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物经济学的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4-10-08李嘉祺
摘要:藏药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瑰宝,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具有独特的药材资源和药理特性备受关注。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藏药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藏药产业面临着严重的药材资源短缺、缺乏科学规范的产业链管理、市场监管和合理用药等问题,藏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文章旨在运用药物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藏药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促进藏药产业链的发展和优化,实现藏药可持续发展,让藏药为世界中药注入新的生机。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链优化
中图分类号:F42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6-0056-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6.014
1引言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它的概念已取得世界共识,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1],是以控制人口、保证人口素质、保护环境和资源永续为核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藏药产业作为青藏高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政府对于藏药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同时大力扶持藏药发展,如在藏族自治区设有专门的藏药管理机构和藏医药研究机构,同时在中国加入WTO后也为藏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随着世界对天然药物和传统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藏药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
藏医药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善,内容丰富,长期以来为藏族地区人民的健康和保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高原地处高寒地带,空气稀薄,具有寒冷、缺氧、多风、日照长、温差大等特点,对药植物来说由于光合作用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植物成熟较快且颗粒饱满,根茎肥硕,药用资源丰富,野生品种多,高原特有物种丰富。据调查统计,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药用植物2172种,大多为野生品种且为高原特有物种。
然而如今藏药产业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和激烈的中药企业竞争困境,亟须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藏药同其他药品一样具有经济性,形成了藏药经济学基础,又因其具有优势疗效,所以需要进行经济学评价,通过药物经济学评价可以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藏药企业,有利于促进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需同时考虑藏药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青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因此文章将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分析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运用药物经济学为保护藏药资源和提高藏药企业竞争力提供解决方法。
2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目的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价格、使用效果、药物市场需求等经济学原理的学科,其宗旨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使药物应用做到安全、有效、经济、适用[2]。我国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而药物经济学符合当前我国卫生体制改革[3],能够帮助人们合理使用稀缺药品资源,评价干预措施药物的成本效果,提供循证医学和循证卫生决策的依据,增加卫生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4]。通过药物经济学研究藏药产业,可以评估藏药的经济效益,为藏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药物经济学对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随着发达国家实施“财政筹资和组织改革”,各国面临日益增加的医疗财政困难,同时在经历多次药害事件后,人们将对合成药的关注度转移到天然药材,因此藏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藏药产业还存在着质量标准不完善、监管力度薄弱、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又因藏药材资源匮乏,藏药产业亟须研究可持续发展策略,而药物经济学是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简单来说就是在给定的资源中,获取最大的福利。所以药物经济学的引入,能够更好地解决藏药在研发、生产、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提高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研究藏药产业发展还是空白,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研究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对药物经济学在产业发展的拓展,也是研究藏药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药物经济学的引入可以帮助藏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将传统医药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为企业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减少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4中药市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发达国家近30年来平均发展速度年递增13.8%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而中药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15年后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药种植面积持续增长,2017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2016年增长3.5%,种植面积达3466.89万亩,2021年我国中药行业收入开始稳步上涨,全年营业收入达69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在中药资源贸易进出口市场中,中国主要扮演出口中药的角色,2018—2022年,中国中药产品出口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中药出口量达14.7亿吨,其中,中药材是主要的出口产品,出口量13.5亿吨,出口额也再创新高,达到91.19亿元,较2018年约增长20亿元。近年来国内外对藏药的研究和开发形成热潮,一大批藏药企业相继建立,如西藏奇正、青海三普、宁夏泰瑞等,为藏药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截至2017年西藏已有56所公立藏医疗机构,2019年全国藏药企业共有38家。但由于对藏药的开发操之过急,国内外对藏药需求量增加,滥挖滥采药材使野生药材储备量骤减和不规范管理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对野生药用资源产生了极大破坏。
5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5.1藏药药材资源现状
5.1.1缺乏可持续发展
D.Meadows曾提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增长极限理论,即当经济和社会发展按照指数增长的同时,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耗尽也在以指数型增长,通过该理论来解释藏药产业则是当藏药产业在不断扩增时,可利用的藏药资源却在不断地削减。
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易形成物种的多样性,也易形成特有的天然药材,但青藏地区药材资源的贮存量较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藏药需求量增加,藏药资源也越来越稀缺,为了保证药材资源供给稳定,并期望通过销售更多的藏医药资源以获取更多收益,必然会出现大批农牧民盲目开采藏医药资源,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以及动植物多样性,从而影响藏医药的产生繁殖和藏医药资源的严重短缺,进入了恶性循环。
5.1.2藏药材保护政策、质量标准制定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立法虽多但大都是依靠国家立法资源,但藏药有着独特的体系,需要地方根据青藏环境适当调整。然而各级立法机关却生搬硬套,没有将立法与青藏高原区域的生态相结合,缺乏实操性。并且藏药的治疗疗效与我国一般中医药不同,有着独特的疗效体系,但是由于目前藏药缺乏临床科研评估,只能借鉴我国现行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没有规范的质量标准也就难以扩大市场。
5.2企业竞争力弱
5.2.1缺乏规范管理
当今中医药企业竞争激烈,青藏地区的藏药企业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管理,企业竞争力很弱,同时有名的藏药企业很少,大多还是规模很小的企业,我国藏药企业存在着在中药企业中占比小、规模小、效益小等问题,这些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缺乏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粗糙,很多地方仍旧使用传统的炮制技术,这种方法会使药品中残留较多重金属物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5.2.2缺少人才,创新能力差
近几年藏药产业发展迅速,但相较于其他中药龙头企业来说,藏药产业的技术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动力不足,存在较多阻碍。现在的藏药企业缺乏专业型人才,创新能力较低,也缺乏先进的技术和机器,生产力也相对落后,难以与其他中药企业竞争。而藏区又缺少培养藏药专业型人才和药物经济学人才的专业,缺乏对藏药进行理论和临床试验,只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善无法真正的挖掘藏药的疗效优势。藏药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来带领产业进行创新,而这个创新不仅仅是研发新药,更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5.2.3缺乏知识产权保护
藏药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研发出新药的企业公开药物配方后无法得到保护,其他企业会乘机仿造配方,而患者无法准确辨识,出现大量重复药品、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也会打击藏药研究人员积极性,导致藏药研发难以推进,无法让具有良好优势的藏药材充分发挥其特殊的医疗功效。
5.2.4药品乱定价、不合理用药现状
由于药材短缺、需求量的增加、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中药的价格不断上涨,中药逐渐从老百姓的家常药变成了高攀不起的“天价药”。如何让患者吃上安全便宜的藏药,让藏药成为患者负担得起的药是藏药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1/3的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而我国每年有近二十万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有很多,如医生或药师专业知识不完善、患者对药物不了解等原因都会导致用药不恰当。不合理用药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影响药物产业的形象和资源的浪费。我国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是用药不对症、重复过度用药、服用方法不当等,而少数藏药本身含有重金属,若药材处理不当或服用不当就更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6药物经济学对于藏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6.1合理配置藏药材资源
藏药资源稀缺,药物经济学的引入可以帮助其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制定藏药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鼓励开展人工种植濒危藏药材,对种植藏药材的基地选定、品种、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标准等作出相应规定,在保障藏药材质量的同时,也保障了藏药材的供应[4]。此外,现存藏药企业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藏药资源浪费严重,药物经济学可以通过分析藏药材及其相关替代品的成本和药效,判断哪一种更具经济性,更值得研究,以有效减少资源和经费的浪费。
6.2药物经济学对藏药研发的支持
6.2.1药物经济学的引入赋予了药品研究和开发新的含义,扩大了药品开发的范围[6]
利用药物经济学,不断挖掘藏药的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损耗,提高疗效-成本比值。促使藏药企业研发不同藏药剂型,从而增加药物稳定性、增加疗效、减少患者使用次数,提高藏药材利用度。同时,促进藏药企业研发具有“治愈性”藏药,“治愈性”药物能够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药物经济学的评估也可以有效提高药品能否上市的程度,激发藏药研究者积极性,降低藏药生产企业的资源浪费。
6.2.2辅助藏新药在有效性、安全性、推广性的判断
在研发藏药新药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藏新药的目标市场,进行预期功效、安全性和经济学意义的经济学研究;然后对上市后药物从经济学角度研究驻床价值、经济学价值、病人生活质量价值,最终作出治疗方案的决策[7]。用最低的成本,研发出疗效更好、毒副性更低的藏药。
6.3药物经济学对藏药生产的影响
6.3.1利用药物经济学制定科学新药生产规划
藏药企业可以通过药物经济学分析整个生产过程中药材、人力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生产成本,提高收益。同时,药物经济学也可以帮助藏药生产工艺取得进步,在藏药调查研究的后期、发展早期和利用度下降期,进行工艺评估最为有效,而工艺总的最大价值可以用来评估药物经济学的效果,从而提高人们对藏药的满意度。
6.3.2制定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制定该评价指南的意义在于:一是标准方法指南可以为研究者和使用者提供一套标准方法,比如考虑哪一种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治疗患者,在面对医疗资源配置时应从医院、政府还是患者的角度考虑等。二是处方集申请指南可以帮助药品审查者了解应当审查哪些数据、该药品对整个疾病治疗的影响等,提高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满足人们对藏药的需求。
6.4药物经济学对于藏药合理定价、用药的影响
6.4.1科学合理定价,提高监管力度
近年来,藏中药需求量增加,藏药材资源匮乏,藏药制药成本增加,藏药企业为了增加收益出现乱定价现象,导致藏药资源分配不平衡,很多人负担不起昂贵的藏药费用,因此需要在药物经济学的指导下协调多方面关系,增加藏药财政支持,建立规范的藏药价格体系,满足我国不同收入水平患者对藏药的使用需求。首先,在药物经济学的指导下减少制药的工艺步骤,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昂贵的治疗费用,简化治疗过程。其次,可将部分常见藏药纳入医保,让患者可以支付起基本的藏药费用。最后,政府应多扶持鼓励藏药企业,提供生产、研发经费,让藏药生产、研发部门不至于存在长期经费不足,影响发展。同时还要提高藏药在定价和质量方面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不符合安全性和定价标准的藏药品。
6.4.2合理用药
首先,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教育,在患者购买藏药的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藏药用药知识的宣传册,加强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的安全用药意识。其次,加大对藏药企业生产质量的监察,保障藏药的质量。最后,规范药师和医师的处方单,建立藏药处方集,因为藏药还不够普及,藏药的用药也更需要经验,所以处方集可以帮助医师和药师比较新老药的效果、费用,为患者选择更安全、有效、经济的藏药。
6.4.3提高藏药医疗效率
藏药的医疗从业人员需要考虑到传统开处方或是建议用药时没有考虑到的两个因素,一是藏药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二是藏药从业人员需要对全民的健康负责而不是仅是个人患者,因为藏药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人以自身为最大利益对资源的消耗会对社区产生消极影响。药物经济学则可以帮助明确和量化这些因素。
7加强创新发展
7.1药的合理利用离不开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加快建立藏药科研基地、藏药专业课程,鼓励青藏高原地区学生学习藏药,注重培养当地的藏药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人员、药物经济学等人才,本地人才会更有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也更有动力钻研藏药的创新发展。同时可通过高薪资或其他优惠条件吸引外地高尖端人才共同研发藏药,提高藏药产业竞争力。
7.2与研发机构合作
通过研发机构获取先进的技术、仪器和人才,研发机构有成熟的创新体系且人才之间更方便交流讨论,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其合作藏药企业在创新方面可以有更快的发展。
8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文章首先梳理了药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藏药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了藏药产业所面临的问题,阐明了药物经济学对藏药产业发展的特殊作用,得出想要促进藏药产业发展就需药物经济学的指导,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为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结论如下:文章研究表明藏药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中药之一,有着优越且独特的治疗功效,现在世界对民族药的需求量正不断增加,藏药产业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能否抓住这次发展机遇,藏药产业需要解决现存的藏药材资源短缺和藏药企业竞争力薄弱问题,运用药物经济学可以更有效地帮助藏药产业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药物经济学指导藏药产业在面对医疗资源配制不均时,从最根源的药材资源如何保护到藏药企业如何管理培养人才再到提高医疗服务,可以为藏药产业提供一套完整的优化方案。但文章对于藏药产业链还缺乏更深入的探究,仅是文献调研,缺乏实地考察。
8.2展望
从理论上说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提高藏药产业资源利用度并提高藏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但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我国的药物经济学应用才刚刚起步,需要循序渐进。同时文章希望通过药物经济学能够指导藏药产业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保证藏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藏药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接轨国际医药获得国际标准的认可,创建藏药的国际品牌,带领藏药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董国俊,张萃.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现状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2):2-3.
[2]李海涛,李士雪,夏慧,等.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J].中国医药管理,2007,27(3):45-47.
[3]魏霆,陈志蓉.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国内现状和现实意义[J].海峡药学,2007(5):84-87.
[4]胡善联.药物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臧克承.西藏自治区藏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2021,2(24):186-193.
[6]刘国清.关于实现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西藏科技,2005(5):18-19,38.
[7]孟玉芳,茅宁莹.药物经济学在我国医药产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2):30-31.
[作者简介]李嘉祺(2003—),女,满族,安徽合肥人,本科,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