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2024-09-29郭静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40例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血液检查,给予观察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比较两组血细胞的异常总检出率以及对疗效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血细胞异常总检出率(71.43%)较对照组(48.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能精确检测出结果,降低误诊风险,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患者的满意度也随即提高。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疗效满意率
Applic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in blood routine testing
GUO Jing
Jiayugu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Jiayuguan, Gansu 735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in blood routine testing. Methods:14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70 patients in each group.Routine blood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were performed o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al blood cells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ith the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blood cell abnormaliti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1.43%)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8.57%),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can accurately detect results,reduce the risk of misdiagnosis,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promote patient recovery,and subsequently increas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Words】Morphology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Blood routine test;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rapeutic effect
血常规检验是为了检测血液系统状况的一种医学措施,保证血液系统正常就是为身体健康负责[1]。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查效率,让病变能够及时被发现。然而该方法不能做到全面检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耳后血或者手指血,对血液细胞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进行检测,对多种血液病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有积极作用。本文以研究与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为目的,具体内容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共70例,年龄为28~59岁,平均年龄为(40.55±3.10)岁,普通外科的有30例,内科的有40例;观察组共70例,年龄为31~60岁,平均年龄为(42.26±3.73)岁,普通外科的有35例,内科的有35例。纳入标准:(1)未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2)意识清晰,能够配合研究进行;(3)自愿行为,且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有做过其他大型的手术;(2)认知能力有限,无法理解研究行为;(3)精神状态出现问题。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院的相关规定,且患者家属知悉研究内容,自愿签署了知情协议。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血液检查,检查之前告知患者禁水,并且保持空腹状态。前期准备完毕后,采集3mL的外周静脉血注入抗凝管中。待充分混合后,取少量血液样本滴在载玻片上制成血片,再运用瑞吉姆萨染色方法对血片进行染色,然后置于细胞检测仪下,开始对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以及血小板(Platelet,PLT)形态进行检验,然后做好详细记录。
观察组患者同样予以规定禁水以及保持空腹状态,然后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进行检验。取3mL的外周静脉血放入抗凝管,待充分混合后,取少量血液样本滴在载玻片上制成血片,再运用吉姆萨染色方法对血片进行染色,1min后再在上面滴入吉姆萨染色液,让两者融合,5min之后冲洗然后烘干,再把血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以及血小板(Platelet,PLT)形态。
1.3 观察指标
通过统计两组患者在红细胞形态、白细胞形态以及血小板形态异常上的例数,分别计算出两组的血细胞异常总检出率,再将其进行对比,血细胞异常总检出率越高,则意味着康复效果更明显。制定问卷调查表,再给对照组的患者和观察组的患者分发问卷调查表,让其评价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其中,非常满意的标准为经过检测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满意的标准为检测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较好;不满意的标准为检测治疗后各项指标未有明显变化。然后统计出评价满意的人数,满意率越高,则表示康复效果更佳以及该方式更受欢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检测红细胞形态异常、白细胞形态异常以及血小板形态异常方面的对比
观察组的血细胞异常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在疗效满DhhHri0JEzxPkPRXU/nR0Q==意率之间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脾脏、淋巴结、骨髓等器官以及血细胞,其中血细胞遍布机体,是由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组成的,它们能够为人体提供氧分,维持着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并且能够抵御细菌病毒,增加人体的免疫能力,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2]。因此,血常规检验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细胞检测仪是把白细胞的形态作为一个指标来分类处理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这样只能检验出淋巴细胞、粒细胞以及中间细胞群的异常率,对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以及嗜碱粒细胞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只能检测正常血细胞,无法分辨更加细致的细胞结构。除此之外,由于白细胞的改变是各种各样因素导致的,这些病变因素通过常规的血细胞分析仪很难清晰呈现出来,如果患者出现了不同的临床反应,体内的血细胞会较正常情况下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贫血的患者因为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形态便会变成靶形;传染病患者则是体内的单核细胞增多,且淋巴细胞也逐渐增多。该检验方式没有像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用单抗在以上细胞分类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分选,只能检验出淋巴细胞、粒细胞以及中间细胞群的异常率,同时只能检测正常血细胞[3]。原始幼稚细胞以及异常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化多端,经溶血素处理后,它的结构体积以及核质可能与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类似,从而导致仪器某一细胞群计数的增高。研究表明,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组以及我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列出多种情况需要对结果进行涂片镜检,适用的情况包括细胞类别绝对计数值的增高或者减低、仪器报警及散点图异常等情况,特别是怀疑或已确诊过血液疾病时,若出现异常细胞,会完全混乱仪器的分类结果,使其不同程度导致真实性的缺失,此时,在结合临床情况下,必须加做外周血涂片细胞分类结果加以验证。
为了能够全面分析数据,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则投入使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检验措施是使用吉姆萨染色方法对血片进行染色,然后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分析,提高诊断准确性,并且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耳后血或者手指血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从而发现异常变化。其中,外周血常见的白细胞为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为12~15μm,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表面有皱褶和伪足,核形态多样,肾形是最常见的形状,此外还有椭圆形、马蹄形、不规则形,胞核常偏位,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较浅,胞质较多,弱嗜碱性,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胞质为深浅不一的灰蓝色,胞质内有很多吞噬小泡,或透明的细胞质液泡和数量不等的较大的嗜铝颗粒。单核细胞来自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的髓系干细胞和粒-单核系祖细胞。成人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10%。骨髓释放入外周血液的单核细胞为成熟的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3~6d后,逸出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再经5~9d,发育为巨噬细胞,形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其防御功能明显增强。经典的单核细胞参与不同的功能,如组织修复和免疫反应,它们负责更强的吞噬作用,支持伤口愈合和凝固,并表现出抗凋亡功能和对刺激物的反应。中间单核细胞亚群负责T细胞的增殖和刺激,它们在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相互作用中表达更高水平的表面标记物,该亚群包括与促血管生成相关的特定表面分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鉴别诊断范围较广,对血液疾病早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它还可以通过该方式分析出贫血的病因以及形态学的分类,指导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通过检查能够明确诊断血液寄生虫疾病。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血细胞异常总检出率(71.43%)较对照组(48.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运用吉姆萨染色方法然后把血片置于显微镜下让每个细胞形态都暴露无遗,甚至能够捕捉到细小的异变,使最后得出数据结果更加精确,更具有说服力,这样便降低误诊风险,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此外,对于血液系统肿瘤的患者,血常规可谓最简单的检查,也非常重要,但是替代不了所有的检查。在疾病的诊疗中,不能单纯依靠血常规结果来判断疾病的状态,必要时需要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甚至行骨髓穿刺术检查了解病情。同时,如果必要时,也需要进行全身影像学检查以明确了解疾病状态。
综上所述,在常规血液检测的基础上再运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数据结果的准确度,这样有利于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下一步治疗措施,从而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让患者的满意程度大大增加了。因此,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丹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5(13):20.
[2] 杨茂.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4):509-510.
[3] 李峰,刘鹏.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大视野, 2021,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