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劳动实践课接地气有特色出成果
2024-09-30张漉
大理市下关四中正阳校区克服校园内空地稀缺困难,巧妙地利用教学楼背后的通道,精心打造了一片创意小农场,在劳动实践课教师的指导下,全校1230多名学生在劳动实践课上栽植多种类的花草、蔬菜、中草药等,并参与耕种、浇水、施肥、收获等劳动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在与之相邻不到3公里的大理州实验小学的童耕园内,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翻土、挖坑、播种、压实、浇水,把一棵棵幼苗栽到地里,几个月后,童耕园内走瓜流果,蝶舞蜂飞,丰收在望……
这就是大理州各级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的缩影,全州各级各类中小学坚持五育并举,切实把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克服各种困难,以“四个一”因地制宜开展一堂堂丰富有趣的劳动实践课,让广大学生动手参与,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机会,同时善于诱导,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开展生物多样性实验探究,构建了一个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劳动育人框架,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构建一套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各级中小学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课程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着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创新“学科+”模式,实现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渗透;开设扎染、陶艺、剪纸、刺绣、木雕、泥塑瓦猫、制作下关沱茶等课程,积极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劳动教育品牌。有的则与当地人民生产劳动相结合,比如永平县北斗乡新村完小教师指导学生剥核桃,巍山一中在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学生种植中药材,南涧一中开展校园劳动文化节丰收比赛等,深受广大师生欢迎,2023年,4节劳动教育课被省教育厅评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精品课、8所中小学校被评为全省劳动教育试点示范校。
锻造一支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盘活教师编制,通过招考、转岗等方式配优专任教师,邀请非遗传承人、专家名师、能工巧匠和其他学科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强化专业培训和实践研修,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专业化水平高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广大教师在教中学,引领示范,在劳动实践课中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下关四中教师薛如丽说:“我们以一颗坦诚的自然心,与学生一起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有力量的劳动,无疑将带给我们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和启迪。”
建设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充8d399920e96385b026566fb49c3c26fc9c31e6fba7b788775f9d61c716f50b98分利用学校、社会现有资源,通过自建、共建、租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劳动教育基地创建力度。其中,大理市苍山故事庄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自开设劳动实践教育课程以来,初步构建了以大理本土特色为基础的户外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如农耕体验课程:油菜收割晾晒榨油、栽秧、玉米种植、小麦种植、摸鱼抓鸭等,非遗课程:白族扎染、甲马、手工喜洲粑粑制作、手揉饵块等,户外拓展课程:飞盘、旱地冰壶、攻防箭、罗马炮架,自然课程:植物课、昆虫课、户外生存课(钻木取火、野外净水)等,烹饪课程:土灶搭建、叫花鸡制作、野火饭、手工曲奇、鲜花饼制作等,让广大学生在田间地头的劳作中找到童趣,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收获的喜悦,留下美好的记忆。目前,大理州共有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525个,其中校内基地409个、校外基地116个。
制定一个评价办法。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以劳动教育课程和课外劳动实践表现为主要评价依据,并把评选“种植小能手”“劳动标兵”等情况,劳动实践感悟作文比赛、劳动成果展示评选等活动作为加分依据,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综合评价办法。其中,漾濞县顺濞镇中心完小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占地面积27亩,有教学班9个,在校生293人,其中住校生274人。2012年以来,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在杂草丛生的荒地荒坡上开辟出了勤工俭学基地,建成3亩多纯天然菜园,5亩芭蕉果园和50平方米的生态猪育肥圈舍,常年养有几十头肥猪,形成了猪粪供给菜园、果园,菜园产出的蔬菜和猪肉供给学生食堂,食堂每餐的剩饭剩菜及时供给肥猪的良性循环模式。学校劳动教育以“向土地要能力”为主线,通过“劳动实践——学习探究——享受成果”三个板块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实现了因地制宜创特色,以劳促教谋发展的目标,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勤工俭学实践示范基地”“劳动教育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