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农村快速发展。但其相关政策也存在持续时间不长、后续效力不足等诸多问题,造成引进政策缺乏持续性、引进人才缺乏黏性等问题。政策持续力度的不足使得很多返乡大学生对自己在乡村的发展前景有较大的顾虑,无法完全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甚至出现了以乡村为跳板,跃回城市的现象,造成返乡人才回流严重等问题。
2.3返乡大学生易受传统观念束缚
在传统就业观念中,农村的孩子考取大学才是一条好的出路,在父母看来,孩子能成功的考上大学,在大城市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才是人生的出路,他们不愿意孩子再回乡创业。其原因在于,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缺乏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很多家长在农村中奋斗一生,他们深知在农村奋斗的艰苦与困难,不愿意让孩子也受自己年轻时的苦。这造成了大多数人对于农村落后、贫穷的刻板印象。纵使有些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意愿极为强烈,且不畏惧农村条件的艰苦,但无法承受舆论的压力。在多数人看来,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且是在大城市立不住脚的明显表现。所以,返乡创业大学生难免遭到亲戚的指指点点,承受莫大的精神压力。而这种观念也普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导致其就业观念薄弱。就业观念的薄弱从整体上影响着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意愿,使其不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完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令部分大学生群体在时代的发展道路上面对着多元的就业机会陷入难以取舍的境地,导致其不能做出适合自身的选择[6]。而就业观念的缺乏也使得当代大学生无法全面而系统地对乡村振兴工作所具有的多样性有详细的认识,使其无法全身心地投入乡村振兴工作的整体流程,仅根据自身的刻板印象及片面了解,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进行主观臆断,致使建立大学生群体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通路十分困难,无法实现乡村地区与大学生群体的良好沟通交流。
2.4返乡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
目前,有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于返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有较高的意愿,且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中来,但在他们具体参与的过程中总会面对许多未曾想到的困难及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难以通过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这对于大学生返乡创业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归根结底,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经验的缺乏。创业经验的缺乏阻碍着大学生群体创业,个人实践能力的缺乏导致大学生群体无法在创新创业中完全应用其所学的专业文化知识,而经验经历的不足也使大学生群体无法发挥出知识理论体系的先进优势,这些均导致大学生群体返乡创业热情不高。而创业经验不足也使得部分大学生对返乡创业存在畏难情绪,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投身于助力乡村振f81a19eface3987b9187a116ffff9adb1a3bf25b7baf806994540292ea7bf70d兴发展的积极性,是大学生群体返乡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的最大阻碍[7]。而大学生培养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学校教育。高校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也是乡村振兴人才的主要输出对象,但近些年来,高校过于重视对于大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创业实践的重要意义,使得其创业就业教育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缺乏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培养意识,大部分高校未深入投入相关专业师资,积累教育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实践经验,导致未能将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与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需求紧密结合[8],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现状。
3解决方法及建议
3.1提升宣传力度搭建创业平台
地方政府想要留住大学毕业生以提升当地产业创新性及驱动力,首要任务在于提升其宣传力度,构建出有效的宣传途径,让返乡大学生对于当地产业发展前景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有力提升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宣传力度的提升离不开一个完备的创业平台的支持,而创业平台的构建离不开多方联合发展,要有效利用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自上而下创立一些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尤其是在基层农村设立大学生返乡就业服务站点,为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地方政府应联合本地大型企业、特色乡镇、中高等院校协同建立实习基地、创新空间、创新产业园区,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基础条件支持。还可以不定期地邀请成功企业家、高校创新创业培训老师、政府税务工作人员对于返乡创业就业大学生组织创业培训会,及时对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进行汇总,发现并及时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所遇到的困难。并且创业平台也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整理返乡大学生的基础情况,为学生推送与其能力相匹配企业岗位信息,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返乡择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也可通过平台收集近些年创业走向与热门方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支持,降低创业风险,提升创业成功率。
3.2完善政策保障提供资金支持
乡村振兴的实施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引领和推动,如何巩固高质量人才在乡村建设中的引领地位,是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并落实有关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法律保障制度,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应出台有关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奖励政策,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体系,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可持续就业创业保障[9]。此外,还需加快乡村文明建设进程,完善返乡创业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大学生返乡实施办法的落实。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创造有利条件,让返乡大学生在乡村留得住,同时也能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回到乡村,优化乡村建设队伍供给侧,促进乡村繁荣,形成协同共进的有利循环。而农村地区则需摒弃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加大对新型优良产业的引进力度,摒弃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实现农村地区对先进优良产业的合作并轨,才能给返乡大学生群体以有力的基础支撑,吸引大学生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中去[10]。而除了政策保障之外,经济支持也是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重要力量。政府可以设立创业专项基金,提供返乡创业贷款,对大学生返乡创业降低贷款条件、延长还款条件,加大贷款力度,设立多种补贴政策,增强大学生创业就业驱动力。其中,以陕西省为例,在其出台的《陕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惠企利企政策服务清单》中,涉及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就业介绍补贴等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提升了大学生返乡积极性,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3.3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流程
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持续输入,唯有不断泵入新鲜血液,乡村振兴实业才可以蓬勃发展。而如何保证人才的持续输入,其一体化培养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首先,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协同组织各个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区等培训基地,引进资深创业专家定期开展培训,以此巩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培养力量、弥补其缺乏指导经验等不足,以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其就业观念,以此来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基地。其次,高校在自身工作方面也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培养过程当中,建立相关课程,举办相关创业就业实习活动。同时,联系各个专业对口企业,建立创业服务平台,针对返乡大学生提供帮助与引导[11]。最后,带动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建立对口创新创业园区,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孵化基地及社会环境,有力促进人才、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目前,很多大学生返乡创业失败及其返乡畏难情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不具备完备的创新创业能力,缺乏创业所应具有的创新发展、组织经营、规划管理等能力。而构建由政府引领、高校培养、社会孵化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流程,可有效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中的种种困难,提升大学生返乡积极性。
4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是我国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乡村建设的平稳发展。而要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实施,人才瓶颈的突破是不可忽视的。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第十条就提到了“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最首要需要开发的是人力资本,培养出更多的乡村振兴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12]。而大学生群体充满活力与创造性,是乡村振兴重要的人才来源及发展动力。故此,文章研究分析了当代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对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具体情况和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虽然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还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扶持资金保障不到位、农村基础建设环境薄弱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等问题[13]。但相信在政府完善政策引领,构建完备的资金支持政策,减轻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风险;地方乡村加强宣传力度,加快乡村文明建设,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高校协同完善人才培养流程,地方企业提供人才实践基地,以保证高质量人才的持续输出;社会构建创业孵化环境,人民群众积极对返乡大学生的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消除对于大学生返乡的歧视心理,减轻家庭观念因素对大学生返乡意愿的影响,构建起良好的社会风气等多方协同作用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一定会得到充分的调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政策引领、高校培养、社会孵化、民众理解的一体化支持下,大学生一定会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体现人生的价值,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推动乡村振兴建设良好有序发展。文章专注于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加强对实际情况的调查整理,以期对研究结果起到印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美娇,章月萍,李中斌.乡土情怀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1):126-132.
[2]黄江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角色化形成的现实考量及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9):111-116.
[3]傅沂.双循环战略格局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18):6-7.
[4]刘亚辉.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就业困境和对策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4):133-135.
[5]孙鹏,李凡.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24):143-144.
[6]雷正香.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有效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10):88-92.
[7]徐瑶,何冬冬.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境及其纾解[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4):22-24,48.
[8]孔青,蒋保伟.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支持要素研究[J].中州学刊,2018(12):91-95.
[9]陈宽.对大学生就业政策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学理论,2015(1):110-112.
[10]马海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9):42-43.
[11]丁闽江.“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5):93-96.
[1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13]丁立江.以生态宜居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J].环境与生活,2021(合刊1):94-96.
[作者简介]南绍赫(2004—),男,汉族,天津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