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2024-09-27张振军

考试周刊 2024年34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度推进,各科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将被动的学习方式转换为主动探究,从学习知识到学习方法。而“探究式课堂”教学又称“做中学”,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供理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能力和学习方法为主。文章就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促进相关英语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4-0106-05

英语作为一门综合性极高的语言类学科,想要提高学习效果,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发挥“探究式课堂”的教学作用,需要相关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探索。

一、 “探究式课堂”教学分析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充分探究、互动交流探讨、合理质疑,使其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到蕴含在其中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能够运用学习到的各种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要着重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辅助展开一系列教学安排,尽可能让学生自发地进行探究学习,研究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从而完成知识的有效建构。由此可见,“探究式课堂”教学具有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典型特征,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也能避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现象。此外,“探究式课堂”的建构往往更具实践探索特征,能够让学生动手动脑深入思考,丰富感性认知训练,提高实践能力。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探究式课堂”能够以实际的问题为学习起点,引导学生充分发散思维,逐步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探究式课堂”也具有思维开放的特征,教师应尽可能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作为支持。

二、 初中英语应用“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能力

初中英语运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去选择、探究、思考、决定、转换,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相应的知识转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强化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到英语学习方法,养成自主思考学习习惯。

(二)有利于教学效率提升

“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探究情境,在特定情境氛围中学生会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作为探究知识的主人。同时,学生也能够明确地对自身进行定位,了解探究的内容,认真分析探究的问题,能在其中进行交流互动,提出自身的观点和想法,得出探究的结论。而整个过程是初中英语课堂学习过程,学生和教师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师所引导的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探究式课堂”教学会引导教师充分践行陶行知所说的“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空间、时间”,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动手、动脑、动口,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 初中英语应用“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基于以上分析,“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显著,但如何将这一教学模式价值彰显出来,仍需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把握关键运用原则。主体性原则是首要原则之一,也是提高探究式教学价值的关键所在。因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情差异,在“探究式课堂”教学应用中,教师应尽可能围绕学生主体进行学情分析,合理筛选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尤其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更应利用各式各样的学情调研形式,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设定与之相匹配的细化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应坚持以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让学生能够在“探究式课堂”构建过程中,充分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基础和技能。除此之外,在“探究式课堂”主体性原则的落实中,还应将其贯彻于始终,即便在教学评价环节,也应结合学生基础学情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并为学生提供自主评价、相互评价的机会,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课堂的应用价值。

(二)任务驱动性原则

除主体性原则外,任务驱动性原则也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构建的基本原则之一。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探究式课堂”的核心,在于一系列具有实践性的学习任务,不仅能明确具体学习目标,也有利于提高学习速度与质量。而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在英语语言的教学实践中,借助任务驱动能够充分推进整体教学进程,让学生逐一完成探究任务,自发地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形成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设计探究任务过程中,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避免难度过大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甚至还会削弱英语语言学习的自信心,这对强化英语语言核心素养尤为不利,也难以达成探究式教学的根本目的。另外,在设计“探究式课堂”的驱动任务时,教师应首先结合具体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实际任务条件,随后再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探究学习,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技能。

(三)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也是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建构的原则之一。主要强调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让学生完整体验整个知识的探究过程,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也能提高综合学习效果。在具体教学安排之中,教师为进一步达成应有的教学目的,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探究课堂建构原则。同时,还要辅助其他新型教学理念和手段,丰富教学课堂的整体体验。此外,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期间也应遵循多样性原则,设计丰富多彩的探究学习活动,凸显“探究式课堂”的实际教育价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语言知识的运用精髓。当然,多样性原则的渗透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方法层面,教师也应结合实际教学目标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向外进行延伸和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四)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强调在英语语言教学活动中,所构建的“探究式课堂”中的学习任务要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尤其要贴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包括身心特征及学情特征。虽然初中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量,但面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任务仍存在畏难心理。在“探究式课堂”教学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找准现有学习起点,设定与之相匹配的探究学习环节。并且,应以适应性原则为核心,教师需不断优化“探究式课堂”的建构方式和内容体系。另外,在实际教学安排中,“探究式课堂”的建构,应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渗透,方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提升综合探究水平。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应用期间,适度地安排探究学习环节和学习任务,更有利于强化学生英语语言核心素养。

四、 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所有的教学活动开展都是师生互动而完成的,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想要有效地提高“探究式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信任教师,师生间能够相互理解,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加热情地去接纳相关的知识学习,会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创新创造。而英语作为一门综合类的语言学科,在课堂上的有效交流和互动,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那么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基础是教师和学生的良好关系,学生有学习的热情,课堂氛围会变得生动活跃。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的指令“Follow me.”“Do this exercise after me.”会转化为“Let,s talk about it.”“Let,s do this together.”“Let,s complete this exercise together.”需要教师充分转变自身在课堂上的身份,以平等的关系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而且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去探究相关的英语知识。同时,教师在实际“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帮助学生调整到最佳状态,并放下心中戒备,积极跟随教师所设计的探究活动,一同展开学习。也可通过在班级创设“英语角”的形式,定期组织主题式英语探究活动,活动中可带领学生前往户外或者周边的自然环境,为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做好基础。

(二)建立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顺畅程度上,“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因此想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探究,教师要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和教师创造并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且,以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础,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加工者。

探究的基础是要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发展,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可避免学生的思维固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最直接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进度找准时机,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知识,也能使学生探究观点形成碰撞,相互影响,使其能够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时,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向同学分享自己的美好周末,从中树立享受生活、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交流“Talk about recent past events”,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地进行交流、探讨。课堂氛围是轻松的、愉悦的,可以帮助学生打破课堂的局限,使其能够思考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更多美好事情。由此促进学生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用英语有效地描述出来,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三)创建趣味化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强调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学生也会顺应相应的教学方法去学习到学习方法,所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灵活调整,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来进行针对性教学。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进行判断,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为学生学习提供针对性教学服务。同时,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结合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做出针对性安排,前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应的备课内容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复习已学过的英语知识;其二,学习新的词汇、句型、语法、课文等;其三,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方式来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并掌握相应的课堂内容。所以,教师在此基础上应创设趣味化教学方法,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中。

例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步入新课学习。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学习相关的内容,教学内容利用实物、动作、猜谜语、引入跨学科知识等方式进行教学。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应用相关的知识,采用游戏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巩固相关的知识,教师采用习题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加深记忆。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中,为了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放松,教师会使用角色扮演教学方式。在学生有效地阅读第3段内容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探讨相应的问题:“Where do you think the children,s stress come from? What,s Linda Miller,s opinion?”让学生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探究式课堂”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方式,是想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展开相应的教学内容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想法,无论是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创建生活化情境教学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更有效地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使学生与英语学习更亲近,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其提供支持。首先,教学要从教学模式入手,使课堂活动开展更加生动、形式多样,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内学以致用。其次,需充分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生活日常,将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日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学习英语仿佛身临其境,使抽象的英语知识能够更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贴合学生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生活化情境。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时,该单元主要是围绕个人特征,对人物进行描述,并做出针对性的比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Have students compare with their peers to find differences.”学生会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充分的比较,如“She is heavier than me.”“I am more outgoing than her.”“He is taller than me.”引导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去学习相关的英语语言。同时,也能够在情境中有效地、有创造性地应用英语语言,从而实现“做中学”和“做中用”教学目标。由此也可以激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人进行有效的描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五)重视教学问题的有效创设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呈现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则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但这种教学手段下,学生注意力容易涣散,整体学习质量差强人意。而构建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师应尤其注重改变这种状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之自主展开探究学习活动。教学问题作为课堂的一部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但必须依据教学目标灵活进行创设,所设计的思考问题,也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适宜性。若问题过于简单,容易使学生缺乏探究热情,但反之也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推进“探究式课堂”的教学安排。同时教师应在恰当的节点,合理利用相关问题,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并相互交流分享。

例如,在教学《What should I do?》期间,教师先后利用问题创设的形式引发学生探究学习行为,整体课堂教学成效较为理想。教学初始阶段,教师首先提出预习问题:“本单元学习中,我们要掌握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与人交流,为他人解决问题的关键对话办法,接下来请大家带着问题展开预习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教师再次提出思考问题,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找准接下来的教学起点。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展示提前设计好的测试题目,随后邀请学生依次回答屏幕上的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其中,在第1个问题I don,t have enough money中,“enough”一词的使用方法。学生在短暂思考后,回忆起以往所学的知识内容,准确地回答道:“enough修饰名词时要放在名词之前,修饰副词则要调换到最后。”如此,教师在一系列测试问题的提出后,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尽可能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获得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合理创设教学提问,不仅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巩固整个单元的基础知识,教师也能迅速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完善“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探究课堂尾声阶段,教师应将评价环节融入其中,利用科学的评价检验学生的探究效果,也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如何深入改进,打造更高效的教学空间。教师要注意教学评价应进一步加以优化和完善,不应一味沿用传统课堂评价的模式,尽可能采用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探究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点拨和指导。并且,注意根据学生的基础学情,适当地对点评活动进行优化,如采用分层评价的形式,兼顾不同学生的基础学情,尽可能使之在点评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另外,在“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的环节中,还可从评价主体入手,做出优化和改进。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可以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并且,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逐步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云霞.巧用探究式教学,激活初中英语课堂[J].中学生英语,2023(42):121-122.

[2]卢沁芳.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路径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29):1-3.

[3]白雪莹.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23(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