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2024-10-08毛爱云刘怡欣李菊香
摘要:2023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实现乡村振兴重要引擎的乡村旅游也得到了重视。为了能更好地开发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文章对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按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构建分类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此研究结合漳浦县旅游现状,利用多目标和多因子的评价方法,从旅游资源价值、资源开发条件和影响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单体进行评分,定量评价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得出漳浦县有五星级旅游资源2处,四星级旅游资源25处,三星级以上旅游资源37处。漳浦县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品质较高,主要以滨海旅游资源和人文宗教旅游资源为主,山林、湖库、温泉等自然生态旅游为辅。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分级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6-0013-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6.004
2021年,随着各级乡村振兴局的成立,《乡村振兴促进法》在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2022年又发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讨论社会经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脱离“乡村振兴”大背景。202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可见一直以来国家对乡村振兴是非常重视的。乡村振兴要守好“三农”基本盘,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1],尤其是做好农文旅康的融合发展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标准在2018年7月正式实施后,为更好地开发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笔者从知网文库中搜索,未查看到有学者重新给漳浦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然而对于漳浦县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来说,重新审视其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和评价体系是必要的。期望通过此文章的研究成果,能为漳浦县文旅从业者及相关人员,提供乡村振兴视角发展乡村旅游的创新思路。
1漳浦县概况和数据来源
1.1漳浦县概况
漳浦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东临台湾海峡,北连厦门,南接汕头,地理区位优越[2]。漳浦县倚山面海,陆域面积2015平方千米(不含古雷港区),海域面积3412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210千米,有“金漳浦”的美誉。漳浦县建于公元686年,有着悠久的历史、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是“原中央苏区县”,靖和浦根据地是闽南红色革命的摇篮。
漳浦县文化底蕴深厚,涌现出了“一代完人”“两帝师”“蓝氏三杰”等著名历史人物,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5处、省级16处,拥有海内外众人皆知的剪纸艺术、妈祖文化等传统民俗文化,是福建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2]。漳浦县滨海风光、人文景观、自然生态交相辉映,拥有六鳌翡翠湾度假景区、天福茶博物院、东南花都、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唐山过台湾石雕园5处国家4A级景区,1个2019年被评为3A级旅游区的福建抽象画廊景区、2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漳浦县被评为省级优秀旅游县和省级生态县[2]。2018年,被评为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
1.2数据来源
文章研究数据来源:《漳浦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漳浦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
2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在最新使用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国标中,设置了三个层次的内容,即第一层次“8个主类”、第二层次“23个亚类”、第三层次“110个基本类型”。参考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及其要素价值和影响力两大评价项目,为乡村振兴视角下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进行梳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试点村的评选,乡村振兴的内容及其主攻方向的提出,《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乡村的各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3]。笔者通过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赴实地调研,参考(GB/T18972—2017)文件,对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重新进行系统的分类。
乡村旅游要体现的是其“乡村性”,乡村性源于乡村旅游资源的“乡”“土”“农”三方面的特征[3],把乡村旅游资源分为农业生产资源、农村生态资源、农民生活资源3个主类,这样的分类打破了传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类的方法,更注重乡村原有的本质属性。同时对这3个主类进一步细分,分为了自然生态资源、田园生态资源、特色人文活动等,7个亚类、水域景观、种植园、宗教与祭祀活动等37个基本类型,详见表1。
3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3.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借鉴2018年7月1日正式执行的(GB/T18972—2017)新标准,结合各专家学者先前的研究成果、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确立的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多目标因子评价方法探讨的乡村振兴视角下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基于漳浦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重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即从旅游资源价值、旅游资源影响力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4],如表2所示。
重构后,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GB/T18972—2017)新国标相比,添加了“开发条件”,考虑市场需求与后期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能性,强化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不仅要评价其乡村旅游资源的单体,也要考虑单体资源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空间,这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旨相呼应。旅游资源价值是吸引游客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其欣赏价值和科学文化研究价值教育意义非同凡响,赋值为50分;旅游资源的影响力是指其知名度、规模度、组合度、珍奇度和保护的力度,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4],赋值25分;资源开发条件主要由其所处的区位交通和与周边产业融合的情况来决定,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振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赋值25分。采用专家打分评价法,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最终计算出各旅游资源的实际得分,定量评价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5],具体的评分标准见表3。
3.2分级标准
通过对以上评价因子综合得分进行评价,根据漳浦县乡村旅游单体资源得分高低,将其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为:总分≤29分,为没有获等级的旅游资源;总分在30~44分,为一星级旅游资源;总分在45~59分,为二星级旅游资源;总分在60~73分,为三星级旅游资源;总分在74~87分,为四星级旅游资源;总分≥88分,为五星级旅游资源。一星级、二星级旅游资源统称为普通旅游资源;三星级、四星级旅游资源统称为优良旅游资源;五星级旅游资源称为优质旅游资源[5]。
4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结果
基于漳浦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重构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由专家对主要乡村旅游资源单体来评分,获得最后评价结果。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闽南语2处为五星级旅游资源;六鳌抽象画廊、翡翠湾、漳浦剪纸、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花博会、赵家堡、诒安堡、蓝廷珍府第、前湖湾七星海、六鳌地瓜、车本村、六鳌紫菜、旧镇海水温泉、地质温泉、盘陀温泉等25处为四星级旅游资源;坪水自然保护区、花博园、蔡新故居、黄道周纪念馆、梁山水库、六鳌古城、盘陀温泉、石榴填鸭、竹马戏、黄道周、蔡新、蓝理、蓝廷珍、海月岩、清泉岩、台湾农民创业园、白鹭森林公园、葛洪炼丹遗址、威惠庙、皮定均将军陵园等37处为三星级旅游资源;二星级及以下的旅游资源有44处。由此可见,漳浦县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品质较高。
根据分级标准所对应的得分情况统计出的结果显示:漳浦县优良以上的乡村旅游资源总数为64处,占主要单体资源的60%左右,开发价值较大,主要以滨海旅游资源和人文宗教旅游资源为主,山林、湖库、温泉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辅。但是,传统的农业资源少,产业融合的典型资源缺乏,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不够突出,旅游资源单体比较分散,特色不够鲜明,因此,如何把旅游资源单体综合起来,提炼主题特色,提升观赏效率,设计合理路线,研究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是关键,也是《乡村振兴促进法》里产业发展部分强调的内容[4]。
5结论
文章通过对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和评价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提出了与乡村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民、农业、农村”为主旨的资源分类,增加了“开发条件”的资源评价体系,完善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给乡村文旅产业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多思考方向,将促进更多潜在的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相关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
从漳浦县乡村旅游分类体系来看,滨海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影响力较大,但产品深层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主题形象和战略定位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向旅游优势,尤其是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不足;旅游产品多属观光型,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漳浦县乡村旅游资源单体较丰富,应从整体上做出完善的规划,适当整合资源,挖掘人文生态资源,实现文化振兴;设计有吸引力的主题,开发并宣传乡村旅游路线;同时可借助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促进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创业和就业机会,鼓励高校、职校毕业生到农村去,鼓励城市人才向乡村流动,实现人才振兴。总而言之,乡村振兴视角下对漳浦县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对漳浦县乡村旅游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毛爱云.全域旅游背景下漳州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0):276-279,282.
[2]漳州市漳浦县人民政府.走进漳浦漳浦概况[EB/OL].(2017-03-09).http://www.zhangpu.gov.cn/cms/html/zpxrmzf/2017-03-09/277012412.html.
[3]秦冉.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探讨[N].中国旅游报,2019-04-09(3).
[4]陈宇.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2):205-210.
[5]李文博,邢震,王忠斌,等.林芝县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4):6210-6213.
[基金项目]2021年度福建省个人科技特派员项目(项目编号:202135060163);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共同富裕下漳州市文旅农康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AS23370)。
[作者简介]毛爱云(1984—),女,汉族,福建南平人,副教授,教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乡村旅游、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刘怡欣(1998—),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教育与旅游学院专业教师,助教,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李菊香(1981—),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主任,讲师,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导游服务、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