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要避免有“劳”无“育”
2024-09-30方芳孙祁岗
近年来,教育系统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大中小学普遍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如劳动时间被挤占、劳动类型单调且流于形式、劳动课程体系不完善等,导致劳动教育碎片化、形式化、表演化。这样的劳动教育显然未能充分实现劳动的育人价值,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育人目标相去甚远。
教育部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技能培训,还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如果仅停留在技能或干活出汗的层面,忽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就会出现有“劳”无“育”的情况。
出现有“劳”无“育”的情况,从主观层面来说,是学校对劳动教育独有的育人功能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比如,有的学校的劳动教育课仅仅是让学生清除校园里的杂草,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去搬砖。从客观层面来看,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挑战,如师资培养、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评价机制的建立等,需要学校不断探索、总结并加以改善,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配合。
虽然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但学术界和教育实践者正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有效模式和实践路径,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例如,作为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去年举办了首届科技劳动实践大赛。无论是农业生产挑战赛、灾害巡检防治赛等现代农业项目,还是智能分拣挑战赛、定点投递搬运赛等现代物流项目,都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劳动中的融合应用。坊子区崇文初级中学的劳动“食”践坊课程,将酵母菌发酵、食品保存、成分检测等生物、化学知识应用到传统美食制作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科学知识的价值。再如,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引入腾讯、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与其共建仿生机械、数字制造等18个创新实验室,开发校企融合的跨学科实验室课程群,让学生深度体验新型科创劳动教育。
这些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学生自然感兴趣。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具体的劳动技能,还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此外,在劳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全国各地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实践经验。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全兴小学探索“1+1+N”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构建“基础+特色+渗透+活动”的课程体系,打通“校内+校外+联盟”的劳动路径。重庆市沙坪坝区创新建立校评、家评、社评、自评、他评等人人参与的劳动教育评价模式。
从上述劳动教育案例可以看到,各地各校的劳动教育正从政策化为行动,从理念变为现实,也为破解有“劳”无“育”难题提供了有效思路。
首先,要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内外联动整合资源,学科融合创新课程,让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开发劳动校本课程。其次,以评价牵引提供动力,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完善评价标准和方法。最后,劳动教育是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改变有“劳”无“育”现状,最有效的途径便是“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与美育、体育、智育、德育相融合,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