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良性师幼互动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探析

2024-09-26徐丽莉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3期

【摘要】对于小班刚入园的新生来说,从亲人的熟悉环境一下子转换到面对陌生老师和同伴的环境,虽然师幼互动每天都在幼儿园发生着,但如何和小班新生进行互动,还是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的,良性的师幼互动,可以很好地缓解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让宝贝们融入集体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班级也会更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关键词】师幼互动;小班;缓解;入园焦虑

小班入园幼儿年龄大多在3到4周岁之间,有些托班性质的小班幼儿年龄可能更小,只有2.5周岁左右,这时候幼儿的年龄还是非常小的,心智非常不成熟,典型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大人的依赖还是非常明显的,换了新环境适应起来比较困难,每个孩子的适应过程都不太一样,有比较快适应的,但也会出现一些很难适应的幼儿,总体来说,还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一、分辨焦虑的心理特征

1.新环境的不适应引起焦虑

幼儿从家里的熟悉环境来到了幼儿园的新环境,有的幼儿开始很欣喜,因为好奇,一旦好奇劲过去了,幼儿便会开始想念自己家的熟悉环境,毕竟新环境需要适应的,因此幼儿在新环境里,喝水吃饭和睡觉,都要在离开家人的情况下进行,他们会更加不适应。这时候,作为老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注意力的分散互动。如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喜欢的事情上来,可以观察幼儿在幼儿园喜欢做的事情,用同伴的力量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多和幼儿聊一些幼儿园开心的事情,幼儿会逐渐喜欢上幼儿园。

2.过度思念家人产生不安情绪

有些幼儿的分离焦虑来自于对某个家庭成员的过分依恋,学龄前时期的陪伴一般是家人,也是和孩子感情纽带最亲的人。入园以后,孩子们的情感纽带突然分离了,对幼儿来说,心理上接受这个事实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充满了挑战。

比如:很多幼儿会不断重复一句话“老师,我的阿婆什么时候来接我?”因为平时都是阿婆带的,如果是妈妈带的,那问题就会变成“我的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幼儿会说“妈妈说很快来接我的,怎么还没来啊?”“你的阿婆要等放学来接你”,这时候幼儿就非常想知道什么时候放学,于是会追问:“老师,什么时候放学呀?”……

遇到这种情况,不建议欺骗幼儿说家人很快来接,应直接和幼儿说事实,然后用比喻的话语,如在幼儿园呆的时间和去游乐场差不多,幼儿感受到了老师的真实态度,第二天也有心理准备,逐渐也就不焦虑了。

3.同伴交往不顺利造成紧张感

班级里一般会有这样的小朋友,一来幼儿园就会一直粘在老师身边,不肯融入同伴的活动中去,佳佳就是这样的小朋友,每到自主游戏和户外运动,都是小朋友自由选择同伴游戏的活动环节,佳佳就非常拘谨,一个人躲在旁边,怎么也不肯融入进去。

上面案例中的佳佳,其实很多班级都有这样的孩子,他们胆小,交往能力弱,一旦离开了熟悉的人,很难自己融进新集体。因此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有勇气去加入新集体,还可以通过同伴的力量让幼儿克服胆小恐惧的心理,邀请一起游戏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但是事先也需要和榜样小朋友沟通好,让他们做到“锲而不舍”,当被邀请幼儿出现扭捏或者不肯的情况,需要有耐心多邀请几次,这样后面就会出现转机,胆小不爱交往的幼儿就会逐渐开始融入集体。

4.幼儿园的饮食引起低落情绪

很多幼儿在家里,家人都是烧一些孩子喜欢的食物,做不到食物的多样性,而上了幼儿园以后,幼儿每天接触品种丰富的食物,对他们来说,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也需要适应的时间,部分幼儿也会因为想念自己家里的食物而焦虑,有些挑食严重的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会哭闹,甚至拒绝吃饭。

班级里的琪琪就是这种表现,因为不适应幼儿园里的饮食,因此作为老师要精准找到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当发现了是饮食原因导致琪琪焦虑之后,及时和妈妈进行沟通。让妈妈多看幼儿园里每天公开给家长的食谱,让家长了解每天吃的菜的品种,鼓励家园食谱同步。

5.自理能力弱导致入园不适应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开始独立的自理生活,很多幼儿在家里都是包办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此到了学校都需要自己做的时候就会非常不适应,遇到做不好的时候也会焦虑起来闹情绪。

以上种种都是在小班开学前两个月经常遇到的情况,有些适应能力差的幼儿可能焦虑症状伴随半学期到一学期,那有什么好方法来缓解幼儿的种种不适应呢,以下总结了一些方法。

二、寻找相应的回应策略

1.面对哭闹型的幼儿,先安抚情绪

(1)教室里转移幼儿注意力。刚开始入园的小班,典型性表现就是哭闹,这时候老师一定要关注幼儿的哭闹点,对症解决问题,有的幼儿是分离瞬间的焦虑,一旦见到同伴和玩具之后,马上就会停止哭闹,当老师观察到这类幼儿,需要家长迅速离开幼儿视线,老师可以抱起幼儿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室里幼儿感兴趣的地方,和幼儿互动时,也可以用一些急促的语言,如:宝贝,你看教室里的小朋友和玩具都很想你了,我们一起去找他们玩吧,他们都等不及要和你玩了呢。

(2)到教室外转移注意力。当然,也有在教室里哭闹不止的孩子,老师可以尝试带他们到教室外面的操场或者幼儿园一些有趣的地方看看,比如植物角、饲养角或者专用活动室等等,和幼儿互动时需要多关注幼儿的情绪,观察幼儿感兴趣的地方,开展活动和与幼儿互动时也尽量挑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对症下药后,幼儿的情绪就比较容易被安抚。

2.面对食物不适应幼儿,多和家长沟通

很多幼儿在家里家长都是只烧孩子喜爱的食物,遇到孩子不爱吃的,直接不做,这样一来,孩子接触到的食物越来越单一,而来到了幼儿园,每天食谱里的菜的品质非常丰富,很多都是幼儿在家里不吃的,就会引起幼儿在吃午饭和点心时开始焦虑,因为吃的东西自己不喜欢,所以排斥幼儿园,也会在吃饭前开始情绪低落,或者哭泣,这时老师需要先和幼儿沟通,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和孩子互动,比如:

(1)用同伴的力量带动幼儿积极的饮食情绪。幼儿园里也有一些孩子几乎不挑食,就餐习惯很好,这时可以把情绪低落的孩子安排在榜样的旁边,引导幼儿:你看,**小朋友吃饭吃得多香呀,他从来不挑食,所以身体棒棒的,也会长得很快哦。鼓励的语言加上同伴的影响,一部分孩子会被带动起来,慢慢的开始适应。

(2)和家长沟通做到饮食的品种家园同步。及时和家长沟通,推送菜谱给家长,并鼓励家长带幼儿了解幼儿园的食材,去采购一些幼儿家里不吃的食材,在家里开始慢慢适应地吃起来,逐渐改掉偏食的习惯,做到样样食物都爱吃。

3.面对生活环境不适应的幼儿,需要家园合作

幼儿很多在家都是“小公主和小皇帝”,在家过地是饭来张口衣来身手的日子,因此刚来到幼儿园,发现这里都是需要自己动手的时候,又做不好,因此会非常不适应,导致不愿意来园,产生焦虑的情绪。这时候需要老师采用正面地积极引导的方法鼓励幼儿自己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去,老师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儿歌法。在幼儿园里无论吃饭、穿衣和午睡,喝水等等环节,都有相应的儿歌可以帮助幼儿掌握自理能力的技巧,老师可以通过边念儿歌边示范,幼儿也会很快习得这些自理能力,逐渐就有了成就感,也会喜欢上幼儿园了。

(2)游戏法。幼儿园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小班幼儿的游戏比重会更多,当幼儿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鼓励幼儿积极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如在上午的自主游戏,做“娃娃家的妈妈”时,可以引导幼儿为宝宝折衣服,整理房间等等,幼儿这时候情绪很好,也会很配合,不知不觉中幼儿的自理能力也就提高了。

以上提到的一些方法,主要是通过良性的师幼互动,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小班幼儿的年龄虽然小,有很多情绪化的表现,但是作为老师只要能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和有针对性的互动策略,他们也是非常容易接受上幼儿园这个事情的。幼儿像一棵棵小树苗,需要教师的呵护和精心培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幼教工作者是孩子成长路上第一站守护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站,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需要无数人的付出和智慧的结晶才能达到的,让大家一起努力做好第一站的守护吧!

【参考文献】

[1]詹洁玲.探索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

[2]郭艳春.浅谈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园教育[J].教育时空,2009(01).