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4-09-26周芬芳
【摘要】开展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实践活动能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展开分析、比较、讨论、推断的过程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与表达的感悟能力,为其在将来的生活与工作中解决复杂的问题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触摸思维本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提升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思辨热情
1.立足文本,引导思辨
在教学时,教师应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创设合情合景合理的思辨情境。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鹿角与鹿腿》时,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十分着迷,教师可以顺势提问学生: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鹿,你认为是自己的鹿角重要还是鹿腿重要?随后让学生进入角色后阅读文本进行思考,根据思考结果,形成观点,并指导学生以文中关键句作为依据,鼓励学生大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这种基于问题探究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高度参与课堂,大胆阐述,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或是结合文本内容找出其他同学陈述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需指引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及时发现问题,优化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品质。
经过反复的质疑、梳理、优化等环节,学生总结出小鹿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有力矫健的鹿腿的确能帮助自己虎口逃生,这时鹿腿显得更重要,但在没有危险的时候,如珊瑚般美丽的鹿角还是非常赏心悦目的,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在遇到带角的敌人时,鹿角也有一定的御敌作用。通过一场辩论,学生客观评价了鹿角和鹿腿的重要性,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全面、辩证的认识。
2.应用技术,助力思辨
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等特点,它的应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学习内容。以三年级上册《花钟》为例,运用多媒体技术,按照不同种类的花开放的时间顺序进行顺时针排列,制作成一个特殊的钟面。上课伊始,由一张直观的“花钟”图片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花钟”,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解释花钟的句子,从而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句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接着仔细观察花钟图并思考“为什么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不一样?”让学生再次带着问题读课文,走进课文找答案。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在拓展阅读中学以致用,有效培养学生思辨的方法,提高思辨的兴趣。
3.开展活动,训练思辨
在学中做,做中学,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都存在着思辨的情境,如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合理想象等等。以学习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羊和小兔子说的话,通过朗读知道小动物们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再让学生想象其他小动物遇到大象会怎么说他的耳朵,然后请一位学生扮演大象说一说听了这么多小动物说自己的耳朵有问题,自己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最后让学生思考“一开始有小动物说他的耳朵有毛病时大象的态度是不以为然的,当越来越多的小动物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时,大象怎么就变得不安起来了呢?”这么鲜明的反差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带着这个问题再次分角色朗读,再次讨论,大家在多次情感体验过程中感受大象的心理变化并且明白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客观分析,冷静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二、理解文本,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1.斟酌字词,用词准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聚焦文本中的字词,学生发现自己疑惑不解的地方及时提出疑问,在字斟句酌的过程中刷新自我认知,提高质疑意识,促进思辨能力的提升。
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学生通过初读课文,纷纷感叹叶圣陶先生用自己朴素、准确的语言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如此具体详细。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针对文中的字词发表自己的看法。片刻之后,有学生指出在形容走路或爬行时都用一步一步,作者在这里却写一脚一脚,是否用词不当?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直观的视频影像中探求答案。
看完视频后,学生发现爬山虎的细丝碰着墙时就会变成小圆片,牢牢吸住墙面后成它的脚,爬山虎每往上爬一步,就要从茎叶上多长出一只脚,一脚一脚地爬升,直到爬满整面墙。
2.谋篇布局,逻辑严谨
语文教材的谋篇布局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写作方法。比如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都能表达出作者的用意。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谋篇布局中看似不合情理处,缺乏逻辑处进行质疑分析。
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时可以让学生抓住课题,结合文章结构内容进行提问,有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课文以《圆明园的毁灭》为题目,可课文二到四自然段全都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只有第五自然段用五句话简要地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这样的写法是否本末倒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和辨析,让他们感受到作者看似“本末倒置”的写法实则是为了通过对比突出圆明园的毁灭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激起读者对侵略者强盗行为的无比仇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体会作者谋篇布局时的良苦用心。
3.遣词造句,语法正确
正确的遣词造句能使语言表达更简洁流畅、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性,更有利于表情达意、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有些课文的遣词造句初读起来让人有种语句不通,语言啰嗦之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抓住这些看似存在语病的语句开展质疑思辨。
如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中就有这样几句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很多学生初读至此处便觉得别扭,觉得它的句式存在问题,谁做了什么,主语应放句首。另外“我的母亲”一词重复出现,是否让语言变得啰嗦?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讨论、辨析,原文和修改成主语前置、只出现一次“我的母亲”的改句,发现课文遣词造句的深意—主语后置形成倒装句式增加表达效果,多次出现“我的母亲”强调了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母亲的形象,从她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中,刻画出母亲工作的辛劳。让学生通过深入地辨析思考,发现自身在阅读中的局限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有效提升其语文学科素养。
三、阅读链接,拓展学生思辨空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是对课文的补充与拓展,内容多样,信息丰富。用好阅读链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其思辨空间。
以五年级下册《祖父的院子》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描写园中景物的抒情化语言、观察插图融入想象来体会作者对祖父、对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接着出示本文阅读链接,告诉学生这才是小说故事的结尾,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两篇教材文本的“矛盾点”——为什么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自由,快乐的故事,而小说结尾作者却说“并没有优美的故事”。为了解开这个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聚焦语言文字,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篇幅来写园中的景物和活动,仅仅是为了表达对祖父院子的热爱与向往吗?
在了解作者生平和反复思考与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文中描写的各种自由快乐的事物与活动中蕴含着作者失去疼爱自己的祖父的伤感之情,体会到文字背后美好与伤感交织的深刻意义。
一段阅读链接会掀起学生一场头脑风暴,为了解开心中的疑问,通力合作反复思考,只为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正因有了这样的课堂实践,学生在面对文本时不会只停留在浅层的理解,而是抓住文本的“矛盾点”,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思辨。
总之,思辨性阅读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鲜活、灵动的思辨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判断是非曲直,辨别美丑善恶,提出符合实际的见解。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学生在反思、质疑、思考与辨别中提升自身语言品质、核心素养,最终使思辨成为一种学习与生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荣华.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问题设计与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
[2]李玉荣,潘世梅.基于思辨能力提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10).
[3]林水英.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