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332”模式为劳动教育提亮增色
2024-09-30杨会莲
保山市出台《保山市基础教育“五育并举”综合改革行动方案(2024—2028年)》,积极谋划、创新方式,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不断在“课程、活动、实践”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有力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走深走实。8所中小学获评2023年云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试点示范校,3个基地入选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评选认定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1个,县级基地51个。
三个清单抓统领。保山市高度重视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统筹指导工作,从市级层面制定了三个清单,为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定方向、明任务。
一是聚焦“指导”抓统筹。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要求,保山市制发了《保山市中小学学校劳动教育指导清单》《保山市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两个指导清单注重结合保山实际,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高中5个学段,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以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十大任务群为内容,统筹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要抓什么,怎么抓。
二是聚焦“技能”抓部署。为保证两个指导清单落实落地,引领学校细化劳动目标任务,围绕定年级、定月份、定任务、定目标原则制发了《保山市中小学生必要劳动技能养成清单》,从一年级至高中阶段,做到月月有劳动,每月各不同。通过月清单式销号,培养学生养成必要的劳动技能,引领学校以劳动技能培养为突破口,抓实劳动教育。
“三个阵地”抓推进。重视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努力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阵地。
一是课程开发聚活力。根据两个指导清单,一个技能清单,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构建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劳动活动项目,形成校本化劳动清单。
二是家校合作聚合力。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委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宣传引导家长增强劳动教育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培训,让家长掌握必要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技能,配合学校指导监督孩子完成好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劳动。落实好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如保山市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开设为期一周的家长学校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培训。
三是校社协同增路径。结合三个清单,加强劳动教育研学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向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课程内容倾斜。依托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企业、工厂、社区等社会资源,强化学生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实践,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如腾冲“探索腾冲地热奥秘”研学旅行活动,通过实地观察与自然艺术创作,以地热景观为对象,进行绘画及手工创作,在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在研学中开展志愿服务,给外地游客介绍当地美食、美景、为游客提供旅游路线等,客串旅游景点解说员、售货员等,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提升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两个制度”保质量。一是随机抽查制度。市、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各级各类学校均建立随机抽查学生必要劳动技能养成成效制度。通过问卷、谈话、学生现场展示等方式适时组织随机抽查。
二是分级考核制度。市教育体育局将平时督导及随机抽查结果纳入对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目标管理考核,县(市、区)教育体育局适时对各学校进行督查,并将清单落实情况纳入学校考核。学校每月对班级开展1次学生劳动技能养成成效随机抽查,评价及抽查结果纳入对班级有关教师的考核。通过建立市对县(市、区)、县(市、区)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随机抽查和分级考核机制,有力促进劳动教育清单落实落细,助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